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时光】意象天一阁(征文·散文)

精品 【流年·时光】意象天一阁(征文·散文)


作者:一海明月 秀才,2630.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356发表时间:2022-11-27 12:18:19

【流年·时光】意象天一阁(征文·散文)
   下面让我重温熟悉的几位学者的身份与贡献。
   万斯同,是黄宗羲的学生,少年时有读书过目不忘之誉。他的成长与天一阁密切相关。
   全祖望,浙江鄞县人,清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主要著作有《经史问答》《读易别录》等。他是继司马迁之后最有文采的传记史家。
   钱大昕,江苏嘉定人。乾隆十九年,即公元1754年进士。清代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乾嘉学派代表人物。他主张把史学与经学置于同等重要地位,以治经方法治史。主要著作有《廿二史考异》。
   袁枚,杭州人,祖籍慈溪。清朝诗人、散文家、文学批评家和美食家,其散文代表作《祭妹文》可与唐代韩愈的《祭十二郎文》相提并论。
   阮元,江苏扬州人,清朝经学家、训诂学家、金石学家。清朝中期官员,曾任两广总督。
   余秋雨先生在《风雨天一阁》中曾引用阮元的话赞美天一阁:“范氏天一阁,自明至今数百年,海内藏书家,唯此岿然独存。”
   薛福成,近代散文家、外交家、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者之一,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起者。曾任宁波绍兴道台,是曾门四弟子之一。
  
   五
   藏书楼是千百年来中国士子文人永久的精神家园和圣殿,“心清如水,肃然起敬”应该是我们读天一阁的第一感受。
   因为是星期天,今天来天一阁参观的游客不多也不少,可谓恰到好处。
   天一阁,作为藏书楼,给家族制定了一个严格的规定:子孙不得无故开门入阁。楼上去不了,楼下的亭台楼阁、花鸟池鱼成为范氏后人小孩的乐园。作为普通游客,我们也无缘走进藏书的阁楼,但亭台楼阁,花鸟池鱼依然欢迎着我们,天一阁所蕴涵的恒久和坚守的读书爱书精神,还在穿越时代,久久流传。
   临到参观完毕,从西门出来时,遇见列队的二三所学校组织的学生参观团,霎时让这宁静的古老的藏书楼有了鲜活的生气。因为,让文学结缘藏书,让藏书楼与藏书文化薪火相传流芳百代,是我们对天一阁最美好的祝愿。
   百闻不如一见。
   你好,天一阁。我终于来了。
   我来了,我只是向这座书房叩头致谢。
   我来了,我只是以一个喜爱读书人的身份,向另一个对书痴情的文化良知者表达我心中的敬意。
   意象,是客观物体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作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如果意象是花朵,意境就是春天;如果意象是美人,意境就是良宵;如果意象是天一阁,意境就是什么?
   今年夏天,收到逝水流年社团散文主编芦汀宿雁从宁波寄来的一套文化产品。当我打开礼盒的时候,一套精美的文化用品:练字帖、钢笔、墨染墨水、书签等呈现在面前,这些物品仿佛穿越历史风雨的洗礼走到现在,尤其是看到那精美的篆刻“天一阁”三字钮扣,我终于明白了天一阁藏书楼的意义,那些书籍不仅仅是贯穿中华五千年文化的历史缆索,也是文明的火种。在现代科技发展的今天,天一阁,作为藏书楼本身的意义也许不是很大,但天一阁作为保存文明火种的意义还在,它的灵魂还在。
   如果意象是天一阁,意境就是读书人的精神,是一种中华文化的血脉传承精神,是作为文化人的一种坚韧不拔的良知品性。

共 6366 字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编者按】天一阁,位于浙江省宁波市,至今有四百多年的历史,是一个以藏书文化为核心,集藏书的研究、保护、陈列以及文化教育、旅游观光为一体的专题性博物馆,是我国现存历史最悠久的私家藏书楼,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三大家族图书馆之一。这是一篇内容丰赡的文化散文,跟随作者富有感染力的文字,在他的娓娓讲述中,你进入了一个风景旖旎的江南园林之中,观赏美轮美奂的古代建筑和巧夺天工的园林布局,认识一位四百多年前退隐的副部级官员范钦老先生,了解他和他的家族在建设和保护这座藏书楼的过程中所发生的无数个或感人、或悲伤的故事。你仿佛打开了一本古老而厚重的线装书,在一页页泛黄的纸张里,嗅到了幽幽墨香里散发的人文气息,触摸到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脉络,享受了一顿丰富的精神大餐,心灵受到了一次震动和洗礼。文本没有采用一般游记的移步换景法,而是一节一个内容,一个意象,仿佛是电影中一个个蒙太奇镜头,最后推出一个大大的特写——天一阁,然后由意象升华到意境,全文的主旨喷薄而出——天一阁彰显的是世世代代读书人的精神风骨,是中华优秀文化的代代相传。一篇内涵深邃的散文佳作,倾情推荐阅读欣赏!【编辑:燕剪春光】【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21201000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1 楼        文友:生米        2022-11-28 16:05:27
  意象天一阁
   坐在家里想天一阁就不如踏上行程去看天一阁,明月兄,你做到了!
