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春山小筑 >> 短篇 >> 微型小说 >> 【春山】春风拂过的夜晚(小小说)

精品 【春山】春风拂过的夜晚(小小说)


作者:天净浣溪沙 布衣,264.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93发表时间:2025-09-19 09:40:57
摘要:这一篇直面社会现实、直抵人性深处、充满悲情悲怜,又不失温馨温暖、厚重感很强的小小说,题材来源于真实的场景。那两句“有时,真想爸爸能早点走”和“”女儿,妈妈已经没有妈妈了“,道尽人生多少无奈与心酸。

我的病床居于中间。左边病床上是一位男性病人,护理他的是一位是四十多岁的男人。右边病床上是一位女性病人,护理她的是一位三十多岁的女人。当我进入病房时,看见两位病人面容枯槁,表情痛苦。两位护理坐在床上打盹,看来昨晚为了照顾病人,没有休息好。
   听到响动,两位护理醒了过来,见中间病床上来了人,赶忙把床上搁的衣服、包之类的东西收拾好拿走,冲我笑了笑。
   输完液,我主动与两位护理打招呼,攀谈起来。从交流中得知,男护理叫李大明,护理的是他的父亲。女护理叫张小娟,护理的是她的母亲。两位病人得的都是不治之症。李大明是个独子,在外地一家私营企业打工。张小娟是个独女,自己创业,开了一家文化传媒公司,当总经理。
   “那你们都一直在医院里护理吧,老人生了病,护理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我说。
   “就是,从外地赶回来都三个多月了,那边老板都催好几次了,说再不过去上班就要开除我,可爸爸这情况,我怎么走得开呢,我也请不起护工,有什么办法。”李大明说着,叹了口气。
   “我母亲去年冬天入院,现在都春天了。我虽然可以自己决定时间,也请得起护工,但还是想自己亲自护理。”张小娟说着,没有叹气,但明显感觉得到话语间的疲惫。
   到了晚上十一点多,两位病人不停地呻吟,李大明的父亲甚至大叫起来。李大明赶忙按呼叫铃,护土赶来,给病人打了止痛针,病人的疼痛减轻了些,声音小了点,但仍然大口地喘气。这时,我听见李大明小声问护士:“估计还要好久才走啊,我成天呆在这里,班没法上,儿子也没法照顾。”
   “这是什么话?什么还要好久走?这怎么说得清楚?当儿子的能这样想吗?”护士白了李大明一眼,到了其他病房。
   这时,张小娟突然“啊”了一声。她的母亲下消化道出血,从垫着的纸巾中渗透出来,流到了床上。张小娟手忙脚乱,一手扶她母亲起来,一手准备收拾床上的纸巾。我见状,翻身起来,帮张小娟扶住她母亲。“我要扶她上厕所去清洗。”张小娟说着,一手端着盆子,一手扶住她母亲,向室内的卫生间走去。
   可能是病人身体没力气,扶着有些沉重,还没到门口,一个趔趄差点栽倒在地上。我赶紧过去,和张小娟一起扶住她母亲。
   “你一个人没法,我和你一起扶你母亲进去吧。”我对张小娟说。
   “这样,这样好吗?怎么好意思麻烦你。”张小娟说。
   “没事的,她是老人,更是病人。在需要帮助的病人面前,没有什么顾忌,也没有什么不好的。”我说。
   我和张小娟一起扶着她的母亲进到卫生间。张小娟给她母亲清洗。我见卫生间的窗子开着,便脸向窗外,正好看到城市的夜景。
   夜无疆,夜未央。公路上偶有几辆车疾驶而过,不见行人,只见夜风吹过行道树,向左向右微拂,万家灯火或明或暗,但仍不失阑珊。我感觉,城市的春天是美好的,这个夜晚也有太多无言的沉醉。
   从卫生间出来,李大明已经把张小娟母亲床上的纸巾收拾好,换上了备用的干净床单。“这几个月,我们两人都是这样,你帮我我帮你的。”李大明说,“没想到你一个新来的,文质彬彬的人,还能这样帮忙。”
   “谢谢你了。”张小娟把她母亲安顿到床上后,对我投来一丝感激的眼神。“我母亲当年住院时,也是这个情况,我经历过,同病房的人也帮助过。”我平静地说。
   这样的夜晚过去了五天。两个护理的人,一个轻病不需要护理也帮助护理重病人的人,在同一个时空相濡以沫,没有相淡相忘于尘世。
   五天后,我出院。由于出院后工作忙,半个月后一个周五的下午才去办理医保报账手续。没想到,李大明和张小娟也同时出现在医保大厅。他(她)们的父亲母亲都在几天前永远地离开了。他(们)办完了后事,也来报账。
   待一切办妥,张小娟和李大明都对我说:“李大哥,在医院时感谢你,不嫌弃的话,晚上我们请你吃个饭吧。”我说:“也算人生有缘,那就再聚聚吧,不过,我请你们。”
   张小娟叫来了她读初中的女儿,李大明叫来了他读初中的儿子。依然五个人,在一个小小的川菜馆,吃着饭,喝着酒,话题还是说到了住院护理的经历和父母亲的离去。
   见张小娟和李大明有些伤感,我安慰道:“你们已经尽到你们的心意了,我都看在眼里了。对父母亲的最后一程,儿女能陪伴护理到终,能端端屎尿盆,就像他(她)们为我们小时候那样,何尝不是一种慰藉?没有愧疚,没有遗憾,是最好的。其实,现今,还有些人,没有做到那样,或没有机会做到那样。”
   李大明说:“说心里话,那几个月,我真的快坚持不住了,有时甚至想,爸爸的病反正治不好,能早点走吗?因为,我还要早点去上班,挣钱养我的儿子。”说着,看了他儿子一眼。张小娟为女儿碗里夹了一筷子菜,伤感地对她女儿说:“女儿,知道吗,你妈妈已经没有妈妈了。”
   李大明的儿子怔怔地望着李大明,张小娟的女儿怔怔地望着张小娟,灯光映照着他(她)们似懂非懂的脸。
   听着这两句如夜空样深邃,又如春风样温馨,值得咀嚼、回味半生的话,我差点潸然泪下。
   走出饭馆,天空不知何时下起了小雨,沾衣欲湿。有风吹过,拂面不寒。(发表于《巴中日报》2025年9月13日“字水”副刊)

