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荷塘月色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荷塘】情怀汤罐(散文)

精品 【荷塘】情怀汤罐(散文)


作者:素墨清香 秀才,1034.54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327发表时间:2017-03-16 15:54:59
摘要:我是吃汤罐煮的饭长大的,当然还记得它的样子,也记得是从它开始我懂了事。

【荷塘】情怀汤罐(散文) “汤罐,你们还记得么?”站在外面聊天的伙计们被这突其如来的提问搞懵了,说话的人见大伙愣着,赶忙做个手势提醒大伙,见还是没有反应,干脆补上一句:“那个圆圆的东西,用来烧茶煮饭的。”
   “哦!”大伙终于记起了它,于是异口同声地答道。
   说起汤罐,几十年不用不见,得在记忆里搜寻。
   叫“汤罐”是俗称,学名叫什么不知道,只知道是小时候用来烧水煮饭的用具。
   汤罐跟锅的作用近似,但形状与功能还是有很大区别。锅能炒菜,汤罐不能,但汤罐没沾过油,烧水不带油味,烧出来的水泡茶洗澡最好。
   跟锅一样,汤罐也是用生铁铸的,说它圆又不圆扁又不扁,想说清楚它的形状一时半会还真难讲清楚。仔细一点说,汤罐底下是个水杯盖大的小平底,利于放在地上平稳,往上是个椭圆形的大葫芦肚子,再往上稍微收紧一点就是颈,颈口呈倒八字形向上敞开,这独特的设计是为了方便盖盖子。
   家家户户有锅还用汤罐,原因就是它方便省事还不占地方。用锅煮饭,事先要烧热水洗锅抹灶台,然后灶上一把灶下一把忙个不停。
   用汤罐煮饭只须抹抹盖子,打瓢水晃晃汤罐内,米淘加好水,点着炉子烧起硬柴来,中间还有空闲做点别的事情。吃完饭,洗洗盖子涮涮罐内,三下五除二就搞定了,很省事!
   记得小时候煮饭就是从用汤罐开始的。
   那时候,父母在生产队上劳动,回家吃饭的时间不多,还要抽空到自留地里忙一阵子。年少的我想帮一把,让父母有更多的时间到自留地里种菜,或是让父母能够休息一会,七八岁时我就开始学做饭了。
   灶台高,我人小个头矮,干脆就烧炉子用汤罐来煮饭。
   清楚地记得那天下午放学回家,我兴冲冲地将书包往桌上一放,学着大人模样麻利地淘米煮饭,直到隔壁邻居婆婆跑来说饭烧焦了,才吓了一大跳。揭开汤罐盖,眼睁睁地看着一汤罐烧焦了的饭,吓得我呆呆地站在原地不知如何是好,后来还是心善的邻居婆婆牵着我叫到她家避避,等父母气消了再回家。
   当父亲在邻居家昏暗的灯光下找到时,我还是胆怯怯地往邻居婆婆怀里躲,邻居婆婆再三叮嘱父亲:“莫打孩子,怪懂事的。”直到父亲“嗯”地答应了,我才松开手跟着父亲回家。
   回来父亲真的没有打我,反而一个劲地夸我长大了懂事了,晓得帮父母了。
   一声“伢崽”叫得好亲切,母亲坐在炉子前手把手地教我煮饭。炉火照得我和母亲的脸上都红通通的,母亲边烧火边跟我讲烧炉子的要领。
   汤罐架在炉子上煮饭,烧火也有讲究,炉子空间小柴放多了烧起来是黑心火,火不旺反而煮饭慢。炉子里添三四根柴,腾出空间火才旺。
   站在旁边的父亲倒是特别关心安全,怕滤米汤时烫着,特意嘱咐用葫芦瓢舀出来滤米汤。
   母亲还教我饭煮开了,汤罐里的米煮到中间刚好没有生米状的白点正好滤米汤,闷饭时汤罐里的米汤留到饭面上不见水就可以。
   这一夜,母亲的脸是甜笑的,父亲的脸是笑的,我的心是暖的,晚饭也分外香。
   牢记母亲的话,煮几回就熟能生巧了。
   再后来知道闷饭时将鼻子对着汤罐盖闻一闻,闻到浓浓的香味就是熟了,就不再添火了。
   实际上用汤罐煮饭说起来啰嗦做起来简单。小时候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除了逢年过节或是家里来客,都是我用汤罐架在柴炉上煮饭,自己煮的饭吃起来特别香甜可口。
   生铁汤罐又黑又脏又重,后来有了跟银子一样漂亮的铝汤罐,用起来又轻又干净煮饭更快,不知不觉生铁汤罐就搁在了厨房的角落里,再也没人记得它。
   长大后,因生活所迫外出谋生,等十几二十年后回家,竟没了汤罐。
   遥远的岁月里,人们曾经一日三餐离不开的任劳任怨的汤罐,就这样在社会的进步中悄悄地消失了,和许许多多的工具器皿一样,不知不觉地离开了人们的视野。我想,物如是,人老了的归宿亦是如此吧!
   现在,上了年纪的人,有点怀旧感的人偶尔还能记得起它——汤罐。
   我是吃汤罐煮的饭长大的,当然还记得它的样子,也记得是从它开始我懂了事。

