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篱】那次我去取稿费(散文)
一
企业改制之前,我在一家集体单位上班。虽说有了工人的荣耀身份,可一个月360多块钱的工资养一家三口,确实有点捉襟见肘,遇到单位资金紧张、不能按时发放工资时,我不得不在外借钱度日。妻子常常抱怨菜价又涨了几分,鱼肉又涨了两角,儿子又断了几天零食了。听到妻子的抱怨,我就默不作声的找一些杂志和报纸来看,掩盖心里的慌张和无奈。实在气无处出的时候,我会拿起笔,故作镇定的练习写作来。此时,妻子会默默的看着我,唠叨着:“你看,隔壁的小李又去挑水果卖去了,楼下的小张也搞了一辆三轮车赚外快。”我回应道:“喔,喔,他那次争地盘,没被人打怕啊?”
小李个子不高,一米六的样子,瓜子脸,廋得很,每逢周日不上班,就和妻子一起挑水果摆地摊。他在车间上班,工资比我高不了几块钱。他们摆地摊,到能赚点钱补贴家用,不过小李说,他们偶尔会收到假钱,那天注定会亏,有时还会被城管辇来辇去。小张开三轮车拉客,也好不到哪去,时不时会被纠察队围堵。有一次倒霉透顶,刚拉上客人,就碰到了纠察队,他一头扎进胡同里,结果刮到一位老人,扯起皮来,最后赔了50元才算了事。哎,条条蛇咬人呢。
作为一个大男人,吃点苦出力养家本是必然的事情,可那时候,除了像小李和小张那样搞点外快,哪有多余的零时岗位等着你去做?我去找过几次零工,可人家看了我瘦不经风的小身板直摇头,去中介找,不是被骗了中介费就是活太累,干不了,只好蜗居家中。好多人也和我一样,不是陪着笑脸望着妻子笑,就是找同事聊天谈论一些八卦的事情,也会谈论车站门口骗子的事。有几个喜欢凑一起打牌的同事,不是这个输了没钱给,就是那个借了钱不还。这样的事多了,谁也不敢轻信谁,谁也不敢轻易借钱给他人。
二
那是一个月的月中,工资还没发下来,我们一家人只剩下十五块钱渡日子了。我和妻子商量着这个月该在哪里去借钱,恰巧来了一张汇款单,是一家报社寄来的稿费,有三十元整,要知道这可是我两三天的工资,我欣喜若狂,如抓到一根救命的稻草。不等汇款单在手上捂热,我赶紧跑到公司办公楼,找办公室主任盖了证明章,就急忙集火的往邮局里跑。
邮局在城关中心的老街上。老街东西走向,正好街的中间是一个十字路口,南北向的街道把老街沿中间切开。十字路口的东南角是一家工商银行,对面是一排店铺,邮局在十字路口西北面约一百米的位置。
邮局离我们单位四公里的路程,我却不到40分钟就走到了邮局。
邮局的大厅不大,两个窗口,一个负责邮件寄取,一个负责取汇款业务。取汇款窗口有两个人排队,我赶紧排在队伍后面。窗口服务员是一位大嫂,40来岁,圆脸短发,穿着邮局特有的墨绿制服,不露笑容,一脸严肃的样子。
轮到我了,我小心的从外衣的贴胸内口袋捏出汇款单递进窗口。大嫂接过单,检查了单位印戳,盖上邮局的印章,递过来一张五十元的钞票,说:“来,找我二十。”我一愣,我的家当也只有十五元了,口袋里哪有二十块钱!我于是小心地说:“姐,给零的,行么?我不要那么多。”也许大嫂看出了我的尴尬,她在柜台里翻了翻,说“可我这里也没有零钱啊。”我愣了愣神,羞涩的说:“要不,先让人家领款吧,我等等。”大嫂没吱声,看了看我,又看了看我的身后说:“你后面没人领款了呢。”我回头看,果然,我后面没有人来领款了。哎,一分钱能难倒英雄汉,我是被二十元的人民币拦倒了!不知道要等多长时间。
大嫂似乎看出了我的心事,冷着脸盯着我说:“要不,你去对面银行换一换吧。”“这个……”,我欲言又止,眼睛盯着大嫂的脸看,小心的接过她递来的五十元钱。
三
银行离邮局也就几步路程,可排队的人不少。等我换完零钱回来,十多分钟已经过去了。我一路上迷惑不解,这大嫂就这么相信我么?她就不怕我拿着这五十块钱跑了么?我设想着,如果我拿着钱一走了之,大嫂会怎么样的懊恼?是破口大骂,还是气愤一天?如果我在街上流上一大圈,再迟迟的到邮局还钱,大嫂是不是一脸担心的样子?是不是气急而又庆幸?
我猜测着,揣摩着,不知不觉又绕了一大圈。等到回到邮局的时候,估计已过半个多小时了。
我将多余的钱递给了大嫂,小心的说:“有事去了,迟了一会儿。”我很想看一看大嫂的表情,验明一下我的猜测。可大嫂只是看了我一眼,若无其事的收下了我找回的钱,像什么也没发生过一样,脸还是那么的不冷不热。我却忍不住了,说:“大嫂啊,我离开这么久,你就不怕我拿钱跑了啊,呵呵。”我调皮的憨笑起来。
“你们写文章的是个文人啊,相信你不会的。”嫂子的眼神很是坚定,透露出信任的目光。这时,我的目光凝滞了,深情的看了大嫂,老半天没说话。我没想到,在文化开始低落的时候,在作家开始贬值的今天,大嫂还这样相信文人。我虽然还算不上文人,就因为我取的是稿费,竟这样受到大嫂的信任!
我默默的离开了柜台,内心五谷杂陈。贪污,骗子,流氓、小偷……相互猜忌,相互防范,世道已被金钱搅得混乱不堪;物欲横流,勾心斗角,斯文扫地,许多人唯利是图六亲有间,大嫂却还真诚的相信发表文章的人一定可靠!都说作家贱价,都说文人贬值,文人却依然在她心里高尚!
二十多年了,邮局大嫂的印象一直深刻在心里,每当我回想起那次取稿费的经历,我都会深深感谢大嫂对我的信任。我也发誓,一定学做一位文人,学做一个让人信任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