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回归线上 >> 短篇 >> 杂文随笔 >> 【回归】胡思乱想且耕耘(随笔) 

精品 【回归】胡思乱想且耕耘(随笔) 


作者:策马南山 举人,4443.41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876发表时间:2022-08-10 08:38:56

【回归】胡思乱想且耕耘(随笔) 
   在江山耕耘多年,收获颇多,杂想也丰富,正应了那句话,你了解的越多,就会发现你不了解的更多。通过立秋时节江山的“八七”会议,我们还是明白了许多——在其价值观和网站原则上,江山还是那个江山,不需再猜想。
   世间所有的事物都与人有关,人的思想决定人的行为意识,这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基础和普遍规律,其中的文化特征或许恰好就是我们在江山耕耘的目的——用文字体验当代网络文学平台的功能,用写作感受江山文学发展的乐趣和困惑。
   文学是人的文化特征之一,不同的文学态度反映了不同写作者的认知理念和思想高度,具有相当准确的辨识度。人的文化特征很多,比动物更能胡思乱想是其中重要的一项,具备了想象能力,才可能像个真正的人,从而成为一个真正写作的人。像人一样生存是一个大课题,其中包含的道德伦理很多,无法一一列举,但至少应该让人们可以胡思乱想,包括所谓的“歪门邪道”都可以去一探究竟,这样才有人类文明的希望。
   人类的历史已经证明,进步的思想就是在离经叛道中艰难诞生的,所以才有了“高举真理的火炬照亮黑暗”这样鼓舞人心且悲壮的句子。这说明在许多情况下,所谓的“正统”才是阻挡光明的黑暗魔盒。这样看来,文学的本质就是创造、组合、深化、唯美这些追求光明的句子,使其成为思想文化里纵横的野马——或驰骋于天地,或止步于悬崖,并引领我们人生的希冀,昭示着人类命运真正的远大前程。通过深入细致分析探讨我们写作的目标,也就越能理解其中包含的文字精神、文学意志和文化基因。
   因此,在江山的写作耕耘中,还是应该真正明白自己的写作目的,在追求精绝的基础上,突破自己,突破传统,突破束缚,创造属于自己的文字表达方式,并且得到广大文友的共鸣。
   明志是文字的精神,社会发展过程中最深刻的道德体现是文学的意志,人类不懈追求的精神道德文明是文化的基因。这三点就存在于人类世界自由的胡思乱想中,需要人们在具体的写作实践中真诚体现。
  
   二
   胡思乱想容易,把胡思乱想用文字艺术化表现出来却不太容易,可以说是一件相当复杂的事,属于文学创作的理论范畴和思潮表现,是一种艺术标志。文学创作不是一般的写,是写作者对普罗大众在人伦公俗领域的认知、裁剪、取舍、拼凑、缝合的过程,看似像拉家常一样简单容易,但这体现的是个人的文学天赋和审美理解的整合,以及对人类整体未来思想高度的揣度。因此,在文学的实践过程中达到个体即美的美学境界,异常困难。
   按理说,写作就应该像正常人的生活一样,在适当的条件下尽可能地随心所欲讲话,彰显个性和地域独特的生活特点就可以了。但问题也常常出现在这里,个性思想和地域特征可真是个大问题啊,它们之间可以互动共生,相辅相成;也能成为死对头,一个要制造思想荒漠,一个要实现大众理想。地域特征最大的特性就是能泯灭个性,个性要想改变地域特征非常难,这里需要相关文化不懈的参与,以及刀光剑影的政治博弈。文学可以说是人类进步的精神牵引和思潮释放,同时就是实现大众理想的精神文化铺路石。
   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写作习惯,不同的社会形态有不同的写作理念,甚至因地域气候不同而养成的民族习俗及特征,都能让写作形式和内容产生匪夷所思的异样差别。如北欧的各类艺术形式就呈现出冷寂空灵,非洲的艺术特色通常就显得纵情奔放,而热带雨林地区的文学作品就显得潮湿闷热。不信你就去读读,屡试不爽。这说明环境不仅可以塑造人的生存习性,而且能潜移默化培养人的精神特质。当然,环境因素包括物候和人文政治等诸方面的差异。
   生存环境松弛的地方,相比较而言艺术分工就明确、细化、纯净、专业一些,反之则包罗万象显得沉重,或异常沉重,像是梦魇中的胡思乱想。这类沉重的艺术作品,就是想利用有限的空间汇入更多难以表达的心绪,其意义和价值就是由此会让文字产生一些史诗般的厚重和宏大,一些世界名著即是如此。当然,这是生存环境异常沉重的特殊文学现象,由此而产生的人间瑰宝极少,就是夹缝中求生存的悲悯呼号,能在极端的生存环境中活下来不容易。环境恶劣的另一面同时也屏蔽了更多难以表达的情绪,文化凋敝单一,缺乏必要的生机。以文学为例,许多碌碌奔忙的写作行为及其作品,过目即忘,没什么存在价值和意义,也就是混吃混喝自娱自乐罢了,最终都沦为不忍卒睹的文字鸡肋。
  
