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大运河散记(散文)

编辑推荐 【流年】大运河散记(散文)


作者:叶新和 布衣,103.56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1549发表时间:2023-05-18 17:37:00


   晚饭后,我们一行去云龙湖散步。夜幕低垂,景色迷人,岸堤倒映的花灯,宛如万条游龙,奇妙无比。如今的云龙湖真美。据说云龙湖的形成纯属偶然,这里要感谢大文豪苏轼。历史上徐州多次因黄河改道泛滥成灾。苏轼时任徐州知府,他勤政为民,兴修水利,疏浚黄河,治理水患,至今让人们怀念。他在一首诗中写道|:“满城遗爱知谁继”。为此,后人特地写了一篇《遗爱亭记》。他钟情山水,曾在云龙山上留下著名的《放鹤亭》遗迹。
   一次,苏轼游览云龙山下的低洼地带,突发奇想:“若能引上游丁塘湖之水,则北湖俨若杭州”。也就是说苏轼曾想把徐州云龙湖治理成像杭州西湖一样。不过他在徐州任职仅两年时间,留下不少遗憾。想到苏轼《江城子别徐州》“…隋堤三月水溶溶。背归鸿,去吴中。回首彭城,清泗与淮通。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不甚让人感叹。
   如今的云龙湖更加绚丽多彩,不是西湖,胜似西湖。
  
   五、扬州:“运河之都”
   扬州来过很多次,我还曾写过一篇“扬州散记”。扬州城里全是柳。这“柳”还要感谢隋唐大运河的开拓者隋炀帝。“扬州好,第一是虹桥。杨柳绿齐三尺雨,樱桃红破一声箫,处处住兰桡”。扬州历经二千多年的变迁兴衰,有过温情,也有过悲壮。有一首悲歌壮韵《广陵散》,聂政刺韩傀,“士为知己者死”已被司马迁写入《史记》。古琴中的《广陵散》现已失传,但后人为感念扬州的美好,常把扬州比作一个温情的旅馆。据说金庸先生写过《笑傲江湖》颇受《广陵散》启发,如《广陵散》“刺韩”“冲冠”“发怒”“报剑”等。历史的悲情让人感悟,最大的悲情要算隋炀帝了。
   历史上隋炀帝开凿了大运河,与他偏爱扬州有关,还把都城迁到“江都”。据《炀迪开河记》记载:大业元年(605年)三月二十一日,隋炀帝下令开挖通济渠。而后三天之前的三月二十八号隋炀帝又下诏,宣布要游历淮海,当年八月,通济渠与邗沟开通,隋炀帝要沿运河下扬州了。南方政治经济稳定也是开凿大运河的重要原因。但扬州在长江北岸,隋炀帝从洛阳到扬州,要先从黄河通过运河,跨过淮河到长江流域。这样需要开工沟通黄河和淮河的“通济渠”,沟通淮河与长江的“邗沟”。
   “我梦江南好,征辽亦偶然,但存颜色在,离别去经年”。经年离别之悲壮,隋炀帝落了千古骂名,还命落雷塘。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尽管劳民伤财,被后人诟病。但现在看来,隋炀帝由中原南迁富庶的扬州,通过大运河,与黄河、淮河、长江等南北水系贯通,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隋炀帝既治了水患,又活跃了全国的工商贸易,也带来扬州的繁荣,成就扬州成为中国“运河之都”。
   下午2时许,我们一行来到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它位于广陵区大运河文化广场内。远远望去,广场北侧已挤满参观的游客,好在有志愿者和工作人员精心维持,秩序井然。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非常壮观俊美,采取“唐风”建筑形式,恢宏大气,展示新时期文化自信的时代风貌。
   我们在参观“江南运河”版块中,首次看到有关“泰伯奔吴”开凿“伯渎河”的记载。吴王夫差开凿的人工运河邗沟,最早沟通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的运河。扬州属于“淮扬运河”板块,据文史专家介绍:扬州的运河包括古邗沟、隋唐运河、京杭大运河,分别代表了中国大运河的初创阶段、第一次大沟通阶段、第二次大沟通阶段。“在这三条运河中,扬州都是重要城市,这份特殊性,也是扬州成为大运河申遗牵头城市的重要原因。”
   京杭大运河全长约1797公里,途经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四省及天津、北京两市,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是世界最长最古老的人工运河。

