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文·收获】秋色共婵娟(散文)
秋色,如同一湾清溪,在忧郁中萌动,在快乐中流淌。
国庆、中秋,两节相近,俗称双节。这个双节的假期有点长,达8天。大多数人的选择,要么外出旅游,要么回乡省亲。当然……
9月30日的晚上,小区院子里的停车位,一下子空出了许多,好像该归家的人,倒忘记归家的时间了。
我家的这两位“家长”决定:这个双节不旅游。考虑得也对,暑假时两个宝贝才旅游了一趟,这才多长时间,还能再旅游?
人生需要走万里路,人生也需要读万卷书。
我和老伴,属闲人一族,可以“旅游”,得从自己未曾待腻的家,跑到那个不想待腻的家。就为一件事:团圆!
苏轼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苏轼哟,苏轼!团圆的日子,却不知道明月在哪了。当然,他是没有见到自己亲爱的弟弟苏辙,心里记挂着,故才有此一问。问题又来了,地上是团圆之日,天上是什么日子呢?似乎是知道的,似乎又是不知道的。为什么呢?因为站得高了,看得远了,这才有些忐忑不安了。
我是这三代人的一家之主,站得高吗?应该有点高。我不想要“这多高”,更不想要“这多雪”。然而,这“莾昆仑”是人生运动的规律赋予我的,不能不要。
两个宝贝很是可爱,与我这个爷爷也是非常地亲密。他们要为读万卷书做准备,甚至就已然在读万卷书的路上了。我既要与他们不间断地盘恒,享受着所谓的天伦之乐。又要与他们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不能因为我的放浪无羁,而影响了他们的未来。
每天清晨,我领着大宝在门前的塘西河公园漫步。从沙滩过幸福挢,沿河南岸向西,走到徽州大道下方的漫水桥,转入河北再向东,越水雨公园,走体育公园。一圈下来,三四公里的行程,便完成了一个阶段的运动。
塘西河公园,依托一条河,以绿化、步道,以及一些景物的点缀,成为居民的休闲娱乐之场所的公园。公园的氛围很浓,却又不在形式,注重亲民,注重自然与清新的环境。生活在这一区域的人们,无不对这座公园向往备至。未曾料到,双节期间,公园倒寂静了许多,平时那人头攒动的景象,暂时不见了。
身处在辽阔的空间里,身心舒爽,脚步轻盈。我那大宝呢?脚步虽在挪动,心思却在手表的故事里了。
我问:“你七年级了,作业不少吧?”
“还好呀!”他答道:“天天做的,都是妈妈搞来的练习题。说要多做,要练习速度,还要提高答题的质量。看到了吧,弄得我都没时间玩了。”
我默然一笑,随手在他的头上摸了摸,算是给予一丝儿安慰。
八点多钟,二宝吃过早饭了。我说:“二宝,要不要带你出去遛遛?”
“要!”二宝很开心。
二宝读小学二年级,作业不多,即便妈妈也安排了一些额外的练习,也早已做完了。
“爷爷,我要骑车。”二宝说。
“你骑车,我步走,不能同行呀?”我说。
“我骑慢点,到了路口,等你!”二宝回道。
我点了点头,算是答应了。
二宝骑车在前面,我提着二宝的水壶,在后面跟着。还好,二宝说到做到,没让我着急。
我们又去了塘西河公园。二宝的车子,骑得慢悠悠地,这儿看看,那儿玩玩。他前进,我跟上。他玩着,我傻站着。他……无论怎么混,一个小时也就结束了。
这一天……
我在自己的家里,即便有些琐琐碎碎的事儿,总是很快就做完了。然后,可以在网上遨游,可以写点自己喜欢的文字,可以编辑微刊《淝上文学》,可以……觉着时间过得很快。眨眼工夫,一天就结束了。
眼下呢?这一天倒变得长了,仿佛不再是12小时,是……看着他们几个,出门进门,做这做那,呼三喝四,我无从入手,像是多余出来的一块边角料,被随手扔在一边了。
最懊恼的是,来时忘了带上电脑。文友的来稿都积存好几篇了,任它们在微信与邮箱里沉睡着,却束手无策。
大多数的时候,就只能坐在卧室的窗下,呆呆地看天;笨笨地数着那只叫蛋卷的猫儿,钻过几次床底下了。它出来时还向我瞄上一眼,仿佛在说:“你还不如我自在呢!”无可奈何之际,就是跟自己头顶上的“地中海”过不去了,仅剩的……偶尔,我也从家里跑到外面来。出来了,又能怎么样呢?看路上的车,看公园里的人,似乎都是懒洋洋地,毫无生机可言。
我有些怀疑自己的眼睛,更怀疑自己的心志是否有了什么异样的变化。尤其怀疑这四季的节令,是不是也出现了什么问题?难道秋风无力了?抑或秋云没有色彩了?
忽然,又想起了苏轼《水调歌头》的下阕: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就是苏轼!总能把事物看透、看全、看到骨子里去。不是吗?世事纷繁,天地轮回,哪里会有绝对的圆,又怎么会有绝对的缺呢!自古至今,人是万物之主,有高光时刻,也有低迷之日,无论什么时候,只要时刻保持一颗平常心,稳稳地压住那份不安与躁动。万千过往,好也是,不好也是,都是一个自然的存在,无须在意是什么样的表现与形态。
我这是怎么了?
瞬间,心里咯噔了一下,浑身也打了激灵。眼前像是敞开了一扇天窗,透进了一束璀璨的光芒,那片堵塞在胸中的彷徨与萎靡如烟云似的,渐渐地消散了。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我暗自思忖:茫茫世界,滚滚红尘,春光里有婵娟,秋色里也有婵娟,我们每个人的心里应该都有一个婵娟。
2025年10月6日写于合肥巢湖北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