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住宿问题(散文)

编辑推荐 【东篱】住宿问题(散文)


作者:韩格拉图 举人,4978.93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88发表时间:2025-09-22 08:17:38


   近两年没去老家看望母亲了,该回去了,我把时间定在七月底。
   每次探亲,严格意义上说,除非我自己见外,否则,还不能说是出门在外。母亲在妹妹家里,我的主要落脚点,肯定是妹妹家。妹妹家,广义上讲,也算自己家。妹妹家房子不算大,七十多平方,两小居室,但有一个还算比较大的客厅,客厅的一角,放置了一张床,妹妹说,是为了家里万一来人好将就住下。
   虽然这些年我回去的次数增多,但每次我都不住在妹妹家里。不是见外,理由一大箩筐。一是我毕竟来自两千多公里之外,远来的“和尚”即使不会念经,那在我们当地的习俗中,也算是座上宾。每次,妹妹妹夫都让我睡他们的大床,他们睡客厅的床,怕我休息不好。我听出了他们言语中的真诚,但这不行。在我的观念里,主卧里的床不能轻易让出来,没有为什么。二是我经常带着电脑,随时想写点什么,喜欢身边安静点,吵吵闹闹,会吓走灵感的。其实,兄妹们都能理解,我没有说出口的是怕母亲经常喊叫、絮叨。母亲是脑梗后遗症,不能控制自己的言谈举止。这种想法不能拿到桌面去说。我不讳言,我腋窝下也夹着鲁迅先生“要榨出皮袍下面藏着的‘小’来”。
   但这次回去探亲之前,我却犹豫起来。一会儿,想到住店的好处,想住店,一会儿,想到住妹妹家的好处,又想住妹妹家。翻来覆去,犹犹疑疑,拿不定个主意。那就两手准备吧,妹妹那里没什么,想住就住,如果要住外面,要先找到合适的住处,最好预定下来,有点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意味。过日子讲究衣食住行,如果这四个字排列顺序有讲究,于我而言,出门讲究的是住行衣食。住最重要,出行其次,凭现在的生活条件,穿衣吃饭根本不成问题。
  
   二
   以前,我像无头苍蝇,凡事百度,现在有进步了,遇到出行方面的困难,知道找携程。我先找找有没有锦江之星、汉庭、如家、全季等等这样快捷实惠的酒店。结果是,这样全国著名的没有,倒是有几家地方著名的连锁店,介绍大同小异,我要选的大床房或双人房,价格一般200元左右(约定俗成,按每晚每间房计算,下同),似乎不比大城市里便宜多少。那种无窗房倒是低价,100多元,但我从心里不喜欢,它剥夺了我瞭望的权利。大学刚毕业那阵儿,我自费回哈尔滨母校多次,就住在学校附近小旅店的地下室里,没有窗,逼仄潮湿,灰暗的记忆,挥之不去。
   这次回家和上次回家间隔只有不到两年,从携程上看,大小酒店宾馆民宿如雨后春笋般悄然出现在县城的大街小巷,令人有些眼花缭乱。不知道这智能排名怎么个排法,排在第一名的B酒店毫无疑问地引起我的关注。它是黑龙江省一家大型商业集团所投资建设,对面就是和它同名的商业广场。前年我回老家时,多次散步经过那里,那时,它还处在装修阶段。离奥体中心200米,晨起过去散散步锻炼身体非常方便。据我所知,它是县城里唯一一家有地下停车场,有特色总统套房的酒店。符合我期望的房间价格是200到300元之间,它有多间这样的客房。它没有标明自己的星级,但旅客的一句留言很打动我——“没想到县城里有一家让你能感受到五星级感觉的酒店”。这间接肯定了它的设施环境和服务都是一流的。
