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幸运箍”的故事(纪实文学)

精品 【东篱】“幸运箍”的故事(纪实文学)


作者:李文波 布衣,163.0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734发表时间:2023-02-19 09:59:30
摘要:一段佳话,一段传奇,且横跨大洋,并蕴含着不一样的韵味。虽然是以一则短篇小说的形式出现,但其中所纪实的一些真实事例,时至今日,一回想起来,仍历历在目,并让人激情涌动。尤其是这些真实事件中所彰显的内在含义,很值得总结出来,与读者分享。


   奇怪的是,也不知是真还是假,也可能是出于新奇的缘故,大家都对麦克的大作鼓掌叫好。于是,麦克便顺理成章跃身为本组,也是本片的唯一导演。
   谈到工作职务时,麦克也没说先征求一下大家伙的意见,便主观武断地为每一个人分派好了工作。考虑到张越的英文能力所限,麦克特意任命张越来担纲灯光师一职,专门负责电影拍摄现场的布光工作。
  
   二
   一切准备就绪后的第二天,麦克执导的短片《面试》正式开拍了。
   基于影片所要表现的是,上帝与麦克在天堂上“智斗”的故事,拍摄场景需要带点儿“仙气儿”,几经寻觅,外景地最后选定在了,位于芝加哥市中心的密西根湖畔。
   芝加哥素有着“枫叶之城”的美称。此时的密西根湖畔,已是秋意盎然。碧绿的湖水环抱着倒映在水中的湛蓝色的天空,凸显着别具一格的幽静和超然。微风夹裹着片片红叶在明镜般的湖面上飘洒摇曳,猛一看上去,白云、蓝天、湖水、红叶,浑然一体,相得益彰。美景中虽无琼楼玉宇存在,但给人的感觉,仙山楼阁必在其间……
   然而,在风景如画的湖光山色中拍片儿,尽管“导演”麦克从始至终,如生龙活虎般情绪亢奋,可张越却越拍越打不起精神。因为他强烈意识到:虽然麦克的言谈话语,能给那些缺乏电影和戏剧知识的同学们,留有内行人士的强烈印象,可没人知道,张越不仅仅是中国正牌戏剧大学的本科毕业生,且在来美国前,也曾在国产电影中,扮演过角色。因此,在张越看来,麦克在拍摄现场的指挥上、演员调度上、及演员的表演提示等各个方面,如果用舞台创作和电影拍摄的基本法则来衡量的话,都不是那么回事儿。也可以说,麦克的导演水平,不是一般的“业余”!
   因此,每当张越实在看不下去时,便会忍耐不住上前打断麦克,提醒他该怎样做,才不失专业人士的“范儿”。可问题是,张越用英文讲话时,总表达不清楚自己的真实想法,这让麦克从一开始的耐着性子听,到不想多听,再到忍无可忍……最后,麦克索性不再继续听了。不管张越的建议好与坏,只要张越开口讲话,麦克转身就溜。
   再者,在正式开机拍摄前的排练和预演过程中,麦克无数次对着张越高声喊,“张,你把那只‘辅光’的灯架子,往右边儿挪一下!”或者,“你能把‘主光’的灯头,往上提一下吗?”
   本来张越的英文听力就差,偏偏又赶上麦克讲话时,总喜欢夹杂着一些美国的俚语或俗语,搞得张越时常大睁着双眼,站在原地直发呆,他实在不明白麦克究竟想让他干什么。于是,性情急燥的麦克几次冲上前来,一言不发,自己调整好灯光后,扭头就走。
   再往后,麦克索性不再搭理张越,一旦需要在灯头前,加添各类颜色的滤色片,或调整灯光的焦点时,他都会一声不响地跑到灯架子前,自行着手解决问题。于是,可怜的灯光师张越,便被导演麦克彻底晾在了一旁……
   午间休息时,张越独自一人,百无聊赖地,坐在了绿草如茵的密西根湖边草地上。
   凉爽的秋风,裹挟着飞舞着的红叶溅落在他的身上。望着波光粼粼的湖面,张越觉着有点儿刺眼,且脑袋瓜儿也有点儿发懵、发胀。
   他的一只手,下意识地触碰到了手腕儿上戴着的红手箍。他轻轻抚摸着红手箍的同时,脑中冒出了几句他此刻怎么也想不起来,是由哪位大师或大侠所作的诗句:“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张越长长地吁了一口气。稍倾,他在嘴里自言自语着:“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张越眉头紧锁,他沉思着,脸上笼罩着无可名状的无奈……
   余下的时间,张越完全是在一种踟蹰徘徊的状态下,若即若离、兴味索然地跟随在麦克和大家伙的身后,结束了这部短片的拍摄。
   几天后,终于等来了这四部短片的“公映”时刻。
   当同学们陆陆续续走进教室时,让张越感到奇怪的是,麦克今天既没与他搭话,也没坐他身边,而是独自一人,坐在了课堂头排座位上。
   影片放映开始了。
   皆因全班同学都是有生以来,头一次参与拍电影,因此,大家都对这四部短片所展现的内容和拍摄效果,反应强烈。但在张越看来,所有短片无论从编剧角度,还是从拍摄制作来讲,都存在着这样和那样的问题与不足。可没想到,艾瑞克老师与助教特蕾莎,却都认为大家拍得不错。
