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北宋文学家和他们的仕途(8)

编辑推荐 北宋文学家和他们的仕途(8) ——司马光篇


作者:陟云子 举人,5637.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692发表时间:2011-01-07 21:15:27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山西运城)人,北宋著名散文家、史学家,自幼嗜学,著有《资治通鉴》。他同时也是北宋中后期党争中保守派的精神领袖,在高太后的支持下主持了元祐更化,将王安石新法中的大部分条文废除。赠太师、温国公,谥号文正。
   一、少年早慧
   很多有才能的人物在他们幼年时就表现出了非同一般的特质,司马光也不例外。他七岁时举止就像成年人一样,听到别人讲《左氏春秋》,回去后便能复述大意。当然最著名的那个例子还是他突破常规,用石头将缸砸破救出落水儿童的事。
   还有一个关于他幼年时的故事,说得是她和姐姐在一起吃核桃,核桃皮涩难剥,后来一个婢女告诉他用热水浸泡后再剥便会方便很多,司马光学会后便在姐姐面前演示,并说是自己剥的。这个过程都被父亲司马池看在眼中,将司马光叫来责备了一顿,从此司马光不再说谎。因司马光日后修身严正,这个故事常被拿来当做教子的典范。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司马光中进士甲科,授奉礼郎,那年司马光刚刚二十岁。
   后来,应庞籍之邀,司马光前往并州担任通判。麟州屈野河西岸有大片良田,西夏人逐步蚕食那里的土地,成了北宋河东地区的心腹大患。庞籍便派司马光前去考察,司马光回来后建议庞籍在那里修建两个堡垒监视夏人,同时招募流民开垦当地的土地,大力推进粮食生产,减轻河东地区从中原运输粮食的负担。庞籍认为他说的很合理,就采纳了这个建议。但是堡垒还未建成,早有准备的夏军已经集中于边境。宋将郭恩、黄道元等乘夜前往视察,途中遇见夏人烽火,郭恩不欲前行,但黄道元认为郭恩胆怯,郭恩愤而前行,遭遇夏军,宋军损失颇大,郭恩不屈而死。事情发生后,庞籍因此获罪离职,司马光觉得点子是自己出的,所以曾三次上书主动承担责任,但没有得到答复。司马光由此认为愧对庞籍,庞籍死后司马光像对待生母一样拜见庞妻,并像抚养兄弟一样抚养其子,获得了当时人的赞誉。
   随后,司马光调任同知谏院。这时仁宗生了一回病,但还没有立皇子,天下为此担心却没有人敢明言。当年谏官范镇首先建议选立皇子,司马光在并州得知后也为此上书,并给范镇写信希望他能力争。这时司马光又旧事从提,当着仁宗的面说:“我在并州当通判时上的三章,希望陛下果断实施。”仁宗沉思良久,说道:“莫不是选宗室子弟作为皇子的事情么?这是忠臣之言,只是别人不敢说罢了。”司马光很感慨地说:“我议论这件事,原以为必死,没想到陛下能够开恩采纳。”仁宗说:“这有什么关系,历朝历代都有这样的事。”但是退朝后,过了几天司马光看看没什么动静,又再次上书说:“我上次说的事,原以为会很快实行,但现在还没有消息。有的小人说陛下年富力强,何必做如此不祥的事情。殊不知这些小人并没什么深谋远虑,只是准备到时候拥立和自己关系密切的人,历史上‘定策国老’、‘门生天子’之祸,不可以用言语表达。”仁宗大受感动,命令将这篇上书交给中书省,司马光见到执政的韩琦等人说:“诸公不参与册立太子的事,将来宫中半夜传出诏书,说是立某人为皇嗣,天下还有谁敢违抗。”韩琦等人都表示要为这件事尽力。不久,英宗被立为皇子。
   二、西北边境
