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那时,故乡的雪(散文)

精品 【东篱】那时,故乡的雪(散文)


作者:怀才抱器 榜眼,37557.6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260发表时间:2024-09-11 07:06:00
摘要:我始终认为,每个人心中的雪景都有故乡的影子,对故乡雪的感受不同,记忆一定是缤纷的,不能是泛白,或被漂白。


   在北方,何处无雪?谁不爱故乡的雪,雪的构成成分没有多大的差别,但落在故乡,韵味就不同。下雪了,改变了一个世界,也改变了故乡的样子。多少年后,总能把那时故乡的雪景还原出来,所以,雪的记忆在心底,一直暖着,也永远不会融化。
   兴奋时,喜欢冲进纷纷扬扬的大雪里,捉雪花,染白头,妆白眉,想把少年变老翁。曾经不知“年龄不饶人”的残酷,觉得好玩,抖掉一头雪,融了白眉,又是少年无羁的模样。
   小时候,也装深沉安静。喜欢赏雪,启迪了我审美的兴趣。性格也变得不那么嚣张狂放。母亲总说,下雪了,我才像个好孩子。
   下雪时,绵绵软软,就像雪花怕弄疼了大地和房屋,把雪的被子深情地盖在了万物身上。盖被子的动作,柔柔地,轻轻地,无声胜有声。树挂白雪,草屋披白雪,院墙擎白雪,门楼成雪楼,草垛成雪蘑菇……不过,雪并非不让着黑,主题不变,做一个对比鲜明的黑白世界。黑白,是最合适的搭配,就像白昼和黑夜,那时的日子也单纯,白昼出作,黑夜归息,多么简单二纯粹的世界,人们安顿于这样的黑白色彩,无惊无奇就最好。青砖屋墙,檐下黑色的燕窝砖,在白雪的映衬下,格外醒目,那时虽未学什么美术,一支铅笔,一张白纸,就勾勒出黑白的房屋,空白处都是雪,雪的世界很神奇,让我觉得自己也是无师自通。那些树木多情沐着雪,迎风面的树枝沾满厚雪,就像挂上了涂了白糖的甜,而背面的树枝则依然是黑的。原来明暗就是这样弄成的,一明一暗就是生动的符号。古朴的砖木房屋,似乎更善于保存故事,雪光幽微,寻不到前尘往事,慢慢融化,屋子里黑,那些故事就藏在里面。于是,在我的意识里,生活就在幽微处,那些守住幽微日子的人,才是雪世界的主角。黑夜也安睡在白雪里,幽静中,有着深沉而不张扬的美。
   没有雪,我不能对黑白有着这样的认知。最简单的,也是最丰富的。因为我们可以没有干扰地给它赋予深刻的思考,简单里有着大的学问。作为人,常常不能理解的就是简单,用无聊和寂寞定义了简单,停止了继续思考和挖掘,局限于自我设定的简单思维框框。
  