共 158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情怀汤罐》这一篇散文记以怀旧的思想叙述,将何为“汤罐”解释,把“汤罐”用途描述,重点叙述自己与“汤罐”的情怀。往事记忆,自己苦涩的童年叙说,“时代的造就,条件所迫,不用父母吩咐,没有大人指点,我们那一代小孩到懂事的年龄就自觉地知道要煮饭做家务。”自己用“汤罐”学做饭故事描述生动感人,然,时光流逝,作者文写感叹:“遥远的岁月里,人们曾经一日三餐离不开的水里火里任劳任怨的汤罐,就这样在社会的进步中悄悄地消失了,和许许多多的工具器皿一样,不知不觉地离开了人们的生活和视野。”最后作者笔锋一转,升华了主题,以物说人生:“我想,物如是,人老了的归宿亦是如此吧!”欣赏了,力荐共赏,感谢赐稿[荷塘],期待精彩不断!【编辑:程南】【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170319000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程南        2017-03-16 15:55:48
  感谢赐稿[荷塘],[荷塘]有您更精彩!
2 楼        文友:程南        2017-03-16 15:56:04
  问候作者,创作愉快!
3 楼        文友:程南        2017-03-16 15:59:35
  “汤罐”叙述,此文怀旧,故事生动,情愫心留。
回复3 楼        文友:素墨清香        2017-03-18 08:26:13
  谢老师
4 楼        文友:红叶摇秋风        2017-03-17 12:13:36
  欣赏学习精彩文章,祝老师在荷塘创作愉快!
回复4 楼        文友:素墨清香        2017-03-18 08:27:49
  谢老师!
回复4 楼        文友:素墨清香        2017-03-19 17:57:47
  感觉老师!
5 楼        文友:天龙        2017-03-18 06:24:23
  祝老师在荷塘写作快乐、佳作频频!!
回复5 楼        文友:素墨清香        2017-03-18 08:28:19
  谢社长!
6 楼        文友:红叶摇秋风        2017-03-19 10:06:34
  祝贺老师美文获精!向老师问好。
7 楼        文友:天龙        2017-03-19 11:11:21
  祝贺佳作斩获精品,精彩继续哦!!
回复7 楼        文友:素墨清香        2017-03-19 17:57:03
  谢谢社长!
8 楼        文友:阿巧        2017-03-23 17:14:41
  祝贺老师美文获精品!精彩无限!
时光安然,岁月静好!
回复8 楼        文友:素墨清香        2017-03-24 22:01:25
  谢谢阿巧老师!
共 8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