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趣事(三题)

编辑推荐 趣事(三题)


作者:彭怀仁 布衣,244.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575发表时间:2017-07-22 15:38:16
摘要:写文人众生相。

趣事(三题) 虚构
   我在小城街头,遇见一位文友,他张口便问:你去老年大学捞外快呀!
   我被他问得獐头鹿耳,忙说,没有呀!
   他眼睛轱辘一转,说,我前不久读了你写的一篇散文,你说,你去给老年大学的学员上课。
   我说,我是写我去老年大学上课,可那是我编出来的。
   他说,熟人看见都信以为真,你还真会糊弄人。
   我听后,哭笑不得,他本身也是做文章的,不可能不知道很多故事都是文人编出来的。我写的那些文章,有很多事,不一定是我的亲历所见,有些是听别人讲的,有些是自己想出来的。咋可能全都是自己的亲身经历?我只好对他说,我不是糊弄人,我只是借讲课引出故事来。我早几年写的文章,也有去老年大学上课的事,也许先生没读到,老年大学的课堂,不过是一件道具罢了。前几年,我写的小小说《追忆》,也是说我在老年大学课堂上,遇到一位几十年前的熟人,想起了几十年前的往事。
   他说,《追忆》,我没有读过,不过,小说允许虚构,其他样式的文章,可不兴虚构呀!
   其实,他开头说的,我去老年大学给学员上课那篇,明明标着小说。他却把它说成散文,我也不便抵他,因为,他也写过不少小说。小说本身允许虚构。加之,如今的文章,文体混淆不清。用散文笔调写小说,用小说手法写散文,早已司空见惯。我只好说,如今啥体裁可以虚构,啥体裁不可以虚构,搞不灵清了。乱写乱有理,想咋写,就咋写,好像没有什么明显的界限。
   他说,你说的,的确是事实,但是,都乱写,那么,岂不是不要文章体裁分类了?事实上,文体还是需要分类的,文体分类,是前人经过长期研究,做出的定论,文章不分类,那就乱了章法啦!
   我听后,觉得他说的完全是事实,也能站得住脚,但他把我写的小说当作散文,也是犯了常识性的错误。我不便反驳,只好说,文体是要严格分类,不能乱了章法,别人乱写乱有理,那是别人的事。我们自己还是得讲规矩。
   他说,这就对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以后,写文章,还是不能乱来,不该虚构,就不能随意虚构,都活到这把年纪了,不能让后生笑话。
   我说,先生说的是,以后,我不会胡乱虚构了!
   他抬起手,拍了拍我的肩,说,记住,以后写文章,除了小说,都不能虚构。
   我说,谢谢先生提醒,我记住了,小说可以虚构!
  
   另类
   一天,文友老关打电话告诉我,他打算去采访当地文化名人奚先生。让我陪他去一趟。因他与奚先生不太熟。我问老关:你打算写他?
   老关说,奚先生最近在当地电视台开论坛,反响很大,我想写篇访谈录。
   我说,奚先生不太喜欢宣传自己,别去了。
   老关说,奚先生做学问大半辈子,早已名声在外,他写了一辈子文章,出了多部专著。我们也该写写他做学问的执着精神。
   老关说的是事实,但我知道奚先生一向低调做人,不愿张扬。但我再说类似的话,老关会以为我不想陪他去。只好说,那就去吧!
   3天后,老关打电话给我说,他打听到奚先生当天有空,约我前去。让我到文化广场东门等他。
   我去到文化广场东大门时,老关已候在那儿。于是,我俩便去奚先生家。
   敲开奚先生的门后,奚夫人问:先生知道你们要来吗?
   老关说,不知道。我们找先生说个事。
   奚夫人说,那就请进吧!我去问先生有没有空?
   我和老关进到客厅坐下后,奚夫人从里屋出来说,请稍候,先生一会就来。说完,奚夫人便给我俩泡茶。
   我们还来不及喝茶,奚先生便从内室走出来。他一见我就说,多日不见,也不过来坐坐?我说,你是大学者,我怕浪费你的时间。
   奚先生说,时间再紧,和老朋友叙旧的时间还是要匀出来呀!说着,他指了指老关,问:“这位先生贵姓?”
   老关忙起身,说,奚老,我叫关尤,久仰先生大名,今日特来拜望!
   奚先生说,快请坐,你这样一说,我脸发热。大名谈不上,虚名有一点。可是,做学问这玩艺,是石碾滚磨盘——实(石)打实(石)!关先生来我这儿,有事吗?老关欲言又止。
   我忙说,关先生刚从杂志社退休,是本地的一支笔。他久闻先生大名,硬是拉着我来结识奚先生。
   我说话的当儿,老关神色紧张。听我没说出他来的目的。忙说,是啊!早想来拜望先生,苦于无人引见。想见先生,是因仰慕已久,并无啥事?
   我说,你不是……
   我的话刚出口,就被老关打断了。他说,奚先生平易近人,不像其他学者那样让人仰视,实在少见!
   奚先生说,学者又怎样?分工不同而已!闲聊一阵之后,老关便起身告辞。
   出门之后,我问老关:“你咋不说写文章的事呀?”
   老关说,我想,像奚先生这样只做学问,不愿张扬的人,我根本没能耐写好他。我觉得奚先生不同于别人,是一位默默耕耘的学者,比较另类!
  