   三
   了解世界文学的发展脉络及动向,关注一下诺贝尔文学奖也是一个简单途径。要明白中国文学的特别价值和优劣,尤其是在特殊情势下的写作方式和理念,依然是一个很难的课题。不过,我们还是看到了不少优秀的中短篇文学作品,长篇小说的内容及形式有点悲观,这可能缺乏宏大的叙事能力,或者,为了安全保险,刻意使之弱化和歧义化,在自我平庸和整体突破中寻找平衡。
   从目前的写作伦理来看,努力寻找一种多方位的理论和手法来指导具体的实践,有目的、有方向地去完成当代文学的宿命,还是一座座高高的大山,翻过去或许需要几代人的努力,也许会出现一个天才,两个怪才或三个鬼才。在特定的写作条件下,人才就免了吧,因其不具有神性的共鸣,大多沦为庸才。
   当然,给文学冠以宿命或使命感让人很不舒服,但文学总归要有意义啊,至少能让人心情愉悦,有所醒悟当然好,有所沉沦也不是坏,如果能提醒人们怎样才能惬意地睡去,或预言人类自愿毫无意义地消失……也是文学的价值和意义。文学如果能够促使人间的生活更加完善和美妙,更加满足人们追求幸福的愿望和理想,那么文学就有了更多存在的必要与合理性,也就有了真正的美好。这也可以说是文学的最终宿命,如不能这样,文学的前途就会黯淡渺茫,甚至是死路一条。被邪恶文化绑架的道德框架会扭曲和强化了人的原始本性,使之脱离文明,文学也一样。
   文学的形式和内容应该是一种解读人生与宇宙万物的艺术行为,是反映人类生活的文字精炼,是艺术化生活的文字标本。这里包含了自有人类以来的诸多生存理念,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哲学、科学等等。用独特新奇的艺术语言把这些写出来,让人们觉得生活有意思,这就是文学的价值。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中国文学还停留在对“红楼梦”和“世界名著”的解读和模仿,这可能是一个生产过程,也可能是文学特定时期的命运。尽管如此,近百年来的模仿仍在继续,似乎还没有找到文字精神及文化内涵的相关逻辑,这个问题贯穿了千百年来的民族性格,需要漫长的时间去深度演化。
  
   四
   写作就是想说话,想用自己的语言说话,就像是与人聊天,要找到让人聆听的话语,至少能与自己对话,而不至于与鬼摩擦。如果想给予文学以神圣的使命,想用自己的人格魅力让文字伟大,同时也伟大了自己的思想,就必须要得到历史的认同。这真有点像探矿和赌博了——伟大的作家应该懂得赌性,知道为自己的思想释放如何去投资,即使暂时没有挖出黄金或钻石,也要不懈努力,至死不渝。
   从历史的角度观察,在某种社会情态下,许多人说出来的话不是自己想说的话,而是为了特殊利益替别人说话,说别人想听的话,说别人想说而不能说、不敢说的话。并且,这些人还信誓旦旦地说,这就是自己发自内腑最真诚的话,是代表自己家族说的话,即使埋进坟墓里也要这样说话……这其实是权衡利弊后人性最卑鄙的堕落——利用文字对文学精神背叛,用良心同魔鬼交换异类的生活。这种现象在生存环境恶劣的地方容易发生,尤其是这种认识伦理得不到大众体系的有效抵制时,更容易成为急功近利者模仿的手段。可以看出,千百年来帝王们喜好的洗脑文化已经很成熟,换汤不换药,旧瓶装新酒,稍稍改头换面就可以成功塑造民族的劣根性,使之成为不是蠢就是坏的乌合之众,成为修建另类金字塔的精神奴隶。
   当这类丧尸般匍匐埋头挖矿的话语转化成文学信号时,就异化成了特殊时期的一种文化表征,一个空洞乏味的文学符号,一种类似暖气水一样的饮品,有热气,但口味乳臭般腐朽邪乎。这种文学符号似乎也有宏大虚构的叙事要素,也有相当多的拥趸,也可以短期内名利双收,但于文学而言,没有价值,没有意义,而且对社会有害。在非常态的情况下,甚至会出现恶俗文化泛滥,没有灵魂的文学形式和内容充斥在无所不在的空间,使整个民族长期处于“巨婴”阶段——看似体型很大,但就是一个憨态可掬或伶牙俐齿的宠物。每逢遇到相关民生的具体问题就会集体失声或精神失常,让匪夷所思的脑残情态频繁高调出现,像夜晚携带病毒满天飞的蝙蝠群。
  
