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人生家园 >> 短篇 >> 杂文随笔 >> 【家园】长宜子孙(随笔)

编辑推荐 【家园】长宜子孙(随笔)


作者:周虎子 秀才,1143.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42发表时间:2024-11-01 01:24:06
摘要:原创首发

长宜子孙
   周虎子
  
   小区里有户老人走后,儿子把房子直接卖了,叫了收废品的打开门齐装,儿子连挑选都不用。全都视同废品,一律清空。老人留的书籍全拉走,栽的花连盘扔了,收藏的所谓古董也谁喜欢拿去。也许老人留下的存款儿子收了。老辈人珍爱和看重的东西,在后辈人眼中一文不值。辛苦自己给子孙想留下点东西,看来并非后人所需,并不长宜子孙的。
   每代人有每代人的活法,且时代不同所重视的东西不同。就是任何时候,财富并不长宜子孙的。惟有良好的家风,开明的思想,奋斗的精神,良善的秉性可以长宜子孙的。其它东西很难对子孙有益。比如名气仅是你个人的,子孙有可能在你的光环輝映下吃点红利,但传不下去。手艺技能可传承,但后辈也许会另辟新路,可能也传不下去。比如木匠的后代多不做木匠,你留下的墨斗板斧等也会被弃。攒下产业给后代,也许不善经营会败光,钱财也如此。有了不断买房,到了儿孙手里也仅是个租或卖,有些经济收入,手头多些活钱,若儿孙无能也滋润不到那里去。就是费心经营的人脉,也会随你的离去而离去。仅是健在时许还能助儿女,也会随着时光淡远的。
   社会发展太快了,子孙们是与时俱进的,自然对自己的人生有规划有选择的。上辈人的努力与勤奋,刻苦与经营,对后辈有所加持。后辈人的继往开来中,继往更多的是上辈人扶上马陪一程,是树立人生志向,选择走上正道,不懈的努力前行。而不是躺在上辈人积攒的大麦屯上吃现成。继往更在于上辈人言传自教的良好家风和良善的人品,正确的三观等,这才是长宜子孙的高配软件。
   过去的资本家在没收了资产后,儿女们仅承认了高成分的帽子。可改革开放后这些子女们出类拔莘者多。还是上辈人的经营理念和本身的认知,让后辈人开悟比别人早,格局比别人大。没了先人的财产,照样白手起家,一番拼搏,取得成就。精神的传承是最宝贵的力量源泉。
   我家是地主成份。听说爷爷当年很豪气,见人就帮。村人订媳妇,他赞助礼金。村人农忙,他赶马车帮人拉运。后来讲成份时,村人没难为过他。我这辈了,我也热心助人,除少数白眼狼外,多数是记我好的,这不也平平安安退休了。遇困难总有人帮,还在重要关键时间节遇着贵人相助。虽一生没大贵大富,却也基本顺当。与人为善这精神真长宜子孙的,我深有体会。
   有人说儿孙不行,留再多东西还是不行。儿孙能行,留与不留都用不着。各人认知不同,各家壮况不同,长宜子孙有的在乎物质财富,有的在意精神传承。很难准确判定那个更长宜你的子孙。依然是因人而异,自然效应不同的。

共 101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本文围绕 “长宜子孙” 这一主题展开,通过小区老人离世后儿子处理遗物的事例引出思考。作者指出每代人有不同的活法,财富并非真正长宜子孙,唯有良好家风、开明思想、奋斗精神和良善秉性等才是长宜子孙的关键。以家族故事和资本家子女的经历进一步论证精神传承的宝贵。语言平实,观点鲜明,引发人们对如何真正为子孙谋福祉的思考,强调了物质与精神传承的差异及重要性,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启发性,让读者反思在家庭教育和传承中应更注重精神层面的给予。【编辑:田冲】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田冲        2024-11-01 01:25:10
  本文以实例探讨 “长宜子孙” 的内涵,指出财富非长久之计,良好家风等精神传承才关键。语言质朴,观点明确。通过不同事例论证,引发深思,强调精神传承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具有现实意义和启发性。
出版长篇小说《迷局》(入围第九届茅盾文学奖)散文集《春暖花开》诗集《守望家园》。西安市新城区作协主席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