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杂文随笔 >> 【东篱】守住善良的底线(随笔)

编辑推荐 【东篱】守住善良的底线(随笔) ——一位老人对人生的一点感悟


作者:袍泽俱乐部 布衣,200.0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255发表时间:2024-09-01 05:38:07
摘要:本文讲述老人回忆年轻时热心助人,有温暖也有被辜负。文中还提及邻里矛盾化解、战争时受助等经历。通过引用名言和古人故事,探讨施恩回报、等价交换与善良慈爱等。晚年,老人认为应平和看待付出回报,珍惜温暖、尊重公平交换,怀有感恩之心。文章以老人视角展现人生思考,引人深思施与恩的意义以及如何以正确心态面对生活中的给予和获得。

人生就像一场漫长的旅行,八九十年的时光匆匆而过。如今回首往事,心中满是感慨。她感慨地说,无论怎样,不要丢了善良。
   年轻的时候啊,心特别热乎,看到别人有难处,就想帮一把,也不图啥回报。记得有一年冬天,冷得很。我在街上看到一个穿得破破烂烂的老大爷在路边冻得直哆嗦。我就问他:“大爷,这天儿这么冷,您咋在这儿呢?”大爷说:“我找不着家啦。”我想都没想,就把自己的围巾解下来给他围上了。大爷那感激的眼神,让我心里暖洋洋的,这就应了那句话“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嘛。
   可后来啊,也吃过亏。有一回我帮一个年轻人创业,又是给他钱,又是给他传授经验。那小子当时说得可好听了:“您放心,等我发达了,肯定忘不了您的大恩大德。”结果呢,等他真成功了,翻脸不认人,把我对他的好全忘了。唉,这时候我就想啊,难道善良都不值钱了?就像老话说的“升米恩,斗米仇”。这让我想起了《农夫与蛇》的故事,有时候过度的善良可能会给自己带来伤害。是不是善良总会让人受伤?
   还有啊,邻居之间也闹过矛盾。楼上楼下因为卫生间漏水的事儿,吵得不可开交。我就劝他们:“都别吵啦,有事儿好好商量嘛。”楼上的人喊:“这漏得我们家都没法住了,他们必须得负责。”楼下的也不服气:“我们也不想这样啊,又不是故意的。”后来呢,大家一起请了维修师傅,再加上物业帮忙协调,总算是把问题解决了。双方也各让了一步,这事儿才算完。这让我明白,“退一步海阔天空”,邻里之间还是要以和为贵。好好说话,好好办事。我们应该遵循这样的原则,生活并不复杂,让人一步,就是好好办事。多么简单,有时候我们在简单面前就糊涂了。
   他们都是善良的,善良的人也有争执,但总会接受善良的调处。我对此很有感慨。
   经历过战乱的人,一定会对当下的日子有着深刻的好感。以前打仗的时候,我和家人到处跑。一路上,好多陌生人帮我们。有的给我们吃的,有的给我们指路。我们那时候就特别感激,想着以后有机会一定要报答人家。有一次我在路上不小心摔了一跤,一个小姑娘赶紧把我扶起来,还关心地问:“奶奶,您没事吧?”这小姑娘可真善良,就像冬天里的一把火,暖人心窝。应该想到“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如果没有这个想法,自己都要难受。
   我以前开小店的时候,和一个供应商合作得特别好。我们都讲规矩,我出合理的价钱,他给我供货。这样一来,大家都开心,生意也越来越好。这就跟哲学家说的一样,“公正,是一种合比例的平等”。守住一个平衡,比什么都重要,平衡的长度就是讲良心,良心起于善良的人的内心。
   有个朋友找我办事,我尽心尽力地帮忙,还自己掏腰包请人吃饭送礼。我本以为他会很感激我呢,结果他就轻飘飘地说了句“谢谢”。从那以后我就明白了,办事之前得把话说清楚,谈钱不一定就伤感情,谈感情也不能忘了钱的事儿。只有这样,关系才能长久。就如古人所云:“亲兄弟,明算账。”办事一定要有尺度,不能只讲所谓的义气。不是为了得到感谢,但感谢是对善良的肯定,我需要这种肯定。
   古代有个范蠡,帮越王勾践成就了霸业,然后就去做生意了。他讲诚信,等价交换,不贪不义之财。最后钱也有了,名声也好。还有那个韩信,穷的时候有个大娘给他饭吃,等他发达了,拿好多钱回报人家。这就是知道感恩啊。就像那句话说的“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到了我这把年纪,想想以前为了生活,总是追求公平交换。现在呢,那些功名利禄都不重要了。我就琢磨,人生到底是为了啥呢?是一点亏都不能吃,还是无私地帮助别人呢?其实啊,“善良的心地,就是黄金”。真正的人生应该是既要有免费帮助别人的慈爱,也要有等价交换的智慧。正如孟子所言:“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现在这个社会啊,不能贪污受贿,得守规矩。但也不能一点人情世故都不懂,得知道感恩。不能因为自己的利益就忘了别人的好。别人善良,自己唯有善良可以面对,否则不会心安。
   人生这一路走来,我也明白了,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光付出不求回报,容易把自己陷进去。做人得讲诚信,不能忘恩负义;要有感恩之心,不能过河拆桥。帮别人的时候,得知道自己的底线,别让人给利用了。等价交换不是冷酷无情,而是一种明智的选择,能让我们在社会上更好地活下去。
   生活里啊,有的人受了别人的恩,转头就忘了。就像那些被资助上学的人,毕业了就不联系资助自己的人了。可也有人,受了一点小恩,就回报得特别多。比如说有的贫困学生,别人帮他上了学,他以后就努力回报社会。
   到了晚年啊,咱就得用平和的心态看待付出和回报。珍惜那些温暖的瞬间,尊重公平的交换。别人帮了咱,不管是说句谢谢,还是送点东西,都得及时表达感激。要是别人免费帮了咱,更得记住这份恩情,以后找机会报答。别人要是因为工作或者实在没办法帮咱,咱也不能怪人家,帮忙是情分,不帮是本分嘛。这才是人生的真实样子啊。
   恩和德,组成一个“恩德”,施恩是德,回报别人对己的恩,更是德。恩德,只对善良的人起作用,守住善良的人性底线,一切美好的故事都会发生。
  

