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半世生涯戎马情(散文)

精品 【流年】半世生涯戎马情(散文)


作者:张昱煜 秀才,2470.2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084发表时间:2017-07-31 11:11:40
摘要:建军九十周年之际,谨以此文,献给共和国最可爱的人!

百战沙场碎铁衣,
   城南已和数重围。
   突营射杀呼延将,
   独领残兵千骑归。
   李白的这首《从军行》,讲述的是一次城市攻坚战。守城方应该是汉军,可以说是一支精锐勇敢的部队。连盔甲都已经被打得残缺了,双方伤亡惨重,能在这么多次战斗中存活,让我们领悟到战争的残酷和悲壮。
   古往今来,战争都是残酷的,残酷到连空气中都散发着血腥的味道。但是,为了保家卫国,还是有太多的热血男儿当兵打仗,头顶明月,巡逻山岗,抵挡风霜,展翅飞翔,只为国家富强民众安康。
   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中有三个著名战役分别是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和平津战役。这三大战役历时142天,奠定了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基础。
   有一个平凡的英雄,三大战役中,他就参加了两大战役,分别是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戎马一生,出生入死,他,就是低调而乐观的杜凤翔老人。杜凤翔老人今年九十岁高龄,现住在江西省新干县城。在一栋七十年代建造的砖混结构的楼房里,我见到了老人,他精神矍铄,面色和蔼,说话中气十足,掷地有声。尽管已经年事已高,仍不忘关心国家大事。他家门外,两棵高大的枫杨树枝繁叶茂,向蓝天舒展着一腔深情。
   杜凤翔,1927年10月10日(户口本上为11月)出生在辽宁省北票市(原来是北票县)上园镇三巨兴大队杨家村。据老人回忆说,他祖父是有名的中医,父亲杜振庆继承衣钵,也是为百姓看病的有名中医,母亲杜杨氏,五十五岁就因病去世了。上面有两个哥哥,两个姐姐,他在家排行最小。
   他透露了一个信息,家族最早在河北省,由于时间久远,什么县不记得了,因为动乱和饥饿,从祖父那一代,从河北一路迁徙来到辽宁,最后在北票市定居。所以,他和子女的籍贯上,填写的都是辽宁省。
   他女儿一脸的疑惑,惊讶地说,只知道祖籍是辽宁的,还是第一次听到老爸说是从河北迁到辽宁的。祖辈们白山黑水的跋涉和迁徙,为的是有一口饭吃,有一条活路。
   我一再提醒老人,想帮他回忆起家乡北票县的一点点模样,比方说,哪儿有一大片桃树或杏树林,哪儿有一条弯弯的小河,哪儿有一座小山丘等。他说离开家乡七十年了,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回家的次数很少,家乡的好多事已经不太记得了,只记得一次是父亲去世,他匆匆忙忙回家奔丧,另一次是带着大儿子回家认祖归宗。
   他一再惋惜说,母亲去世时,因为在外地当兵他没有回去。宋代诗人李觏有一首《乡思》的诗: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这首诗,写出了游子独自在外,对家乡和家人的思念之情。杜凤翔老人话刚一出口,我能深深感觉到,那个他永生难以忘记的北票县,那个叫“杨家庄”的地方,在他心中沉甸甸的重量。
   那遥远而沉重的乡愁,留给他的是无尽的悲伤和凄寂。何处是日暮的乡关,明月何时才能让游子抵达他心心念念的家乡。