   看着B酒店,想起G酒店。这G酒店的整体外型都和B酒店近似,近二十层高,直插云霄那种,瘦削挺拔,看外表很难不叫人想到公寓楼。前年回老家时,我还到服务台问过,价格300元到700多元不等。但它有明确的定位,铭牌上清清楚楚镌刻着“四星级”。有几次,我还看着门口拉着横幅,大意是“热烈祝贺某某会议胜利召开!”看来生意兴隆。门口没安装电子广告屏,够环保的。这家酒店离妹妹家很近,来去方便。另外,这家酒店的原址是林业局招待所。冥冥之中,牵扯着我的一份旧情。
   刚大学毕业分到县林业局那会儿,起初我被安排进住进局招待所。平房,我住的房间大概二十多平方,房间里摆了四张木制单人床。有时,就我一人住在里面,我把那张学生课桌似的长条桌摆在床前,用于写信或写作。很希望有人住进来,帮我消化孤独,等有人住进来,我又觉心烦意乱,我不喜欢别人瓜分我的宁静。住了大概有半个月,我搬进了办公室。并不算大的办公室挤进了一张床。床是最小的家,上班的路因此变得神话般的近,从我的“家”到办公桌不足五米。
   因此,对这家酒店我很有好感。当然不是奔星级酒店使劲,我是一个经常仰望星空的人,根本不在乎三星四星五星,我有满天繁星。
   每日浏览排行榜,民宿也引起我极大的兴趣。家乡的民宿也就这两年才发展起来,多半是小区住房改造成的。和酒店环境相比,我更喜欢这种家居的温馨,连房型都和居家一样。有家民宿,四五十平方,各种设施齐全,才不足100元,这更让我心动。年纪大了,没创收能力了,能省则省。我一直有个观念,省钱不丢人。碰巧的是,这个民宿就在妹妹家所在的这个小区。毫无疑问,这家民宿也被我列入重点选择入住之列。
  
   三
   这次出行,要绕道伊春,又在哈逗留两日,最终决定,不带笔记本电脑,担心弄丢。丢了电脑,事儿大,丢了电脑里的资料,事儿更大。因为这些文字,都是无价之宝,两层含义:其一,难以变现,当然无价;其二,多少钱都买不到。以前回家探亲,都带着电脑,以至于在火车上每次如厕都要背着电脑包,好像故意要引起小偷注意似的,无意炫耀,有意得瑟。这次,索性不带电脑了,也顺便给眼睛和颈椎放个假,免得它们每天忍着痛硬扛。
   既然不带电脑了,住酒店的理由就打了对折,没了“业余工作”,就无需一个独立的环境了,也没必要要求周围一定要那么安静。如此,等于在携程上白忙活几天了。最后决定,干脆就住在妹妹家了,不过一周时间,就别酒店和妹妹家两头折腾了。妹妹也是这样想的,住家里,陪母亲、吃饭、洗衣都方便。家里的床小是小了点,人睡着了,在哪儿都一样,床再小,梦都可以做得很大。
   我当然婉拒了妹妹妹夫要我住在主卧的盛情,就住在客厅的床上。头一天还不适应,床的软硬、包括枕头的高低都需要去适应,尤其是母亲夜里不定时的喊叫,都会叫我突然惊醒,而后难以入睡。次日就有点习惯了,甚至有两次妹妹搀扶母亲去卫生间,声响很大,常常浅睡眠的我竟不知晓。我想,难怪有人一定要耳朵里塞着耳机才能入睡,难怪有人一定要开着电视机听着电视才能入睡。现代人的内心实在太孤独了,任何一种声音萦绕耳边,是噪音,也是陪伴,是无形的情,特别的爱。母亲的病情时好时坏,有一天出奇地安静,老人家夜里一次未醒,但我却突然醒了一会儿。我离主卧近些,睁开眼睛,夜色笼罩中,借助卫生间门缝泄露出的一丝灯光,我打量了妹妹妹夫这个小家,他们夫妻俩辛苦经营几十年的小家。忽然想起了托尔斯泰那句名言的前半句——“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我恍惚中意识到,自己睡在故乡的土地上,头顶是故乡璀璨的星空,心中忽然滚过一股火山岩浆般的热流。听到妹妹妹夫均匀的呼吸,吸进的是惬意和甘甜,呼出的是疲惫和辛劳。多少年了,我都记不清楚了,两人悉心照顾着年迈多病的老母,默默付出,从无怨言。虽然我自己也贡献过力量,但钱这东西,已经沦落为没有温度的数字了。几次我要起来照顾母亲,都被妹妹妹夫拦住,他们说我不知道怎么弄。其实,他们知道我睡眠不好,是有意让我别动,尽量躺着好好休息。自惭形秽的是,自己回来看望母亲一次,还挺骄傲的,有时还拿出来说一通,跟同学同事朋友文友显摆显摆。
