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人生家园 >> 短篇 >> 杂文随笔 >> 【家园·收获】农家子弟(随笔)

编辑推荐 【家园·收获】农家子弟(随笔)


作者:周虎子 秀才,1145.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30发表时间:2025-10-04 11:41:26
摘要:原创首发

农家子弟(随笔)
   周虎子
  
   农民的后代为农家子弟。上世纪八十年代是个节点,改革开放后的农家子弟机会多了,不再只有招工参军考学这几条跃出农门的出路。后来进城打工成了农民工的,考学后的打工崽,进城摆摊做生意的人多了,农民身份还在却很少务农种地,有些住进商品房。一些城中村拆迁后连地也没了,成了靠租房生活的房东,或兼做各种买卖的商贩。农家的子弟迈向城镇化生活,地还在宅还在己成根据地了。
   当年靠参军转干考学招工的人,基本融入了城市生活,现也退休后在城里的小区溜达。这部分人在城里扎了根,后代也在城里。
   农家子弟能吃苦耐劳,责任心强,肩上担子也重,多厚道实诚,上进心也强。同时也有韧劲,承受挫折的心劲也强大,能伸能屈。这与出身泥土有关,懂得地要深耕的道理。农家子弟虽皮实,多数不善逢迎,会来事讨巧的少,没眼力劲的多。上辈人不懂城事无法指点,自己又多不灵醒,在人生路上也难遇贵人,东撞西碰几十岁后才悟出些道理,这时尘埃已定,也就这样了。特别是近年来的农家子弟,大多受高等教育,和父辈大不同,敢闯敢干选择又多,却因城里没根基,成房奴车奴的不少,压力山大。好在可以自己自由抉择人生的路,这是社会的文明进步。
   有人说阶层固化,也未必如此。因人而异的,农家子弟中依然有人考军校当军官有人考公入编等。社会的大潮激荡,早已将困有的阶层打破,干部子弟厂矿子弟农家子弟都在同一个舞台里各显其能。没谁料定子弟就能靠父辈的裙带接手,就看谁能抓住机会又符合条件了。
   农家子弟己不是过去的农家子弟了,仅是父辈职业不同,在城里的根基不同,一切还得靠自己打拼。别小看农家子弟,憨厚中不乏拼搏吃苦的韧劲,还有能忍辱负重不怕失败的顽劲。
   我当年进大厂时,大厂人还看不起乡下的土鳖,几十年后再看很多人也很平庸的混了一生而己。相反农家子弟进厂的人不少造化惊人。
   也许温水里泡久了失了奋斗的劲头,冒似知足常乐。农家子弟底子薄倒不怕失去什么,也知道自已要什么,折腾着朝目标前行,自我结果不同的。
   农家子弟不仅要活自己,身上无形中有改善家庭面貌的责任,自然比其它人更心中有目标,行动有方向的。任何人都不可小瞧,特别是农家子弟,其毅力韧力是先天的。
   农家子弟因为失败不起又不惧失败,因为父辈贫苦便珍惜机遇勇于拼搏,因为传统陶教则循规守礼,多数人做事不昧良心不辱先人。个别仅在发达后利令智昏贪腐成为罪人的。大多农家子弟的一生是艰苦奋丰认真敬业踏实肯干规规矩矩的,平凡又不易的一生。
  

共 103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文章以“农家子弟”为核心,从时代变迁视角切入,展现其群体特质与命运轨迹。作者结合亲身经历,对比不同时期农家子弟的出路与挑战,既肯定其吃苦耐劳、坚韧务实的品格,也客观指出部分人不善逢迎、缺乏指引的局限。通过剖析阶层固化论调,强调个人奋斗的重要性,语言质朴真挚,情感饱满。文章既有对群体的宏观描摹,也有个体的微观观察,从历史纵深到现实困境,层层递进,既展现了农家子弟在时代浪潮中的挣扎与成长,也传递出对平凡奋斗者的理解与敬意,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与深刻的现实意义。【编辑:田冲】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田冲        2025-10-04 11:45:26
  文章聚焦“农家子弟”群体,结合时代变迁与个人经历,既肯定其吃苦耐劳、坚韧务实的品格,也客观指出部分人不善逢迎的局限。通过剖析阶层固化论调,强调个人奋斗的重要性,语言质朴真挚。既有群体宏观描摹,也有个体微观观察,传递出对平凡奋斗者的理解与敬意,现实意义深刻。
出版长篇小说《迷局》(入围第九届茅盾文学奖)散文集《春暖花开》诗集《守望家园》。西安市新城区作协主席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