   天一阁,是有着悠久历史的民间藏书楼,古香古色,被郭沫若夸赞“明州天一富藏书,福地琅环信不虚”。
   天一阁,其中书籍藏有多到七万多卷,是宁波书屋,它名扬天下。
   天一阁,是读书人向往的灯塔,古有绣芸为读阁内之书而留下传奇的故事,今有流年才子佳人为读阁内之书而心驰神往。
   大家对天一阁的崇拜是各怀各表!赋诗,写文,把天一阁命为文化史上的意象,并在意象中找出它的意境。
   于是,我就在天一阁的远方,知道了天一阁的来历,并还了解了它的精神和风貌。
   明月兄的文字好棒,有很多都是关乎历史的,这对知识浅薄的我,是精神大餐,也是激励我好好读书的一种力量!
回复11 楼        文友:一海明月        2022-11-29 22:49:55
  看到生米第一时间的点评鼓励,真的很开心。与生米交流虽然只有短短的两个月,但你的评论员这个工作真是做得好。细水长流的工作作风用在你身上,再好不过。虽然交流只有两个月,但好多好多年前,在山地的空间就认识了生米,印象深刻也是评论。问好!流年生活快乐!
12 楼        文友:素心如玉        2022-11-28 16:32:30
  读这篇文,感觉走进了历史的隧道,品尝了顿文化的大餐。一字一句读下来,不禁为明月大哥的学识叹服,也对明月大哥笔下的天一阁心生向往。这是怎样的一处地方,包罗如此万象,让作者如此挂怀。拜读美文,欣赏学习了。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回复12 楼        文友:一海明月        2022-11-29 22:55:38
  谢谢如玉老师第一时间美评鼓励。天一阁,曾是读书人的圣殿,文化厚重。当然也是阁以文而闻名,文以阁而流传。写作,向如玉老师学习。问好。工作快乐,生活舒心。
13 楼        文友:梅子青        2022-11-28 16:51:46
  我读书少,因了老同学的这篇文章,我去读了余秋雨的《风雨天一阁》。关于天一阁,我之前看过一档电视节目,留下了深刻印象。对读书人而言,天一阁是个朝圣之地,四百多年风雨沧桑,它收纳历史,也成为历史。作者在文章中写了它的缘起,写了那个嫁进范家的绣芸姑娘,一辈子对书的痴爱,因了严苛的管理制度,最终未能得偿所爱。作者对“甬”的介绍,给人的意象是:编钟从历史深处走来,年深月久,依然璀灿;演奏出的乐章,挣脱历史的风尘,依旧邈远悠长。像极了天一阁的风雨历程,经历过曲折灾难,由于得到很多人的护佑,经过一代代人的接续奋斗,如今又置身于和平发展的大环境,天一阁奏响的也是一曲天籁之音,吸引许多人朝拜。作者的文正好可以作为导游图,让我们了解天一阁的过往和现状。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回复13 楼        文友:一海明月        2022-11-29 23:04:47
  非常开心读到子青同学这则点评。尤其是对宁波简称“甬”的意象拓展解读,对理解“风雨天一阁”四百多年的历史解读,有诗意的浪漫和历史的厚重之美。正如,你说,天一阁奏响的是一曲天籁之音,吸引许多人朝拜。现在“天一阁”之音,响彻世界了。祝福老同学,作业精品连连。
14 楼        文友:明月千里        2022-11-28 17:53:28
  天一阁,文化人的精神圣地,作者如讲解员一般,向读者介绍天一阁的过去几百年历史,让人随着作者的笔峰进行一次心灵的旅游。天一阁是古代的藏书楼,历经几百年,仍保存完好,向人们展现历史的画卷。今天,她是天下人的仰慕的精神家园。本文用大量详尽的史料,可见作者知识丰富,让人钦佩,读作者的文,被作者渊博的学识吸引。我第一次听说范钦,也第一次听说天一阁的故事,一种敬佩感犹然而生。文化经典传承,范钦家族几代人守护天一阁,让人心生敬畏。
回复14 楼        文友:一海明月        2022-11-29 23:13:00
  谢谢明月妹妹第一时间点评阅读。第一次听说范钦,第一次听说天一阁的故事。那你今天读了,是有收获的。很高兴你读得认真。文化经典传承,范家几代人守护天一阁,让人心生敬畏。你说得太对了。问好。写作快乐!
