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园·收获】农家子弟(随笔)
农家子弟(随笔)
周虎子
农民的后代为农家子弟。上世纪八十年代是个节点,改革开放后的农家子弟机会多了,不再只有招工参军考学这几条跃出农门的出路。后来进城打工成了农民工的,考学后的打工崽,进城摆摊做生意的人多了,农民身份还在却很少务农种地,有些住进商品房。一些城中村拆迁后连地也没了,成了靠租房生活的房东,或兼做各种买卖的商贩。农家的子弟迈向城镇化生活,地还在宅还在己成根据地了。
当年靠参军转干考学招工的人,基本融入了城市生活,现也退休后在城里的小区溜达。这部分人在城里扎了根,后代也在城里。
农家子弟能吃苦耐劳,责任心强,肩上担子也重,多厚道实诚,上进心也强。同时也有韧劲,承受挫折的心劲也强大,能伸能屈。这与出身泥土有关,懂得地要深耕的道理。农家子弟虽皮实,多数不善逢迎,会来事讨巧的少,没眼力劲的多。上辈人不懂城事无法指点,自己又多不灵醒,在人生路上也难遇贵人,东撞西碰几十岁后才悟出些道理,这时尘埃已定,也就这样了。特别是近年来的农家子弟,大多受高等教育,和父辈大不同,敢闯敢干选择又多,却因城里没根基,成房奴车奴的不少,压力山大。好在可以自己自由抉择人生的路,这是社会的文明进步。
有人说阶层固化,也未必如此。因人而异的,农家子弟中依然有人考军校当军官有人考公入编等。社会的大潮激荡,早已将困有的阶层打破,干部子弟厂矿子弟农家子弟都在同一个舞台里各显其能。没谁料定子弟就能靠父辈的裙带接手,就看谁能抓住机会又符合条件了。
农家子弟己不是过去的农家子弟了,仅是父辈职业不同,在城里的根基不同,一切还得靠自己打拼。别小看农家子弟,憨厚中不乏拼搏吃苦的韧劲,还有能忍辱负重不怕失败的顽劲。
我当年进大厂时,大厂人还看不起乡下的土鳖,几十年后再看很多人也很平庸的混了一生而己。相反农家子弟进厂的人不少造化惊人。
也许温水里泡久了失了奋斗的劲头,冒似知足常乐。农家子弟底子薄倒不怕失去什么,也知道自已要什么,折腾着朝目标前行,自我结果不同的。
农家子弟不仅要活自己,身上无形中有改善家庭面貌的责任,自然比其它人更心中有目标,行动有方向的。任何人都不可小瞧,特别是农家子弟,其毅力韧力是先天的。
农家子弟因为失败不起又不惧失败,因为父辈贫苦便珍惜机遇勇于拼搏,因为传统陶教则循规守礼,多数人做事不昧良心不辱先人。个别仅在发达后利令智昏贪腐成为罪人的。大多农家子弟的一生是艰苦奋丰认真敬业踏实肯干规规矩矩的,平凡又不易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