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丁香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丁香】发霉的馍(散文)

精品 【丁香】发霉的馍(散文)


作者:闰土 举人,5940.4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268发表时间:2024-07-08 17:49:30
摘要:馍,城里人叫馒头,陕西大部分人都叫馍。

馍,城里人叫馒头,陕西大部分人都叫馍。
   家里最近冰箱坏了,可害苦了我,这次回家,馍皮上有了霉点点,个别馍上还长出了绿毛。我心疼了,惊得冒出了一身虚汗。
   忙罢的天气,热得人透不过气来,常言道“夏无三日墒”,更何况近来一个多月没有下一点雨,地都干得裂缝了,路边的小草都被晒死了,地里种的玉米被晒得都能当烟叶抽了,村口的大土槐树、田里的苹果树、桃树都耷拉着脑袋,叶子发黄,没有了往日的生机。
   这冰箱是我在县上买的,原来家里有个冰箱,还是我姑娘给我的,她嫌小买了新的。你还别说,我这一用又是近十个年头了。前年老伴一直嘟囔着要买个大一点的,这小的在夏天根本放不了多少东西,我一打问,稍微上档次的冰箱最少都在三千元以上。
   这冰箱的事,嘴上没说,我却默默地记在了心里。一日在县上办事,我碰见一个大饭店关闭了,门口正在处理各种厨具和日常用品。我去看了一下,有三个大冰箱,我选择了一个中号的,看来还是“牌子”货,几经周旋,最终以一千元的价格成交。由于冰箱太大,晚上我叫了个货运车拉到家里。由于是电脑自动控制,我再三叮嘱老板调试好。临走老板告诉我,这冰箱原价四千多元,他只用了不到三年,由于生意不好做,客源少,他就打算处理了回东北老家。
   我对冰箱是个外行,看到高一米八、宽六十厘米的“容声”牌冰箱,心里高兴极了,也自认为拾了个便宜货。接上电源,一切正常,老伴在西安管护孙子,我一人在家,这冰箱也放不了多少东西。今年老伴回来十多天收割麦子,冰箱正常运转着,吃的、日常用的把冷藏室、冷冻室塞得满满的,老伴还夸我买的冰箱大,价格也不贵,我像吃了蜜似的,心里感觉甜甜的。
   麦子收割晾晒时,老伴给我蒸了一大锅馍,我在县上的时候多,按常规这一锅馍我能吃一个月左右。一天我从县上回家,从冷冻室取馍时,发现馍没有冻住,我也没有在意,在家待了两天,吃了几个馍就走了。过了一个星期,我又回家了,打开冰箱一看,发现馍上有个别霉点,我大吃一惊,忙把所有的馍又搬到老冰箱。我怕馍坏,又带了几个到县上吃。
   几天后我又回来了,发现原来好端端的旧冰箱竟然一点也不制冷,原来馍上的零星霉点变成了绿绿的毛。这真是“屋漏偏逢连阴雨”,旧的怎么也不制冷了呢?我火急火燎地打电话询问修冰箱的师傅,几经折腾,第二天叫人把冰箱抬到我“蹦蹦车”(农用车)上,拉去一查,原来是冰箱的发动机坏了。这位师傅也是熟人,又打电话联系,说西安没货,要直接从厂家发货,发回修好,加上冷媒,最少也得六百元。
   我买时才花一千元呀?现在修理就要花六百,我这心跟冰箱一样,凉透了,我想,反正我一个人在家,用的时候也不多,就不修吧。毕竟,这六百元对一个农民来说,也是一个大数字。
   师傅看我犹豫不决的样子,言语温和地说道:“看在熟人的面子上,给你算五百六十元,我也没有挣你的钱,厂家压缩机贵。五六天后修好了我给你打电话,你来拉冰箱。”我心情十分不高兴,卖一千才用了不到一年时间,现在修六百元呀……
   修吧?我心一横,常言:“刀子扎上痛,拔了就不疼了。”我像战场上一个指挥员一样,果断的做出了决定。
   回家看到那发霉的馍,我心疼极了,心里五味杂陈。我急忙把没有冻住的馍又转放到隔壁邻居家的冰箱里,想用毛巾擦净绿毛或用水冲洗干净后再吃,毕竟是粮食磨成面做的,我实实在在不想扔掉。
   那发霉、馍皮长绿毛的馍我不是没有吃过,记得那是一个阴雨绵绵的秋天,已经下了一个多月的雨,用农人开玩笑的话说:“天下的雨,从这边都透到地那边了。”那时生活困难,母亲蒸了一锅玉米面、麦面掺半的“粑粑馍”,由于玉米面多,馍容易发霉,那时没有冰箱,又加之连阴雨,馍皮五六天后就有霉点了,但还多着。那几天全家人上顿下顿都吃馍,也还吃不完。