   一开始,西夏派使者来参加北宋的祭典,陪同使者一起来的是延州指挥使高宜。可能高宜对西夏降而复叛的行径很是不齿,所以态度很傲慢,并且在言语中侮辱了西夏国主。使者就将这件事告诉了北宋朝廷。司马光和吕诲建议治高宜的罪,但朝廷没有同意。第二年,西夏以此为借口侵犯边境,杀掠官兵。另一位官员赵滋知雄州时,用彪悍威猛的手段治理边疆,司马光认为这样不行。后来到英宗即位的时候,契丹老百姓在界河捕鱼,到白沟以南砍伐柳树。朝廷听说这些事以后,认为是雄州知州李中佑无能,准备选派别人代替。司马光认为,国家在这些少数民族归顺的时候,喜欢计较细枝末节,而当他们反叛的时候,又喜欢姑息放纵他们。现在西北边境的祸患是从高宜身上引起来的,北方边境的祸患则来自赵滋。现在应该告诉边疆官吏,有因为小事而妄动刀兵者,就治他们的罪。
   司马光的话看似掷地有声,却经不起推敲。这时的北宋早已不是当初“一条杆棒打的四百座军州都姓赵”(《水浒传》语)的时候,庞大的官僚机构和重文轻武的国策,使得北宋军队战斗力每况愈下。与此相反,西夏和契丹等游牧民族却还保持了相当程度的战斗力。尤其是西夏,建国以来屡次侵扰,几成北宋政府的心头大患。司马光一厢情愿地约束己方部众,劝告他们不要擅启边衅,认为这样就可保持边境和平,委实轻视了西夏的蚕食能力。西夏在断坞道之战等几次重要战争中都完胜北宋,根本不惧怕北宋出兵,所缺的仅仅是一个借口而已。司马光虽然老成持重,却有姑息养奸的嫌疑。
   为了抵抗西夏,朝廷在陕西招募了二十万义勇,民情惊慌耸动。而招募上来的新兵因为缺乏训练,纪律松弛,战斗力很弱。司马光认为招募义勇是个错误,便把自己的意见告诉韩琦。韩琦说:“现在李谅祚刚刚反叛,兵贵先声夺人,他听说我们增兵二十万,岂能不为之震惊恐惧?”韩琦的做法仅限定于信息传递不发达的古代,其实也就是个疑兵之计,使西夏判断不出北宋军队主力的进攻方向。司马光分析说,我们的军队缺乏实力,现在我们虽然增加了军队,实际并不可用,用不了十天敌人就会知道详情,那时候还有什么用呢?司马光话一出口韩琦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说:“你担心出现庆历年间把乡兵召为保捷军的情况吧?告诉你,现在已经降下敕文,与百姓约定永远不让他们戍边。”司马光立刻反驳道:“朝廷屡次失信,别说是百姓,就连我也怀疑。”韩琦说:“有我在这,你不必担心。”司马光说:“你如果能长久地呆在这个位置上,那自然是没什么问题。将来如果别人执政,用你现在的军队往边境运输粮草,易如反掌。”韩琦默然,但最终还是没听司马光的话。不到十年,司马光当年的担心都变成了现实。
   神宗即位后,提升司马光为翰林学士。还在英宗活着的时候,司马光觉得史籍过于繁多,不便于君主阅读,于是就编了《通志》八卷献给朝廷,英宗很喜欢,命他续编。至此,神宗将其更名为《资治通鉴》,取“有鉴于往事,以资于治道”之意,并亲自作序,让司马光每日进读。司马光在这本三百万字的洋洋巨著上耗了十九年时间,几乎占去了他生命的三分之一,可见这本书的分量。
   西戎部将嵬名山欲率横山之众,灭掉李谅祚前来归降。司马光上书坚决反对,他说:“名山的军队,不一定就会制得住李谅祚。就算侥幸获胜,也是去了一个李谅祚,又来一个李谅祚,对国家也没有什么利处。更何况名山的军队一旦战败,必然引部众前来归我,怎样安置这些人还是一个大问题。我担心朝廷不仅失信于李谅祚,更失信于嵬名山。要是嵬名山剩下的军队还多,一定会攻占边疆的城镇进行自保,陛下难道没看到侯景的故事么?”司马光的这一大段话还是很有见地的,将三方的利益关系分析得清楚明白。历史上也有类似的故事,当年上党郡守冯亭被切断与韩国的联系,转而投赵,赵国也就接受上党郡的问题进行了一番讨论,后来还是抵制不住诱惑将上党郡接收,结果直接与秦国发生正面冲突,造成长亭之战的溃败,损失惨重。所以遇到这种复杂的多边关系还是慎重为上,免得偷鸡不成蚀把米。
