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金文圣地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金文·收获】秋色共婵娟(散文)

编辑推荐 【金文·收获】秋色共婵娟(散文)


作者:笑君 举人,5486.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48发表时间:2025-10-14 17:03:55
摘要:双节之际,“我”与老伴选择留家团圆,拒绝外出旅游。每日,“我”带大宝漫步塘西河公园,陪二宝骑车游玩,尽享天伦之乐。期间,因未带电脑,“我”无法处理文友来稿,又在家庭琐事中觉自身“多余”,心生彷徨与萎靡。后忆苏轼《水调歌头》,顿悟世事本无绝对圆满,人应持平常心看待起伏。“我”豁然开朗,感悟春光、秋色里皆有“婵娟”,每个人心中亦应存一份圆满与美好。

 
   秋色,如同一湾清溪,在忧郁中萌动,在快乐中流淌。
   国庆、中秋,两节相近,俗称双节。这个双节的假期有点长,达8天。大多数人的选择,要么外出旅游,要么回乡省亲。当然……
   9月30日的晚上,小区院子里的停车位,一下子空出了许多,好像该归家的人,倒忘记归家的时间了。
   我家的这两位“家长”决定:这个双节不旅游。考虑得也对,暑假时两个宝贝才旅游了一趟,这才多长时间,还能再旅游?
   人生需要走万里路,人生也需要读万卷书。
   我和老伴,属闲人一族,可以“旅游”,得从自己未曾待腻的家,跑到那个不想待腻的家。就为一件事:团圆!
   苏轼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苏轼哟,苏轼!团圆的日子,却不知道明月在哪了。当然,他是没有见到自己亲爱的弟弟苏辙,心里记挂着,故才有此一问。问题又来了,地上是团圆之日,天上是什么日子呢?似乎是知道的,似乎又是不知道的。为什么呢?因为站得高了,看得远了,这才有些忐忑不安了。
   我是这三代人的一家之主,站得高吗?应该有点高。我不想要“这多高”,更不想要“这多雪”。然而,这“莾昆仑”是人生运动的规律赋予我的,不能不要。
   两个宝贝很是可爱,与我这个爷爷也是非常地亲密。他们要为读万卷书做准备,甚至就已然在读万卷书的路上了。我既要与他们不间断地盘恒,享受着所谓的天伦之乐。又要与他们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不能因为我的放浪无羁,而影响了他们的未来。
   每天清晨,我领着大宝在门前的塘西河公园漫步。从沙滩过幸福挢,沿河南岸向西,走到徽州大道下方的漫水桥,转入河北再向东,越水雨公园,走体育公园。一圈下来,三四公里的行程,便完成了一个阶段的运动。
   塘西河公园,依托一条河,以绿化、步道,以及一些景物的点缀,成为居民的休闲娱乐之场所的公园。公园的氛围很浓,却又不在形式,注重亲民,注重自然与清新的环境。生活在这一区域的人们,无不对这座公园向往备至。未曾料到,双节期间,公园倒寂静了许多,平时那人头攒动的景象,暂时不见了。
   身处在辽阔的空间里,身心舒爽,脚步轻盈。我那大宝呢?脚步虽在挪动,心思却在手表的故事里了。
   我问:“你七年级了,作业不少吧?”
   “还好呀!”他答道:“天天做的,都是妈妈搞来的练习题。说要多做,要练习速度,还要提高答题的质量。看到了吧,弄得我都没时间玩了。”
   我默然一笑,随手在他的头上摸了摸,算是给予一丝儿安慰。
   八点多钟,二宝吃过早饭了。我说:“二宝,要不要带你出去遛遛?”
   “要!”二宝很开心。
   二宝读小学二年级,作业不多,即便妈妈也安排了一些额外的练习,也早已做完了。
   “爷爷,我要骑车。”二宝说。
   “你骑车,我步走,不能同行呀?”我说。
   “我骑慢点,到了路口,等你!”二宝回道。
   我点了点头,算是答应了。
   二宝骑车在前面,我提着二宝的水壶,在后面跟着。还好,二宝说到做到,没让我着急。
   我们又去了塘西河公园。二宝的车子,骑得慢悠悠地,这儿看看,那儿玩玩。他前进,我跟上。他玩着,我傻站着。他……无论怎么混,一个小时也就结束了。
   这一天……
   我在自己的家里,即便有些琐琐碎碎的事儿,总是很快就做完了。然后,可以在网上遨游,可以写点自己喜欢的文字,可以编辑微刊《淝上文学》,可以……觉着时间过得很快。眨眼工夫,一天就结束了。
   眼下呢?这一天倒变得长了,仿佛不再是12小时,是……看着他们几个,出门进门,做这做那,呼三喝四,我无从入手,像是多余出来的一块边角料,被随手扔在一边了。
   最懊恼的是,来时忘了带上电脑。文友的来稿都积存好几篇了,任它们在微信与邮箱里沉睡着,却束手无策。
   大多数的时候,就只能坐在卧室的窗下,呆呆地看天;笨笨地数着那只叫蛋卷的猫儿,钻过几次床底下了。它出来时还向我瞄上一眼,仿佛在说:“你还不如我自在呢!”无可奈何之际,就是跟自己头顶上的“地中海”过不去了,仅剩的……偶尔,我也从家里跑到外面来。出来了,又能怎么样呢?看路上的车,看公园里的人,似乎都是懒洋洋地,毫无生机可言。
   我有些怀疑自己的眼睛,更怀疑自己的心志是否有了什么异样的变化。尤其怀疑这四季的节令,是不是也出现了什么问题?难道秋风无力了?抑或秋云没有色彩了?
   忽然,又想起了苏轼《水调歌头》的下阕: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就是苏轼!总能把事物看透、看全、看到骨子里去。不是吗?世事纷繁,天地轮回,哪里会有绝对的圆,又怎么会有绝对的缺呢!自古至今,人是万物之主,有高光时刻,也有低迷之日,无论什么时候,只要时刻保持一颗平常心,稳稳地压住那份不安与躁动。万千过往,好也是,不好也是,都是一个自然的存在,无须在意是什么样的表现与形态。
   我这是怎么了?
   瞬间,心里咯噔了一下,浑身也打了激灵。眼前像是敞开了一扇天窗,透进了一束璀璨的光芒,那片堵塞在胸中的彷徨与萎靡如烟云似的,渐渐地消散了。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我暗自思忖:茫茫世界,滚滚红尘,春光里有婵娟,秋色里也有婵娟,我们每个人的心里应该都有一个婵娟。
  
