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荷塘】吃的“面子”(散文)
春节期间看到一条到饭馆吃年夜饭浪费现象的报道,画面中一桌桌丰盛的筵席,连三分之一都没有吃掉,就倒进了泔水桶。记者采访一位将要离去的吃饭的女客人:“为什么餐桌上剩下这么多饭菜?多可惜呀!”女客人说:“在家不这样的,在饭馆吃饭吃光了‘面子上’不好看,打包更不好意思!”记者接着又采访了将要离开的一位年轻男性客人:“你们只有三个人,咋要这么多菜?”男客人说:“菜要少了不好意思的,菜不上档次更没‘面子’的!”
看了这条关于吃的“面子”的报道,不禁使我想起童年看到的怪事,那就是每年过年的时候,总有些人家的堂屋当门都吊着一溜猪肉,大概半斤到一斤的样子,而我们家从来没有这样做过,买了猪肉母亲都把它煮了,然后切成肉片炖一大锅,盛在一个大大的和面盆里,来了客人,或自家要吃的时候,就用勺子舀在碗里馏一两碗吃,从来没在当门吊过一块肉,所以我就感到奇怪,就问母亲:“他们为什么要在堂屋当门吊一小块猪肉?”母亲说:“他们家里穷,吃不起肉,可是过年的时候,不管亲戚和邻里总是要来拜年的,如果没有肉,那是很没面子的,买多了买不起,买几两肉不吃就挂在当门,来拜年的人都能看到他们家也有肉,不至于被人说过年连肉都吃不起。”
母亲的话让我想起邻居家和走的两门亲戚家,都是堂屋当门挂着一溜肉,吃饭的时候碗里却连个肉腥都没有,原来吊在当门的那块猪肉是来给主人长撑脸面的。
不光农村人为了显示在众人面前自己吃的好,脸上有光有面子,大城市里的人也爱用吃的好长面子,这是我听排长给我讲的一个故事。排长是一九四七年参军的,他说他们部队解放了那座大城市后,他发现不少贫穷的市民家中门后头都挂着一块煮熟的猪肉皮,他们怕被人看不起,每出门上街的时候,都要用肉皮在嘴唇上抹一抹,一看就像刚吃过肉的一样,油乎乎的。买不起肉吃,买块猪肉皮煮熟抹抹嘴唇,也算是吃肉了。油光光的嘴唇,不就是吃肉的证明吗?在外人眼里,他们捞回来了吃的“面子”!
过去农村人穷买不起更多的肉吃,过年时就用当门挂溜猪肉让客人看,或用猪肉抹抹嘴巴再上街挣回“面子”,可以理解。现在人们都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不愁吃不愁喝,大鱼大肉谁也不稀罕,但仍然在为吃争“面子”。看来吃的面子是不分穷人和富人的,都很讲究。穷人有穷人吃的“面子”,富人有富人吃的“面子”,不过穷人因为没钱只能用虚伪来争吃的“面子”,而富人却要用钱来争吃的“面子”。
今天人都富裕了,如果都争吃的“面子”,浪费那就太惊人了,有消息说:目前我国食物浪费现象十分严重,据权威部门公布的一项从二零一三年至二零一五年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餐饮食物浪费量每年约为一千七百万至一千八百万吨,相当于三千万至五千万人一年的口粮,有报道说:“在不少地方习俗中,餐桌上的菜如果被吃光了,会显得招待不周,因此,在婚丧嫁娶等大型聚餐活动中,浪费现象更是十分突出。餐饮行业的权威人士说,婚宴中的浪费现象特别严重,这多是因为主人喜欢讲排场,所以菜量远远大于可消费量。”讲排场,实际上还是一个“面子”的问题,可见当前中国人吃的“面子”成本之高,无不令人担忧。
节约光荣,浪费可耻,浪费只会让人丢掉“面子”,只有节约的人才会真正赢得吃的“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