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落实”的情况
“落实”的情况至关重要,正因为如此,上上下下,方方面面,都在大讲特讲,认认真真地讲,反反复复地讲,扎扎实实地讲,坚持不懈地讲。
本来,抓落实是公仆们的职责所在,用不着强调的。谁又不是傻子,一级对一级负责嘛。否则,那上级的各项要求及工作部署,岂不成了说过就拉倒的东西,要你何用?
然而,如今在干部队伍中的某些人那里却不,抓落实似乎成了额外负担。接受新任务后,只要找找人,开开会,传达传达精神,出出“思路”“对策”什么的,就觉得“功不可没”了。至于成效怎样,管它呢。这一点,在某些“虚”的工作上表现得尤为突出。
既然上上下下,方方面面都重视落实,强调落实,那么,“落实”怎么还会不实呢?事实表明,主要影响因素还是出在上一级。
某些上级召开工作会议,本是对下一阶段工作进行的整体部署,可仅三四天,就急着向下边要落实的情况。下边怎么汇报呢?说时间太短,未见成效,虽是实情,但恐有“效率不高”之嫌。于是,便说“大见成效”之类,把工作过程讲得热火朝天。此其一,“促”的因素。
当上级即将前来检查验收工作时,尚存“缺衣少帽”等种种“不圆满”咋办?有招。应付的手段是,分头把关,下属们都忙活起来,积极帮助下面“缺啥补啥,少啥整啥”。这样一来,不仅下级学会了,就连下级的下级的下级,也渐渐学会了。些其二,“带”的因素。
明明发现了某些弄虚作假的恶劣行为,却视而不见,闻而不管。对自吹自擂者“表扬与自我表扬相结合”的做法,洗耳恭听,态度谦和。你让他一尺,他唬你一丈。此其三,“惯”的因素。
基于以上因素,尽管上上下下,方方面面都注重落实,强调落实,但仍“落实”不实,就不难理解了。
目前看,重要的问题还在于,重视落实、强调落实者虽不少,但能够煞下心来真心实意抓落实的却不多;抱怨“落实”不实者虽不少,承认自己在此方面尚有很大不足的却不多;认为抓“落实”是别人之事者不少,而认为与己有关的却不多。结果是,你也讲重要,他也提要求,一级对一级,级级传下去,“落实”二字在某些地方似乎只是最基层的事。而上一级,上一级的上一级呢,好象只有提提要求的义务,搞搞检查的义务,进行一下评价的义务。至于责任嘛,几乎没有,可称“甩手掌柜”的了。
要说的是,各项工作落实得究竟怎样,上上下下,方方面面都有共同的责任。作为上一级,责任更大,并不是说说而已,一推了之的事。要在下边落得实,更得上边抓得实,做得实。该上下联动,合力攻坚的,决不能袖手旁观,只助阵,不参战;只耍“花枪”,不打“真把式”。否则,“落实”的情况,就难以由虚变实,由浅入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