   但最终神宗没听司马光的建议,执意派大将军种谔迎接嵬名山,夺取绥州,费用高达六十万,对西夏的战斗就从这里开始。
   三、不如归去
   神宗即位后王安石的地位日益凸显,但王安石在朝中的支持者不多,且这些人大多地位不高,在关键问题上难以发表自己意见,所以王安石迫切需要和守旧派大臣对变法问题进行争论,以利于新法的尽快推行。司马光虽然和王安石私交不错,但是两人在公私上分得很清,没有把私人感情带入到争论中来。比如这一次河北发生旱灾,国家财政紧张,一些人就建议郊祭时不再赏赐大臣财物。于是朝廷召集大臣共议,王安石、司马光、王珪都在召见之列。司马光说:“为救灾节省开支,应该从那些地位显赫的人开始。如果真能做到这一点,那么这个意见可以采纳。”王安石执拗得可怕,他仍坚持自己的论点:“国家财政紧张,不是现在最主要的事。财政紧张的原因,是因为没有得到善于理财的人。”司马光说:“那些善于理财的人,不过是增加苛捐杂税罢了。”王安石说:“不是这样,善于理财的人能使民不加赋而国用足。”司马光不相信,说:“哪来这样的好事?钱财不在百姓手中,就在官府手中。那些人设法从百姓手中夺取财物,危害比加赋更大。这是桑弘羊欺骗汉武帝的言语。”两人关于这个问题争论了半天,神宗出来圆场说:“我的意见与司马光相同,但是这条建议暂且还不能实施。”
   等到王安石主持新政时,司马光上书抵制,并且陈述利害。由于司马光担任侍讲,所以常借此机会讽喻新法。比如一天在讲到曹参代萧何为相,保持既定国策不变的事,神宗隐隐似有所悟,便问司马光:“汉代常守萧何之法,这样行么?”司马光立刻道:“何止汉代,就是三代能长期保持禹、汤、文、武的法令,即使是到今天也会存在。汉武帝变更了汉高祖的约法,导致了盗贼遍布半个天下;元帝改宣帝之政,导致了汉朝衰落。所以祖宗之法不可变。”
   变法派的第二号人物吕惠卿说:“先王之法,有一年一变的,如‘正月始和,布法象魏’(象魏是宫廷外的阕门,朝廷在此悬挂法令);有五年一变的,如巡守考察制度;有三十年一变的,如‘刑法世轻世重’。司马光说的不对,是在讽刺朝廷。”吕惠卿也算能言善辩,但他碰到了精于史学的司马光,只听司马光不急不躁,娓娓道来:“那个‘布法象魏’说的是公布旧有法令。诸侯擅自改变礼乐制度的,被天子巡狩发现了就要杀掉,天子本身的法令是不发生变化的。至于刑罚,初创之国用轻法,动乱之时用重法,这就是所谓的‘世轻世重’,并非指变革刑法。就好比是一间屋子,破旧就应该修理,但是非坏到不能居住的时候不能重新改建。现在公卿侍从都在这个地方,陛下不妨问问他们。”司马光接着批评王安石借设立三司条例司之际侵夺财权:“三司使掌管天下财政,如果他们不具备才能可以罢免,但是不能让执政大臣侵夺他们的权限。现在设置制置三司条例司,是为什么呢?宰相如果以道辅君,根本用不着条例司;如果用了条例司,那么中书就成为依法办事的属吏,现在设置看详中书条例司,又是为了什么呢?”吕惠卿无言以对,便从其他方面诋毁司马光。神宗一看两人争得面红耳赤,就说:“相互争论是非,用不着这样吧。”司马光说:“平民百姓之间相互借贷,尚且能使贫困人家更加贫困,更何况官府呢!”吕惠卿说:“青苗法是愿意借就借,不愿意借就不勉强。”司马光冷冷地道:“那些百姓只知道借贷的好处,却没有看到还贷的难处。过去太宗平定河东的时候,立了相关法令,当时每斗米十钱,所以百姓乐于和官府交易,后来物价提高而交易没有取消,于是就成了河东地区的心腹大患。我担心青苗法今后也会如此。”神宗说:“如果设仓购米如何?”在场所有人全都站了起来,司马光:“不利。”吕惠卿说:“如果能收得百万斛米,则能省去东南漕运的费用,这笔钱可以供给京师。”司马光说:“东南钱少粮多,现在不收米而取其运输之费,这是弃其有余,而用其不足,对农民和商人都不利。”侍讲吴申站起来支持司马光,并说司马光所说极为正确。