   五
   由于此类文学创作在某种社会形态下可以得到物质和相关层面的实惠,并且对缺乏精神思考的群体具有指导性和欺骗性,就让某些“聪明人”似乎找到了人生的捷径争相模仿,一如既往地比学赶帮超,看谁能哭、能笑、能打滚,能尽情肆意地弄妖耍鬼,成为见风使舵又心怀鬼胎的“网红蝙蝠”。
   一般人的写作也就是把记叙文包装一下,加点自己惯用的码字习惯,东扯西扯来点障眼法,就像一个文学作品了。可以说这些是自娱自乐的文学参与者,不必苛求其展示文学精神——这些人最大的愿望就是有点闲钱了自己出几本书,能给儿女及亲朋好友留个纪念,也就完成了自己的“文学梦”。当然,我们不能打击人们的写作热情,自娱自乐也是人间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没准儿真能从中脱颖而出几个大文豪。但我们还是看到了在这种集贸市场似的文学圈里,贱卖文字的精神,曲解文学的价值,迎合世俗的价值观,降低了民族的文学审美能力,使文学的批判、思考能力无可奈何地消解下降。
   凡人降生于这个世界,都是想说点话的,这是天赋的权利。一些人有一个文学梦,想用文字搭建一个自己的精神王国,想把自己的天空照亮,让人生成为人间该有的样子,是真正的理所应当。但有些时候,不说没有意义的话,不说那些被平庸价值认可的话,也是文字的精神,也是理所应当。
   这些问题要展开详细论证,并清晰阐述其根源就需要太多的时间,其本身就是一个不好展开的话题,也就不多说了。在此我只想煞有介事地说一点非正经话:在某些情态下,很难形成能深刻影响后世的写作精神和思考态度,更不要说有史诗般厚重宏大的文学作品现身了。在急功近利的趋势引导下,许多人的写作只是在中国文学和外国文学之间寻找一些适度的感觉,没有方向,没有目标,缺乏写作艺术的终极情怀,也就是一门心思埋头挖个能自我满足的坑,企图躺进去再树个碑。若想以此来致富发达,生前就想有“黄金屋”和“颜如玉”,那就一定像个在幻想中以小博大的痴迷赌徒。
  
