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山花烂漫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山花】三亚玩海(散文)

编辑推荐 【山花】三亚玩海(散文)


作者:海上稼轩 布衣,284.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388发表时间:2022-09-28 06:22:53


   此三观音表法无量,持经是心、是智、是安心、是立体、是对内、是见道、是依理、是空义、是真谛……;持莲是色、是境、是起行、是显用、是对外、是修道、是依事、是有义、是俗谛……;持珠是妙观,则色心一如,理事无碍,空有不二,真俗双融。此三观音,净“身、口、意”三业,断“见思、尘沙、无明”三惑,明“空、假、中”三观,通“声闻、缘觉、菩萨”三乘,合“金刚界、胎藏界、苏悉地”三部,证“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三智。
   南山海上观音圣像造型设计既符合佛教教义,体现了观音无缘之慈和同体之悲的大慈大悲形象;又应信息时代之变,具备当今美学、建筑学、雕塑学、佛像艺术、科学技术的时代特色。
   观音是女儿的护佑菩萨,每到观音道场是必要参拜的。南海观音高达百米,很远就可以看得见。导游告诉我们,与观音菩萨合影,自己的形象不能比菩萨高。
   2015年,韩、周两家都有人生病,但愿观音菩萨保佑他们,但愿观音菩萨保佑所有的人。
  
  
   四、大小洞天
  
   三亚大小洞天景区是海南仅有的两个国家5A级景区之一,与北京故宫博物院、颐和园、四川峨眉山、九寨沟、贵州黄果树大瀑布等景区齐名。此景自宋代崖州州守周邝、毛奎题咏始建,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海山奇观风景区以其奇特秀丽的海景、山景和石景号称珠崖第一山水名胜。尤以毛奎所题的“小洞天”、周邝所题的“石船”为最。这里海湾弧弦百里,碧波荡漾,云深林翠,岩奇洞幽,是一个融热带海滨风光、民俗风情、休闲度假为一体,聚道家人文景观、道家文化艺术为一体的风景区,山海之间宛如一幅古朴雄壮的长卷画面。这里古称鳌山大小洞天,因其奇特秀丽的海景、山景、石景和洞景,号称琼崖八百年第一山水名胜。唐代高僧鉴真率日本留学僧和弟子第五次东渡日本,海上遇台风漂流万里至此登岸,并修造大云寺,传播佛教文化;宋末元初女纺织家黄道婆往返与崖州湾,把先进的植棉、纺棉技术带至中原大陆,留下千秋史话。
   景区门口不远处有一块大石头,上面刻有“道可道,非常道”六个大字。“道可道,非常道”是《道德经》开篇的第一句话。这六个字的原文是“道可道,非恒道。”汉代为避文帝刘恒的讳,改“恒”为“常”。按现代文从字面上看,很容易把“非常道”解释为“不是一般的道”,换成“恒”就好理解了,六个字可以解释为“世间万事万物的本源是可以说出来的,但不是永恒不变的。”这是从语文上的理解。另外还有其他的解释:“圣人之道可以行走,但并非唯一不变的道路。”“道若可说,就不是永恒常在之道。”“道若可以践行,就不是永恒常在之道。”
   我们乘电瓶车到终点,然后沿海边向大门走。
   路边刻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大石块。这句话出自《道德经》第二十五章。全文如下:“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使景区内道家气氛更浓,但这种“道”的气氛与道家名山上的气氛明显不同。
   树林深处有一处群雕,走近一看才知道是鉴真群雕。在我印象中,鉴真的大本营应该是在扬州的大明寺,怎么东渡的事与三亚扯上关系了呢?原来,鉴真第五次东渡,为了等顺风,在舟山群岛一带停留。等到了出海的时候又遇到上了大北风,在海中漂了14天才看到陆地,16天后才上岸。到岸上以后才知道这里是海南,于是就到大云寺安顿。
   又走了一段路,看到一座唐朝风格的建筑,这就是著名的南海龙王别院。女儿和罗宾都属龙,看到龙王一定是要拜的。南海龙王别院身居鳌山腹地正对南海而建。
   龙王别院内供奉1.9米的南海龙王原身像,龙王身穿龙鳞金甲,肩披龙纹披风,手扶镇海宝剑,足践双蛇,迎风伟坐于海心浪涛之颠,给祖国带来安定,给人民带来吉祥。旅游区于每年的龙历二月初二举行盛大的民俗活动——龙抬头节,以道家习俗祭祀龙王,祭祀南海。
   在远古时期生产力地下,人类在大自然灾害面前只能束手无策,为了求生只能祈求于神灵的保佑。龙,就是传说中掌管兴云降雨的天神。属龙的人往往具有龙的那种独往独来的个性。女儿性格中有勇往直前的冲劲,也有骄傲自大的毛病。希望她可以克服孤傲的缺点,成为一个“广利天下”的有用之才。
   游览大小洞天,游人们最感兴趣的景点还是那棵在“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绝佳对联中提到的那棵“不老松”。人们把成千上万的写有各种心愿的红布条栓满了这棵已逾六千岁的老寿星,以祈求其对家人的赐福。其实,并不是松树,而是学名叫龙血树的植物。这种在白垩纪恐龙时代就已出现的树木被称为植物中的活化石,是世界科教文组织和我国政府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龙血树材质疏松,树身、枝杆上都是窟窿,因其没有多少使用价值,也被称为不才木。也正是因为它的利用价值不大才能够得以千百年来幸免于难、存活至今。如果要是一颗小叶紫檀或黄梨,可能早就成为人们家庭里摆设的家具了。根据:“人无为得以长寿,物无才得以不老”这一观点,道家在这里修建了多处道场。传说小洞天就是修行道人炼丹的地方,它位于岸边一处山崖下,可容几十人弯腰进去参观。而大洞天则是得道成仙之人居住的神仙福地,不是寻常凡夫俗子所能见到的,因此,在大小洞天景区中人们只能见到小洞天。据说不知哪朝哪代哪位官员曾许下了对寻得大洞天者赏金五十万的诺言,但大洞天至今未见踪影。也许走到小洞天,走完了景区,就领悟到大洞天的境界了。
  