   这时关于变法议论纷纷,神宗也颇有疑惑,于是一天单独留下司马光,对他说:“现在天下多有非议,正如孙叔敖说的‘国家如此,众之所恶’。”司马光说:“对,但陛下应当论其是非。现在条例司的所作所为,只有王安石、韩绛、吕惠卿自以为是,陛下难道能跟这三个人共同治理天下么?”神宗想要重用司马光,便和王安石商量。王安石坚决反对,说:“司马光表面上是和陛下切磋问题,实际上怀有讨好下层的意思。他说的话都是破坏新法,他交往的人都是对新法不满的人。皇上您想把他安置在身边,使他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这关系着新政的成败。司马光的才能不能破坏新法,但是如果他居于高位,则反对变法的人将会把他当成靠山,韩信当年奇袭赵国,在城头竖起赤旗,赵国士卒为之气馁。现在重用司马光,无疑是为反对变法的人竖起赤旗。”司马光对地方上的事务缺乏认知,不可能击中变法的要害,但是让他呆在中央总是个麻烦,所以王安石意见非常明确。后来高太后执政时司马光受到重用,将新法不分青红皂白的一概废止,证明当年王安石的看法很有前瞻性。
   因为韩琦上书对变法颇有微词,王安石闹了情绪,称病在家请求辞职。神宗便让司马光出来当枢密副使。司马光没有接受,他是这样说的:“陛下之所以要用我,大概是因为我狂放正直,或能有补于国家。如果仅仅是把官职当做荣誉,而没有听我的话,那是私自把朝廷官职送给不称职的人。我如果仅以求取官职为荣,而不能解决百姓的困苦,那是盗窃国家的名器以求私利。陛下如果能确实废除制置三司条例司,追回派出去的提举官,不实行青苗、助役等法令,即使不用我,我也感到获益良多。比如说青苗法,现在评论它的弊病,不过是说朝廷使者骚扰州县。我所担心的不是现在,而是十年之后。富人家有余财,不愿意贷粮食。而各地的使者以贷出去款项的多少为能事,这样会造成强制分配。而使者为了追究逃债,必然令贫富互保。贫者无法偿债,一定会逃往四方;而富者需要偿还好几家的债务。年复一年,这种情况会越来越严重。最终贫穷的人不知去向,富裕的人也变成了穷人。十年之后,天下将没有百姓。在这种情况下,壮年的男子一定会去做盗贼,扰乱国家的治安。”这一大段话仅仅是司马光谈话的局部,但我们从中可以看到,司马光态度非常明确,要我出来做事不是不可以,就是必须废除新法。

共 7323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司马光以他的勤奋和忘我赢得了天下的尊重。这是对北宋著名散文家、史学家司马光十分精当的概括。文本客观,辩证,具有一定借鉴意义。【编辑:夏冰】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夏冰        2011-01-07 21:15:54
  司马光以他的勤奋和忘我赢得了天下的尊重。这是对北宋著名散文家、史学家司马光十分精当的概括。文本客观,辩证,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一直在文学的路上走。目前致力于文字表达无限可能性的探索。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