   又过了两天,“粑粑馍”上的绿点长成了稀稀拉拉的绿毛,母亲急了,忙用抹布把绿毛擦掉,再上锅一蒸,就看不出发霉了。父亲跟母亲说不要给孩子吃,别吃坏了身体。但我不同意,“您能吃我就能吃”,我把母亲给我的馍咬了一口,那馍味一点也没有变,不知是我肚子饿了还是什么,感觉这发霉的馍比没有发霉的还好吃。记得那次一锅两件馍,一件没有发霉的馍吃完了,一件发霉的馍也吃完了。那时没有冰箱,人们也没有多少讲究,吃些表面有绿点、个别发霉的馍很正常,有时把这些馍放在锅里热一下或淋几点油,出来吃了也没有出什么事或者拉肚子。
   我感觉修冰箱五六天时间太长,因为要从厂家发货,回来还要加冷媒修理。我突然又心生一计,何不把家里的小旧冰箱拉去修修,也应个急,反正在那里也闲着。于是,我又叫人把旧冰箱抬上车,去那个修理部应急修修。师傅一测试,说是冷箱管子坏了,这管子在冰箱衬板里包着,不能修了,师傅望着我发呆的目光说道:“您真细法(心细),这冰箱都二十多年了,早该淘汰了。”我一气之下,又装上车,把冰箱拉到路边一个收购点,卖了一百元。
   回家后,我从邻居家取回冻得跟石头一样硬的馍,挑出几个发霉少的准备吃,邻居说我:“那几个馍值几个钱,吃坏身体那可是大事,现在病看不起,住一次院没有几千块钱是打发不下来的。”我听了邻居的话,觉得他说的也有道理,现在病确实看不起,但又一看手中的馍,不觉心又软了,比竟咱是受过罪、吃过苦的人,也知道三个多两个少的道理。但这馍是面做的,面是麦打的,麦是农民辛辛苦苦、头上冒汗、手心脱皮种出来的,怎么能舍得浪费呢?
   说归说,干归干,我为了给邻居面子,就说不吃了。但拿回来后,我再三挑拣,把表皮不要紧的三四个大蒸馍挑出,洗净后炒了些菜,把馍放锅里又蒸了一下,其余的就没要了。吃了这几个馍后,我的身体也没有什么不良反应,真是谢天谢地,我心里也踏实了。多可惜呀,就为那几个浑身长满绿毛的馍,我半晚上都没有睡着。
   那几天,我天天催着修冰箱的师傅,天气炎热,修冰箱和空调的人多,我生怕他一忙就顾不上了。第四天,冰箱终于修好了,他说他放了一瓶矿泉水,没有几个小时就冻实了。这次虽然说花了几百块钱,但我心里高兴,原本想以旧换新,但师傅说:“你这冰箱是牌子货,犯不着以旧换新,修好长期用就行了,这次坏是你使用不当造成的。”
   下午的天气凉快了许多,日头西落,没有上午那么炎热了。渐渐地,晚霞开始放出异彩,路上的车辆川流不息,卷起的一股股尘灰撒满了路边的树木,那野草、小花干枯地挣扎在死亡线上,小鸟欢叫着在空中飞翔。我迎着晚霞装上冰箱,飞快地奔向回家的路……
   我想,这次冰箱修好了,我再也不吃那发霉的馍了。
   (原创首发)
  

共 264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社长又一篇大作闻世,原我忙也不想编辑了,过去也编了不少社长的美文,这次想让别的编缉编写,但我又不忍心放弃,读完文章,手痒痒,被文中“长绿毛的馍”所感染。通读全文,一个栩栩如生、惜粮如金的农民站在了我的面前,他把发霉的馍,舍不得扔掉,擦净放锅里另蒸后、炒上菜吃。“回家看到那发霉的馍,我心疼极了,心里五味杂陈。我急忙把没有冻住的馍又转放到隔壁邻居家的冰箱里,想用毛巾擦净绿毛或用水冲洗干净后再吃,毕竟是粮食磨成面做的,我实实在在不想扔掉。”写出了真情实感,写出了自已的内心世界,无不打动人心。“我买时才花一千元呀?现在修理就要花六百,我这心跟冰箱一样,凉透了,我想,反正我一个人在家,用的时候也不多,就不修吧。毕竟,这六百元对一个农民来说,也是一个大数字。”“ 修吧?我心一横,常言:“刀子扎上痛,拔了就不疼了。”“我像战场上一个指挥员一样,果断的做出了决定。”多么的朴实,接地气呀。语言和方言的不断出现,更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社长文中有些语言,写的风趣幽默,有些令人哭笑不得。社长还写道:“回家后,我从邻居家取回冻得跟石头一样硬的馍,挑出几个发霉少的准备吃,邻居说我:“那几个馍值几个钱,吃坏身体那可是大事,现在病看不起,住一次院没有几千块钱是打发不下来的。”“我听了邻居的话,觉得他说的也有道理,现在病确实看不起,但又一看手中的馍,不觉心又软了,比竟咱是受过罪、吃过苦的人,也知道三个多两个少的道理。”呀 不亏当社长,不亏是写作高手.说实话,这些语言打死我都写不出来,什么叫文风,这就叫文风.好文欣赏,推荐精品。【丁香编辑:段引丽】【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07090019】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段引丽        2024-07-08 17:55:34
