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说征文】最后的盲流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是知识青年大返城的高峰期。在农村在边疆当了十年左右农民的各城市的知青,都以困退病退接班等等的形式,返回到了城里。
同样是知识青年,舜天行却没能赶上这班返城车。
一九六九年四月,舜天行从金海市随同一大批同学,到了内蒙古。他和其他三十六名同学到九连环村落户,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那时候他才十七岁。正是青春萌动的时期。来到九连环村也就五天吧,舜天行就和村里的贫农和正太的二女儿和山花搞到了一起。一个多月后,和山花跟爹妈说:“俺怀上了舜天行的孩子了,你们看让俺们咋整吧?”
多亏了和山花的伯父和正合是九连环村的革委会主任。和正合批准了舜天行跟和山花登记结婚。他立马给两个青年人开了介绍信,两个青年人立马到公社办好了登记手续。与此同时和正合还上报了材料,把舜天行当做扎根农村干革命的典型。舜天行跟贫下中农打成了一片,跟贫农女儿结婚成家,不愧为是知识青年的榜样!一下子,舜天行便在公社里县里作报告,理所当然的成了学习毛泽东著作的积极分子。没过多久,舜天行就成了全自治区知识青年的典范!一时间,舜天行红的发紫了啊!舜天行成了知识青年扎根农村的一面光辉的旗帜。
舜天行跟和山花结婚没几年,居然生了三个孩子,三个都是闺女。一年一个,三年连生啊!大女儿起名叫舜萌,二女儿叫舜郦,三女儿叫舜艺。
到了一九七八年,舜天行不再外出作报告了!知识青年已经有回城的先例了。到了一九八零年,九连环村的三十七名男女知识青年,三十六名都回城了,或办病退或办困退或办接班。可舜天行是什么也办不了了。政策不允许他回城,因为他跟当地村里的女人结婚了。要回城也不是绝对不行,只是一定要跟当地的女子离婚。
不回城里,舜天行不甘心啊!离婚?他下不了这个决心。真要是离婚了,那还不如死了!到末了,舜天行还是留在了村里。他当上了村里治保委员,脱产,不下地劳动。
到了一九八八年,村里的土地都已经承包给个人了。舜天行不会干农活啊!实际不是不会,他就是懒啊!当先进典型四处做报告,那些年啊,根本就没怎么下过地,没干过什么农活。于是他一狠心,做出了个极为大胆的决定。他跟和山花说:“我决定回城,不要户口了!山花,我跟你讲啊,你跟三个孩子都跟我回城……”
“咋回啊?”和山花说:“一家子五口人,住哪儿?干什么?吃什么啊?”
“车到山前必有路啊!”舜天行说:“咱们先住我姐姐家。实在不行,咱们就租间小房子住。老天爷饿不死瞎家雀的!在这村子里种地,我是万万干不了的!你们娘四个,愿意跟我回城,那咱们就走!不愿意呢,那你们就留在这九连环村。等我发达了,我再把你们接进城。”
和山花笑道:“等你发达?那得马长犄角牛打滚的年月吧?跟你说,你这样的什么也没有的进城,你就是个盲流了!”
“盲流就盲流吧!”舜天行说:“我就当个盲流吧!我离开城市的时候,到你们村,是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这会儿,我什么都没有的再回城,我可不就是个盲流吗!没关系的,盲流就盲流吧!反正我是坚决的要回城了……”
和山花很是通情达理的。她说:“还是你自己先当盲流吧!我和咱们的仨女儿,就在这村里等你!等你发达啊……”
舜天行一个人什么也没带,回到了金海市。城里只剩下他姐姐一家亲人了。姐姐想要让他住在家里,可姐夫还有外甥外甥女们那是坚决不答应的!人家不答应,自然有着不答应的道理的!没办法了,舜天行跟其他的盲流一样,也在工地上大水泥管道里睡觉。白天便收废品。他把收破烂废品当成了自己的职业!
舜天行不会种地不想种地不爱种地!可他倒挺善于经营的。当了两年多的盲流,他靠收废品破烂,积蓄了一笔钱,不算多可也不算少啊,一千一百二十九元三角了!他花了八百一十元,买了四间平房的一个小院。至此,他不再收废品了。他做起了水果买卖。
一九九二年的春天,一批又一批的农民从四面八方涌进了金海市。城里人称他们为盲流。当然了,舜天行也是个盲流啊。
没多久,一个新词被收进了汉语词典,这就是“农民工”。至此,盲流一词便退出了。盲流不再是盲流,而是特别体面的农民工了。舜天行自然也不再是盲流了。他自己说:“我是城里的最后的盲流了。”
一九九九年十月,舜天行把妻子和山花和三个女儿接进了金海市。
三个女儿已经不止是三个女儿了,都嫁人了,都有孩子了。三个女儿拉家带口的一股脑儿的涌进了舜天行买的小院。
“咱们都得创业谋生啊!户口不户口的,没什么关系的!”舜天行说:“要看清楚了啊,主要是挣钱!只要能挣钱,那什么都会有的啊!”
三个女儿女婿都干起了买卖。什么挣钱就卖什么!在舜天行的指导下,没几年,就都发了财了啊。
没多久,平房改造!这下子可让舜天行赶上了,一个小院四间平房,换得了四套两室一厅的大偏单!自家跟三个女儿家都住上了楼房,这让舜天行做梦都笑个不停了。
早年间从九连环村病退困退接班回到金海市的那三十六名知识青年,一时倒是都进了工厂有了工作,可没干多少年,就都下岗了,都没了铁饭碗了。只剩下一个真正的城市户口了!
舜天行的买卖做大了,跟三个女儿女婿一道,办了个水果蔬菜批发贸易总公司。他顺理成章的成了公司总经理。
舜天行成了先富起来的那一部分人之一,舜天行步入了富人的行列了。
舜天行出钱张罗着,把早年从九连环村回城的知识青年,集中到了乐天天大饭店。九连环村的知青在金海市聚会了。
三十六名有户口的回城知青,一个个的都伸着大拇指,夸赞着一时还没有户口的舜天行:“你真棒啊!你成了大富翁了啊!”
“嗨!”舜天行说:“有什么可棒的啊!我搭上了盲流的最后一班车罢了!我也幸运,我算是咱们国家最后的盲流了!”
早年从九连环村回来的三十六名知识青年,举杯为舜天行这个最后的盲流祝福!
大家都说:“舜天行是个大企业家了啊!”
舜天行笑道:“不不不,我啊,盲流的帽子摘掉了,我应该算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工了。或者说大点,是个农民小企业家罢了。”
江山小说作者交流群 483319874
群里定期还会讨论小说写作问题,互相学习。祝您身体健康,写作愉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