   二
   那时没耐心看雪,更不能有赏雪的雅趣,喜欢听老屋门前那条老街上有人踏雪的声音。吱呀,吱嘎,几近,又远去,这样的声音,没有一首音乐是能够模拟的,一点不单调,远近的音阶渐变,把每个卧在家里的孩子的心弄得好痒好痒。找个幼稚的理由就窜出去。
   我跑到邻居六母的过道,跺着脚,跺掉棉鞋上的雪,发出一种福子哥一定懂得的信号,不需震地响,几下就听到福子哥的街门吱呀打开,他牵出狗,给玩雪添加了道具。通往北山的那条路没有人走,我们要踏上清晰的脚印,重复那几乎雷同的“吱呀吱嘎”的音乐声。狗的蹄印印在我们的脚印一边,如梅花,似乎它不懂得此时山兔子会从某个地埂下窜出,也投入地踏着蹄印,在雪地雪路上作着画。去北山干什么?我们的脚印有什么作用?福子哥说,趟出一条脚印,让搂草的人好走。我觉得福子哥比我懂事,总是能把玩的意义提升好几个层次。我也明明知道,这么大的雪,不会有人扛着爪篱搂草,但我不能拿这个理由打碎福子哥雪路踏出脚印的美好意义,在幼稚和不合理的逻辑里,有着人性的美,善良是不分年龄,谁都喜欢接受的品质。鞋腰短,雪钻进了鞋子,袜子也湿了,忍着。好像困难都是小意思,觉得自己一下子长大了,起码用不着福子哥背我。福子哥一生气就埋汰我“就知道哭,就知道背”,那时,我觉得福子哥长得结实,就应该那样。我给这样两个“知道”摁回去了。再怎么难走的路,都要自己走啊,何况这么有趣的踏雪路。
   村东的河,一定风情万种。盈盈汤汤的一河水上一准结冰,雪铺满河面,我们最期待着各自的滑冰车能够在冰上飞驰。试着踏上结冰的河面,颤颤巍巍的,冰面发颤。福子哥有办法试探。河中曾经有小小的洲渚,长着芦苇,先投石四周,若石头的响声很脆,证明冰就是结实的,若发出噗噗的声音,不敢上冰。鸟儿飞来,踏得芦苇摇晃起来,我们嘴唇鼓起来,吹响鸟声,惹得鸟儿侧目看来,一点点乐趣,都是值得心花怒放。鸟儿肯定想,这样的天气,还有人和它逗趣,明明知道我们模拟的鸟声不大像,也还是投来欣赏的目光。
   我们曾把扣筐支起,在半开的筐子下撒一点玉米饼子渣渣,引诱鸟儿前来啄食,躲在暗处的我们手中握着长绳。捕到一两只,放进自制的鸟笼逗几天,然后放走。那时,我们都深信六母的话——祸害鸟儿有罪。这可能是最初的保护动物的意识和理念吧。
  
   三
   我的老家地处丘陵,山坡的田,一层层,就像是画,更像谁摁下的手印,我喜欢去看田埂上的雪。雪后的寒气,最喜欢往肚子里钻,胸口吹凉了,要加快步子,使自己暖和起来,脚下是飘飘然,就像雪上飞。雪扑到田埂上的多,地里被风吹得黄一块白一块,白色的田埂就像画上了白线,做成一幅幅画。土地那么阒寂,就像有意等着一场雪的光顾。突然就安静下来,土地是影响人的性格的。
   最爱这幅画。我19岁那年,成了整大寨田的“设计规划员”,整大寨田的人过年放工两天,我和同村的一个青年就住在窝风处的草铺子里,赶上大雪纷飞的夜,第二天,我们掀开草铺的几个草个子,白茫茫一片。我们趴在每一块田的地头,观察雪线,如果出现起伏状,一定是地块的水平度不足,看着田埂被雪美化的样子,心生诗意,就像一条条卧龙,伸向远方。老家的村子很大,方圆有个十里八里的,我们俩站在雪地里,来了指点江山的豪情,希望这样的大寨田环绕整个村子。村子的明天是什么样?就是梯田如画,雪妆似镜。村中送来饭,我们忘记了寒冷,就坐在半成品的大寨田地头,欣赏着雪景,吃着年饭。那时,我们成熟了,但少不了兴奋,提议在白雪皑皑的田里打雪仗,又怕弄碎了这样的画面,大寨田就像我们最宝贵的礼品,无需谁送给,好像归为己有了。
   那个朋友喜欢看小说,对着雪景抒情,说他是雪中的刺客,是雪底游的土行孙,是战天斗雪的豹子头……
   雪景,美化了一代人的理想。尽管这个情节,已经过时,但给我心中的刻痕很深,多少年,我还不忘那时故乡的那场雪。我也以此作为人生最美的阅历,写不进履历,但记忆里从来没有抹掉。
   至今,每经过那片梯田,好像无论是什么时节都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如今的田主不必记得我们那年的雪中守护,自认为丰收里还有我的影子,雪融化了,记忆却不融。故乡的雪也粉妆着我的青春。我觉得,风景就像一个人的修养,总是在暗中对人的成长发挥着作用。
  