   有几日,太热,本想来东北避暑结果差点中暑,妹妹家的一只老电扇勤奋地转着,我还是每每大汗淋漓。有时,睡着睡着会热醒。妹夫想到过要安装空调,但如果安装空调,要排到半个月以后,那就没啥意思了。儿子电话里说,实在不行还是去住宾馆吧,有空调,我坚决说了“不”。积习难改,我每天都起得早,一日,我有了一个新发现。妹妹有时怕听不见母亲的叫声,干脆就和母亲挤在一张小床上,我从客厅看过去,母亲越来越瘦小,就像妹妹身边蜷缩着一个睡熟了的孩子。想想母亲的一生,很是难过,一个人要老成孩子,要经历怎样的长大啊!?
   母亲时而糊涂时而明白,夜里起来她也会向我这边看几眼。隐约中,不晓得她是否知道这边住着他的儿子。还能这样陪伴母亲几次?辗转反侧时,我的思路清晰起来,以后再回来探望母亲,住在哪里,已经有了答案,唯一的答案。
  

共 329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我和作者相比,算是经常出门,也就这几年,不必考虑住在家里,住在母亲身边的事,主要是考虑性价比,考虑舒适度了。这样说吧,关于住宿的问题,可能作为题材加以散文化表现,令我也打怵起来,而作者因为注入了更多的情感考量,所以,读着特别有味道。阅读的收获就大了去了!70几个平方的小房子,要塞进去一个人,是可以,又是不可以,作者也在纠结,至于理由,不说出,倒是一个特别好的表达。关于衣食住行,作者的观点,的确写出了现实性,让我们也有同感。在网上预订房间,可能是现代人的首选,但便宜的往往是无窗的房间,我就遇到了这样的情况,到一个城市,一个晚上尽管是闭着眼,但挡住了我们瞭望城市风光,的确让人难以接受。这是精彩的一笔。如果单从一个住宿问题写找宾馆,可能格局就小了,作者写家乡酒店宾馆的建设,从一个点,表现了中国经济变化的一个特点,特别值得一读和思考。尤其让我看好的是对民宿的理解和介绍,也给出行者一个旅游参考。电脑,就像领着一个伴侣,有时候撂下很不适,但有些担心不能不撂下这个伴侣,如我一样。当然,顺理成章,作者还想选择了在妹妹家住宿,有钱的考虑,更有亲情的靠近和体验。作者的母亲患了“海”病,是否知道儿子就住在自己的身边呢?作者不会怀疑!住在妹妹家,对幸福有了真实的体验,有了对那台老电扇的深切理解,看到了母亲蜷缩而瘦小的身影……亲人亲情,是我们选择住宿的首要条件,可以说是不容置疑。看好这篇散文第一在于这种文化视觉和题材的选择,没有深切感触,只能是潦草写写而已。第二在于作者的一贯风格——每一个事件,每一个细节,都会引起作者的深度思考和表达,这是对生活的理解,也是生活的态度。一个住宿问题,引出亲情、家庭幸福,城市变化,国家现状等方面,而且表达上水到渠成,令人不能不赞叹其笔力之奇之崛。作者把一个选择变成一个特别的视觉,展示的是生活的全方位,看到的是这个时代我们可以有的选择方案,但更有不能随便选择的亲情和乡愁,这是决定我们脚步的神圣东西。【东篱编辑:怀才抱器】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9-22 08:24:26
  对于在路上的人来说,衣食住行之住,才是头等大事,就是回到老家,是女儿,是儿子,住处都要重新考虑,关于住宿的问题,在作者的北行之日,就列入了思考的范畴,很多的考虑,不少的纠结。这个题材纳入散文表达,视觉独特,感悟深切。其中,既有亲情的表达,2也有时代变化的缩影。笔力雄崛,心绪细腻。是一篇值得好好阅读的精彩佳作。感谢投稿东篱,问候秋安,谨祝创作快乐!
