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泊宁静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宁静】蝈蝈声中的思念(散文)

精品 【宁静】蝈蝈声中的思念(散文)


作者:李旭 秀才,1869.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88发表时间:2025-08-03 16:00:14
摘要:谨以此文献给已逝的父亲

每年父亲的祭日,都会写点纪念的东西,尤以诗词为多。今年又到了父亲的祭日,脑子里翻腾着父亲的音容笑貌,一时想不好纪念的文字从哪里着笔。
   思考间,窗外的丁香花丛中飘来了蝈蝈的鸣叫。我蓦地一愣,坝上的蝈蝈是要到立秋时分才会现身的,怎么这时候会有蝈蝈的鸣叫?看我诧异,妻子说,你是活迷糊了,马上就要立秋了。正在洗漱的我,忽然有了启发,纪念父亲的文字,就从蝈蝈起笔。
   父亲已经去世二十九年了,我也从不惑之年进入了耳顺之年。我长得很像父亲,妻子就常常慨叹:你是越老越活脱脱的老爹再世了。那是不会错的,从鼻子、嘴巴、眼睛,特别是眉毛和胡子上,都能找寻父亲的影子。阅读镜子里自己的形象,是近几年来我摸索到的纪念父亲的最好方式。看着镜子里的自己,极容易看到父亲的神态和精神来,比照片要真切得多。
   看到了自己的两鬓又增添了几根白发,虽然有点一年比一年老的感伤,但还是很欣慰,已过耳顺之年,与同龄人相比,自己的头发还算够黑,没有用过一次染发剂一类的东西。这一点是随了父亲的,父亲七十多岁的时候,头发才转为灰白。随父亲的还有牙齿,父亲八十多岁的时候还能嚼得动炒蚕豆,我咧了一下嘴,一排整齐的牙露了出来,我的牙也毫不含糊。于是心里说了句:“感谢父亲的遗传。”
   丁香花丛中的蝈蝈鸣叫个不停,我赶紧把思绪从镜子里收回,转到坝上立秋后的蝈蝈身上。坝上老家把蝈蝈叫作“秋灵儿”,很是形象。蝈蝈只有在立秋之后才在坝上的大地上蹦跶,且鸣叫的声音如同清脆的铃声,很是入耳,为大多数人喜爱。每到秋天,很多人家把蝈蝈逮回家养起来,专门听它悦耳动听的歌声。“秋灵儿”这个名字,正合着蝈蝈的特性。
   坝上的蝈蝈形体近似于一种绿蚂蚱,但不会飞翔,蹦跶是其赖以生存的本领,一旦发现危险,不动声色的一蹦,就是几米远,且不能确定其方向。两条长长的腿上,大腿肌肉丰满,小腿健硕精干,为灵敏跳跃蓄积了超乎其自身的强大力量。坝上的蝈蝈通体碧绿,形体端庄匀称,响翅晶莹剔透,肚腹曲线流畅,在我的眼里,比任何能飞、能跳的昆虫都要好看。它们喜欢生活在乱草丛中,攀附在高枝上,有时候也在庄稼码子上栖息,金黄的小麦码子,点缀着一只如翡翠雕刻一般的蝈蝈,还不时地扇动着翅膀唱出几声余音袅袅的高歌来,谁见了都是一种陶醉。
   我小的时候没少喂养蝈蝈。捕捉蝈蝈最理想的地方是庄稼码子上,不但容易发现,而且便于捕捉。瞅准蝈蝈的位置,轻轻地靠近,迅猛出手,蝈蝈就会被扣在手中。有时候也会遭到反抗,被它咬上一口,但不会破皮,会咬出一个浅浅的印痕来。最不理想的地方是长满了刺的连针上,即便能把蝈蝈逮住,手也会被扎破,所以,我从来不敢在连针上捕捉蝈蝈。
   把蝈蝈捉回家,把它放到窗台上,再放一片白菜叶,就算饲养了。开始几天它会到处乱蹦,一会儿窗框上,一会儿被子上,有时还会蹦到房梁上,逐渐的它知道了自己的归宿,不论怎么跳达,最终还是要回到窗台上。
   这和今天的孩子养小动物一样,是农村孩子的一大乐趣。不过它夜间的歌唱经常把父亲从梦中唱醒,大地里劳累了一天的父亲是急需要睡眠补充体力的,这蝈蝈半夜三更的歌声,虽然不像白天高亢,但对父亲来说也是一种折磨。第二天早上,父亲会喊我:“把那个秋灵儿扔到院子里,要不我给它塞到灶火坑里!”父亲是真的急了。我不敢反抗父亲,但也舍不得将这蝈蝈扔到院子里。
   有一天父亲割地回来,手里提着一个马莲草编成的绿色的蝈蝈笼子,编的十分的精美,就像女人们用钩针钩出来的毛衣一样。父亲会编筐子,但我没有想到还会编“耍活儿”,父亲递给我说:“要养就好好养,满家乱蹦,压不死,也得叫鸡吃了。”那时的鸡经常到屋里觅食。后来我知道,父亲是在大家休息的空档为我编成这个笼子的,他整整一天没有休息一下。
   父亲编织的这个笼子陪伴了我整整一个秋天,那只蝈蝈也就在这个笼子里住了一个秋天。到晚上我就把它挂到闲房去,不让它吵到父亲的休息,白天再把它挂回到窗棂上,享受阳光的滋润,这家伙非常喜欢晒太阳,太阳越晒,歌声就越嘹亮。
   离开老家参加工作后,就很少见到蝈蝈了,有一次在商场门前,看到一个人用自行车驮了有上百只装满了蝈蝈的箭杆皮笼子在卖,我站在他旁边,观赏着蝈蝈的姿态,听着它们此起彼伏的鸣叫,顿时就想到了父亲的蝈蝈笼子,想到了我在家养蝈蝈的情景,那已经是四十年前的事情了,但觉得就像昨天刚发生过似的。
   后来才知道,老家的蝈蝈原来是一种很有文学底蕴的小东西,早在古代,人们就喜爱上了。《诗经•周南》中有一首《螽斯》:“螽斯羽,诜诜兮。宜尔子孙,振振兮。螽斯羽,薨薨兮。宜尔子孙,绳绳兮。螽斯羽,揖揖兮。宜尔子孙,蛰蛰兮”,这螽斯就是蝈蝈,就是坝上的秋灵儿。“一只蝈蝈的翅膀啊,发出悦耳的鸣响。子孙多多啊,繁衍盛昌;众多蝈蝈的翅膀啊,发出齐声的鸣响。子孙多多啊,繁衍绵长;众多蝈蝈的翅膀啊,汇聚在一起鸣响,子孙多多啊,和谐欢畅。”学者说,这首诗是人们用蝈蝈的鸣叫祝福新婚的,先不说是否是这样的主题,但这小东西煽动着翅膀,一个乃至一群歌唱的场面实在刻画得太形象。
   读这诗的时候,我的脑子里总是想起家乡的秋天,漫山遍野的闲花,漫山遍野蝈蝈的歌唱。也总是想起父亲和父亲编织的蝈蝈笼子,因而对这诗的理解也会附会出一点新意来,“子孙多多啊,繁衍盛昌”也好,“子孙多多啊,和谐欢畅”也罢,那一句不是父亲对儿孙们的祝福,对家族昌盛的寄托?
  