   四
   感谢故乡的雪。雪后的田园仿佛就是一卷卷宣纸,那是第一次听到老师说出“宣纸”这个名词,很神秘。我有幸赶上在小学阶段就有“大仿课”,大仿就类似现在学书法,属于“描红”一类,字要要写草纸上,用不上昂贵的宣纸。无妨,有了这个名词,我们总能找到实物,田园的冬雪就是宣纸,找来木棍做毛笔,趁着雪铺平,运笔雪上。
   起笔要顿,显出力度,但木棍不能插到地上;运笔竖横,要保持平稳,就像走过石板桥;收笔要苍劲,就像军训时的“立定”,戛然而止,还要显出收束的力度。这些都是基本的初级“大仿”要求,根本称不上法度。有时候,也自我发挥,我喜欢在雪地上画梅,胜过踏雪寻梅,斜枝飞出,粗细不同。枝枝丫丫间,错落有致,疏密合适。起先就是在梅枝上画圈当作梅花开,后来突发奇想,趁着母亲不注意,把印花饽饽的红色颜料偷出来,用水稀释,点在梅枝上。可以说,雪启迪了我,开启了萌芽般的艺术思考,产生了太多的奇思妙想。
   少年的我,始终认为,努力就是一张闯荡社会的通行证。对于喜欢学习的人来说,没有哪一种体验是低级的,没有哪一种努力是无用的。我们应该去努力,即使把我们放在雪地上,我们有的不是寒冷,起码还有一张宣纸。这样想,一切都成了财富。成年了,一直没有把写好字的信念放下,可能是雪地上写字的经历和功夫,一直给我兴趣和力量,虽未成为较为高级的书法协会会员,但教学时追求一手好的板书的信念没有放下,一直让我视为可以引以自豪的教学基本功。别忘记故乡,故乡不都是粗糙艰难的代名词,有着最初的人生向好的启迪,常念常思便越发觉得深刻。我们的青春气场是被故乡包围着,可以走出故乡,但这个气场不能被自己否定而打破。错过哪一个季节都是经年,就是寒冷的冬季,也不是乱了轮序就走来,那些雪,就是故乡送给我们的最纯洁的礼物。我更相信,每一个人心中的纯洁,一定有雪的影子。
   别说自己从未从故乡的怀抱里索取过什么,那时,故乡的一畦菜,就鲜美了我们的舌尖;曾经,故乡的一眼井的水就甜了我们的日常;我铭记着故乡的雪,每个冬天都要给我乐趣和诗意,输送着成长的纯洁养分,给了我多少年不能融化为泡沫的美好记忆。
   那时,故乡的雪,已经飞过了我的童年少年以至青年若干时光,但一直没有融化,甚至时常在心中发酵,勾起我对故乡的思念。我爱故乡的雪!
  
