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殊批示”的启示
摘要:莫特殊。
二次大战结束后,一位刚从柏林回来的将军向斯大林汇报工作。斯大林很满意,一个劲儿地夸奖他。
汇报结束后,将军依然坐在那里,吞吞吐吐,脸露难色。斯大林关切地问道:“将军同志,您还有什么问题?”
“我讲一件私事,想……”
“请讲吧!”
将军犹豫片刻,说道:“我从德国弄了点喜欢的东西回来,被边防检查站扣下了。如果有可能,我请求他们还给我。”
“可以。请您写一份清单,我批个字就行了。”
将军马上掏出早就准备好的被扣物品清单。斯大林立即批示边防检查站如数归还。
将军连连称谢,斯大林只说:“不必。”
将军仔细一看批示,见上面对他的称呼不是“将军”,而是“上校”,不由问道:“斯大林同志,您这里是不是写错了?”
“不,完全正确,上校同志!”
以上轶事,是从《党课》月刊1997年第3期看到的。读了之后,给人的启示至少有三。
——形象不仅可以改变,而且能够立即就变的。将军汇报个人的私事之前与之后,其形象在斯大林心目中,显然是截然不同的,可谓大打折扣。
——官职状况不是只升不降,而是能够立即下滑的。这里的“将军”,能否变成“上校”,轶事中尽管没提,但后果显然是不妙的。
——明智与否不是始终如一,而是能够立即转换的。将军汇报工作时,见斯大林很满意,一个劲儿地夸奖他,于是耍起小聪明,提出非分要求。可当斯大林做出“特殊批示”之后,恐怕就立即感觉到了自己的不明智了吧?
【编者按】因为一个非分要求,将军的身份在斯大林的“特殊批示”上降为上校。我想,斯大林当时就因为将军要求为他挟带的私货,请求斯大林批条子照顾放行,从而被斯大林瞧不起,他的将军身份也在斯大林的心中大打折扣。不知道这位将军是否感到了一种危机正向他袭来,而这个危机是他自己的私心导致的。我们中国能否也像斯大林一样,对于那些不够自重的官员,也在职务上打些折扣?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推荐共赏。【编辑:湖北武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