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星月诗话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星月】童年印象之老屋(散文)

精品 【星月】童年印象之老屋(散文)


作者:童怀钰 布衣,434.11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44发表时间:2025-09-24 22:14:26

儿时的我,从未想过当年的生活,会被现在的自己如此怀念。那些日子都是最普通的,吃饭、穿衣、玩耍、挨骂、读书、写字……每天看起来都相似,可是,谁又想得到呢,那一棵棵树、一根根草,一只只蚂蚱,如今都成了我回忆中最珍贵的金麦穗。
   前些日子梦见老家,还是以前的模样,阔大的厨房,厨房里还是大灶大锅大水缸,连摆放的位置都一样,一个小小的门直通后园,往后眺望,看得到远远的青山。我便在这厨房里,看着那红红的日头忽地落下,只在一刹那间,天便哗然黑了。醒来,心里怅怅的。都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莫非,我想老家了?我不知自己是否是个无情的人,走过很多路,住过很多房子,我却从未梦见过它们。只有老家,才偶尔在梦中出现。
   老家的房子应是当时最典型的建筑,黑瓦红墙,四缝三间,朝南三间朝北三间。朝南的三间中最中央的是堂屋,两旁是卧室。朝北的中央是厨房,另外一间放农具之类的杂物,一间是偏厦。
   堂屋是整座屋子的核心部分,就像一个人的脸面,又像一个人的心脏。平时玩儿,大都在这儿。打麻将在这儿,做作业在这儿,过年时,玩龙灯的也在这里溜一圈,打三棒鼓儿的民间艺人,也会倚着大门将三棒鼓儿耍得天花乱坠。更加重要的是,会客在这儿,请客吃饭在这儿,敬神敬祖在这儿。所以,这地儿,得大,得亮堂,得宽敞。
   我家的堂屋,算是宽敞的,三面木板壁,是房子盖好后,请了木匠,整整做了两个月才做好的。板壁上刷着桐油,油油泛光,我和弟弟的奖状高高地贴在上面。笔挺的圆柱子一直擎上屋梁,梁顶上绘着五颜六色的民间图案。夏天,躺在凉床上,抬头便看见梁顶的花纹,暗自思忖,这画的是啥呢?有点像龙,有点像凤,又有点像其他什么动物。老辨不出,真愁人。春天,燕子灵巧地衔着泥从外面飞进来做窝,每年都有。有的年份燕子来得不多,有的年份,燕子们高兴起来了,拖男挈女地联袂而来,在梁顶上攻城掠地,占梁筑巢。大家都喜欢燕子到家里来,燕子来家,欢喜吉祥,所以是不允许小孩子拿长竹竿戳燕子窝的。小孩子有时找借口说燕子屎拉在我头上啦,燕子屎掉到我碗里啦,养出那么多张口叫的小燕子,叽叽喳喳吵死人了,得戳窝。大人便一句狠话回过去,若小孩子不听话,执迷不悟或竟暗地里戳了燕子窝,大人一个巴掌甩过去也是有的。
   我小时候很听话,从没戳过燕子窝,幸运的是,燕子屎似乎也从未落在我的头上或者碗里。我在堂屋里玩耍,看妈妈纳鞋底,听妈妈和来串门的邻居讲话,津津有味,小燕子就在头顶上热热闹闹地叫着。那时,还经常和弟弟在堂屋里用木椅围成一个圈,摆上布头、茶籽、小锤子之类的玩意儿,玩卖东西的游戏。做买卖嘛,总有意见不合的时候,所以我和弟弟三天两头吵架,不因这事儿吵,就因那事儿闹,他打我,我也打他,他个子小,我个子大,他打不过我,就到妈妈那告状。妈妈有时骂他,有时骂我,骂着骂着两个人都哭。不过我们的眼泪不值钱,过一会儿,两个人又好得像一个人似的。
   我喜欢玩的地方,除了堂屋,还有偏厦。平时家里人吃饭,在这儿;冬天,用砖头围个火塘,一家人烤火,也在这儿。火塘上头往往挂上一些腊肉,就着火塘里熬出的烟,天长日久地熏着。
   偏厦朝北,偏暗,屋顶上便安两片明瓦。冬天的晴日,淡淡的阳光从明瓦里透出来,有如洒着两道葵花瀑,细细的灰尘在阳光里舞动,像细细的思绪。下雪时,我便在那里听雪落在屋顶的声音,听雪压断树枝的声音,听大大的树桩烧出哔哔啵啵的声音,听腊肉腊鱼熏出的滋滋声,听陶瓷罐里煨粥的咕咕声……
   那间屋子,似乎是充满魔力的。有一次,妈妈给我猜谜语:“一个包袱四只角,当中一个红脑壳,是什么。”我猜不出,妈妈一指火塘,笑道:“这个伢儿几得憨,面前的东西都猜不出来。”我就是那么憨的,似乎从没聪明过,但我还是怀念在火塘边烤火的日子。好悠闲啊,想吃瓜子就吃瓜子,想吃花生就吃花生,想唱歌就唱歌,想说闲话就说闲话。我最喜欢听爸爸给我们讲《水浒》,爸爸别的书没读过,但心里一部《水浒》,却是烂熟。他是颇有些孩子气的,讲起来更是绘声绘色,说到高兴处,再乘兴唱上两段《红灯记》和《威虎山》,呵呵,在我的眼里,爸爸与我便没啥年龄的距离了。
   妈妈的事儿忙,一会儿拨火,一会儿在木桩上添烧的谷糠,一会儿找块糍粑来烤了吃,一会儿又摸出几个红薯,埋在火灰底下。妈妈总是闲不下来,就是坐下来了,也要留心着烟从哪方来,朝哪方去,别熏了我们的眼睛。据说,烟找发财人,谁若被烟熏了,倒不是什么坏事,表示着会发财哩!
  