  
   五、天涯海角
  
   本来想天涯海角的景点太小,不值得单独写一篇游记。但毕竟“天涯海角”也算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地方。姑且不说天涯海角的景色好不好,就凭“天涯海角”一词,这个地方就得“到此一游”。
   来海南之前,就想到“天涯海角”的典故“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祭奠兄弟《祭十二郎文》中的句子。后人合成为“天涯海角”,用来比喻极其遥远的地方。
   我们到天涯海角时并不是海南旅游旺季,想要在这几块刻有“天涯”、“海角”的石头旁留个影却不容易。几块石头峭立在海边的沙滩上觉得挺大的,其实并不大。
   古时候交通闭塞,“鸟飞尚需半年程”的琼岛,人烟稀少,荒芜凄凉,是封建王朝流放“逆臣”之地。来到这里的人,来去无路,望海兴叹,故谓之“天涯海角”。宋朝名臣胡铨哀叹“区区万里天涯路,野草若烟正断魂”。唐代宰相李德裕用“一去一万里,千之千不还”的诗句倾吐了自己被贬谪的心境。
   每到一处,我都要仔细探究来龙去脉。据记载,“天涯”题刻,是清代雍正年间崖州知府程哲所书。60年代,郭沫若曾三游天涯,亲身攀石验证“天涯”两字为清雍正年间知州程哲所题,他题下“天涯海角游览区”的名称刻于石壁。
   “南天一柱”据说是清代宣统年间崖州知州范云梯所书。不过,这“南天一柱”来历还有传说。传说很久以前,陵水黎族有两位仙女知道后偷偷下凡,立身于南海中,为当地渔家指航打渔。王母娘娘恼怒,派雷公雷母抓她们回去,二人不肯,化为双峰石,被劈为两截,一截掉在黎安附近的海中,一截飞到天涯之旁,成为今天的“南天一柱”。
   “海角”的题字无从考证。据说,“天涯”和“海角”这两块大石头也是有来历的,传说一对热恋的男女分别来自两个有世仇的家族,他们的爱情遭到各自族人的反对,于是被迫逃到此地双双跳进大海,化成两块巨石,永远相对。后人为纪念他们的坚贞爱情,刻下“天涯”、“海角”的字样,后来男女恋爱常以“天涯海角永远相随”来表明自己的心迹。
   文人有傲骨,往往不讨昏君的喜欢,被贬谪是常有的事。海南是中国大陆最南,最蛮荒的地方,也是流放不听话的能人的好去处。最有本事的人,到了此地,也是束手无策。就连苏东坡这样大才子,也有贬谪海南的历史。
   海南有地理上的天涯海角,但是更多的文人被贬到精神上的海角天涯。俗世认为他们百无一用,他们自己却躲在不胜寒的高处,把酒问青天,对影成三人。
  
