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那年的红嫁衣(散文)

精品 【流年】那年的红嫁衣(散文)


作者:一心散文 布衣,440.5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493发表时间:2022-09-03 10:05:44


   婚后,父亲继续回到部队,希望母亲能照顾好家,尤其是他的弟弟妹妹。易家腊肉饭一样肥滋滋的生活只属于曾经,现在的家,瘦得像个空荡荡的骨头架子。母亲一心想改变贫穷的状况,而且把这个当成了一个不小的事业。她操持家务,养猪养鸡,精管农田,把父亲寄来的钱妥帖安排。
   家里慢慢有了起色,好不容易日子能熬出了二两油。但她忽视了一个问题,父亲每月寄来的钱,原本一直由爷爷领取。母亲知道他不顾家,就主动要求管理,并把每分钱的出入都记帐,让爷爷过目。原以为爷爷理解她的做法,然后同心协力为易家的繁荣发展而奋斗。刚开始还相安无事,时间一长,爷爷到县城泡茶馆、戏院的瘾又犯了,半辈子的习惯咋可能说丢就丢呢!可他手头没钱,又不好意思问儿媳妇要,就只能又偷偷地卖粮食。从某个角度看,爷爷在农事之余,还不忘追求精神享受,绝对具有不同一般的文艺特质。我身上那点所谓的文艺气息,大概源自于他的遗传。
   母亲不能容忍爷爷的做法,也绝不像奶奶那样忍气吞声。先是好言相劝,然后写信向父亲告状。爷爷好歹也是一家之主,哪受过这种管制,结果可想而知,两人虽不明吵,但暗战不断。母亲付出的努力,没有得到认可,反而有欺老霸权之嫌。她气性大,索性消极怠工,没事去打牌、聊天,和爷爷的关系也更为紧张。父亲回来做过调解,效果甚微。之后,母亲有了身孕,就隔三差五地回娘家住。至此,她对易家激情满怀的理想主义拯救,彻底破灭。
   父亲结束了七年的当兵生涯,本来可以回到县城当武装部长,可他不愿拘泥于小地方,在母亲的鼓励下,选择到青藏高原工作。母亲也要跟随,可各方面条件不允许。一次与爷爷矛盾激化后,她毅然决定抱着还没满月的大哥,千里寻夫。所有的亲戚朋友劝阻,都无法改变母亲的执念。这次绝决地离开,简直有几分悲壮的意味。
   母亲舟车劳顿,一路辗转,途经浩淼的长江、平坦的中原、雄浑的黄河、广袤的草原、无垠的戈壁,离故乡越来越远,如同到了天边。当她抱着孩子伫立在最后的目的地——柴达木,冰冷的雪山,静默的戈壁,干黄的灌木,缓缓行走的骆驼和午后阳光下寂寞的影子,酝酿出某些不可言说的感伤情绪。一阵风吹来,沙粒入了眼,也入了心,把母亲的后半生时常硌得生痛。
   她从家乡随身携带来的物品不多,竟然有那块红绸缎。不过,当时流行的是绿、灰、蓝,它只能又被压在箱底。
   其后,随着父母工作调动,家里多次搬迁,红绸缎始终都在,当然还有父亲的军大衣。从实用价值看,军大衣是家里必不可少的一件物品。它不再专属于父亲,而是与我们的童年有着温暖的情感联系。西北风呼啸的冬天,我们兄妹几个在外面玩耍,冻得手脚发麻。带着一身寒气冲回家,先钻进军大衣,裹住全身,快速取暖。争抢是常有的事儿,哥哥基本相让,主要发生在我和弟弟之间。有时拽过来,扯过去,大声争吵。父亲烦了,拿过大衣,把我俩套进去,一人一半。我俩分别将一只手伸进衣袖,另一只手继续打来闹去。生病时最开心,三分病装成八分,故作痛苦状,然后裹着厚实的军大衣坐在床上,心花怒放地吃母亲煮的红糖鸡蛋。
   随着我们渐渐长大,军大衣也渐渐褪了颜色、残破不堪。总有一些东西会遗失在成长的路上,但军大衣上淡淡的烟草味和那些遥远的时光,却历久弥新!
   母亲再次从箱底托出那块红绸缎时,我已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她说洗一下,给我做件中式婚服。我那时满脑子新思想,崇尚没有仪式的婚礼,又觉得这花色太俗艳,断然拒绝。母亲叹了口气,拎起红绸缎的两角,折回原样,放回箱子里。
   后来我调到南方工作,父母退休后也跟随而来。离开时,他们把家里的许多东西或卖或送,重要的打包邮寄。我整理邮寄过来的物品时,蓦然发现那块红绸缎,叠得方方正正,外面包着一块柔软的棉布。我笑着说,这东西还留着啊,老古董了!母亲拢拢花白的头发,幽幽地说道:“几十年了,舍不得!”
   我只好将它束之高阁,一晃又是二十年。于母亲而言,这期间发生了许多意想不到的事。她的小妹、大哥、母亲、小弟先后去世,大儿子下岗,二儿子离婚。生活像是遭遇了一场场泥石流,她不得不继续用那双衰老的手收拾残局,打理日子。直到疾病缠身,倒在病榻,失去语言和行动能力。这双手照顾过孙儿,搬过货物,端过餐盘,记过一笔一笔的帐。那块红绸缎,却再也没有触碰过,俨然被遗忘在时间的角落。
   今年房屋重新装修,我处理物品,又看到那块红绸缎,皱皱巴巴地挤在一堆旧衣物间。打开来,它散发着浓浓的霉味儿。柔和的灯光下,色泽暗淡。
   忽然,眼一热,心一暖。我轻轻地抚摸着红绸缎,羽毛一样轻柔的声音,仿佛那些飘然而来又飘然而去的光阴。