   我翻开他那本发黄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南军区兼第四野战军立功证明书,上面贴着的一张照片吸引了我的目光。照片中,杜凤翔目光如烛,英俊潇洒。再看这本证书的发证时间是1956年4月2日,证书编号:南45323,解放奖章编号12781,命令编号:南英字030号,上面的籍贯是热河省北票县。
   我对热河省产生了兴趣,热河省是原东北四省之一,简称热,省会在承德市,是中国旧行政区的省份之一,1914年2月划出,1955年7月30日撤销,辖区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河北,辽宁。近几年的抗战影视剧中,常常出现“热河”这个地名。2013年,一部《打狗棍》的影视剧让热河重回世人的视野。热河省,在历史的长河中,四十年不过是沧海一粟,短短的一瞬间,也许,再过几百年,已无人记起这个曾经的地名了。
   在这本发黄的证书上,我看到了岁月的流逝,看到了光阴的荏苒,也看到了一位军人的荣誉、勇敢和担当。
   其实,杜凤翔老人是不愿意接受采访的,他给出的理由是,那么多战士都在战斗中牺牲了,他能活着,党和政府把他安顿得这么好,他已经心满意足了,比起死去的战友,他没有资格宣传和标榜自己。
   他的子女一再劝他,说这一次采访,不是为了宣传他,只是觉得他岁数这么大了,把他一生的从军经历记录下来,给后辈人留个念想。
   提起这一生,老人先前还舒缓的面容,一下子激动起来,九十高龄的老人,精气神始终高昂着,我能感受得到他对生活的热爱和激情。
   我侧耳倾听,眼睛始终和老人的目光相融合,不敢放过每一个细节,每一句话。
   他讲起当年当兵的事情,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1942年10月,为了不当亡国奴,不被日本人抓去,他和父亲坐着大轱辘车(胶皮土车)从辽宁来到内蒙古,投奔他的两个姐姐,他两个姐姐嫁到内蒙古,那里有大片的土地,能种粮食,能吃饱肚子。他说,年轻人都被日本人抓去当劳工了,他的两个哥哥被日本人抓去挖煤、修工事,抓去了就很难回来。
   说到他的两个哥哥,老人遗憾地说,两个哥哥被抓去跟日本人挖煤,吃了老鼻子苦。后来解放了,因为家里穷,两个哥哥一辈子都没有成家,活到九十多岁,悲戚而去。说到这里,他叹口气,气愤地说,小日本那可是太坏了,坏透了,抓去的中国劳工,被日本人安排洗煤,好煤都无偿地拉到日本去了,中国人只能烧煤灰。日本人对抓来的劳工,想打就打,想骂就骂,有病不给治疗,中国人在他们手里,可是遭了老罪了。
   父亲从内蒙古回到辽宁,他一个人留在异地他乡,因为没户口,他每天提心吊胆地过日子,当“黑人”。在内蒙古,他才十五岁,自己种了几亩地,唯一值得欣慰的是可以吃饱肚子。
   1947年11月,他在内蒙古参了军,成了晋察冀边区独立六师十七团三营九连小炮班的一名战士。他解释说,虽然被编在小炮班,其实是没有炮弹的,要等着缴获国民党的炮弹来装备自己。后来,他又到了一排机枪班,他打着手势,再一次强调说,机枪班也是没有机关枪的,要等着缴获敌人的机关枪来武装自己的军队。
   和他交谈,他一再说自己左耳全聋。为了采访顺利,他站起身来找到助听器。他说,左耳是在平津战役打北京八里庄时,被敌人的炮弹震聋的。他还说,当时,军队跟战士也上了安全知识课,讲到遇见炮弹爆炸要张大嘴巴,他也知道这样可以缓解耳膜的压力,避免震聋,可战争来时,根本都顾及不了那么多,来不及张开嘴巴,敌人的炮弹就炸开了,保住性命才是大事。
   他一生参加了无数的战斗,能九死一生活过来,真是不容易。他说,打仗时也负过伤,右手臂这儿挂过花,不过,不算太严重,这条命总的来说,还算“扎实”。
   第一次参加战斗的事情,他说一辈子也忘不了。那一次是1947年过阴历年,他和战友在河北省平泉县的三沟、六沟、庙前、黄土梁子与国民党十三军发生战斗,敌人是攻,他们是防守。国民党十三军是美国装备,飞机大炮都有,我军基本上没有武器,只有一些手榴弹。那一仗,从早上打到傍晚,敌军撤退了,我军伤亡三十多人。他回忆说,那次打胜仗,就是靠不怕死和不怕苦的精神。他记得他的副班长姓赵,对他们新兵很是关照。一到晚上,敌人放照明弹,他们新兵不知道内情,就会站起来看,赵班长拉着战友的衣服,命令他们快卧倒。敌人放照明弹的目的是察看我军的情况,一站起来,就会暴露目标。
