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晓荷·心愿】家乡的月亮(征文·散文)
一直以来,我对家乡的月亮有一种特殊的情怀。记忆中,家乡的月亮有时候像玉盘,有时候像镰刀,挂在后山的牛儿山头,皎洁的月光沐浴着小山村,朦朦胧胧,静谧而安详……
听母亲讲,我还在襁褓里的时候,如果晚上啼哭,她就把我抱到洒满月光的院落里,我瞪大眼睛望着夜空里的月亮,立刻止住哭声。母亲一边来来回回地走动拍我,一边轻轻地“喂喂”地哄我,我就甜甜地睡着了。
刚刚记事的时候,我发现每一个傍晚,月亮总是从老屋后的牛儿山上慢慢探出头来,轻轻地挂在山顶那棵大洋槐树梢上,似乎在笑眯眯地向我招手,不由自主地牵引着我的脚步。
我总是纠缠着母亲,要她带我去山顶摘月亮。母亲解释说,月亮不在山顶上,它在很远很远的地方。我当时不相信了,又哭又闹:“月亮明明就在山顶的树上嘛!”母亲执拗不过我,牵着我的手往牛儿山上爬,等我们气喘吁吁爬到山顶时,发现月亮怎么跑到对面的小山上了。我继续固执着,母亲只好带着我又爬上了对面的小山头,结果月亮又在下一座更高更远的小山头上。那时候,我真的不明白,月亮明明离我们那么近,为什么我们追不上它呢?
老家的院子里有一张石桌,在那贫困的岁月里,为了省电,遇到有月亮的夜晚,我们就借着月光在石桌上吃饭。我狼吞虎咽的时候,母亲就在一旁打趣:“君儿,吃慢点,光线不好嘞,不要把饭喂进鼻子里去了!”
老家是一个大院子,住了好几户人家。在夏天,每天晚饭后,大家都端出小木凳到院子里乘凉。
每晚,单身的唐大爷是最早搬出他的老竹椅,悠闲地坐在上面眯缝着眼睛,摇头晃脑地哼上几句川剧。摆在旁边地上的收音机,里面播放着评书《三国演义》,袁阔成抑扬顿挫的声音回荡在院落,增添几分热闹。大家一边悠闲地摇着扇子,一边天南地北地吹牛,他们会讲许多好听的民间故事吸引了我。
听大人们讲我才知道,原来月亮上住着一位嫦娥美女,她经常抱着一只玉兔。我就目不转睛地仰望着月亮,希望看到她曼妙的身影,幻想着她在夜空里,长裙飘逸地向我飞来。
我家门外有一条绛溪河,有时候,父亲会划着船儿下河捕鱼,以此改善家里的生活。那时候,家里还没有电风扇,在酷热难耐的夏夜,很多时候,父亲带上母亲和我一起坐上了小船。
父亲习惯地叼着一支粗大的叶子烟卷使劲吸着,一边慢悠悠地划着船桨,随着“哗啦哗啦”的水声,小船缓缓前行,河面上凉风习习,月色散落在波光粼粼的水面,像撒了无数的碎银,我探身去捞,捧起的只是一汪清水。两岸的水草里,鱼儿不时发出吐泡的“咕噜咕噜”声,偶尔传来大青蛙“呱呱”的清脆声,一切都那么详和。母亲这时候总会情不自禁地哼唱起歌:
让我们荡起双桨
小船儿推开波浪
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
许多花儿绕着绿树红墙
小船儿轻轻
飘荡在水中
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
……
而困了的我,依偎在母亲的怀里,渐渐睡去。等第二天醒来,发现已经躺在家里的小木床上。
很多时候的夜晚,滢滢的月光会倾泻进我的那间小屋,轻柔地落在我床边的书桌上,将我温柔地包围,它陪伴着我读书写字。很多个午夜,醒来的我会躺在床上,睁着惺忪的睡眼,静静地望着深邃的夜空,月亮在云层里慢慢地移动着,乡村的夜那么寂静,那时那刻,我的心特别的柔和!