   2025.8.2草就
   2025.8.3改毕

共 222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文章通过回忆父亲为“我”编织蝈蝈笼的往事,以“蝈蝈”为叙事载体,串联起对父亲的深切思念与父子温情。文中既展现了父亲沉默而深沉的爱,从最初对蝈蝈吵闹的“不耐烦”,到亲手编织笼子满足孩子心愿,又借蝈蝈的文学意象,如《诗经•螽斯》中“子孙繁衍”的祝福,升华了父亲对家族的期望与传承。最终,“我”在镜中寻找父亲的影子、从蝈蝈鸣叫声中唤起记忆,体现了亲情在时光中的延续与生命的传承。文章以小见大,细节动人,情景交融,意象鲜明,平凡细节中蕴含深厚情感,节奏舒缓而情感绵长。语言质朴,以口语化的叙述,还原生活场景,叙事自然流畅,平平淡淡中见深情。佳作欣赏,推荐阅读。【编辑:小猪她爸】【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50808000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小猪她爸        2025-08-03 16:01:38
  通过“蝈蝈笼”这一具体物件,折射父亲的手巧与慈爱,情景交融,令人感佩。拜读,学习。
一本正经说胡话,嬉皮笑脸吐真言。
2 楼        文友:小猪她爸        2025-08-03 16:02:07
  感谢赐稿宁静社团,期待精彩继续。
一本正经说胡话,嬉皮笑脸吐真言。
3 楼        文友:李旭        2025-08-04 07:13:41
  小猪她爸老师早上好!谢谢老师选稿,谢谢按语和编辑!您幸苦,致康安!
4 楼        文友:李旭        2025-08-07 15:02:26
  感谢小猪她爸老师的修改打磨,经过您精心的润色,重拟题目,读起来更具散文的味道,不再显得前后的脱节。好文章是修改出来的,感谢老师的修改,学习受教了。在“江山”遇到您这样不仅有才学,有为他人缝补嫁衣裳耐心,而且实事求是,精益求精的编辑是我莫大的欣慰。真挚地向您施以尊师礼!
5 楼        文友:小猪她爸        2025-08-09 20:55:03
  老师言重了,大家聚在江山写文,讲好中国故事,从大处讲这是坚定文化自信,从小处说,也是个彼此学习、相互提高的过程。论说感谢,我还是要感谢老师把一篇篇精美的稿件投给宁静,为宁静社团增添光彩,祝好。
一本正经说胡话,嬉皮笑脸吐真言。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