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杂文随笔 >> 【东篱】逆风岁月(随笔)

精品 【东篱】逆风岁月(随笔) ——和疾病抗争的两年


作者:冯耀廷 进士,11294.8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48发表时间:2025-01-02 05:48:25
摘要:人生最后一公里,与病魔抗争的两年


   我的人生历来是比较顺风顺水,一路走到晚年,当进入八十高龄这年的春季,身体健康才出现一点麻烦。总之,现在已经走过了逆风岁月,人生最后一公里,大约应该还是可以一帆风顺地到达终点。
   来到二零二四年年末,上层或单位领导人,在年末或年初,总是要发表一篇致词;而我有自知之明,写点两年来的经厉,抚慰受伤的心灵。和新年致词不太贴边,没有期望与祝愿,随笔一份心情。
   今晚是跨年夜,平民百姓在此刻心里一高兴,也会习惯性地要玩弄一下文字,抒发内心存储已久的情绪,用文字表达出来,目地是惹自己或身边朋友一笑。
   今天之夜,是公历二零二四年最后一个夜晚。和老伴儿在准备看央视晚会前,心里一高兴,两年没发一文的我,今天的夜晚又坐在电脑前,拿起手写输入笔——不习惯打字,是不会打字,因为我在码字上。我的键盘打字要比手写的要慢很多。
   两年中,因老天爷降于我一场大病而荒废了文学创作,现在又有了创作灵感,决定写一篇短文。然后再去我天天忘不了的江山文学网发表新年献词,为哄家里人和文友,也是为自己开心,再拼上一个晚上。
   在广阔无垠宇宙组成中,我像是一粒微分子尘埃。设想我在书房斗室里,做一次宇宙旅行,乘坐的交通工具是地球,绕太阳又跑完一周,到今天零点,已是绕地球又一周的终点。终点到起点的时间是零时零分零秒,起点到终点的时间是三百六十五天。
   幻觉坐在地球绕太阳转了这一大圈,一共走过多远的里程,不曾记得,从来没计算过,也没办法计算。
   梦幻般地一路风景无限,虽没见到高山大川,也没看到鲜花飞鸟,又不见草原森林。尽是繁星闪烁,流星贴身滑过。斗室中的我,只能靠科普与幻想去环太阳旅行。
   但知道自己已经围太阳跑完了八十一圈,交通工具的地球,没看出一点破损,就这么一晃之间八十一年过去了,我却从一个少年、青年、壮年,慢慢地变成了一位白发苍苍、老态龙钟的耄耋老汉,正所谓——
   古往今来敬白发,我头落雪几人尊?
   苍天派病取我命,急坏儿女和贤孙!
   老伴每天泪洗面,几拨文友常登门。
   老身只有拯坚强,驱逐病魔答亲人。
  
   二
   有两年没写过一篇文章,一辈子读读写写度春秋,近两年挂笔疗病在灾难中挣扎,不单是承受着肉体疼痛的折磨。天天读写早已成习惯,突然放下一生的爱好,对一位年过八旬老者,精神上的打击是何等残忍,我不说您也知道。
   走出田园二十多年,来古镇儿女们居住的身边,为的是天天能看到自己的一儿三女,在古镇购买一套一楼住宅,才得到一些闲余时间。
   有了好的环境,又有幸接触到互联网。已进花甲年纪,还要追赶上时代。儿子看我总去女儿服装店里看电脑,他知道我的心思。于是给我买了一台电脑,并教会我使用在wps上码字。从六十岁起,一步步走近圆梦路,也算在执行中完成爷爷临终前遗嘱:“学好国学精髓,讲好百姓故事。”(爷爷有二十八年学龄,留学与英国、法国)
   当我进入网络文学创作时,也开始有了文学创作激情,第一次看到网文发表在小说阅读网上、新浪读书时,那一刻,兴奋得一夜未眠,激发出一股极强动力,一夜通宵地在码字,想把心里年积月累的百姓故事,一股脑地都写出来,发到互联网上。
   接下来的日子里,一鼓作气,到年末一共八个月时间,上传了一百八十多万字的文学作品。
   市委新闻部记者宋今声和申显龙两人,无意间发现小说阅读网上有双辽市作者在不断发文,两人立刻来到我居住的一楼,进行交谈也是初访,并拟文在城市日报和双辽消息报上登载新闻。标题还美其名曰地称之为“高产作家冯耀廷文学创作路”。这是又在“火上浇油”啊!
  