  
   六、蜈支洲岛
  
   蜈支洲岛别名古崎洲岛、牛奇洲岛,坐落在三亚市北部的海棠湾内。北面与南湾猴岛遥遥相对,南邻美誉天下第一湾的亚龙湾。蜈支洲岛距海岸线2.7公里,方圆1.48平方公里,呈不规则的蝴蝶状,东西长1400米,南北宽1100米。
   最早有关蜈支洲岛记录的年代在清朝。清光绪年间,海南有位游方道人吴华存遍游海南诸岛,希冀寻访炼丹修身之处。当他看到蜈支洲岛的风光旖旎和山海之间的万千气象,便欲在此结庐而居,炼丹修身。此事被当时的崖州知府钟元棣获悉,随即前往查看。果见小岛风光与风水俱佳,认为如此宝地不应为个人所有,理当造福于民。于是他制止了吴道人的行为,由州府筹资在岛上修建了一处庵堂,取名为“海上涵三观”。供奉的是中国汉字的创始人仓颉,这在国内亦属罕见,在海南的文化发展史上写下重重的一笔,常留青史。
   建庵时间为公元1893年,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清廷衰败后,庵堂乏人打理,日渐破败荒废。当地渔人索性改塑妈祖神像,供奉起传统的海上护佑神,从而求得面对苍茫大海时的虔诚祈祷。
   解放后,此岛被解放军征用,作为战略防御的重点地区。因为该岛东南方向距公海仅12海里左右,在常规武器战争条件下,它的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是防御的前沿阵地。50年代的朝鲜战争,60年代同台湾国民党政府的军事对峙,70年代初的越南战争,都使这里始终充满了战争的气氛。
   据当时部队人士回忆,在山顶上用高倍望远镜甚至可见公海上美国第七舰队军舰上的人员活动情况。因此解放后三十年来,部队在岛上修筑了大量的地下战备工事,总长度相加有4公里长。
   进入九十年代后,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主题,而且随着现代战争武器的发展,这里也失去了战略意义,部队于是放弃了这里,从此翻开了蜈支洲岛作为度假休闲圣地新的历史篇章。
   蜈支洲岛上有2000多种植物,乔木高大挺拔,灌木茂密葳蕤。最高峰海拔79.9米,其下礁石万状,惊涛击石,浪花如雪。西及北部地势渐平,一弯沙滩,沙质细白。环岛海域水清见底,盛产夜光螺、海参、龙虾、马鲛鱼、海胆、鲳鱼及五颜六色的热带鱼。南部水域海底珊瑚礁保护很好,五彩斑斓,形态奇异。这里是海上娱乐特别是潜水观光的首选之地。
   临海山石嶙峋陡峭,直插海底,惊涛拍岸,蔚为壮观。中部山林草地起伏逶迤,绿影婆娑。北部滩平浪静,沙质洁白细腻,恍若玉带天成。
   蜈支洲岛享有“中国第一潜水基地”美誉。四周海域清澈透明,海水能见度可达27米,水域中盛产夜光螺、海参、龙虾、马鲛鱼、海胆、鲳鱼及五颜六色的热带鱼,南部水域海底有着保护很好的珊瑚礁,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唯一没有礁石或者鹅卵石混杂的海岛,是国内最佳潜水基地。
   女儿和罗宾已经在亚龙湾潜过水,否则这里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关于蜈支洲岛古称古崎洲岛、牛奇洲岛这两名字的来源有不同的说法。
   相传三亚有一条河,上游山民刀耕火种,植被遭到严重破坏,每逢山洪暴发,山上的泥石砂砾就倾泻而下,经藤桥河流入大海,将清澈湛蓝的海水弄得污浊不堪。
   海龙王将此事报告给玉皇大帝。于是,玉帝用手中神剑将距离此地七公里的琼南岭角之山岭截去一段,并命两头神牛前去堵住河口。谁知途中被一人发现,点破了天机,神牛不动了,化作两块巨石,山岭变成了岛屿。此岛得名古崎洲岛,两块巨石人称姐妹石。
   后在海南设立三亚市的时候,政府部门在核实各地地名的时候,当地渔民提供了一种说法,认为该岛很像一种名为“蜈支”的海洋生物,遂将该岛改名为蜈支洲岛,并沿用至今。
   早在1986年广东省政府按照《地名管理条例》把这个岛命名为牛奇洲岛,2006年按照有关规定正式命名为牛奇洲岛。
   另一说是蜈支洲岛又名情人岛,其名字的由来,也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很久很久以前,一个年轻人在海上打鱼,突遇风浪把船打翻,他漂到一座荒岛上。在岛上,他以打鱼为生。一天,他到海边打鱼,忽然发现一位美丽的姑娘正在沙滩上拾贝。他到这里这么久从来没有发现过人,她是从哪里来的呢?这时姑娘也正望着他甜甜的笑呢!姑娘主动上前与他聊了起来。原来她是龙王的女儿,因为贪玩跑到岸边。
   两人聊的特别投缘,从那以后俩人约定每天在这里见面。日子一天天过去,俩人谁也离不开谁了,后来俩人就在一起生活了。白天一起打鱼,夜晚一起在沙滩漫步,过着形同夫妻的生活。

共 16448 字 4 页 首页上一页1234
转到
【编者按】“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此时我想起了毛泽东主席的诗。作者每到一处,都留下了美妙文章,彰显胜景。大家也可随作者一起漫步在大自然的美妙之中,悦耳聪目,荡灵启悟,深得其彰。此散文,落地如珠叮咚响;又揣金线串其中。一提数来有数念,启人心智又慧他。好散文!劲推力赏!问好作者!期待新续!【编辑:黄江山】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黄江山        2022-09-28 06:23:45
  好散文!劲推力赏!问好作者!期待新续!
《江山文学》永远都是最棒的!
2 楼        文友:海上稼轩        2022-09-28 11:04:23
  感谢黄江山老师的提携和点评。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