共 6746 字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编者按】在交通发达、信息发达的今天,对于“运河”这两个字,相信好多人都不陌生,但曾经发生在运河上的故事,除了生活在运河边的人,估计好多人都不了解,即使了解,也只是个皮毛。读作者的此篇散文,学习到不少关于运河的典故与前世今生。淮安,只是个地名,但被赋予了“漕运之都”,再从它的历史着手,淮安承载的,是天下粮仓与盐仓的使命,与天下百姓的命运相连,也与烟火息息相关,于是,淮安,成了天下的淮安;作者说,台儿庄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是的,中国人都记得那段血雨腥风的岁月,但于运河,虽是流经的一个水域,然,被赋予了一个“运”字,它所承载的作用,或许并不仅仅是风景优美而已;浚运,望文生义,该是起着疏浚运河的作用。在作者的笔下,“济宁——浚运之都”,疏通的不只是运河,还有经济与文化的脉络;徐州,之所以被称作“五省通衢”,今作者通过引经据曲,从运河的流经,到治理黄河来疏通运河,再到漕运盐运解读徐州之于运河的重要性,同时,也为读者带来了徐州的地理人文,着实收获不小;“扬州——运河之都”。这一都城,无人不知,对它的形成或人文,是个文人或多或小都了解过。今读作者详细描写运河的流势及运河的形成、隋炀帝开凿开通运河、邗沟、通济渠等重要的枢纽工程的同时,更理解了扬州的美、扬州之于运河的重要性。一篇集人文、地理等的游记散文,读后对大运河有了不一般的认识,太受益了。佳作,流年欣赏并推荐阅读。【编辑:临风听雪】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临风听雪        2023-05-18 17:59:03
  对大运河,是在上学的时候,读隋唐演义中认识的,那个时候记忆最深的不是运河,而是故事情节。而隋朝的败落,也归罪于隋炀帝的荒淫无度和为开通大运河而伤及的民生。再后来,读懂了开凿开通运河对民生所起的作用,如作者所写,隋炀帝功不可没也。对于作者笔下的淮安、台儿庄、济宁等这些地域名,熟悉,但从未与运河联系到一起过。今读作者的文,生于西北长于西北的听雪,真的是受益匪浅呢!
雪,本是人间清冷客
2 楼        文友:闲云落雪        2023-05-23 14:48:38
  国家花大力气彻底整治大运河,运河势必会重焕荣光。我们也在运河边上,前些日子市里也在组织活动,让多写运河文化。作者参加的运河采风活动非常有意义,把运河通航的几个重要城市都走过了,才有了这洋洋洒洒的文字。
   上学时学历史,对隋炀帝开凿大运河那一段印象深刻,我的床铺还被同学们戏称为“邗沟”,这话说来就长了。
   欣赏佳作。
闲云落雪
3 楼        文友:疏影横窗        2023-05-23 20:50:43
  在作者飘飘散散的文字中,我看到了京杭大运河的前世和今生。我记得在读书的时候就背过京杭大运河的发展史,那时不爱学习的我总是敷衍了事。现在读老师的文章才发现,在京杭大运河中有如此多需要学习和铭记的历史。1797公里的京杭大运河,途径4省2市确实是个庞大的工程,同时也感叹远古人民的智慧和吃苦精神。
   感谢老师科普。问候老师。
不忘初心,还原本质,真实为美。
4 楼        文友:素心若雪        2023-05-23 22:04:57
  散文重点从运河文化特征、从科普的角度出发,立足于浓郁地方特色的地方文化现象和特征进行阐释解读,重点展示漕运文化特色的亮点。千年运河·水韵江苏。京杭胜境,精致运河。淮安运河之都,人文底蕴深厚,素有一城胜迹半城湖美誉。从大运河的兴衰发展反映出运河传统民居形成机制,即“因运而生、兴衰与共”的发展特点。作者将大运河的前世与今生,历史风貌和价值现状进行分析,条理清析地呈现了运河文化,以及运河民居民俗。好文章,读来收获满满。
视与荷般静,原同梅样清。
5 楼        文友:素心如玉        2023-05-24 10:38:28
  大运河历史悠久,两岸也衍生了许多不巧的文明。读这篇文章,重览大运河的历史,更加丰富了对这条河的认知。
   在作者的笔下,这条河是有着它的历史使命的,有着不少的人文情怀,与天下百姓的命运息息相关。
   文章内容厚重,谈古论今,写出了大运河的重要地位。
   佳作,欣赏学习了。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6 楼        文友:清鸟        2023-05-24 16:16:38
  大运河,在作者笔下呈现不同凡响之势,被赋予典故和故事,河流便有了神韵,和独特之处。作者捕捉历史,畅写今天,绵延不绝的流淌中,是美好的延续,也是文明的传承。散文意蕴丰厚,描写大气,景观恢宏,佳作。
愿与你在茫茫人海中保留一份纯真与美好
7 楼        文友:五十玫瑰        2023-05-24 17:09:13
  文章描述出了大运河的宏伟大气,以及河两岸的人文历史与文化。四年前,我与春光在扬州见到了大运河,宏伟壮观。那天傍晚,我们俩还乘船游览了大运河,夜晚的河面上,被五彩斑斓的灯光照射的熠熠生辉。我在北京什刹海不止一次见到大运河,也是宏伟壮观的。欣赏美文,感谢作者的分享。
五十玫瑰
8 楼        文友:平淡是真        2023-05-25 16:32:07
  您再顺着运河一路向北,就可以路过我生活的城市沧州。沧州和运河也是共生长,长相依的。最近建造了大运河公园,使得运河两岸美若画卷。会有很多老沧州人写老沧州里的运河故事,看起来很是有趣,但这些在大运河公园里难寻了。我想,您走这么长的运河,或许也会有同样的感慨。不管如何,运河的故事,是说不完的。感谢老师支持流年!
共 8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