   现眼
   老洪年轻时节就学写小说,寻常,他多数给报纸投稿,以写1000字左右的小小说为主。写了几十年,还是写巴掌大的小小说,大家知道他弄不出什么名堂。有人还对他说,写了一辈子小小说,也该弄点大东西啦!
   老洪十分无奈地说,大东西,我写不出来。苍蝇翅膀上,挤不出多少脓血。
   老洪这么一说,让人有点恨铁不成钢。多数写小说的人,都不把他看在眼里。
   老洪心想,你不把我看在眼里,无所谓。反正大大小小都是小说。虽然别人不看好他,他却把周围写小说的人都看在眼里,谁发表了小说,他都要找来认真阅读,看看人家怎样写?是不是一篇比一篇写得好?应该从人家身上学点什么,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当地有几位写小说的高手,见了老洪的小小说,不是摇头,就是哼鼻子。
   友人老于好意给老洪过话。老洪听到后,说,有人说,小小说,是小儿科。别人看不起,属情理之中,恨只恨,我弄不出大东西来。人家出于好心。要紧的是,你弄小儿科也要一直在弄,千万不能停下来,要时不时写出来,时不时发表一点,让人家知道,你虽然写得不好,但一直在写。反正大狗小狗一起叫,只不过,小狗的声音没有大狗叫得大。
   老于说,我没有你这种耐心,你能不能好好琢磨一下,弄点大的动静出来,让人家瞧瞧?
   老洪说,我这年纪,早就不是争高低的时候了。只是说,爱文学,爱了一辈子,丢了可惜。人家不把我看在眼里,我把人家看在眼里就行了。虚心向别人学习,有好处。艺多不压身,活到老学到老。
   老于听后,很不理解,愤然抽身离去。
   老洪心里反倒觉得轻松。
   让人想不到的是,一天早上,老于来到老洪家,一进门,就说,洪兄,恭喜你了!有人把你编入《中国当代小小说百家论》。这位先生是哪里的?他可是看好你哟!我想,他不会看走眼吧?
   老洪说,不知道他是咋想的?
   老于说,他不是采访你了吗?还说不知道?
   老洪说,他是采访过我,但我不知道他要干什么?我算什么洋芋皮?
   老于说,书都出来了,还说不知道?
   老洪说,书出来又咋个?说到底,小小说还不是小儿科?
   老于说,这本书的作者是全国有名的评论家,这下,你老先生出名了。
   老洪说,出名又咋个,退休老头一个,当不得柴、米、油、盐?到此为止,别再往外传了!要是让那几个写小说的高手知道,人家又要笑话我了!
   老于说,这本书,就是一位本地小说高手在网上看到后,告诉我的。
   老洪说,糟糕,这回,我又丢人现眼了!

共 290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低调做人,高调做事,是很多人所秉持的一种理念。可是,文章中的这几个人不仅低调做人,也秉持着低调做事的处世原则。像作者本人所写的小说被好友诟病,硬说他不应该虚构,并且以教训的口吻对他说,除了小说,其它任何文体都是不允许虚构的。作者低调诺诺,却不愿当然反驳,好友所诟病的那篇文章原本就是小说,却被好友指鹿为马,硬说成是散文的。还有奚先生这样只做学问,不愿张扬的人,却在好友老关的眼中成为“另类”。老洪因为只鼓捣小小说,因而总被别人看不起,认为小小说是小儿科,是没有多大出息的。可是,忽然有一天,一向诟病过老洪的老于,却说老洪的小说上了《中国当代小小说百家论》,并因此羡慕得不得了。可老洪却说,出名又咋个,退休老头一个,当不得柴、米、油、盐?到此为止,别再往外传了!“要是让那几个写小说的高手知道,人家又要笑话我了!”不管别人是否喜欢这几个低调做事,低调做人的高人,跟我却很对脾气。佳作,推荐共赏。【编辑:湖北武戈】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彭怀仁        2017-07-22 16:12:19
  谢谢洪戈老师点评,请多多指教!
2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17-07-22 16:34:08
  低调做人,踏实做事,才会有令人刮目相看的骄人成就。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