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云水禅心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见证】【云水】母亲的针线笸箩(散文)

精品 【江山·见证】【云水】母亲的针线笸箩(散文)


作者:淡淡的云彩 进士,10899.5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95发表时间:2025-05-06 19:46:55


   在老屋的炕头,静卧着一对褪色的红色木箱子,那是父母结婚时置办的家当。其中,一个箱子放有旧衣物,另一个除了装着大大小小的千层布鞋,还保存着陪伴了母亲大半辈子的宝贝——针线笸箩。
   笸箩呈圆形,用细密的藤条编织而成,带着自然的纹理,交织出岁月的痕迹。边缘断裂处,母亲用蓝色花布包了一圈,好似给笸箩镶上了一道美丽的花边。每次打开木箱,翻腾针线笸箩,看到那些熟悉的针头线脑,眼前就浮现出母亲埋头做针线活的身影。
   打小在我的印象中,母亲一年四季总有干不完的活,整天就像不停歇的陀螺,忙个不停。在外,从早到晚忙地里农活,回到家里,还要洗衣做饭,缝缝补补。从我记事起,我大姑二姑已经出嫁,家里大大小小有九口人:爷爷奶奶、父母、二叔、三姑,还有我和两个弟弟,这么一大家子的穿戴主要靠母亲张罗。那个时代每家每户日子都比较贫困,穿补丁衣服司空见惯。
   二叔和三姑那时上初中,不管是过年做新衣服,还是平时的衣服鞋子破了,都喜欢让我母亲缝补。尤其是二叔,作为男孩子,比较好动,喜欢上高沿低,和伙伴们到处疯玩,衣服不是线缝开了,就是纽扣掉了,好似很少有完好无损的时候。奶奶到了花甲之年,眼神不好,缝出的针脚歪歪扭扭,二叔和三姑就经常找我母亲帮忙。母亲二话不说,接过他俩递过来的衣物,转身走进里屋,从炕头的木箱子里取出针线笸箩,坐在凳子上,心无旁骛地缝补起来。母亲嘴角微微上扬,一边哼唱着歌曲《南泥湾》,一边熟练地穿针引线,她的每一针都缝得平整细致。我好奇地问:妈,你的针线活怎么做得这么好呀?母亲笑着说:平时练出来的呗。熟能生巧,巧能生花,多练练,你也能行。说着,她还有意放慢动作,让我看得更仔细。
   农村人很少有空闲时间,下雨天犹如他们的假日,可以不用去地里干活。可母亲依然像勤劳的蜜蜂一样,忙着做针线活。吃过早饭,我和弟弟在门道玩,这时母亲一手拎着一个小凳子,一手拿着父亲的一件银灰色上衣,坐在一旁,我知道母亲又要缝补衣服了。弟弟脑子反映机敏,飞快跑进父母房间,瞬间将针线笸箩端出来递给母亲。弟弟挤眉弄眼,向我做鬼脸,我知道他“别具用心”,想看看针线笸箩里装有什么东西。因为母亲一般不允许小孩子动针线笸箩,说万一被针或剪刀扎破手怎么办。可母亲越极力阻止,小孩子的好奇心越强,就越想翻看针线笸箩,好似里边藏着许多宝藏,充满诱惑力。
  
   二
   母亲忙着在针线笸箩里翻着针线和布片,因为一时难以找到和衣服颜色匹配的补丁,不是颜色浅了就是颜色深了,她只好起身回屋在木箱里翻找。一看母亲离开了,我蹑手蹑脚走过去,翻看针线笸箩,它就像“百宝箱”,里边装很多玩意儿。各色线板、剪刀、钉子、锥子、纽扣、鞋样等,还有各色布片等,母亲分门别类,摆放整齐。我翻着厚厚一沓花花绿绿的布片,五彩缤纷的样子,感觉很好看,这些都是母亲平时裁剪衣服或拆旧衣服积攒的,舍不得扔掉。她说这些布头用处可大了,可以当补丁,也可以缝制很多物件。诚如母亲所言,我和弟弟上学的书包就是母亲用五颜六色的布片一针一线拼成的,图案美观大方,让人爱不释手。还有,枕套、我和弟弟盖的被子被面也是母亲用大布片巧手拼在一起。
