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春山小筑 >> 短篇 >> 微型小说 >> 【春山】那娃儿(微小说)

编辑推荐 【春山】那娃儿(微小说)


作者:天净浣溪沙 布衣,219.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3发表时间:2025-07-15 09:52:24
摘要:我回过头来,突然冒出一句话,老人家,不叫我大兄弟,就叫“那娃儿”吧,好久没人这样叫我了,我想你这样叫我一下。

走在大街上,我左看看右瞧瞧,脑海中回想起昨夜的梦,一个自己童年真实的场景,梦中再现。
   突然刮风下雨了。风虽不大,但吹起雨点,溅起灰尘,把刚买几天的新皮鞋弄得很脏。
   大兄弟,擦擦鞋子吧。突然,一个声音在我耳边响起,如同风雨声,沙哑而凝噎。
   大街转角到小巷处的屋檐下,一个七十多岁的老大娘,手里拿着一把刷子,两眼期盼地望着我。
   好吧。我在老大娘的擦鞋摊前的椅子上坐下来。
   老大娘熟练地拿起清洁剂,挤了一些到鞋子上,用毛刷从鞋面到鞋帮来回刷着,然后再用干净的毛巾擦拭。
   老大娘的手青筋突凸,布满黑豆大的老年斑,但很是灵活。擦鞋时头埋得很低,脸似乎要贴到鞋面上,满头白发直抵我的膝盖头,直抵我的眼睛和心灵深处。
   你这么大年纪了,怎么不在家里享清福呢,还出来擦鞋,很辛苦的。我问老大娘。
   老大娘说,她以前在农村生活,今年来城里随儿子一起住,接送孙子上学,利用空档时间摆个摊擦鞋,一来可以活动下手脚,二来可以挣点小钱,给孙子买个玩具小吃什么的,孙子高兴,她也高兴。
   我心里一激灵。这不是我已经去世四年的母亲以前同样说过的话么?那时,母亲也七十多岁,一个人在农村劳作,我劝母亲不做或少做一点,可母亲总说,自己有,硬气一些,能做就做,一来可以活动下手脚,二来粮呀蛋呀什么的可以卖点小钱,给孙子买个玩具小吃什么的,孙子高兴,她也高兴。
   很多个夜晚,我梦见去世的母亲,冥冥中,这些话似乎从夜空的最深处传来,就像母亲的身影一样,空灵而又悠远,模糊而又清晰。
   鞋子擦好了。我掏出一张拾元钞票给老大娘。老大娘说,我才出门摆摊,今天你才开张呢,我没有五元零钱找你,要不你扫微信吧。
   我笑笑说,就不找了吧,我没有微信呢。
   老大娘疑惑地看着我。在与老大娘对望的那一瞬间,我陡然觉得,老大娘还真有几份象我的母亲。
   走进风雨中,我又回想起昨夜的梦境。在老家屋后的一面山坡上,十岁的我,因为欠五元钱的学费,被老师叫出教室,坐在地上伤心地哭,母亲因拿不出钱,一时也没借到钱,一边在地里劳动,一边也流着泪。
   后来母亲借到了钱,把钱交给我时,只说了一句话,那娃儿,好好读书。
   “那娃儿”是母亲很多时候对我的称呼,即使我成年成家以后。
   这时,老大娘在身后说,大兄弟,你慢走,多谢了。
   我回过头来,突然冒出一句话,老人家,不叫我大兄弟,就叫“那娃儿”吧,好久没人这样叫我了,我想你这样叫我一下。
  
   (发表于《巴中日报》2024年9月7日“字水”副刊,原题《梦的痕迹》)

共 105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个简单的微小说,没有起伏的情节,没有华丽的词藻,却自有其独到之处。作者撷选了生活中的一个偶然片段,遇到的擦鞋大娘,通过细节描写和语言描写,打动读者心灵,而大娘的一句"那娃”,更是勾起了"我"对母亲的回忆和思念,联结了梦与现实。本文以情动人,朴实无华,切入点选择巧妙。推荐阅读。【编辑】只留阳光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只留阳光        2025-07-15 09:53:10
  欣赏佳作,祝好。
温暖向上,以心相交
2 楼        文友:石子舟        2025-07-15 10:28:17
  先点赞,后边细看。
梦想仗剑天涯,诗书剑侠一生。
3 楼        文友:天净浣溪沙        2025-07-15 11:38:31
  两位“母亲”,一实一虚。两个场景,一远一近。用同一个称呼融为一体。这是我的一篇再表现手法上,通过真实素材的现实与意识流结合的作品。谢谢阳光。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