   三
   一名农民出身的泥腿子网络作者,心里永远装着农村、农民和故乡的黑土地。闲下来总是忘不了乡亲们一年收获怎么样,他们去掉地租、种籽、化肥、除草剂、机耕费以后,还能剩下多少余钱?
   昨天老家来人,我问到我关心的年成与收获,他们给了我满意答案,心里装着一年的大事,终于放下了心来。
   想起三十多年前,农村种地还靠出大力、流大汗,春夏秋三季,每天和老伴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在田园垅上行,晚上要挤时间在稿纸上爬格子,从不觉得疲倦,心里有目标,活着有奔头。
   迁到城里后,每当在电脑上码字,有点像在田里“垅上行”,我找到了没有废弛的感觉。近二十多年来,在文学创作中,从没有觉得疲倦乏怠,像有总也写不完的故事,编不完的影视剧本文学等作品……
   一年又一年地往前奔,行走在生存的路上,走到去年春季时,突然觉得身体不适,儿子带我去医院一检查才知道胃里出了问题,一生中烟不吸、酒不喝、麻将不打、牌不摸,疑惑为什么胃会不配合?看起来,一辈子还是该吃的吃、该喝的喝,别把闲气心里搁,其实,在我家里,也算得上妻贤子孝,我没有生气理由。我早有一份决心是,晚年更要把自己身体调理好,别让老伴和儿女们为你忧心……
   人到了这个年龄,知道胃多处息肉应该是胃癌的先兆,那时基本没有一点恐惧感,反到觉得很知足。现在已是高寿老人,况且在互联网文学阵地,留下一千两百多万字文学作品,自己早已感到欣慰,就此寿终正寝,内心没有任何遗憾。
   虽然是位农民,没上几年学,我来到世上时,爸爸忙田里农活,妈妈是新中国培养的农村第一代接生员。刚解放时农村人口出生率相当高,妈妈整天没日没夜地走访孕妇家庭和接生,没时间照顾老人和孩子。我是爷爷带大的,小时候受爷爷熏陶,喜欢读读写写,与爷爷对我的早期教育有关,心理早有打算,无论做哪一行,在做好本职工作以外,记住读书写文,理想是当一名合格的文学家或者作家,实现爷爷临终前遗嘱——学好中华文化,讲好平民百姓故事。
  