怀才抱器
回复1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5-09-22 10:18:58
  谢谢老师精彩的编辑!我在打算写这个文的时候,同样有过老师的顾虑,怎么写,写什么,好像每次都碰到住的问题,叫我头疼一番。每次去住宾馆,按照东北风俗的理解,亲人们好像有点接受不了,除非家里实在没地方住,那也要住亲戚家,串换串换,好像叫来客尤其自家亲戚住到宾馆去,从心里上他们不接受。现在好在思想都解放了,亲人们理解了我。但这次,我后来还是乖乖住在妹妹家了,如文所述原因。提笔写的初期,我几次要放弃,但还是坚持写出来了,难免清汤寡水。感谢老师热情的鼓励和赞誉,我还要继续努力。顺祝老师秋日愉快,佳作连连!
2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9-22 08:44:50
  妹妹有时怕听不见母亲的叫声,干脆就和母亲挤在一张小床上,我从客厅看过去,母亲越来越瘦小,就像妹妹身边蜷缩着一个睡熟了的孩子。这一笔,多少情和泪!亲情有时候不必表达,互相照应着,胜过千言万语。母亲年老的样子,成为一种痛,痛在作者的眼光里……
怀才抱器
回复2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5-09-22 10:21:56
  的确,这个场面我看到了几次,心里真不是个滋味。回想母亲健康的时候,那是一个多么会心疼别人只知道奉献不考虑自己的老实人,如今,被衰老和疾病折磨得像个孩子。看了,说不出的难过。这句话只是一句真实的表达,感谢老师的肯定,多谢,秋安,笔健!
3 楼        文友:枫桦        2025-09-22 10:22:57
  百善孝为先!老师的文总是这样满满的暖意!我人在旅途,简单回复请见谅吧!遥握,谨祝文丰笔健!
回复3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5-09-22 10:52:09
  谢谢老师关注小文!老母尚在,这是我回老家的动力,也通过探亲,表达一点孝心。谢谢老师热情的鼓励,旅途平安,秋日愉快!
4 楼        文友:吴孟友        2025-09-22 10:56:27
  这是一篇极好的孝道文,母亲老了,多病且年老痴呆,回家看母亲的次数越来越多了。有句俗话说得好,母在哪儿家就在哪儿,母亲在妹妹家住,由于妹妹家房小,加上环境吵闹,引发了一个住宿问题,考虑选择住店,是住酒店、住星级宾馆还是住民宿。目睹母亲了的情景,不选择了,就住在妹妹家,陪伴母亲。古人言:“子欲养而亲不待”。作者的选择是对的。我母亲和作者的母亲一样,得了老年痴呆病,最后一年,我也是常和母亲睡在一起。尽孝,身体力行胜过千言万语。精彩佳作,学习了,问候秋安,祝秋祺笔丰!
回复4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5-09-22 14:00:31
  谢谢老师百忙中关注小文!每次回老家,住处是个伤神的问题。我从没讳言过母亲的吵闹对自己的影响,但那毕竟是自己的母亲,即使不习惯也要忍者,别忘了,她是个病人。我写这篇文的时候,本来对母亲这块想少涉及点,但写下去时发现无法绕开。所以,还是有些关于母亲的描写。我似乎做不了什么,只能这样陪陪母亲,也算尽点孝心。感谢老师的热情鼓励,顺祝秋安,笔健!