   2024年9月11日原创首发江山文学
  

共 353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在北方,雪是司空见惯的。下雪了,人们惯常来一句:哇,又下雪了。但在文学人的眼里,雪不是单纯的雪,它集合了许多复杂的情感。雪,下在怀才老师的眼里和心里,几十年了还在飘洒,以至于至今依然充满深情的回忆。文章情感真挚,引人入胜。以“在北方,何处无雪?谁不爱故乡的雪”为引子,直接点出主题,迅速将我们带入一个充满雪意的北方故乡。通过“雪的构成成分没有多大的差别,但落在故乡,韵味就不同”这一巧妙的对比,强调了故乡雪的特殊情感价值,让人不禁对这片雪域心生向往。怀才老师是个场景描绘的高手,寥寥数笔,栩栩如生,充满了诗情与画意。无论是“树挂白雪,草屋披白雪,院墙擎白雪,门楼成雪楼,草垛成雪蘑菇”的静谧景象,还是“孩童们在雪地里嬉戏打闹,听老街上传来的踏雪声”的生动场景,皆仿佛一幅幅精美的画卷展现在我们眼前。这些细致入微的描写,不仅展现了故乡雪景的自然美,更传递出一种温馨、和谐的生活氛围。一篇好的文章,人物刻画必须是鲜活的,怀才老师笔下的人物形象鲜明、性格各异。母亲对雪天里孩子的温柔叮咛,福子哥的聪明懂事和乐于助人,以及“我”和同伴们在雪地上的无忧无虑、天真烂漫,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些人物形象不仅丰富了文章内容,更通过他们的言行举止,传达出一种朴素而真挚的情感,让人感受到故乡人民的淳朴与善良。在描绘雪景和人物的同时,怀才老师还巧妙地融入了对生活的哲理思考。如“黑白,是最合适的搭配,就像白昼和黑夜,那时的日子也单纯,白昼出作,黑夜归息,多么简单的世界”这句话,既是对故乡雪景的描绘,也是对简单、纯粹生活的向往。又如“努力就是一张闯荡社会的通行证”,则是作者通过自己在雪地上写字的经历,对人生努力的深刻感悟。这些哲理思考,使得文章在叙述雪景的同时,也具备了更加深远的意蕴。整篇文章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清新脱俗,是一篇不可多得的美文佳作!【东篱编辑:佳华】【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0911001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佳华        2024-09-11 07:07:08
  关于雪的文章很多,怀才老师的雪有着鲜明的个人风格。一个作家,有自己的风格才是好作家。怀才老师以不同层面的雪,展现了对故乡、自然、童年、成长的深刻理解和感悟,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既有具体的生活细节,也有抽象的思考。通过阅读文章,我们可以感受到怀才老师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回复1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9-11 08:58:57
  谢谢佳华老师的精彩编辑,谢谢美评。每个人遇到的雪,看似差不多,但可能都不同,感受更是有差别,所以表达出自己对雪世界的故事和认识,才是值得的。作家,不敢当,但动笔就要形成自己的风格,往风格上靠。故乡的雪值得我们去描摹,尤其是整大寨田那个故事,一辈子都不能忘记,所以写出,就是给那段生活一个纪念。遥握,问候秋祺。看到佳华老师的学生了,我会好好拜读。祝好!
2 楼        文友:滴善斋        2024-09-11 07:35:31
  怀才老师的这篇散文太精彩!以“在北方,何处无雪?谁不爱故乡的雪”开篇,展现故乡雪的独特。雪景美如画,人物鲜活,还融入哲理思考。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不可多得的佳作,让人沉醉于那充满温情的北方雪乡。 问候怀才老师,顺祝秋祺!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经师易得,人师难求。
回复2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9-11 14:40:39
  始终觉得故乡的雪是会发酵的,动不动就想起,所以就以雪为题,穿起一些故事吧,零零碎碎的,凡是经历过的,都不能清零。谢谢滴善斋老师的美评。看到了你的投稿,希望佳作不断。遥握。
3 楼        文友:武汉廖生斌        2024-09-11 07:52:01
  怀才抱器老师佳作,忆雪,描写生动感人,向老师致敬,创作辛苦,祝秋安!
回复3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9-11 14:41:52
  谢谢廖老师留墨鼓励。故乡的雪时常就像酵母一样发酵了曾经的往事,写出来作为回忆吧。一会拜读廖老师的佳作。
4 楼        文友:李湘莉        2024-09-11 09:21:04
  正如佳华老师所言,关于雪的文章很多,怀才老师的雪有着鲜明的个人风格。看似写雪,其实更多的是在回顾生命历程,袒露着本真的心境。文中有对生活、生命独特的体验与感悟。好美的文章,读来别有味道。喜欢!遥握问候,谨祝秋祺!
回复4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9-11 14:43:27