   其实,老师们只是想通过这次拍片实践,来检验大家对于小型手摇式电影摄影机,及灯光器材的使用与把握程度,而暂不渉其它。因此,艾瑞克老师在对大家表示肯定的同时,还特别提到了麦克。不过,他并没对麦克的编剧和导演水平给出任何评价,而是特别指出:相较于其他同学,麦克同学在拍摄场景中所设计的“灯光气氛与效果”,确实有独到之处。
   嘿,老师的这句话,又一下子撩拨起了麦克那一向自信满满的神经。只见麦克立马儿面带居功自傲的神情,像是打开了话匣子一般,活灵活现地向全体同学描述了,由于他的领导有方,他所率领的这个摄制组,是如何相互扶持、紧密协作、完好地演绎了一个成功的电影摄制团队,所应具有的完美创作与制作元素,及其成功的秘诀。
   而让人没想到的是,正当大家对他的发言欢呼雀跃时,麦克刚刚还挂在脸上的,那份志得意满的得意神色,却突然间转换成了一副严肃的表情。紧接着,从他的嘴里冒出了这样几句让人匪夷所思的尾语:“我还有一个最大的感触,那就是,在影片的创作、拍摄与制作过程中,如果你碰巧遇上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合作者,那你从始至终,都会觉着非常地累人。”
   哇塞!麦克这是说谁呢?大部分同学看上去,都是一脸懵圈。毋庸置疑,凡是与麦克同组的同学,都明白麦克所言的真实含义:他所说的“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合作者”,特指的就是那位一进入教室就“溜边儿”,且永远傻不楞腾、浑浑噩噩地坐在角落里,一言不发的中国哥们儿——张越先生!
   诚然,彼时的张越,没有能力,更没有理由站起来与对方互怼。值此,这一让张越因蒙受耻辱而产生的懊丧情绪,一直闷在他的心头挥之不去,并难以释怀。不过,张越永远记住了这个让他颜面尽失的糟糕时刻……
   可是,张越并没有因此而过多抱怨麦克,因为他也确实意识到了自身问题的严重性。为了扭转学习上的不利局面,除了打工外,他几乎将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学习中,特别是英文词汇的加强,及听、说能力的提高。
  
   三
   “皇天不负有心人”,张越一直想要挽回自己颜面与自尊的机会,终于来到了。
   期末作业,艾瑞克老师要求所有同学,每人自编、自导、自己剪辑一部长度为五分钟的默片。
   经过几周紧张忙乱的编剧、拍摄,胶片剪接,并简单的后期制作,终于,大家各自怀揣着自己的电影作品走进了课堂,正式参加本学期的期末专业考核。
   讲台上,艾瑞克与格雷莎两位老师一边在课堂上架设“胶片电影放映机”,一边提示大家:请每位学逐一上来,为大家放映他的期末影片;每部影片放映完毕,留给大家五分钟讨论时间;然后,艾瑞克老师会根据大家讨论的结果,在征得特蕾莎助教首肯的前提下,当众公布每一位同学的所得成绩。
   成绩评定分为A、B、C、D四个档次。A为优;B为良;C为及格;D为不及格。影片获得的成绩,将与期末笔试成绩相加,所得到的平均分数,将会是本学期、本门课程的总成绩。
   期末影片汇报程序在热烈的气氛中,有条不紊地向前推进。每当一部影片放映完毕,并经大家踊跃发言讨论过后,艾瑞克老师便会低头与格蕾莎耳语几句,然后,站起身来高喊一声:XXX同学的期末影片成绩是———X!喊完之后,老师便在大家热烈的掌声与欢呼声中,迅捷地将这位同学所获得的成绩,写在一张便笺上,然后走到这位同学的面前,将便条递给对方。
   有趣的是,当全体同学争先恐后放映各自的影片时,唯有张越和麦克,一直坐在一旁,闷不作声地观望着面前的一切。
   张越从来不会在大家面前争抢什么,那是因为他存在语言问题,生怕自己会露祛。而让张越不解的是,平时在课堂上一贯保持活跃积极,甚至是喧嚣嬉闹的麦克,眼下却判若两人。只见他闷声不响地坐在那里,完全处于一种与世无争的沉默状态。
   同学们的影片已经放映完毕,单剩下张越和麦克了。
   当老师将上一位同学的影片成绩递到他手中之后,全班同学几乎在同一时刻,齐刷刷地将头转向了张越和麦克。
   麦克转过头来,冲着张越扬起胳膊,做出一副“请”的模样,“张,你先放吧!”说此话时,麦克的面部表情,显得很不自然。
   “你呢?”张越客气地问。
   在老师和全体同学面带狐疑的神色,眼睛都直勾勾地望着麦克的状况下,麦克表情尴尬地涨红着脸站起身来,对大家解释道,“各位,真不好意思,我拍的底片冲洗出来后,画面一片漆黑、没有任何影像……我估计,我拍的片子,从头至尾,可能都曝光过度了吧。”
   “什么?全都曝光过度了?你是怎么搞的?”艾瑞克老师听后,眉头紧锁,不解地高声喊叫了一声。然后摆摆手,“别管怎样,你也得给大家放映一下,看看嘛!”