5 楼        文友:罗莲香        2025-09-22 12:15:25
  母亲在,人生尚有来处!作者的孝心感天动地,了解了几家宾馆的价格、位置情况等情况后,最终还是放弃住宾馆,决定就住在妹妹家。这个决定真是妙极,一是体现兄妹情深,二是近距离看着母亲,心里踏实、放心。作者的妹妹妹夫真是无比善良孝顺,对母亲的照顾无微不至,不厌其烦。而作者将一切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对亲情的理解更深刻了,更珍惜与母亲、与妹妹一家相处的时光。作者的母亲老了,患病了,但她老人家有儿女不离不弃的关爱,是幸福的。该文构思新颖,将爱母亲的情感通过场景与细节来体现,感人至深。那些语句发自肺腑,且带着别样的力量,启人共鸣!真情佳作,盛赞才思敏捷,问候韩格老师,秋祥!
回复5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5-09-22 14:09:59
  老师说得很好,母亲在,是我回家的动力。老实说,以前我住到宾馆里,家人的眼神有些不解,我看出来了,但他们一次次宽宥了我。这次决定住在妹妹家里,感受很深。看到了妹妹妹夫为老母付出的辛劳,那不是一天两天,是多少个日日夜夜啊!我虽然也尽一把力,但同他们相比,我还是轻松很多的。实际上,我在妹妹家里,看着母亲的样子,我经常陷入反思中。惭愧多于兴奋。文写得很原味,没什么佐料,有清汤寡水之嫌。感谢老师不弃,依然给予很高的评价,多谢!顺祝金秋愉快,佳作频出!
6 楼        文友:简柔        2025-09-22 12:53:23
  回老家,考虑住宿,这是一份细心。想住酒店,不想打扰妹妹一家,这是一份体贴和关爱。还是选择住在妹妹家,只为更多的陪伴母亲,这是孝心。睡在亲人之间,哪怕干扰,那也是温暖的;哪怕睡在客厅,也是幸福的。朴素的表达,细致入微的描写,语淡而情深,一份温馨、深厚的亲情自然呈现。点赞老师美文。
回复6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5-09-22 14:14:22
  是的,每次回家,都会考虑住的问题,在某种程度上,住显得尤为重要。现在看,还是住在家里好,方便,氛围好,亲人的温暖时刻在周围萦绕。这个文,是多次回家的积淀,这次,稍加整理写出。清淡些,也没什么技巧。感谢老师一如既往的鼓励,秋日愉快,写作开心!
7 楼        文友:红花草        2025-09-22 16:18:08
  住宿问题的关键,还是想着如何多陪陪年老的母亲,感受到亲情至爱的氛围。哪怕宾馆离妹妹家近,还是不如一家人共处一室,能彼此闻到亲人的气息来得真实。非常感人肺腑的美文,学习了,祝福老师!
回复7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5-09-22 16:28:06
  谢谢关注小文!这个文章,之所以用了“问题”,我觉得每次回家都要涉及,确实是个幸福的烦恼。老师说得对,以后还是尽量住在家里吧,陪伴母亲的机会不是很多了,我必须珍惜才是。文有点清淡,感谢支持和鼓励。顺祝秋日愉快,写作大丰!
8 楼        文友:岚亮        2025-09-22 17:41:51
  游子还乡,夜宿何处,由此引发的一篇散文,虽是寻常事,却别有风味,最终选择与亲情挤在一起,值得喝彩。行文质朴自然,温馨暖人,真好!
回复8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5-09-22 19:40:06
  谢谢老师关注小文!每次回家都有些纠结,瞻前顾后,为自己想的比较多。今后思路该清晰了,要争取多陪陪母亲,在一起的日子越来越少。平白的文字,感谢老师给予热情鼓励,顺祝秋安,笔丰!
共 8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