那时,我在镇上读初中,距离学校约摸十来公里路程,需步行一个小时,每天我都要早起。特别是在冬天里,天色未亮,雄鸡还在陆陆续续地啼鸣,我和同院的阮哥哥就一起出门赶路了。
清晨的绛溪河,水面上笼罩着薄雾,四周的田野朦朦胧胧,流淌着寒气。我和阮哥哥一边跺着冻僵的双脚前行,一边嘴里哈着热气。而月亮孤零零地挂在天上,可怜巴巴地望着我们,我们一路走它就一路跟随。
每次经过安济桥时,阮哥哥都要捡起一块石子,他扬起手臂潇洒地扔了出去,石子在半空中划出一条优美的弧线,在快要坠入河里的一瞬间,又沿着水面跳跃几下,溅起了一串串小水花,水花映衬着月光,像一条条小鱼在跳跃。我对阮哥哥的这项绝技佩服得五体投地,兴奋得一个劲地大喊“啊啊啊啊”!不知谁家的狗儿被惊动了,“汪汪”地大叫起来,我和阮哥哥相视偷笑,加快速度赶路。
上学的途中,还要经过一座山坳,那里有一片坟地遮掩在茂密的丛林之中,月色根本穿透不进去,那段路显得特别的阴森恐怖,每次经过,我都紧紧地拽住阮哥哥的衣角,其实他也紧张得直哆嗦,还不停地安抚我:“别怕,别跑,越跑心跳加速就越紧张,仿佛感觉身后真的有人追赶一样!”
每次走出那片坟地,松开扯住阮哥哥衣角的手,才发现手心里已经出汗,湿漉漉了。当月光重新照耀在我身上的时候,心就渐渐平静下来,特别的踏实了。
在县城上高中的时候,我和班上的一个女生走得特别亲近,她的性格活泼开朗,我们相处得像哥们一样,建立了很好的友谊。
那一年下了一场大雪,整个县城银装素裹,雪停了,月亮不知道什么时候钻了出来,月光映衬着周围格外光亮。
记得那个晚自习后,我们准备去吃夜宵。走在大街上,脚底的积雪被我们踩的“吱吱”作响。突然,我有一种冲动,想牵起她的手。我碰了碰她的手,感觉到她的手在微微地颤动收缩了一下,我鼓起勇气抓住她的手,她想挣脱,我却牢牢地拽着,她只好作罢。
她手心的温暖像电流一样传递过来,冲击着我的全身,让我震颤。那一刻,月亮不知什么时候,也娇羞地躲进了云层。多少年过去了,那种美好的感觉至今回味起来依然如初。这是生活给予我的厚爱,它让我在以后人生的路上,懂得了珍惜与感恩。
高考落榜后,我不愿像父母那样在小山村里辛劳一生,我想在外面的世界寻找到自己的梦想,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于是,我去了沿海经济发达的广东,应聘进了一家五金厂,做了一名流水线工人。从此,我远离了父母,远离了小山村,也多少年没有再看到家乡的月亮。
每天,十多个小时的工作后,我喜欢在有月亮出来的夜晚,登上宿舍的那栋楼顶,仰望月亮,静静地与它对视,可以如此动情地触摸着自己的初心。月亮就像母亲的笑容,让我感受到了慈祥。可是,在座机器轰鸣的工区里,再也感受不到夜晚的安宁,月色的纯净。于是,我就更加思念家乡的父母,家乡的月亮,游弋在绛溪河上的小船,还有阮哥哥划出的漂亮的水漂……
每一年的中秋节,我都要和母亲通电话。那年的夜晚,我还在忙碌着加班,母亲打来了电话,亲切地问:“君儿,今晚吃月饼了吗?”
“吃了,可是没有妈妈您给我小时候做的月饼好吃!”我的声音有些颤抖。
母亲在电话那端就笑了:“傻孩子,当然外面卖的月饼好吃呀!”
妈妈话锋一转又追问,“君儿,你那里看到月亮了吗?家里的月亮好圆好亮啊!”
我把目光投向窗外,漆黑一片的夜空下细雨绵绵,哪里有月亮的影子!我却强作俏皮:“妈妈,今夜这里也有月亮,可就是没有家乡的圆啊!”
“傻孩子,月亮都一样的!君儿,在外面照顾好自己,要吃好穿好……”
母亲的话好亲切好柔和,我的喉咙立刻哽咽了,眼前润湿而朦胧起来。
家乡的月亮,它一直伴随着我在成长的路上,如此滋润而丰盈着我的生命,它像一盏不灭的灯,是那么明亮,永远照耀在我前行的路上,它让我无论遇到什么挫折,都能微笑地面对!
什么时候,我才能停止漂泊,像家乡的月亮一样,陪伴在父母的身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