共 181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  这篇回忆性散文宛如一幅浸染着温情的旧画卷,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童年与故土的鲜活模样,字里行间满溢着对过往岁月的深切眷恋,读来令人心生暖意又倍感动容。文章开篇巧妙地以日常平凡时光与日后珍贵回忆形成对比,不着痕迹地凸显出时光沉淀下记忆的独特价值,轻易便能引发读者对自身过往的共鸣,唤醒藏在心底的怀旧情愫。​文中对老家建筑的刻画极具画面感,从整体的房屋格局,到核心空间的细节质感,再到次要区域的光影效果,作者用精准而生动的文字搭建出立体的居住场景。无论是作为家庭活动中心的空间,还是日常用餐、冬日取暖的角落,都被赋予了丰富的生活气息,不再是冰冷的建筑载体,而是承载着亲情交流、民俗活动与童年欢乐的温暖港湾。那些围绕建筑展开的生活场景与小故事,让整个老家的空间充满了烟火气与人情味。​细节描写是这篇文章的亮眼之处,作者捕捉了大量童年生活中的细碎片段:冬日里不同的声响交织,时而拌嘴时而和好的童趣,长辈讲述故事、展现特长的瞬间,以及家人在日常中忙碌又体贴的身影。这些片段如同散落的珍珠,被作者用情感串联起来,生动再现了童年生活的鲜活与美好。而文中流露出的对老家独特的惦念——即便经历过诸多住所,唯有老家常入梦境的怅惘,更深化了对故土的深厚情感,让这份怀念显得愈发真挚动人。整篇文章语言质朴自然,没有刻意的华丽辞藻,却凭借真挚的情感与细腻的观察,轻易唤起每个人心中对故乡与童年的柔软记忆,极具感染力。佳作欣赏,推荐共赏!【编辑:萍庭鹤】【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9250018】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萍庭鹤        2025-09-24 22:18:06
  佳作推荐,精品力作,赏读
健康和谐、自由和平、耐心共进!
回复1 楼        文友:童怀钰        2025-09-25 12:39:39
  谢谢萍庭鹤老师用心编辑,编者按很精彩,辛苦了!
2 楼        文友:赵积琦        2025-09-25 10:00:16
  一篇细雨柔情的温情散文,一帧帧人间烟火气的画面温暖而感动。颇有沈从文的文风。
回复2 楼        文友:童怀钰        2025-09-25 12:43:37
  谢谢赵老师,您的点评也让人感到十分温暖。
3 楼        文友:扫地人        2025-09-25 11:08:58
  时间的故事,都在这里了!心向往之......
且停且忘且随风,且行且看且从容。
回复3 楼        文友:童怀钰        2025-09-25 12:59:25
  美好过往,只能以文字怀念。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