   弟弟瞪大眼睛看着针线笸箩各种东西,他戴上顶针,只可惜顶针孔太大,从他手指滑了下来,让人忍俊不禁。他拿起针,模仿母亲的样子在自己衣服上扎,我忽然想起母亲说过的话,于是悄悄提醒他:小心扎破手!弟弟赶忙放下针,又拿起镊子,夹起线板左右摇摆,感觉很好玩,开心地笑个不停。这时传来母亲的喊声:你俩在干嘛呢?吓得弟弟赶紧扔下镊子。姐,我看到了刚才妈要的布丁,在你手里。弟弟就像发现新大陆一样,欢喜地叫了一声,然后一把抢过我手里那沓布片,抽出银灰色的布片。原来那块布头对折起来夹在它们中间,难怪不容易发现。母亲听到后,疾步走出房间,直夸弟弟眼尖手快。
   弟弟看母亲心情大好,就坐在母亲身边,给她穿针、递剪刀,顺便将针线笸箩里的物件摆弄个够,好奇心得到极大满足。
   我渴望能像母亲那般穿针引线,平时看母亲纳鞋底动作如行云流水,针线在她手中仿佛像灵动的小鱼,轻松在布料中游走。跃跃欲试的念头让我手发痒,机会终于来了。有一次,趁母亲下地干活,我轻手轻脚从箱子里取出针线笸箩,拿起母亲还没纳完的鞋底,模仿母亲的样子,捏着针,在头皮上轻轻划拉两下,好像获得一种神奇的力量,然后缓缓将针尖刺向鞋底。
   但令我万万没想到的是,针尖只是刺破鞋底表面那层布,而后就像碰到坚固的铜墙铁壁,僵持不下。我咬着牙,鼓足劲,眼睛睁得如铜铃一样大,紧紧盯着鞋底,再次拿起针,扎进鞋底。由于针的方向有点偏离,加上用力过猛,“啪”的一声,针就像疲惫的士兵一下子失去了锐气,折弯了。我一看“闯祸”了,眼前仿佛浮现出母亲责备的眼神。我赶忙在针线笸箩里翻找着,终于找到一根新缝衣针,手忙脚乱地换上。
   母亲回家一看,便瞬间明白是怎么回事,她非但没有责备我,而且语气温和地说:娃呀,这针比原来的小了一号呢,不太适合纳鞋底,不过,你有勇气去尝试,这种精神难能可贵。无论做什么事情,不能过分心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万丈高楼平地起,做针线活也要打好基础。如果真喜欢做针线活,你先从纳鞋垫练起,一步步来。母亲的话如同一股清泉,滋润心灵,让我受益匪浅。在母亲的细心指点下,我不但学会了做鞋垫,而且经过几个假期的磨练,在高一那年暑假,还学会了纳鞋底做鞋,虽然比不上母亲的手艺,但让我体会到生活的不易,更加理解珍惜母亲的艰辛付出。秋季开学后,我满怀喜悦穿着自己做的布鞋走向学校。
   北风呼呼刮,当冬天来临,母亲从忙碌的农活中解脱出来,身心得到放松。冬日的阳光透过窗户,洒下暖意。母亲喜欢坐在热乎乎的炕头做针线活,针线笸箩就像一位好伙伴,静静陪在她身边。母亲在为家人准备过年的衣服和棉鞋,全身心投入,夜深人静,她手中的针线在布料间发出细微而又动听的声响,仿佛在演奏一首美妙的轻音乐,让人深深陶醉。
  
   三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水平如芝麻开花——节节高,大街上穿补丁衣服的人越来越少,市场上卖成衣的、开裁缝店的越来越多,衣服花样繁多,款式新颖。各种各样各种材质的鞋子层出不穷。慢慢地,村里很少有人穿手工做的衣服和鞋子,农村家庭妇女不再整日为针线活忙碌,母亲的针线笸箩似乎很少再派上用场。父亲对母亲开玩笑说,你以后可以“下岗了”,再也不用忙活做针线活了。母亲微微一笑,说那倒不一定,穿的戴的不可能样样都买吧?母亲说得没错,虽然身上衣服可以买,但鞋子穿上舒服与否,只有脚知道。家里人不喜欢穿买的鞋子,总感觉买的鞋不透气,硌脚,尤其是下地干活,穿布鞋不磨脚。母亲依然离不开她的针线笸箩,有空就给家里人纳鞋底,做布鞋。