共 204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随笔,作者用一生的经历总结出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无论如何,人,要心存善念,但善良做好事要分对象,否则好心未必有好报。有的人懂得“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有人转眼就忘,甚至还是白眼狼恩将仇报。作者自己曾帮过不少人,也被他人帮过,认为以前为了生活,总是追求公平交换,现在经历多了,那些功名利禄也不再重要,觉得“善良的心地,就是黄金”。人生应该有免费帮助别人的慈爱,也要有等价交换的智慧。等价交换不是冷酷无情,而是生活中的智慧,是明智的做法,这也是来而有往,施恩图报的举措。文末感慨,人到了晚年,要用平和的心态看待付出和回报,对待人和事要有爱心,有宽容豁达的心态。随笔很精彩,用了多个正方两面的古今例子,似拉家常般强调说明,如何做人、如何处世、如何看待某些不尽人意的往来,说得透彻、具体,给人启发,让人受益。随笔语言流畅,有画面,有情感,有发自肺腑的感受。实话实说,展开的议论有说服力。很美的文,力荐各文友欣赏。感谢袍泽老师对东篱的厚爱,愿老师在东篱收获更多的快乐,祝您身体健康!【东篱编辑:红花草】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红花草        2024-09-01 05:46:07
  这篇随笔语句流畅,有画面,有情感,有发自内心的深处的感受。读老师的文,让人受益良多,感谢老师对东篱的厚爱,祝老师健康快乐每一天!
回复1 楼        文友:袍泽俱乐部        2024-09-01 08:20:39
  非常感谢红花草老师对我的文章进行如此精彩的点评。您的点评如同一束光,照亮了我创作的道路。您的认可与鼓励,让我深感温暖与振奋。在创作的过程中,我只是将自己的所思所感真实地表达出来,却没想到能得到您这般细致入微的解读。今后我会继续努力,用更多更好的作品来回报您的厚爱,也期待能在东篱这个温暖的大家庭中不断成长,收获更多的快乐与感悟。再次感谢您!
2 楼        文友:袍泽俱乐部        2024-09-01 08:19:46
  非常感谢红花草老师对我的文章进行如此精彩的点评。您的点评如同一束光,照亮了我创作的道路。您的认可与鼓励,让我深感温暖与振奋。在创作的过程中,我只是将自己的所思所感真实地表达出来,却没想到能得到您这般细致入微的解读。今后我会继续努力,用更多更好的作品来回报您的厚爱,也期待能在东篱这个温暖的大家庭中不断成长,收获更多的快乐与感悟。再次感谢您!
3 楼        文友:李湘莉        2024-09-01 08:53:42
  确实是,在施恩之时,不要想着有回报,遵照自己内心去做就是。而得到恩惠之人,一定要有一颗感恩的心。好文,给人启迪,给人生活的智慧。遥握问安!
回复3 楼        文友:袍泽俱乐部        2024-09-01 09:23:49
  同好,谢谢点评。
4 楼        文友:武汉廖生斌        2024-09-01 09:34:03
  读来沁人心脾,如食甘饴,回味无穷。堪称佳作!真棒
回复4 楼        文友:袍泽俱乐部        2024-09-01 10:30:10
  谢谢老师回复,我们一起加油!
5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9-01 10:31:42
  生活就要掌握尺度,施恩于人,是最大的善良,回报别人的恩德,是最美的品质。这篇文章的内容,紧紧扣住主题,从容举例,款款叙述,写人情世故,教人做人。愿作者在东篱创作收获一个个丰收季。遥握,问候秋祺!
怀才抱器
6 楼        文友:滴善斋        2024-09-01 10:51:55
  这篇随笔精彩至极!作者以一生经历,家常般讲述做人处世之道。善念要有,等价交换亦需。正反例子生动,语言流畅含情。晚年平和看待,令人受益。力荐文友欣赏,感谢袍泽老师,愿其在东篱快乐、健康!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经师易得,人师难求。
7 楼        文友:吴孟友        2024-09-01 11:19:50
  施恩者,不求回报,往往能得到回报。善举是美德,是中华五千年的文明,传承文明,不讲功利。好文,拜读学习,问好老师!祝秋祺!
8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4-09-01 14:05:46
  老师用丰富的经历,例举了施恩与会报的关系,有理有据,通俗易懂,令人受益匪浅。也许有忘恩负义的存在,但这个社会,还是好人多,我永远相信,善良无敌。拜读学习老师佳作,秋安,如意!
带着影子散步。
9 楼        文友:半粒粟米        2024-09-01 16:28:01
  心境还是要豁达些,朱子家训讲:“受恩莫忘,施惠勿念!”
丑妻难见公婆又不得不见公婆,乞望各位公公婆婆,见了丑妻抽两耳光!
10 楼        文友:袍泽俱乐部        2024-09-02 05:07:32
  施恩是德,回报施恩也是德。
共 10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