  故乡的雪,我记忆很深,时常来袭,那就放在纸上铺陈一下吧。童年少年青年,都是无法抹去的,雪化了,二记忆清晰。特别期待湘莉老师的佳作,遥握,问候秋祺,谨祝快乐。
5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4-09-11 10:24:57
  这个题目,就很有诗意,如果把“那时”两个字拿掉,味道就差远了。文章就是一篇散文诗,行文洒脱自然,感佩老师的美妙的修辞天赋。文章富含哲思,故乡的雪,不止是大美,雪的洁白和纯洁,给老师输入了成长的养分。精彩,点赞!拜读学习老师佳作,秋安,笔丰!
带着影子散步。
回复5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9-11 14:47:46
  谢谢韩老师的美评鼓励。那时,我需要限定一下雪的时间,童年少年青年的初始,都在故乡,故乡的雪时常来袭,勾起回忆。天赋不敢当,可能是从小这些往事刻进了记忆,释放出来就不像硬挤出来的,顺当了一点。我是特别喜欢读韩老师的散文,感悟特别精彩,给我不少创作启迪。故乡的雪的确也是人生的养分,总是抱怨故乡的土气,没有给我们很好的人生待遇,这是非常错误的。故乡给了一座屋,一片山野就非常好了。我这样看,不要求故乡把我造就成什么。遥握,期待佳作,问候秋祺。
6 楼        文友:岚亮        2024-09-11 10:40:45
  雪是冷的,但落到故乡就变暖了。世上最暖的是乡情。如诗如画的文字,小弟在龙湾机场拜读学习了。
回复6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9-11 10:57:29
  记得迟子建写过温暖的雪,那是在北极村的感受。岚亮老师说,故乡的雪是暖的,是高度的哲理,很赞!登机了吧,祝旅途安顺!我现在在石岛港观海。谢谢岚亮老师旅途留墨。遥握,期待北国之行带来北国风光佳作!
7 楼        文友:简柔        2024-09-11 12:39:43
  那时,您是追风少年,天真而烂漫,雪中的时光像雪一样纯美,像风一样自由。那时,您是热血青年,意气风发,踌躇满志,在雪中担当责任,寄寓梦想。雪,是一种滋养,也是一种见证。怀才老师此文,文字如泉,清冽如雪,清润人心,乡愁如烟渺渺,如春雨绵绵。让我追忆童年的雪中时光,无比神往。
回复7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9-11 14:51:39
  谢谢简柔老师的美评,你的点评那么诗意,就像一首诗,读着就醉,谢谢。追风的少年是不安分的,也追雪光。回忆起来满满的幸福。整大寨田的过年那场雪,我记忆深,那时就那么想,希望村庄周围被大寨田圈起来,多么美。没有产生走出故乡的想法,可能局促,但我算是一个安顿于现有的人,遇到机会就追,遇不上就干自己的事情。雪时光不敢融化,所以一直等着我入文。哈哈。遥握,期待佳作,谨祝创作快乐!
8 楼        文友:罗莲香        2024-09-11 14:11:20
  怀才老师将童年少年青年的记忆与故乡联系起来,与故乡的雪连缀起来,于是,记忆的画面便有了雪的形状,雪的洁白素雅冷冽塑造了别样的风情,荡漾着乡愁的涟漪。那些故事雪片般飞来,纷纷扬扬,如絮如云,那个爱雪的男孩追雪玩雪,如今将雪揉进文字,多么美好曼妙。好文,丰盈的内心,清澈的情韵,拜读受益,问候怀才老师,秋祺!
回复8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9-11 15:28:26
  谢谢罗老师的美评。故乡的雪给我的印象很深,可能是哪些年,故乡的生动好像雪是唯独的存在,不要说乡村没有风情,雪趣,雪地发生的故事,想着还是那么清晰的。那时不懂得文学,雪没有文学的价值,捞了,一抔雪都是满满的抒情,不能错过了。遥握,特别期待罗老师的美文,问候秋祺,谨祝快乐。
9 楼        文友:红花草        2024-09-11 14:51:38
  雪,人人喜欢,特别是故乡的雪,更有一番情趣。故乡的雪,不是冷的,是有温度的,母亲的话语,玩伴的开心娱乐,够人回味了。很美的文,学习点赞!祝福老师!
回复9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9-11 15:30:06
  是的啊,故乡的雪始终不融化,也有温度,那些人,那些事,那些淳朴的雪景,始终走不出记忆,所以就拿雪来抒情吧,干干净净的,心随着流出雪的水,也是享受。遥握,期待红花草老师的美文,谨祝创作快乐。
10 楼        文友:蓝色创想        2024-09-11 16:40:55
  故乡的雪,像一位沉默的老人,静静地飘落。它轻轻地抚摸着屋顶,落在树枝上,也落在我的脸上。雪花很轻,很小,仿佛是一片片羽毛,在风中飘舞。远处,山峦被雪覆盖,变得格外宁静。我站在雪地里,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一股清新的空气沁入心脾,让我感到无比的舒畅。
  
   我借一粒北方的种子,过来南方漂一次雪,那多美呀!向候老师,写作愉快!
回复10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9-11 16:49:49
  这几年的雪,已经走到了四川,我想,用不了几年,应该光顾珠海,珠海准备好了吧?卷起千堆雪的风景,最先出现在长江领域,珠海也是四面围海,浪花如雪,这是温度有差别。如果穿了棉衣,站在珠海,面雪抒怀,也一定会有着穿越地域的感觉的。谢谢老师老师的留墨。遥握,谨祝创作快乐!
共 12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