   六
   这个世界上那么多乱七八糟的东西,不能都是咱也不敢问,咱也不敢说,还是应该能说尽说,能言尽言,用人的精神价值来一本正经参与世界的生活,至少能对得起自己来之不易的人生。
   在生活中我们看到,许多价值认知不仅无下限,无法度,还泯灭天良,所造成的既成事实,让人简直不能相信这是发生在自己看到的时空,就像天天在看鬼魅出没的惊悚电影,神经绷得很紧,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离奇怪事。追溯历史,很难找到一种类似的社会形态来进行比较,这说明与时俱进只是外在的形式,人类心中的恶还保留在原始的兽性基因里,借机就泛滥,就气定神闲地出来用新形式和内容祸害人间。当然,所有的已知事实要具体事例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但归根到底都会指向某个社会存在的节点,明人自明,愚人自愚。要知道,真理的力量很小,唤不醒太多含着奶嘴嗜睡的人。
   从历史的发展来看写作语境,纯文学需要一定的社会基础支持。文学应该是一座宏伟壮丽的思想大厦,其灵魂具有神性,可以与任何人沟通对话,甚至可以与魔鬼同日而语。然而,在特定的时空语境里,精神的祛魅导致了文学的祛魅,且日益渗入到文字的价值表达里,能说什么,敢说什么,说了又能怎样?成了人们心底的魔障。相当一部分文学品味都流于无聊文的变种,有字没意识,有图没真相,有事实没精神。当然,我很佩服那些勇于说真话的人,也很尊重他们。比如,一些卧底记者揭露黑幕,或所谓的深入生活挖掘的文学素材……但那不是文学,把那些事件里的其它概念转化成文学作品,也只能是专栏作家的概念,是特定时期文字的凤毛麟角,昙花一现。文学是特殊的精神食粮,需要特殊的性格,既要神圣庄严,又能低到尘埃。
   我谈不上世故,也没有心机,与人的社会交往情商低,自己也常常看不起自己,说这么多,就是想和江山的写作朋友谈谈心,交流一下写作心得,彼此共勉,共同耕耘。年龄大了,毕竟经历了一些风风雨雨,对许多事情有了些自己的想法,对错与否,不太离谱就行了。
   这个世界很精彩,这个世界很无奈。用文字为人类的文明进步呐喊,就是用道德和理想维护我们生而为人的尊严。当批判性思维成为普罗大众的普遍意识,人间就会自由的纵情远眺。目前,我只能以平民的姿态,用具象文字制造未来的梦幻空间,以此向江山文学网站成立十四周年庆致敬!
  
   2022年8月10日星期三
   (原创首发)

共 5137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我以为江山十四周年庆南山社长没话说了,没想到在即将截稿的最后时刻看到了这篇随笔,实在是出乎意料。通读后第一时间的感叹:良心作家,良心作品!作为一名文学网站的参与者,希望自己喜欢的文字家园欣欣向荣,希望在这里能看到文字的珍贵、文字的可敬和文字的操守,是再正当不过的事情了,我想这就是广大在这里坚守的文学爱好者共同的心声。这篇《胡思乱想且耕耘》正是这样的心路历程,值得品读。纵观历史,人间的许多事都很难讲清楚,那些浩瀚纷繁文字记录,如夜晚的星空点点,有些很明亮,有些很暗淡,很让人疑惑。但通过科学的进步,我们发现,许多明亮的星,只是离我们很近,其实并不大,也不亮。而许多看起来暗淡的星,只是离我们遥远,但它们却是一颗超级巨星,散发着炽热的光芒和能量,并且在遥远的空间为我们人类的诞生创造了最初的动力和希望。我想,有些文字也有这样的魅力,在遥远的空间为人们创造生活的动力和希望。佳作,特此推荐!【编辑:一窗清寒】【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20813000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一窗清寒        2022-08-10 08:47:24
  读完,不禁慨叹,这才是文学该有的样子!谢谢南社,你总能在与众不同的创作中给我们惊喜,智性如你,深情亦如你!
2 楼        文友:一窗清寒        2022-08-10 08:53:14
  文学是特殊的精神食量,需要特殊的性格,既要神圣庄严,又能低到尘埃。
   在南社的作品中感知这句话的分量,方知这篇征文才是对江山十四周年最赤诚最虔敬的献礼!
3 楼        文友:策马南山        2022-08-10 09:01:24
  非常感谢清寒朋友为这篇文章作精美编评!其实我就是通过文字把自己从傻傻这个过程一点点挽救出来的,利用的是两样东西:一是常识,二是逻辑。常识是自我心底的认知,逻辑是从现实寻找规律。有人说,逻辑比常识更稀缺,也更来之不易。我想,做一点难的事,寻找珍贵的事物,也是一种乐趣。问好朋友了!
人生如梦
4 楼        文友:策马南山        2022-08-10 09:22:50
  借这个机会也想对清寒朋友说几句,在这么长的时间里,清寒文友一直在回归社团出力,无论是在文章的编评工作上,还是在回归群里各种情绪的协调上,都展示了一种聪明才智以及幽默诙谐,真是情商超众,智商绝顶,简直就是人间的精灵和天使,带洁白翅膀的那种。什么时间认识朋友也不晚,回归有幸!再次问好朋友了!
人生如梦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