   当我成家有个孩子后,孩子的被褥和每年棉衣棉鞋也是母亲亲手完成,我劝她不要这么辛苦,这些在市场上都能买到。但母亲认为买的没有做的暖和舒适。我明白,母亲缝的不仅仅是一件件衣物,而是把对外孙女浓浓的爱融入其中。这份爱,犹如一条坚韧的纽带,将祖孙两代人的心紧紧相连,让亲情的温度代代相传。
   针线笸箩经过母亲几十年的摩挲,变得油光发亮,如同上了一层包浆,而且边缘部分破损严重。母亲找来一片蓝色花布,裁成条,顺着针线笸箩边沿,包了一圈。我对母亲说,扔了吧,我给你买个新的。母亲却摇摇头,说不能扔。因为这是她出嫁时,我姥姥送的礼物,留着作为一种念想。看见它,就好似姥姥陪在她身边。
   针线笸箩,既是一个存放针线的容器,也是母亲一针一线缝补衣物,编织幸福生活的见证。那穿梭的针线,记录着从前岁月的点点滴滴,寄托着对母亲深深的思念,就像一幅幅永不褪色的画卷,永远镌刻于心。
  

共 313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篇有关母亲的针线笸箩的优美散文。针线笸箩是妇女专门用来盛放针线布头的器具。作者母亲的针线笸箩是她出嫁时母亲送的礼物。母亲从早到晚忙地里农活,回到家里,还要洗衣做饭,缝缝补补。家里九口人的穿戴主要靠母亲张罗。而针线笸箩如同宝藏般诱惑着作者和弟弟,而作者渴望能像母亲那般穿针引线,却把针折弯了。母亲不但没批评,反而予以鼓励:无论做什么事情,不能过分心急,万丈高楼平地起,做针线活也要打好基础。在母亲的细心指点下,进步很快,也让作者体会到生活的不易,更加理解珍惜母亲的艰辛付出。新时代里,村里很少有人穿手工做的衣服和鞋子,而母亲依然离不开她的针线笸箩,有空就给家里人纳鞋底,做布鞋。还给外孙女做被褥和棉衣棉鞋,把浓浓的爱融入其中,让亲情的温度代代相传。针线笸箩,是编织幸福生活的见证,也寄托着对母亲深深的思念与感恩。将一段段美好的回忆,融入纷飞的思绪里独醉,细细品味,照亮旧时岁月的美好,照亮曾经的朴素的母爱。饱含深情的回忆,是人生的一笔宝贵的财富。文章字里行间流露出对过往亲情时光的怀念以及对亲人间这份质朴情感的珍惜之情。文字朴实,语言流畅,亲情浓郁,温暖感人。感谢淡淡的云彩老师赐稿云水文学,推荐阅读赏析,期待老师精彩不断,佳作连篇!【编辑: 陶桃】【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5070018】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陶桃        2025-05-06 19:57:54
  针线笸箩带来一段段美好的回忆,融入纷飞的思绪里独醉,细细品味,照亮旧时岁月的美好,照亮曾经的朴素的母爱。谢谢淡淡的云彩老师分享美文,祝老师文丰夏安!
2 楼        文友:陶桃        2025-05-06 19:58:37
  文章字里行间流露出对过往亲情时光的怀念以及对亲人间这份质朴情感的珍惜之情。文字朴实,语言流畅,亲情浓郁,温暖感人。
回复2 楼        文友:淡淡的云彩        2025-05-08 08:10:55
  陶桃老师留言真挚动人,富有感染力,让老师费心了。再次感谢!
3 楼        文友:千秋万里        2025-05-06 21:01:15
  一个针线笸箩,记录了一段艰难的过往岁月。文章以小见大,呈现了那个物质相对贫乏的时代里,中国妇女的勤劳和勤俭,这正是一个时代的最好见证。好文!
回复3 楼        文友:淡淡的云彩        2025-05-08 08:15:53
  千秋万里老师高屋建瓴,留言总结精辟深刻,很好地诠释了文章的主旨,感谢老师始终如一的鼓励和支持,给老师敬茶!