   四
   岁月流逝,一晃就进入高龄群体。得知自己病情后,在我内心里也有了打算,不住院,不去用无限的血汗钱,换取满身插上好多管子,躺在病床上去延续生命,不值得。
   可是,我个人主张一脱口而出,首先是全家人七嘴八舌地反对,尤其是老伴,总是抱着希望。
   儿子高声大气地劝解说:“妈、爸,两位姐姐们,先听听我的见解。我是腹外科医生,也是去过非洲的赞比亚支援两年的援外医生,两年中腹外手术每天都做几例,不用细讲也该知道我要说什么。爸,咱去省医院进行治疗,结果一定会令大家满意的。先听我的决定,咱明天就出发。
   又回过头对我说:“老爸,您必须听我的安排。您现在的病情不是没治疗机会,您的身体各项指标不比年轻人差,做胃的病变切除手术没问题的。只要您配合,恢复是很快的……”
   儿子说完,他们按计划分工忙了起来;有人在北京医院挂了专家号,老伴也劝我先去省医院看看,儿子在省一大医院进修过一年半,那里有他熟悉的同行同事及好友。
   那天夜里,儿子用电话连夜联系好了床位,也初步决定下诊疗方案,次日开着车带我去了长春,住进了白求恩医大一院。
   手术进行两个小时,把胃切除五分之四,很成功。接下来是长期疗养阶段,也是最熬人的阶段。身体素质急剧下降,到现在已是两年来时间,由原来一百七十斤体重,降至今天的一百一十多斤……
   二零二四年,是我经历一生中最困惑的一年。身体又允许我作文章,搞文学创作,这也许是老天爷对我的恩赐与卷顾吧,或是老天爷对我说过对不起了,这次是考验你的毅力,以后你自己一定要注意,把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
   夜深了,我走出书房,站在窗前向星空望去,那些密密麻麻、晶莹的亮点,估计它们在等我,一起绕太阳去旅行……
   很多人说人生是逆旅,没有回头时刻。这样说,没有错,但结论是什么?我觉得自己经历的是“逆风岁月”,岁月并非静好,刮起一阵逆风,考验一下,没有大不了的,风过天晴,人生八十还是好风光。看看我握笔写下这么多,心满意足了。
  