                 2025年10月6日写于合肥巢湖北岸

共 220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散文以小见大,亮点纷呈,值得细品。内容上,文章紧扣双节团圆主题,将个人生活片段与人生感悟自然融合。作者描写带孙辈漫步公园的日常、家庭生活的琐碎,细节鲜活温暖,尽显天伦之乐与生活本真,易引发读者共鸣。情感上,行文细腻真挚,情感层次丰富。从最初因无法处理文友来稿、觉自身“多余”的彷徨,到借苏轼《水调歌头》顿悟世事无绝对圆满的释然,情感转变自然流畅,传递出豁达的人生态度。意境上,以“秋色”为引,将塘西河公园的清幽景致与内心感悟交织,景与情融,文字兼具画面感与感染力。文化底蕴上,巧引苏轼词作,既呼应“团圆”核心,又深化主题,让个人感悟升华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哲思,赋予文章深厚文化味。整体文字质朴却饱含温度,于平淡生活中挖掘诗意与哲理,能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生活之美,收获心灵的慰藉与启迪。推荐阅读!【金文编辑:江西学士】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江西学士        2025-10-14 17:06:36
  感谢老师的辛勤创作,期待更多精品佳作。
乌篷船,听雨眠,一蓑烟雨枕江南
2 楼        文友:江西学士        2025-10-14 17:08:19
  文章以细腻笔触绘家庭日常,显天伦之乐,折射新时代老人安享生活、社会安定祥和的美好现状。欣赏!
乌篷船,听雨眠,一蓑烟雨枕江南
3 楼        文友:王金启        2025-10-14 17:45:51
  感谢江西学士老师敬业编辑,祝福老师工作愉快!
4 楼        文友:王金启        2025-10-14 17:46:38
  感谢笑君老师赐稿,祝福老师快乐生活幸福写作!
5 楼        文友:笑君        2025-10-15 09:09:13
  学士主编辛苦了。编语写得不仅有功力,还很有特色。谢谢!!!!!!
以文字表达我的心声
6 楼        文友:笑君        2025-10-15 09:09:53
  感谢学士主编的鼓励。上午好!!!!!
以文字表达我的心声
7 楼        文友:笑君        2025-10-15 09:10:26
  感谢王社长的关注与鼓励。上午好!!!!!!
以文字表达我的心声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