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菊韵】西埠历史文化溯源(散文)

编辑推荐 【菊韵】西埠历史文化溯源(散文)


作者:税哥 白丁,88.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437发表时间:2022-06-29 21:46:45
摘要:这是我生于斯长于斯的故土,它始终装在我的心上。

【菊韵】西埠历史文化溯源(散文)
   果然,在金龙殿面试的那天,朱元璋看到焦不全丑陋的相貌后,心中立即不悦,便奚落他道:“你原来是个瘸子呀!”焦不全毫无愧色地说:“独脚跳龙门!”朱元璋又问道:“你怎么是一只眼呢?”焦不全理直气壮地说:“孤灯照万民!”朱元璋立即脸色大变,因为只有他才能成为“孤”,才能“普照万民”呀,可他接着问道:“你还是个驼背嘛!”焦不全不卑不亢地应道:“躬身驼天子”。朱元璋听后非常生气,立即提高声音加快语速地说:“你怎么还是个大麻子呢?”焦不全更不在乎地答道:“朗朗满天星!”看到这个应答的场景,站在一旁的主考官吓得连忙上前磕头启奏说:“皇上息怒,他其貌不扬,但才高八斗,是安邦定国的栋梁之材,请皇上恩准吧!”朱元璋觉得此人的确不同凡响,便有心再试他一试:“你家住哪里?姓甚名谁?”焦不全哈哈一乐说:“前岚龙,后鸡笼,家住九条垄,双亲半百添骄子,单字取名为焦龙。”鸡笼的“笼”和九条垄的“垄”,朱元璋都听成“龙”字了,因为自古以来只有天子才能称为龙,焦不全却一口气说了十二条龙,太狂妄至极,但又不好点破。便接着又问了几句,焦不全都不慌不忙地应答如流,气得朱元璋忍无可忍,龙目倒竖,怒目吼道:“大胆奴才,竟敢面对文武百官,吐口狂言,金殿之上,辱骂孤家,该当何罪?”身旁官宦立即大声附和道:“斩!”主考官吓得赶紧匍匐于龙案前,竭力劝阻,可朱元璋看也没看他一眼,大手一挥:“押赴午门,斩首示众!”可怜,焦不全就这样被处斩了。
   听到儿子被斩的噩耗后,焦父吓得连忙奔赴午门外,抱住儿子尸体恸哭不已。此时天昏地暗,乱云翻滚,狂风大作,倏然间,苍天降下一场罕见的“红雨”,全城官民甚为惊异,朱元璋也觉得很反常,连忙派太监察看。他们在午朝门外看到正在痛哭的焦父,便上前安慰,焦父说:“我儿死得冤枉啊!”太监说:“怪你儿子口气太大,犯有欺君之罪!”焦父吓得连忙问道:“皇上是怎么问我儿的,他是如何回答的?”太监说:“皇上问你家住哪里?姓甚名谁?”焦父说:“我家住在和州九条垄,前面有岚龙山,后面有鸡笼山,我儿名叫焦龙。”太监听后方知皇上听误会了。太监又说:“皇上问你家有多少人?你儿子说:风扫地,月掌灯,餐餐十桌,船碗吃饭。”焦父问道:“还有呢?”太监说:“问他父母干啥?他回答说,父亲肩挑日月上街卖,母亲手推乾坤走四方。”太监继续说:“皇上问他在家做什么?他说,马上弹琴。皇上又问你们在家吃什么、烧什么、住什么,哪知你儿子说:吃龙须,烧龙骨,睡龙床!”焦父听了太监的话后,更加难受,他对太监说:“公公有所不知,我儿所讲的句句都是大实话呀,只是他讲得太光鲜了,皇上误会了!”
   于是便逐一将实情向太监做了解说。原来,焦家十分贫寒,无钱购灯买帚,才借助风和月,说风扫地、月点灯。他家三口人,只有一只碗轮流吃饭,没桌子用,只好用一块石板当桌子,皇上却听成了“餐餐十桌,船碗吃饭”,天天有这么多人在一起吃饭,想谋反?他家主要是靠磨豆腐卖钱来度日,母亲一天到晚推磨子做豆腐,焦不全将石磨比作天地,说母亲“手推乾坤走四方”。父亲卖豆腐,总是伴着日头出披着月亮归,焦不全偏说“肩担日月上街卖”。焦不全没鞋穿,常骑在板凳上打草鞋,他却说在“马上弹琴”。焦不全在家吃的是玉米,烧的是玉米棒,睡的是玉米秸铺成的床,他却偏偏说“吃龙须,烧龙骨,睡龙床”,龙是皇帝的象征,皇帝听后怎不发怒!太监听了焦父一番解释后,瞠目结舌,无言以对。连忙如实禀奏皇上。朱元璋听后十分惊愕,追悔莫及,原来天降“红雨”是专为焦龙被误斩而落泪哟!为了笼络人心,安抚天下有识之士为国效力,朱元璋追封焦龙为头名状元,特为他的头颅披上红绫,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从此状元头上都有一点“状元红”。
   七、刘岚山的故事
   刘岚山,笔名胡里、路里等。1919年生于西埠岚龙山东麓金鸡岗口(今小方村附近)。他家世代种田,父亲不识字,为人憨厚耿直,刘岚山的性格大都遗传父亲。他排行老三,大名刘斯海,乳名海子,受毕业于国立武汉大学的姐夫邢宜之(曾任民国和县教育局长)影响,上学读书。因家住岚龙山,遂更名为刘岚山。
   刘岚山幼年家境贫寒,经常过着半饥饿的生活。后来人丁旺了,劳力强了,加之年成又好,所以父亲买了几亩田,请来一个雇工。这位姓周的雇工是位能唱歌的人,刘岚山在《人生走笔》里回忆说:“他最会也最喜欢山歌,他一唱起来,歌声嘹亮,声音悦耳,整个山冲都听得到。”“在这歌海中,要数他唱得最嘹亮最多,可算是个‘歌王’。”童年的刘岚山就跟他学,很快他就成了小歌王了,“在上山放牛和人对歌时,从来没有输过。”这位姓周的“歌王”——他的干爹,成了刘岚山诗歌创作的启蒙老师。待他识字后,他把“干爹”会唱的山歌记录下来,抄寄给北京大学的《歌谣》周刊社。那被他记录下来的山歌,在他心里就扎下了根。
   抗战爆发后,18岁的他毅然投笔从戎,走上了一条非常坎坷的人生路,成了一个漂泊者,足迹南至桂林,北及延安,西到重庆,东履上海,遍及大半个中国。1939年,肄业于南京钟南中学高中部。此后分别历任重庆《新民报》校对,重庆南方印书馆助理编辑,上海《新民报》校对、记者,皖南游击队《黄山报》编辑主任,北京三联书店编辑部编辑,志愿军战地文化服务队长,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整理科长、稿件科长、编辑组长和编审等。1939年开始发表作品,194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先后出版诗集《漂泊之歌》、《乡下人的歌》、《和平的前哨》、《乡村与城市》和散文集《领路的人》、《和英雄相处的日子》、《人生走笔》等。1946年,刘岚山曾回老家,把所见所闻写入《还乡杂记》中。晚年还为家乡写了很多文章,如《和县记游系列》等。他越到老越发怀念家乡的一草一木,1993年写信给侄子刘斌松,请他寄点家乡的山里红茶,不久就创作了《山茶》。
   1979年,刘岚山退休后工资不高,但他仍拿出一万元寄给家乡的西埠中学,用来改善办学条件,资助贫困生,赤心一片,令人钦佩。他曾用过很多笔名,最后确定为岚山,是因家乡的岚龙山令他魂牵梦萦。1982年11月,他在长达200多行的《遗嘱》中,呈深情吟诵道:“故乡呵,我的故乡/让我为你的土地补一撮肥吧/我是从岚龙山来的/把我的骨灰送回去/撒在母亲曾经割过草/嫂嫂姐姐都曾割过草/而我也曾放过牛唱过歌的/又高又长如一条龙的岚龙山上。”读之让人动容流泪。2004年,刘岚山驾鹤仙去,家人非常尊重他的遗愿,专程将他的骨灰撒在岚龙山上。那天,天空浩荡,春光和煦,低矮的松涛轻轻向远方的游子把手招摇,刘岚山终于回到了他魂牵梦绕的故乡。
   八、涅槃重生的西埠
   西埠镇经历了无数次的劫难,20世纪五十年代末,一条好端端的青石板古街,竟然被地方干部勒令全部挖走,建成“三级提水站”,使西埠老街居民及周边村民在“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苦难中煎熬了几十年。好在它苦尽甘来,终于在改革开放的熔炉中得到了涅槃重生。如今的西埠街已扩大了近两倍,水泥街道,清爽干净,楼房林立,环境优美。西埠镇不论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工农业总产值和人均纯收入等综合实力均居全县前列,成为全县五大重点镇之一,安徽著名的特色小镇。
   因笔者生于斯长于斯,故即兴创作一首四言小诗:“一方热土,山水两全,三产繁荣,四季分明,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七彩纷呈,八面迎客,九龙盘踞,十里松涛,百年老街,千年古镇,万世雄峰。”但愿西埠山美、水美、人更美,永葆青春活力。
  
