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抢收
农机手小王,陪伴小麦联合收割机十一个年头了,农机手圈里送他外号“三夏”农忙“收割王”。
故乡鲁西南进入六月天,广袤的原野,麦浪滚滚,遍地金黄,处处飘散着诱人的麦香。
“咕咕、咕咕,麦子要熟……”布谷鸟唱着歌儿飞还故乡。
“好好,一定、一定!先来后到是常理,咱不能东一杠子西一锤乱了套,是不?”麦子熟了,预约小王收割的电话不分时间响个不停。
“行,俺把俺村要收割的户一准给你组织好,就盼你‘收割王’早点来。”
每年“三夏”麦收期间,农机手小王常常凌晨四点起床,有时会一直忙到次日凌晨。小王理解农民抢收抢种的心情,没白没黑鏖战在广阔的麦田里,有时一天凑合着吃上一顿饭。
今年,六月一日上午,全市“麦收开机”,当天九千七百台小麦联合收割机驶进麦收主战场,收获小麦不下七十万亩。小王又创下单日收割小麦面积、产量双桂冠。
记者追着问:“你是小麦收割王,今又创佳绩,辛苦吗?有何感想?”
小王抹抹脸上的灰尘,傻傻一笑:“嘿嘿,我只在本市乡村跑,累是累了点,不算太辛苦,真正辛苦的是去外地或外地来咱市割麦的农机手,他们一台收割机有两名农机手,轮番上阵,机器二十四小时不歇,那才算个苦!”
“能停停不?把我家的麦子先割了。”
“你不是前村的小王吗?我和你爹是同学,看看能来俺村先收割一天,行不?”
“天气预报说,这几天天气复杂多变,阴雨天多,先给我割了,我出双倍的钱,干不?”
小王从东村去西村的路上,不时有人半路截车出高价求收割,因事前有约,小王不假思索、婉言回绝。
“天昏地暗要下雨,你咋还往别村地里跑!你个鳖羔子,人家的麦子是粮食,咱家地里长的麦子不是人吃的粮?赶紧的去咱地里收麦去,要不然看我咋收拾你。”电话里,小王的爹气呼呼说着难听的气话。
看这天,真要下雨了。
“对不起,有点急事我要走,回来给您再收割。”看上去心急火燎的小王给西村的主任撂下一句话。
“天要下雨,麦子割一半,你能撂挑子走人?都是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乡里乡亲,不仁义啊!简直就是瞎胡闹……”
没多解释,小王开起收割机走人。
“快点、再快点!那可是她一季子的指望,决不能耽搁了!”小王想着心事,尽量加快车速,急急火火地从西村向南村一块熟悉的麦田赶。
“不孝子啊!就算你钻到地缝里,今天老子也要把你揪出来!”撂下电话半小时后,小王的爹走进自家麦田,没见小王,突起一股无名火,打小王电话也不通,便发了狠、咬牙切齿,骑着电车一路骂骂咧咧寻小王。
看到小王时,雨点已落地。
“哼哼,自家麦子你不顾,是你爹?还是你娘?下雨抢收挂你心上!”
呀!地头站的咋是她?!
李大娘是军烈属、还孤寡。
“哎呀,孬小他爹,孩子年年帮我收麦,钱不要我一分、饭不吃我一口。唉唉,今天你又赶过来……”和小王的爹打着招呼,李大娘泪眼婆娑。
“呀呀,孩他大娘您说的哪里话,您对国家有贡献,这点小忙必须帮,来晚了,来晚了!”小王的爹来时怨气撒浄光,慌忙撑起口袋帮装粮。
雨点大了、密了,李大娘尽力踮起小脚,伞罩在小王和他爹的头上方。
这是个真实的故事,感动着。
“哼哼,自家麦子你不顾,是你爹?还是你娘?下雨抢收挂你心上!” 呀!地头站的咋是她?!李大娘是军烈属、还孤寡。
雨点大了、密了,李大娘尽力踮起小脚,伞罩在小王和他爹的头上方。
眼看要下雨,农机手小王的爹看到儿子舍己为国家做出贡献的李大娘收麦子,怨气撒浄光,慌忙撑起口袋帮装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