共 205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精致的微小说。我编发了多篇作者的微小说,都是情节比较轻巧而简洁的风格,这篇也是,但是相比较其他小说,此文多了许多精致之处。住院所遇,两个护理的人,一个轻病不需要护理也帮助护理重病人的人,在同一个时空相濡以沫,没有相淡相忘于尘世。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故事情节,却写得让人心潮起伏,除了父母子女之间的情感能与读者共鸣之外,作者精心安排的环境描写和人物语言描写也是锦上添花。如:“夜无疆,夜未央。公路上偶有几辆车疾驶而过,不见行人,只见夜风吹过行道树,向左向右微拂,万家灯火或明或暗,但仍不失阑珊。我感觉,城市的春天是美好的,这个夜晚也有太多无言的沉醉。”此处描写很好的烘托了人物心情,契合小说主旨。 又如:“走出饭馆,天空不知何时下起了小雨,沾衣欲湿。有风吹过,拂面不寒。”这小雨,何尝不是人生中的风雨呢?但是总有春风暖人心啊,正如那些良善和美好。还有人物的语言描写也耐人咀嚼,不再举例。微小说既能做到微,又能做到精,就算是做得到位了。好小说,与读者共享。推荐阅读。【编辑:只留阳光】【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919002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只留阳光        2025-09-19 09:44:17
  很成功的微小说,欣赏了。
温暖向上,以心相交
2 楼        文友:天净浣溪沙        2025-09-19 10:59:08
  这是我最近写的一篇微小说。题材取于母亲住院时的真实场景。虽然最近才写出并发表,却一直萦怀在心多年,特别是那两句“有时,真想爸爸能早点走,我还要挣钱养我的儿子”和“女儿,妈妈已经没有妈妈了”,多年一直回味在我心中,“两个儿子和两个父亲”、“两个女儿和两个妈妈”,这是我为这两句话特意的情节安排和哲理注脚。小说还直面养老、养家等社会现实问题,直抵人性深处,充满悲情悲怜,不失温馨温暖。谢谢阳光忙中编评。问好。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