   在现场的一片惊嘘声中,麦克手持着自己的胶片盘走到了放映机前。果然,他的影片放映结果真如其所言:银幕上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见。还没等影片放映完,老师便抬起胳膊做了个“打住”的姿势。然后,毅然决然地对麦克说:“那你可得重新拍摄制作,否则,你这个学期的成绩,肯定及不了格!”
   在一片叹息声中,麦克沉默着耷拉下了头,如丧考妣般长吁了一口气……
   此刻,大家的目光一致转向了张越。
   张越立刻站起身来,一边走向电影放映机,一边面带微笑,并操着一口听上去,已经明显顺溜多了的英语,冲大家说了一句,“我也非常担心,怕我的影片,也会曝光过度!不过,我真心希望,不会出现那样的放映结果!”
   听到张越如此说,就在他当着所有人的面,独自往电影放映机上挂装胶片的整个过程中,现场静悄悄的,几乎可以听得到每个人的喘息声。
   张越的影片还是他上次编写的《头一次约会》。不过,经他持续不断地修饰与删改,剧作的整体内容,已被他彻底改头换面,但影片的轻喜剧风格,没做任何变更。不过,让人没想到的是:张越居然亲自操刀,在自己的这部影片里,担纲男一号。
   随着张越的手指轻轻拨动了一下放映机的开关,悬挂在放映机上方的胶片盘,开始缓缓转动……然而,让张越始料未及的是,影片从放映伊始,连同影片放映的整个过程,“观众”一直笑声不断,而当影片结束时,大家几乎笑翻了天。以至于在电影放映机刚一停止转动的瞬间,全体师生几乎不约而同站起身来,冲着张越热烈鼓掌,并齐声喝彩。
   更有意思的是,艾瑞克老师居然等不到大家先行讨论,也没顾得上征求格蕾莎老师的意见,便异常兴奋地对张越高喊了一声,“张越先生,你的期末影片成绩是A+,你太棒啦!你的表演也很棒!你比我这个老师还要强!”说着,这位可爱的艾瑞克老师,迅速将张越所获得的成绩写在了便条上,将其递到他手中的同时,还与张越紧紧握手表示热烈祝贺!
   是的,张越的期末影片所获得的成绩,是全班唯一的最高成绩。虽然他展现给大家的,仅仅是一部制作相对精良的轻喜剧默片,但又有谁知道,自那位扯高气昂的好学生麦克同学上次当着众人的面,吐出那几句抱怨与诋毁之言后,几个月下来,张越的内心承受着多么大的无形压力。而对于这部期末短片的撰写、拍摄,直至制作完成的整个过程中,他又是投入了怎样的巨大精力,才获得了眼下这一让人意想不到的满意结果。大家更不会知道,为了拍好这部片子,张越除了对自己的演技精雕细琢外,还从他在国内戏剧大学所学到的全部专业知识、极有限的拍片实践中,仔细筛选出了可运用的戏剧和电影元素的精华所在,并最大限度地,融入到了他的这部期末短片的创作中。
   更让张越没想到的是,影片汇报刚一结束,麦克便疾步来到他的面前,面带愧疚的神色,紧握着他的手说:“张越先生,你真得很伟大!祝贺你!”
   听得麦克如此说,张越的心情真的好激动,激动得差点儿喊出了声。
   麦克眼里带真诚的微笑,对他倾心道出“你真的很伟大!”这句肺腑之言的瞬间,让他感到分外自豪的是,他张越,这枚“大呆瓜”,并一天到晚浑浑噩噩、懵里懵懂的老外,还真没给咱中国人丢脸!同时,张越也深深感触到麦克同学是个好人,虽然他的性格有点儿“另类”,但在他的骨子里,绝对是个爱憎分明、耿直率真,且值得尊重的人。
   张越几乎是带着颤抖的声音笑答,“谢谢你麦克!不过,我没那么伟大。说实话,我这部短片的创作动力,除了来自于老妈对我的爱,也来自于一位同学对我的鞭策!而那位同学,就是眼下,站在我面前的你!”