共 7093 字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编者按】文章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写两个女孩子从对红嫁衣的期待到抛弃。两个从小要好的女孩儿,曾经期待一起长大,一起穿上红嫁衣。可终究有着不同的生命迹,曾经幼稚的思想也随着年龄的增长、环境的变化、各自对世界的认知而渐行渐远。最好看的花儿,想要嫁给王子、嫁给大英雄的花儿,最后在二十岁的时候嫁给了肉联厂的工人。这个最世俗的选择让曾经的梦想像肥皂泡一样消失。花儿出嫁的时候,没有穿红嫁衣,穿的是白色的曳地婚纱。“我”从西北到东南,到了更远的海外。“我”结婚的时候也没有穿红嫁衣,而是素面朝天和新郎上了长途客车,完全不像是出嫁,倒像是一场义无反顾的私奔。第二部分,写母亲的红嫁衣。与女儿对红嫁衣的鄙夷不同,母亲一生都在为没有红嫁衣的婚礼而遗憾。母亲原本是可以穿上红嫁衣的,她的军人夫君曾经尽全力给她添置了一件红绸缎,她原本可以做一个披红挂绿的妩媚新娘,可阴差阳错却只能身着蓝底碎花的普通衣装出嫁。文章文笔细腻,充满画面感,通篇充满了浓浓的怀旧气息,前半部分明媚,后半部分暗沉。但暗沉之中,红绸缎始终闪烁着明亮与温暖的色彩。一篇让人沉浸的文字,让人能随阅读而快乐、惆怅、感慨、唏嘘文字,推荐共赏!【编辑:石语】【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20903000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石语        2022-09-03 10:09:16
  一心老师好文笔,欣赏学习了。
   谢谢老师留墨流年,期待更多佳作。问好!
2 楼        文友:燕剪春光        2022-09-03 12:52:31
  拥有一件红嫁衣,几乎是每一个女孩的梦想。可生活总是难遂人愿。一块红绸布,压在箱底几十年。虽然已经变得暗沉,但依然闪着光亮,明媚了人生的岁月。好喜欢一心老师的文字。宁波一见,过去很多年。遥祝一切安顺,岁月静好!
有花皆吐雪,无韵不含风
3 楼        文友:平淡是真        2022-09-03 22:26:22
  我母亲从六十岁后,买的所有衣服都是红色,她四十岁失去母亲,四十六岁失去父亲,五十五岁没有了婆婆,当年出嫁时的白色粗布衣裳,或许也是一种从不言说的伤,用此刻满身的红来尝试弥补。我结婚时,一身红色毛料西服,到现在仍珍藏着,去年父亲离开后,所有的衣服都换成了黑色,就像没有了最亲的家人后的灰色心情。一抹红色,蕴含了太多的往昔和情感。感谢一心老师分享,祝福!
4 楼        文友:五十玫瑰        2022-09-04 05:12:26
  红嫁衣是每个待嫁女孩的梦想,妈妈,女儿……
   一心老师的文章写的真好,直抵人心。
五十玫瑰
5 楼        文友:思绪飞扬淡墨痕        2022-09-05 11:18:31
  老一辈人曾经那么迷恋一件红嫁衣,而年轻一代却终归没有穿着红嫁衣出嫁。这固然是社会发展使然,但其中的怀旧意味,以及一段“史”一般的记录却是让人唏嘘不已。文章以”红嫁衣”这一核心物象组合两部分文字,其中所透视的,是普通人的命运在时代浪潮中的浮沉变换。世事沧桑,风云多变,然而,人们对“红嫁衣”般的美的向往、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从来不曾改变。学习一心老师细腻入微的文字,并祝安好。
思绪飞扬淡墨痕
6 楼        文友:闲云落雪        2022-09-05 15:06:50
  通过母亲和“我”、花儿两代人对于红嫁衣的不同态度,也可以读出人的思想变化以及时代的变迁,红嫁衣无论是否穿在身上,都承载着人们对美好婚姻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红绸缎之于母亲,早已超越了它本身的实际意义。好文学习!
闲云落雪
7 楼        文友:康心        2022-09-06 13:19:33
  一段红绸布,两代人的情爱联系。时代的缩影,让我们倍加珍惜现在的生活,更加理解老一辈人的情感和生活。
用文字记录人生的轨迹,修一条心心相通的小径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