   二〇二二年六月二十八日定稿

共 8088 字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编者按】税哥的散文《西埠历史文化溯源》,生动展示了作者家乡的历史文化,叙述精彩,引人入胜。文章分成八个部分,分别介绍了历湖、西埠的变迁过程、娘娘庙的传说、鸡笼山典故、得胜河历史、状元红的传说、人物岚山以及如今的西埠。西埠镇经历了无数次的劫难,如今浴火重生,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综合实力居全县前列,成为五大重镇之一,安徽的特色小镇!散文每一个小故事都让人感到温暖,不管过程如何,结局都是让人满意的。欣赏拜读,推荐共享!【编辑:远近】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远近        2022-06-29 21:53:41
  各地都有各自的文化自信,尤其是江南江北地区,安徽的和县就有这么一个令人敬佩的古镇----西埠,它内涵丰富,山水典故颇多,传奇故事情节曲折离奇生动耐读。请大家欣赏这篇充满信心文化溯源的妙文,点赞共赏!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 楼        文友:税哥        2022-06-29 22:18:04
  谢谢远近老师的热情鼓励和精彩点评!!
3 楼        文友:税哥        2022-06-30 08:27:54
  咋看不到第二页内容呢?
4 楼        文友:税哥        2022-06-30 08:29:25
  请编辑老师抓紧协调一下!!
5 楼        文友:叶雨        2022-06-30 10:50:25
  税哥老师:后台原稿就是如此,你是否少发了下半部分?
文学陶冶情操,文字净化灵魂。
6 楼        文友:叶雨        2022-06-30 11:34:06
  好了,我调整好了,是敏感词检测到了,后面就不显示了,我已经修改了,没事儿了。
文学陶冶情操,文字净化灵魂。
7 楼        文友:税哥        2022-06-30 13:19:09
  感谢江山文学各位老师的热情鼓励,尤其感谢叶社长将第二页的及时展示,否则读者会感到没有下文的遗憾。谢谢各位老师!!!
8 楼        文友:远近        2022-07-01 21:41:02
  还真没注意到第二页没展示,我编辑的时候都有的,正文不让写名字,可能是这个原因吧,去掉名字第二页就出来了。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共 8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