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怀念家乡的枣树

编辑推荐 怀念家乡的枣树


作者:史建民 秀才,1398.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337发表时间:2017-05-09 17:18:21
摘要:棗园是我的家乡,生我养我的地方,从我纪事起滿山遍山都是棗树,棗树发芽很晚,大约在立夏后才开花, 枣 树的叶,呈椭圆形,幽绿而硕大,透亮,经脉既是在黄昏下也隐约可见,如果是在晚上,它便会投射些微的月泽,极是瞌睡人的眼球,仿若是从天蓝掉下的色素一般,醉人的眼。

在陇东黃土高塬,泾河峡谷之中,有一个不大的县城——泾川县。古时称安定府,著名的大云寺,西王母宫就座落在这。五千年前的阮共方国也在这里。沿县城向东三里许的泾河北岸,有一个依山傍水的村庄、枣园。从泾河南岸远远望去,其山形极平臥的老虎,昂首卧在泾河边上。如果把泾河称为龙的話,那便是虎踞龙盘了。
   枣园是我的家乡,生我养我的地方。从我纪事起滿山遍山都是枣树,枣树发芽很晚,大约在立夏后才开花,枣树的叶,呈椭圆形,幽绿而硕大,透亮,经脉既是在黄昏下也隐约可见。如果是在晚上,它便会投射些微的月泽,极是瞌睡人的眼球,仿若是从天蓝掉下的色素一般,醉人的眼。即便是在暴雨天,它也总是能做到明哲保身。枣树的生长条件极低,它也总是能在寒,极旱,极恶的条件下安然地生长,不必总是需要人们的特意关照。它只是尽力是蓬勃着,蕃彧着,不带丝毫的不满或是不情愿,这就是它在这苦旱的西北高塬得以存在的理由。它没有过多的要求,无法动它分毫,就是哪怕一些细微的槎桠也不会轻易地下落,更不用说是粗硕的枝条了。每年中秋节前后,是枣热透的時候,红彤彤的枣挂满枝头,过路的人不论是谁向枣树上扔上石块,总会打下甜枣半地,拾起来也不用洗,就可以吃,甜甜的,酸酸的,也许是水土的原因,枣园的枣的甜酸酥别与他地,难怪泾川当地顺口溜说“蓝家山的李子枣园的枣”了。
   小时候每年麦收收季节,趟在枣树下,吃碗浆水面,喝口黑豆茶,酒麩子,听唱段秦腔,一天的劳累全完了,夜晚透过枣树叶的缝隙遥望銀河,自然会想起母亲讲的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总希望长大后能找个好媳妇。
   我大底是去年金秋的八月回了趟老家……只见遍山的枣树全被坎了,整个村庄变得光禿禿的,全部按镇上的要求裁上柿子树……只有我6岁时我们在父亲的安排下,兄弟姐妹6人栽的那株枣树还在……此时,它已经成熟了,甚至有点发胖,枝叶也比以往长密了许多,倒令我有点不敢与它相认,记得我当时种植它的时候只有将近一米,个头矮,干柔弱,身板还不是太好,我单以为恐要白浪费我的一周的劳力,这对于我来说就有点极不合算了。可今,我算是误解了它,它很壮硕,苍翠,也很活泼,有时不经意间也曾向我招过手,这已然足够。
   听父亲讲,民国十八年,陇原大旱,唯枣树挂果,救了全村人的性命,枣树有恩于我们。一九七五年全国以粮为刚。把河川里上万棵枣树全砍了,看着被砍倒的树干,我见老父亲第一次流了泪,去年又把山塬峁沟的全砍掉了,到处光禿禿的。
   最可恨的是史氏祠堂前一棵八百年的老树也无影了,据说是镇上決定要发展特色经济……
   我怀念枣园我的家乡,我念枣树,憎恨当地政府的无知……

共 107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的家乡是枣园,这是名副其实的,因为这里满山满沟都是枣树。文章描写了枣树成熟时的美景,讲述了枣树对作者家乡的环境条件的适应能力,这些都说明了枣树与作者家乡的缘分。文章也描写了村里人在枣树下的悠闲快乐的幸福生活。现在作者的家乡,已经名不副实了,因为枣树已经被政府要求全砍了。连那八百年的老树也没有逃过厄运。文章不仅写出了深情,也写出了思考。【编辑:春雨阳光】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7-05-09 19:52:29
  农村要发展,但是引种新的经济作物必须要符合当地的环境,否则就是害农。我的家乡,曾经让一个村种植黑宝石李子,结果根本就卖不出去,因为引种后的果子,味道远不如原产地。读到这篇文章,我想到了我家乡的这件事。
语文教师
2 楼        文友:史建民        2017-05-09 20:43:36
  看见被砍下来的枣树,每见街道上一斤三元的枣,我真的很心酸,我的家乡真名不符实了,
网名,香山红叶,太统烟雨
3 楼        文友:借双慧眼看世界        2017-05-10 11:05:22
  拜读老师佳作,不由想起了老家的枣树,品读学习:甜甜的,酸酸的,也许是水土的原因,枣园的枣的甜酸酥别与他地,难怪泾川当地顺口溜说“蓝家山的李子枣园的枣”了。
走向太阳的路是烙人的,但太阳永远那么迷人!
回复3 楼        文友:史建民        2017-05-10 22:27:56
  谢谢点评
回复3 楼        文友:史建民        2017-05-10 22:28:34
  谢谢点评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