   老师一直是我学习的榜样,博学多才,与老师交流,让人如沐春风,收获多多。
   再次感谢老师,祝五月好心情,生活愉快,佳作不断。
4 楼        文友:阿巧        2025-05-06 21:39:29
  针线笸箩,承载着一段难忘的记忆,母亲曾用它为家人缝补衣服,做鞋子,它是母亲的百宝箱,温暖了岁月,让人回味无穷。文章选材典型,行文流畅,语言隽永,情感真挚,意味深长。感谢淡淡的云彩社长带来的精美怀旧散文,特别有画面感,读了令人感动,触人心弦,仿佛又回到了那段艰难而又美好的岁月。
时光安然,岁月静好!
回复4 楼        文友:淡淡的云彩        2025-05-08 08:26:30
  感谢阿巧老师百忙之中认真细致地留评,写怎么才留言,辛苦了,给老师敬茶!
   就像乡笛老师说的那样,以前每家每户都有一个针线笸箩,那是艰苦岁月母亲为家人缝缝补补,传递温暖的见证,让人终生难忘。很多人可能还保存这个物件,每次看见,往事历历在目。
   再次感谢老师不变的支持,鼓舞人心,让人感动。祝老师五月好心情,工作顺心如意,佳作不断。
5 楼        文友:春草葳蕤        2025-05-06 22:31:21
  针线笸箩,并不是什么罕物,然而,因为是母亲常用的,针针线线都在里面,缝缝补补却是的一个个缜密的针脚,温温暖暖的留在在儿女的身上衣上,好似那句诗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而这里,却是“儿女身上衣”,一针一线,都粘着母亲的汗水与心血,还有就是,深深的一份母爱呀。文章视角独特,文笔细腻,读来倍感亲切,有母亲的孩子,好温暖,好幸福。感谢云彩老师的分享,葳蕤点赞问好老师,祝福老师,写作愉快,精彩继续!
春草葳蕤
回复5 楼        文友:淡淡的云彩        2025-05-08 08:38:37
  感谢春草老师百忙之中认真阅读和精彩动人的精美留言,老师的鼓励让人倍受鼓舞,给老师敬茶!
   针线笸箩都不陌生,以前家家户户必备,几乎天天都要用,大人们忙的时候,小孩也跟着瞎掺和,喜欢翻腾,感觉很好玩。
   老师文采飞扬,佳作连连,向老师学习。祝老师春安笔丰,精彩不断。
6 楼        文友:乡笛        2025-05-07 19:03:10
  过去,由于家里困难,几乎每户人家都有针线苣萝,用于缝补衣服。文章构思巧妙,情感真挚朴实,叙写细腻感人,读起朗朗上口,重点突出有序。好文章,读后启发多多,让我受益匪浅。
回复6 楼        文友:淡淡的云彩        2025-05-08 08:32:36
  感谢乡笛老师感触深刻,真挚动人的留言,感谢老师给力支持,给老师敬茶!
   诚如老师所言,针线笸箩以前犹如家家户户必备的神器,家庭主妇都离不了。看起来不大,但包罗万象,作用不可小觑,一家人的穿衣就靠它。
   再次感谢老师大力支持,让人倍受鼓舞,祝老师五月好心情,生活开心,佳作不断。
7 楼        文友:淡淡的云彩        2025-05-08 08:09:20
  感谢陶桃老师忙里偷闲,不辞辛苦的编发,编按生动感人,给云彩拙作增光添彩,感谢老师的支持和鼓励,给老师敬茶!
   母亲已驾鹤西去,但她的针线笸箩和做好的布鞋,还有一些做的衣服还在,睹物思人,让人五味杂陈,不胜感慨。
   祝老师五月好心情,工作顺心,生活愉快!
淡淡的云彩
8 楼        文友:华为        2025-05-08 09:39:24
  太感人了,让人不由得回忆多多!
文章是心灵的窗户,以文发声,以文生情,以文为友,相伴终生!
回复8 楼        文友:淡淡的云彩        2025-05-09 08:11:58
  感谢华为老师百忙之中的热情关注和鼓励,给老师敬茶!
   祝老师五月好心情,工作顺心如意,生活愉快,佳作不断。
共 8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