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园】长宜子孙(随笔)
长宜子孙
周虎子
小区里有户老人走后,儿子把房子直接卖了,叫了收废品的打开门齐装,儿子连挑选都不用。全都视同废品,一律清空。老人留的书籍全拉走,栽的花连盘扔了,收藏的所谓古董也谁喜欢拿去。也许老人留下的存款儿子收了。老辈人珍爱和看重的东西,在后辈人眼中一文不值。辛苦自己给子孙想留下点东西,看来并非后人所需,并不长宜子孙的。
每代人有每代人的活法,且时代不同所重视的东西不同。就是任何时候,财富并不长宜子孙的。惟有良好的家风,开明的思想,奋斗的精神,良善的秉性可以长宜子孙的。其它东西很难对子孙有益。比如名气仅是你个人的,子孙有可能在你的光环輝映下吃点红利,但传不下去。手艺技能可传承,但后辈也许会另辟新路,可能也传不下去。比如木匠的后代多不做木匠,你留下的墨斗板斧等也会被弃。攒下产业给后代,也许不善经营会败光,钱财也如此。有了不断买房,到了儿孙手里也仅是个租或卖,有些经济收入,手头多些活钱,若儿孙无能也滋润不到那里去。就是费心经营的人脉,也会随你的离去而离去。仅是健在时许还能助儿女,也会随着时光淡远的。
社会发展太快了,子孙们是与时俱进的,自然对自己的人生有规划有选择的。上辈人的努力与勤奋,刻苦与经营,对后辈有所加持。后辈人的继往开来中,继往更多的是上辈人扶上马陪一程,是树立人生志向,选择走上正道,不懈的努力前行。而不是躺在上辈人积攒的大麦屯上吃现成。继往更在于上辈人言传自教的良好家风和良善的人品,正确的三观等,这才是长宜子孙的高配软件。
过去的资本家在没收了资产后,儿女们仅承认了高成分的帽子。可改革开放后这些子女们出类拔莘者多。还是上辈人的经营理念和本身的认知,让后辈人开悟比别人早,格局比别人大。没了先人的财产,照样白手起家,一番拼搏,取得成就。精神的传承是最宝贵的力量源泉。
我家是地主成份。听说爷爷当年很豪气,见人就帮。村人订媳妇,他赞助礼金。村人农忙,他赶马车帮人拉运。后来讲成份时,村人没难为过他。我这辈了,我也热心助人,除少数白眼狼外,多数是记我好的,这不也平平安安退休了。遇困难总有人帮,还在重要关键时间节遇着贵人相助。虽一生没大贵大富,却也基本顺当。与人为善这精神真长宜子孙的,我深有体会。
有人说儿孙不行,留再多东西还是不行。儿孙能行,留与不留都用不着。各人认知不同,各家壮况不同,长宜子孙有的在乎物质财富,有的在意精神传承。很难准确判定那个更长宜你的子孙。依然是因人而异,自然效应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