   说到这里,张越情不自禁地伸出手,将自己手腕儿上的红手箍摘了下来。他一把抓起麦克的一只手,将这个他所珍爱的红手箍,轻轻地,套在了麦克的手腕儿上……

共 11494 字 3 页 首页上一页123
转到
【编者按】李文波老师的纪实文学很写实,故事朴实厚重。在叙事上采用了第三人称,中间穿插了内外两种视角的转换,比如,张越第一次上课,读者就用张越的眼睛看到了美国课堂的开放,麦克性格的张扬,这是内视角;而湖边拍摄以及其它的大部分情节都是外视角,使情节更真实,更能吸引读者。或许每个电影人都是细节控,李老师巧妙地运用红手箍这一象征物,串联故事情节,表达情绪变化,寄托人物友谊。从第一次见面麦克发现张越的红手箍,到因语言不通合作不顺麦克借红手箍调侃张越,再到矛盾化解张越把红手箍送给麦克,直至二十多年后两人重逢红手箍依然戴在麦克手上,每一个情节节点,红手箍都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并且恰到好处地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张越刚到美国,红手箍是母爱和故乡,是对父母之邦的眷恋;学业受挫,红手箍是张越内心的失落痛苦,是励志奋进寄托;在异国他乡得到老师同学的认可,红手箍是张越敞开心扉的接纳和融入,也是与麦克友谊的象征;多年以后两人以总监的身份重逢,红手箍是两人二十多年的成长和友谊的见证。这一抹红色为故事增添了强烈的画面感,就像电影的特写镜头,在写实的基础上增加了一点浪漫的色彩。选材独特,开头的倒序以及结尾回到现实,拉长了叙事的时间线,让我们读到的不仅是一个励志故事,更是一个关于成长和友谊的故事,主题一下子就变得丰富和宏大了。从读者的角度来说,我在李老师的讲述中看到了二十多年前我们的封闭窘迫,也看到了今天我们与西方世界的平等对话,这也许不是作者刻意为之,但也让我有了另一重感触。有幸编辑您的作品,顺祝春祺!【东篱编辑:粗人】【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30224000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粗人        2023-02-19 10:03:16
  我觉得李老师是有一种写实主义情怀的,无论是上一篇《我去》还是这一篇,都是来自生活,也都力图还原生活,不说空话,值得敬佩,有幸阅读您的作品,向您学习!
回复1 楼        文友:李文波        2023-02-20 02:51:37
  谢谢老师的倾力编辑与专业化的点评。从您的点评中能学到东西!祝您新春你快乐!
2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3-02-19 12:37:38
  这是一个奋斗和友谊的故事。根据李文波老师的散文和小说判断,文章里的张越就是作者本人。幸运箍,在我老家好像是端午节的五彩穗子,扎在手脖处,为了辟邪。当然按照现代人的解释,还有对孩子前途如彩斑斓的美好希冀。因为一个幸运箍,张越和那个个性鲜明的麦克有了接触,而且故事并非流水线式的,其中有着波澜,起伏曲折,但友谊的厚重,只有在波澜中诞生,才可以有成色。一个研究生成长的故事,让我们了解了西方人的特点,西方教学与中国的差异。正如编者粗人老师所言,全篇充满写实主义情怀,真实地表现生活,让我们汲取了很多有益的东西。跨过的婚姻,我们已经看到,跨过的生活和友谊,也值得我们去了解。打开一面窗口,让我们走进去。这也是这篇佳作的写作目的吧。怀才抱器拜读。
怀才抱器
回复2 楼        文友:李文波        2023-02-20 02:58:44
  感谢怀才老师在身体欠佳并百忙中认真审核并点评。从您的品评中,总可以学到新东西。我会认真领会您的创作感言,以期能不断提高自己的创作能力!祝您新春愉快!
3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3-02-19 14:49:34
  幸运箍,是母亲给儿子的护身符;是和麦克一见就为之兴奋的看点,是寄托着深情和友谊的信物,是跨越时空的对话,是美好感情连结的纽带,幸运箍,我们可以听得见曾经的声音,可以珍藏那些精彩画面,更开成为一抹最亮的记忆。为李文波老师的这篇纪实文学点赞。
怀才抱器
回复3 楼        文友:李文波        2023-02-20 03:01:43
  谢谢怀才老师!文学及对文学的钟爱,让我们大家走到了一起。我会珍惜这一难得的文学之缘!谢谢您!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