15 楼        文友:欣月        2022-11-28 21:44:30
  书自古就是文人墨客所钟爱的。文章精彩纷呈讲述了古时范钦的人生历程与天一阁的由来,由此可见作者博览群书,熟知历史,丰厚的文学沉淀,为我们打开了一幅历史画卷。文章步步深入,陈述了亲历天一阁,知道了天一阁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私家藏书楼,也是亚洲最古老的图书馆和世界上现存最早的三座民间藏书楼之一,主要以地方历史与登科类史料性书籍居多。天一阁的藏书之所以能流传至今,经久不衰,还有范家的天一阁藏书制度有关,读了让人唏嘘不已。厚重的天一阁,阁楼文化,是读书人的精神,中国文化的血脉传承,也是文化人坚韧不拔的良知品德。这就是天一阁的意境与意义,对于喜欢文字的我们爱上天一阁也是不言而喻的。
静守流年,文字开花
回复15 楼        文友:一海明月        2022-11-29 23:18:53
  欣月老师的文章厚重,文学美感十足,写作,我要向欣月学习。谢谢第一时间到访阅读并给予高规格鼓励。是的,正如你所说,天一阁的意境与意义,对于喜欢文学喜欢读书的我们来说,爱上天一阁是不言而喻的。遥祝冬日快乐。
16 楼        文友:疏影横窗        2022-11-28 22:11:03
  前辈开篇第一段的文字就把我惊艳到了。阅读这篇文章我的心情就如前辈文中写的一样:晴也明媚,雨也明媚。
   人物在书中荡漾,小心翼翼翻动书页的声音,比开道锣鼓和吆喝都要响亮。
   四百多年前赴后继,四百多年薪火相传,四百多年的砥砺前行,让我肃然起敬。
   在对天一阁的赞叹之余,我更是对前辈为写这一文章的良苦用心深表敬意。紧跟前辈的脚步,恶补历史文化,为传承中国古文化添砖加瓦。
不忘初心,还原本质,真实为美。
回复16 楼        文友:一海明月        2022-11-29 23:26:28
  谢谢小疏影来访阅读,天真快乐、生动活泼的美评,对作者来说,是快乐的奖赏。藏书路,顾名思义藏的是书,书是文明的火种,要让这文明的火种代代传下去,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正如你说,为传承中国古文化添砖加瓦。祝福流年生活快乐。
17 楼        文友:芦汀宿雁        2022-11-29 07:11:18
  “明州天一富藏书,福地琅环信不虚。”天一阁作为古代中国的藏书楼,收藏各类古籍近30万卷,以地方志、登科录等史料性书籍居多。作者怀着崇敬的心情意象,和流年社长纷飞的雪、执行社长燕剪春光、文友芦汀宿雁结伴而行,走访了天一阁。历时四年时间,多方考证,用心构思,铺写了一首气势磅礴內蕴丰赡的文化散文。作品勾陈天一阁的建筑理念与格局、创建人范钦及其范氏后人薪火相传的家族藏书历程和呕心沥血的文化精神,穿插天一阁收藏、保护与阅读的故事,一个个文化大咖比如范钦、万斯同、全祖望、钱大昕、袁枚、阮元、薛福成、余秋雨等和作漫卷文脉之香,从时光深处旖旎而至。我们仿佛也看到了那个徘徊于藏书楼前却不得入内的绣芸小姐,郁郁而终的痴样……也仿佛看到了范钦和后世儿孙“晒书”的身影身上……耳畔响起了那年那日我们四人相携拜访的点点滴滴。
   范钦,不仅仅有非凡的个性和非凡的远见,重要的是在他和后人身上还彰示一种超越意气、超越才情,因此也超越时间的意志力。谦谦君子的作者,又何尝不是?作文为人,自带一种文化人坚韧不拔和乐学善识的良知和血脉。
