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古韵今弹 >> 短篇 >> 杂文随笔 >> 【古韵今弹】张翼德怒鞭督邮(随笔)

编辑推荐 【古韵今弹】张翼德怒鞭督邮(随笔)


作者:老生常谈 童生,644.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924发表时间:2017-01-12 10:20:23

“怒鞭督邮”是《三国演义》第二回中的一个精彩情节,主要叙述张飞殴打贪官污吏督邮的经过,生动的刻画出张飞这一人物正直粗鲁的性格。
   督邮是个官名,是督邮书掾、督邮曹掾的简称,是汉代各郡的属吏,督邮负责代表太守督察各个县乡,宣达政令兼做司法等工作。
   在相声大师侯宝林先生的相声《批三国》当中,提到了三国中的“三不明”:有姓无名、有名无姓、无名无姓。其中的这个“无名无姓”而又荣登《三国演义》回目中的人,就是这位挨打的督邮。
   《张翼德怒鞭督邮》故事大致是这样的:刘备兄弟在征讨黄巾的战斗中立下了汗马功劳,怎奈朝廷中宦官十常侍当道,阻塞贤良,最后只封刘备一个小小的安喜县尉。刘备上任不久,一位督邮来了,非常的瞧不起刘备,问起刘备的家世,刘备说道:“备乃是中山靖王之后”。督邮听后,一脸冷笑道:“大胆刘备,胆敢冒充帝胄,还不速速退出!” 刘备悻悻退出,侍从告诉刘备,“督邮发怒是因为将军您没有贿赂给他”,刘备皱起眉头,叹口气说道:“自从备上任以来从没有拿过百姓的一点东西,没有钱给他啊!”于是督邮对刘备百般刁难,刘备多次求见,督邮只是不见。恰巧张飞喝了几杯闷酒,骑着马出来,看见几个六七十岁的老人跪在县衙口,便上前询问。老人们说督邮强迫他们诬告刘备,他们不肯,于是督邮要打他们。张飞很是生气,就冲进去把督邮抓了出来绑在县衙门口一棵柳树上,扯下柳条来将督邮一顿痛打。后来,关羽和张飞劝刘备把督邮杀了,令投他处,刘备本是心慈之人不愿意杀害督邮,便把县衙印挂在督邮脖子上,带着两位义弟另投他处了 。
   《三国演义》把“怒鞭督邮”说成是张飞所为,故事生动夸张,人物形象突出,但事实的历史却并非如此,怒鞭督邮的不是张飞而是刘备。据《三国志》记载,刘备任安喜尉时,“督邮以公事到县,先主求谒,不通,直入缚督邮,杖二百,解绶系其颈着马枊,弃官亡命。”也就是刘备要走督邮的后门儿,没有成功,于是恼羞成怒,打了督邮一顿。
   最早把主角由刘备变为张飞的是《三国志平话》,书中写道——张飞扶刘备坐在交椅上,将督邮绑在厅前系马桩上,“打了一百大棒,身死,分尸六段,将头吊在北门,将脚吊在四隅角上”。
   《三国演义》中则写张飞将督邮缚在县前的树上用柳条鞭打,当时刘备并不在场,事发后刘备赶来,释放了督邮。这样写既突出了张飞嫉恶如仇、不畏强暴的个性特点,又表现了刘备仁慈的品德。刘备在《三国演义》中是仁义的代表,这种事自然不能做,只好交给性格暴躁的张飞了。其实历史上的张飞是一位书画俱佳的美男子,到了《三国演义》中却成了“豹头环眼,燕颔虎须”的莽撞人。
   历史上的刘备,是一个很有个性的人,绝非《三国演义》中写得这么“窝囊”。所以辛弃疾的词中说“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这里面有个典故:许汜去拜见陈登,可陈登对他却很冷淡,自己睡在大床上,却让他睡在小床。许汜很是不满,对刘备抱怨陈登对待贤士态度恶劣,却被刘备的骂了一顿:“君有国士之名,今天下大乱,帝主失所,望君忧国忘家,有救世之意,而君求田问舍,言无可采,是元龙所讳也,何缘当与君语?如小人,欲卧百尺楼上,卧君於地,何但上下床之间邪?”。可见刘备其人有抱负,有能力,同时也很有个性,有脾气,不似《三国演义》中所写的那么“窝囊”。
  

共 133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赏析三国里“怒鞭督邮”这段故事,作者事先介绍了一下怒鞭督邮的前因后果,然后就到底是谁怒鞭督邮?三本书中有两种种说法:《三国志》中记载:刘备任安喜尉时,“督邮以公事到县,先主求谒,不通,直入缚督邮,杖二百,解绶系其颈着马枊,弃官亡命。”这里怒鞭督邮的是刘备自己;而《三国演义》和《三国志平话》中都说是张飞所为,更说明张飞的鲁莽的个性以及刘备谨慎的本性,但是到底谁是谁非,后人只从文学作品中对其性格相似处对号入座,我们受电视剧影响更为深刻一点,理所当然以为是张飞所为,但是看到先生后来的补述,刘备也绝不是窝囊之辈,更让人迷糊了,正对应有句话说的: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如今面目颇多,分不清真伪了。不过从先生的文章里看出做学问的态度。好文推荐。【编辑:叶舞风】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叶舞风        2017-01-12 10:25:57
  我个人以为,应该是张飞所为,有一个原因:古时候记录者为了节约用纸笔墨,多把手下做的事情记录在领导者的头上,一笔带过也是有可能的。当然也是受到更为流传的《三国演义》版本的影响,像里面的一些人物性格已经在脑里成形而成为偏见,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力求心灵饱满,三寸醉眼、满屋书臭。 回首半生历程,一腔热血、两袖清风。
回复1 楼        文友:老生常谈        2017-01-12 19:26:29
  其实这个到真像皇叔所为,所以我分析了一下刘备的性格,看看刘备之治蜀,此说可信
2 楼        文友:叶舞风        2017-01-12 10:27:54
  为了共同讨论争辩,期待先生能加入我们的写手群:313052761,我们审编时对每一篇文章进行讨论。
力求心灵饱满,三寸醉眼、满屋书臭。 回首半生历程,一腔热血、两袖清风。
回复2 楼        文友:老生常谈        2017-01-12 10:30:49
  好的,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