共 309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人生是逆旅,患病时候是“逆风岁月”,这是作者给我们定义时光的词汇。八十,身体出了问题,这也是作者搁笔两年的原因。术后,就在这2024年的最后一天,作者终于耐不住了,拿起笔为岁月写下留言。作者每日乘着地球的交通工具,已经不停地转了一圈又一圈,而真正享受生活的时光是在斗室小屋里,是那些可爱的文字的陪伴。走过大半辈子,作者以诗感言,表达出珍爱亲情友情,战胜病魔,执笔写春秋的生命感言。不写文章了,思绪归田园,老家的收成就是自己的心事。再就是执笔写文章,不会电脑,儿子教,没有落伍时代,网上有了冯耀庭的文字足迹,也备受当地媒体的关心,并有专题报道,给了作者激情激励。想到从前的农耕之事,觉得今日自己还在“垄上行”,近20年,文字几百万,也是丰收了人生。一切顺心,为何讨厌的胃病找上了身,也无不安,毕竟一辈子没有虚度。在病情面前,作者想放弃,但儿女不肯,紧急联系,终于住上了医院,一切是虚惊一场,但也是逆风时刻。术后身体体重下降,但轻快地去旅行的心思没有变。抓紧时间,是夜几乎无眠,窗外的星辰陪着,笔下的声音催促着,继续绕着太阳去旅行,哪管昼夜。人生八十好风光,只因和文学相伴,即使逆风时刻,也是为笔下积攒了素材。全篇激情表达了自己对文学的热爱,写出这些年来坚持文学创作的成就,同时,也表达了浓厚的乡愁,写出了亲情的美好。写出了在疾病面前的正确态度,给人以力量。这篇文章,写的是一位老人的人生,人生不能回头,但可回头看,那些文字,奠定了生命的根基,无怨无悔。在作者笔下,文字也是治愈疾病的良药,所以作者比别人的医疗手段更多,更有效。冯老师悠着点,继续在文字的浪花里,再走三百年。【东篱编辑:怀才抱器】【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102002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1-02 07:40:05
  生病,在作者眼中,就是一次逆风而行,走过去,迎来眼光灿烂。这篇散文是心灵的自述,特别是表达出作者对文学的无限热爱,让我们更加坚定执笔写文学的信念。文学是最好的生活,作者就是把自己放进文学的温床,养着自己的生命和精神。向冯老师学习。遥握,祝你新年快乐,年年好运,佳作不断!
怀才抱器
回复1 楼        文友:冯耀廷        2025-01-03 09:14:20
  尊敬的社长朋友您好,有幸我们在一起写文、评论。江山文学网的昧力感应我支撑我两年疗病期,天天上网阅读和聆听江山文学网的有声文学。几乎是七百多个日夜不间断,每天都来江山文学网浏览好文章。辛苦了,谢谢您的编按与评论!
2 楼        文友:冯耀廷        2025-01-02 09:58:48
  感谢好友怀才抱器的编辑与评论,老天爷的眷顾,让我再次与文友见面,身感幸运。顺祝好友怀才抱器和各位文友新年快乐!2025年大吉大利!
天有浓云雨自洒. 地有沃土育百花. 人有大志必成器. 心有学识气自华。
3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5-01-02 17:07:56
  很佩服老师,能在业余时间里写下1200多万字的文学作品,有几人能够做到?感佩老师耄耋之年,依然有着良好的心态,对人生依旧充满乐观和斗志。励志好文,正能量好文,祝福老师身体早日恢复健康,再创作出更加优秀的文学作品!
带着影子散步。
回复3 楼        文友:冯耀廷        2025-01-03 09:00:09
  友友遥握!感谢您的评论!
4 楼        文友:冯耀廷        2025-01-02 21:11:37
  谢谢韩格拉图的抬爱与评论。生存有目标,活着有奔头!我一生的文学创作是从青年时代开始就没有间断过,从读书开始,养成的习惯。
天有浓云雨自洒. 地有沃土育百花. 人有大志必成器. 心有学识气自华。
5 楼        文友:红花草        2025-01-03 06:10:14
  生病,是常态,人生在世,恐怕没有没生过病的人,老师是幸运的,也佩服老师的毅力和战胜疾病的勇气!文学、码字也是治疗疾病的方法之一,心态好了,病就退了。往后的日子,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快快乐乐!向老师学习,祝老师新年大吉,万事如意!
回复5 楼        文友:冯耀廷        2025-01-03 11:22:56
  感谢文友红花草的支持,您的评论是给我再创作动力!顺祝2025年事事顺意!
6 楼        文友:纪昀清        2025-01-03 08:46:51
  恭喜佳作摘精!祝贺!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西安市作家协会会员,长篇连载《砥砺人生》
回复6 楼        文友:冯耀廷        2025-01-03 09:19:39
  感谢编辑辛苦的编辑,才会有一篇精品文章!
7 楼        文友:冯耀廷        2025-01-03 08:57:30
  谢谢红花草的鼓励与评论,您的鼓励我会牢记在心的!顺祝您新年愉快,2025年事事顺心,大吉大利!
天有浓云雨自洒. 地有沃土育百花. 人有大志必成器. 心有学识气自华。
8 楼        文友:欣然花开        2025-01-04 20:39:58
  逆风而行,是一种坚韧且诗意的解读,生活中的磨难,生病,无法摆脱,在家人的陪伴下,逆风而行,体验另一种生活状态,我们看到了老师对生活的热爱,对文学的执着,感谢老师投稿东篱,祝老师在东篱收获更多快乐!
随心而有趣的人
回复8 楼        文友:冯耀廷        2025-01-05 09:14:15
  感谢老师的鼓励!遥握,顺祝您一切顺风顺水!!
9 楼        文友:杨继廷        2025-01-24 12:33:28
  农民作家,笔耕不辍。吾辈典范,祝老师天天开心快乐,好运连连。
回复9 楼        文友:冯耀廷        2025-01-26 14:51:14
  遥握,谢谢继庭老师的抬爱,顺祝春节揄快!
10 楼        文友:梅林臻        2025-02-10 07:01:39
  周一向老师问好!拜读老师精心创作的《逆风岁月》优秀作品,被老师精美的文笔吸引,那质朴无华中蕴藏的幸福快乐让人沉迷其中,感谢老师精彩创作分享!
回复10 楼        文友:冯耀廷        2025-02-11 09:51:44
  遥握,谢谢您的赏阅老朽拙作,希望常来指导!
共 12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