   如果意象是天一阁,意境就是读书人的精神。佳作点赞,不虚此行。
   天一阁文创小礼包,当我有幸得之,心里却坚信,她最贴合的主人是明月哥。且能抵还一份评审之“功”。哈哈。谢谢明月哥。
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
回复17 楼        文友:一海明月        2022-11-29 23:33:04
  读雁子的点评,当然非同一般,因为我们一起见证了天一阁,当然不仅仅如此,更多是因为你就生活在天一阁这个文化厚重的地方。所以你的肯定,你的鼓励尤其珍贵。喜欢你的点评,即诗意又精细,也理解作者写作动机,感动又高兴。问好。开心快乐!
18 楼        文友:五十玫瑰        2022-11-29 16:40:02
  宁波天一阁藏书楼,是由四百多年前朝廷官员范钦所建,是一座园林式的私人藏书楼,却藏有书籍七万多卷。四百年的风霜雪雨, 范家后人前赴后继薪火相传,使天一阁一直保存至今。文章知识性强,文笔优美,特别喜欢文中的三句话:“如果意象是花朵,意境就是春天;如果意象是美人,意境就是良宵;如果意象是天一阁,意境就是读书人的精神。”感谢作者分享,欣赏学习了。
五十玫瑰
回复18 楼        文友:一海明月        2022-11-29 23:40:28
  谢谢玫瑰百忙中点评鼓励。如果意象是花朵,意境就是春天;如果意象是美人,意境就是良宵;如果意象是天一阁,意境就是读书人精神。这三句话,你喜欢,我高兴。写文,我喜欢寻找题记。有时,找到了一句有意境的题记,写文就好写多了。问好。冬日开心!
19 楼        文友:越来越好        2022-11-29 18:57:35
  明月老师的《意象天一阁》,真的是一阁啊。文章的历史,书籍,那些丢弃的芝麻小事,在老师的笔下,是那么的活灵活现,读这样的文章就好像在和大师对话,有些不懂的东西,一下子懂了。
回复19 楼        文友:一海明月        2022-11-29 23:44:23
  天一阁,真的是一阁。谢谢小袁别具一格的点评。你的点评也是一格啊。很喜欢读你的点评,自带青春的气息。祝福你在流年的点评生活开心快乐!
20 楼        文友:临风听雪        2022-11-29 19:53:51
  对天一阁的认知,最初是从流年社长纷飞的雪、流年编辑芦汀宿雁和燕剪春光的同题散文《一脉书香出阁来》。今读明月哥的天一阁,又是另一种版本。文中重点写了天一阁主人的一生、天一阁的建成、天一阁的传承及保存至今的原因。由此可见,明月哥写这篇文章时所下的功夫,可谓阅尽天一阁藏书的古今史记,且在这些史记中找出主旨,是真的不易。而作为读者的听雪,在此篇文章中学到的不只有知识,还应学习明月哥的好学精神。
雪,本是人间清冷客
回复20 楼        文友:一海明月        2022-11-29 23:50:54
  听雪妹妹的鼓励,也总是别具一格。既有对文章的真诚理解,又有热情的鼓励鞭策。这篇文章断断续续写了四年。因为写天一阁的文章太多了,特别是有大师余秋雨先生的《风雨天一阁》之经典,左右着思维,要写出新意确实有点难。不过,长长久久思念着,头脑有时也会洞开的时候。谢谢妹妹肯定。遥祝冬日安康!
共 25 条 3 页 首页上一页123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