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柳岸花明 >> 短篇 >> 微型小说 >> 【柳岸】错季(微小说)

编辑推荐 【柳岸】错季(微小说)


作者:亦 凡 布衣,416.61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53发表时间:2025-09-26 14:19:44
摘要:一场持续三天的秋雨,一幅城市人心的浮世绘……

雨,终究是停了。三日三夜,它不是那种倾泻而下的狂怒,也不是怯生生的淅沥;它,只是灰蒙蒙地,持续地,以一种固执的耐心穿梭着,将天地织进无边湿冷的网里。雨水迷乱了秋色——那本该是金箔与绛紫交错的时光,如今却化作一片漾开的黄褐,如同墙上那幅旧年画,被岁月啃噬了纸边,褪尽了鲜妍。而人心,是啊,人心也被它揉皱了,捻成湿漉漉的纸团,上面的字迹洇开,模糊,稍一触碰便要碎裂。
   雨停的时候,那个一惯忧郁的人,竟然莫名地好了。淑芬坐在窗边,看水珠从老槐树的叶尖跃下,跌落,再跃下。那持续而阴郁的叩击声,曾经是她心事的回响,如今寂静却忽然降临,在她体内凿开一个空洞,一种失重般的恍惚,继而是一种奇异的轻盈。仿佛有一道沉重的帷幕陡然拉起——她并未呼唤光,而光却自己流淌进来。她站起身,觉得四肢轻飘飘的,好像那下了三日的雨水并非落向大地,而是从她自己的骨髓深处被一丝丝抽走了。
   而在同一刻,那个素来正常的人,却陷入了疯狂。建国站在他一片狼藉的院子里,对着那些被雨水打烂的菊花,喃喃低语。他的退休计划,他那精密如钟表齿轮的生活图景,统统被这不合时宜的雨水泡涨、发烂。他期盼的本是秋高气爽,是重阳登高,而非眼前这黏腻的、腐朽的气息。他的理智——那件他穿了一辈子、浆洗得笔挺、不容一丝褶皱的中山装——突然就绷开了线脚,绽露出内里的混乱。他仰起头,并非为了感激放晴,而是向着天空,蓬蓬着从未有过的乱发,挥舞着清瘦的双手,发出一阵无声的咆哮。
   因为他们全都错位了。整座城市的人,在这连绵的雨幕里,悄无声息地滑入了时间的罅隙。手表上的数字,日历上的墨迹,明明确凿地显示着“九月”,可感官却合伙策动了一场“叛变”。皮肤仍记得三天前阳光的触感,那种属于六月的、慷慨的、几乎奢侈的暖意;鼻腔嗅不到应有的桂花甜香,反而在潮湿的空气里幻觉般捕捉到夏日栀子凋败时那股浓艳的残息。大脑在无休止的湿润中终于放弃了思考,于是,一种心照不宣的共识在全城蔓延:他们将九月认作了六月。那些期盼着短裙、冰饮与漫长白昼的人们,推开门,却迎面撞上一股清冽的、毫不容情的秋寒。
   街心公园那尊石猴依旧蹲踞着,水珠从它猿类祖传的眉棱骨上滚落。阳光忽然冲破云层,给它镀上一圈转瞬即逝的金色光辉。那石猴咧着嘴,对着初露的、苍白无力的太阳,仿佛在纵声大笑。笑什么呢?或许是在笑这一城的人,自诩万物之灵,筑起高楼,制定一个又一个计划(规划),却敌不过三日的雨水,竟连老祖宗传下的二十四节气都忘了个干净。老天爷只需漫不经心地翻动手腕,便让所有精明的算计都显得滑稽而徒劳。
   雨停了。这消息如同电流,倏忽窜过城市巨大的神经网络。人们从无数单元门里涌出,深吸一口不再混杂雨腥的空气,脸上带着一种大梦初醒般的茫然,一种获释后的虚空。他们迎着那淡薄的日光,不再诅咒那宏大而抽象的老天。那集体的、弥漫的怨愤,蓦然中止了。
   然而,人们的脚刚踏上湿漉漉的街道,新的低语便即刻泛起,填补了旧的哀叹留下的空白。
   “堵死了!这早高峰!”
   “我的鞋全湿透了!”
   “别推!不能等等吗?”
   “这月的全勤奖又泡汤了!”
   他们逶迤在电动车与汽车的缝隙里,困在公交车弥漫的汗味中,通过他人身体的挤压与温度,来确证自身的存在。他们不再抱怨老天爷,转而抱怨彼此,抱怨这个由他们自己亲手构筑起来、却又无处可逃的、密不透风的蜂巢。
   淑芬走在人群里,陶醉于她那片久违的宁静。建国已被他的老伴好言劝回了家,手里塞进一杯枸杞泡开的红水和一片安神的丹参药片。阳光依然微弱,却已晒干了老槐树皮。城市这架庞大的机器再度轰鸣着运转起来,它将所有人的狂喜与疯癫悉数吞没,碾压成一种恒常的、拥挤的、单调的嗡嗡声。
   那石猴仍在笑着,看着这些刚刚被雨水洗刷过的人们,在清亮的晨光里,精确地、愤怒地、周而复始地,彼此抱怨。远处,早点摊的油烟升腾起来,混杂着雨后的清气,袅袅飘散,成为一种既崭新又古老的人间味道。
  

共 162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微小说以一场三日雨为引子,用细腻笔触织就了一幅充满隐喻的都市众生相。雨的意象贯穿始终,它不只是天气符号,更是搅乱时序、撬动人心的力量,将“九月” 与“六月”的感官错位具象化,为故事铺展埋下精妙伏笔。小说人物塑造极具张力。淑芬与建国的对比堪称神来之笔:雨停后,忧郁者得轻盈,“正常”人陷疯狂,这种反差打破常规认知,暗喻现代社会中人心的脆弱与秩序的易碎。作者未作直白评判,仅通过“中山装绷开线脚”“骨髓抽走雨水”等具象描写,便让人物内心的崩塌与重生跃然纸上。更深层的讽刺藏于雨停后的转折。当人们从“怨天”转向“怨人”,从对自然的无力,转为对自我构筑的“蜂巢”的愤怒,便戳破了现代都市人的生存困境——我们总在外界变故与日常琐碎中摇摆,却难寻内心的恒定。结尾石猴的“笑”更是点睛之笔,它旁观着人类在自然与生活面前的狼狈,让“万物之灵 的精明显得滑稽又可悲。全文语言诗意而锐利,将湿冷的雨、褪色的秋、拥挤的街景与复杂人心交织,在短短篇幅内,完成了从自然现象到人性本质的深挖,余味悠长,引人深思!推荐共赏!【编辑:纪昀清】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纪昀清        2025-09-26 14:20:13
  欣赏佳作!祝好!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西安市作家协会会员,长篇连载《砥砺人生》
2 楼        文友:纪昀清        2025-09-26 14:20:48
  欢迎赐稿柳岸,柳岸因你而更精彩!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西安市作家协会会员,长篇连载《砥砺人生》
3 楼        文友:纪昀清        2025-09-26 14:21:22
  全文语言诗意而锐利,将湿冷的雨、褪色的秋、拥挤的街景与复杂人心交织,在短短篇幅内,完成了从自然现象到人性本质的深挖,余味悠长,引人深思!推荐共赏!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西安市作家协会会员,长篇连载《砥砺人生》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