  编辑社长文章,我很高兴,通读全文,一个栩栩如生、惜粮如金的农民站在了我的面前。“这冰箱是我在县上买的,原来家里有个冰箱,还是我姑娘给我的,她嫌小买了新的。你还别说,我这一用又是近十个年头了。前年老伴一直嘟囔着要买个大一点的,这小的在夏天根本放不了多少东西,我一打问,稍微上档次的冰箱最少都在三千元以上。”写的多么朴实、感人,处处打动人心。
回复1 楼        文友:闰土        2024-07-08 18:19:58
  谢谢总编编辑,编按写的挺可以,也挖掘的深,写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感谢。
2 楼        文友:段引丽        2024-07-08 18:01:48
  农民就是农民,我也是农民,社长是位模范的农民,是位惜粮如金的农民,他代表农民。文章叙述清晰,语言描述生动感人,实话实说。“ 回家看到那发霉的馍,我心疼极了,心里五味杂陈。我急忙把没有冻住的馍又转放到隔壁邻居家的冰箱里,想用毛巾擦净绿毛或用水冲洗干净后再吃,毕竟是粮食磨成面做的,我实实在在不想扔掉。”让读者回味无穷。
回复2 楼        文友:闰土        2024-07-08 18:37:56
  农民就要说农民话、办农民事、写农民文,体现农民的大度和不屈不绕的精衶。《发霉的馍》写出了农民爱惜粮食的可贵事例。
3 楼        文友:段引丽        2024-07-08 18:07:58
  社长独特的写作风格,说真的让我心服口服,不亏在江山人称“乡土作家”。写出的每一篇文章,即是我不编辑,都要拜读,他真写活了生活。“ 吃了这几个馍后,我的身体也没有什么不良反应,真是谢天谢地,我心里也踏实了。多可惜呀,就为那几个浑身长满绿毛的馍,我半晚上都没有睡着。”活生生的生活感受。
回复3 楼        文友:闰土        2024-07-08 18:42:43
  文章各人有各人的写作手法,爱惜粮食,是农民的天职,文中写出了粮食的珍贵,发霉的馍都吃了。
4 楼        文友:闰土        2024-07-08 18:47:37
  这是一篇农民爱惜粮食的文章,写出了粮食的珍贵、农民的辛苦,更体现了爱惜粮食的精神。“ 说归说,干归干,我为了给邻居面子,就说不吃了。但拿回来后,我再三挑拣,把表皮不要紧的三四个大蒸馍挑出,洗净后炒了些菜,把馍放锅里又蒸了一下,其余的就没要了。”吃了就吃了,也没有不良反应。
5 楼        文友:张若俞        2024-07-08 19:55:05
  馍发霉到底能不能吃?平心而论,在冰箱未普及以前,谁没有吃过发霉的馍馍?只要肝功正常,适当处理以后,可以吃。但前提是,暂时再没有别的食物。
6 楼        文友:张若俞        2024-07-08 19:58:50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随便糟蹋粮食的,十有八九不是庄稼人!
7 楼        文友:吴雪儿        2024-07-09 07:50:46
  好文啊,叙事清晰,娓娓道来,一块发霉馍道出了多少往事,馍是麦做出的,麦又是农民千辛万苦中出的,就算发霉了也舍不得的扔掉了。
8 楼        文友:王金启        2024-07-09 07:58:01
  感情细腻,文风朴实,注重细节,读后让人难以忘记!
9 楼        文友:扶风王宗合        2024-07-09 09:53:04
  田畴功夫顶上尖,
   收种自在一大家。
   乔山脚下十亩地,
   但损一粒如刀剜。
10 楼        文友:扶风王宗合        2024-07-09 09:56:35
  锄禾拂晓霜,
   收种夜来长。
   十亩欲增倍,
   幸能写文章。
共 13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