   他惋惜地说,和他一起从内蒙古坐大轱辘车参军的一个叫张俊的年轻人,比他大七岁,结婚才七天就到部队参军了,在那次战斗中牺牲了,他俩关系最好。看到张俊倒在血泊中,那一天,他连饭都吃不下去。提到逝去的战友,他浑浊的双眼满是悲伤。当我的眼睛和他的眼睛对视时,我能看得出一位老军人的悲伤和难过。他心疼地说,有的新兵蛋子,今天补员的,明天就在战斗中牺牲了,战争是残酷的,现在的和平年代,人人有饭吃,有房子住,还有好多家庭都买了小汽车,搁在过去,想也不敢想呀,还是共产党领导的好。
   他祖父为了活命,从河北逃到辽宁。他为了全国解放,又从辽宁回到河北,这,是不是上天安排的宿命。
   第二仗是在平泉县的一个叫“马鞍山”的地方,从早打到晚,最后敌人撤退了。他回忆说,那一次,挂花的加上牺牲的有二十多人。我对“挂花”有点不理解,他解释说,“挂花”就是作战负伤流血,我问他“挂过几次花”?他说,子弹又不长眼睛,在战场上,没有不“挂花”的,好在他每次都是轻伤。
   他还总结说,从“挂花”的部位就可以看出是老兵和新兵。打起仗来,老兵一般是往没人的地方跑,分散开来,让敌人看不到。新兵一般喜欢跟着一群人跑,容易成为敌人的目标,死伤的概率就比较大。老兵一般是侧面受伤多,新兵一般是臀部挂花。看我有疑问,他又解释说,新兵怕炮,炮弹一炸喜欢站起来,臀部容易受伤,老兵怕机枪扫射,手臂容易受伤。
   那时的烽火岁月,那时的硝烟弹雨,那时的刀光剑影,那时的血流横飞,尽管老人低声地叙述,我也能深深地感受到那个“龙血玄黄”的残酷场面,那个“白刃相接”的人间惨景。
   老人一再说,战争太残酷了,战争太残酷了。他亲眼看到,有的战友下巴壳炸掉了、有的眼睛炸瞎了、有的一只腿炸飞了、有点肠子都炸出来了……多少次,看到自己亲密的战友倒在血泊中,他吃不下饭,多少次,看到情同手足的兄弟命丧四野,他肝肠寸断。
   尽管时过七十年,那些战争的场景,他一生都忘不了。“战友战友亲如兄弟,革命把我们召唤在一起,你来自边疆,他来自内地,战友战友,这亲切的称呼,这崇高的友谊,把我们结成一个钢铁集体……”那些阵亡的老战友,你们听到一个九旬老人深切的呼唤吗?
   说起第三仗,老人舒缓了一口气。他说,第三仗来得突然,部队刚做好了饭,正准备吃饭,一声令下就赶紧集合。这一次在平泉县三岔口,打退了敌人的进攻,这一次真好,没有伤亡,战斗结束后,他们才开始吃饭。那时是以班组为单位,熬稀饭度日。
   他说,那时粮食不够吃,只能吃稀饭,吃饱是不可能的,只能是半饱,吃半饱行军打仗,饿得难受也没有办法,得忍住。
   第四仗是在平泉县的黑山头,那一次,是群众举报说敌人抢走了他们的猪和羊。为保护群众利益,上级决定打一次仗。这一次,趁着敌人正在杀猪宰羊之时,我军趁其不备,又打赢了。这一次,我军仅仅伤亡六人,敌人伤亡惨重,缴获了他们上好的武器装备自己。唯一遗憾的是,这一次,二营的营长,一个老长征指挥官牺牲了,说起这些,杜凤翔老人眼中满是悲伤。
   提起战争,我们想到的是死亡,是毁灭,是恐惧……战争中的人,只是数字而已,战争是残酷的。
   在平泉县夏板城,又打了第五仗。这一次是追击敌人,从头一天下午两三点,一直追到第二天上午八九点钟才追上敌人,黑灯瞎火的走了一晚,那时年轻,也有力气,不吃饭也不会太饿。那一次全师出动,国民党家属都死了好多人,一团缴获了四枚高射炮,原来师部是没有炮的,这次才有炮,又缴获了敌人的机关枪,这下,算是真正的有枪有炮了,大伙挺开心的。
   那以后,因为杜凤翔在老家念过四年小学,再加上两年私塾,算是部队的文化人,他就调到了团宣传部做宣传员。他们被派到尖刀连,用广播和书写标语来宣传我军的好政策。
   到了宣传队,有四个任务是每天必做的,第一,向团政治宣传股汇报先进典型。第二,向敌人做宣传,抓来的俘虏交给师部。第三,书写标语,内容多是:你们打仗,不是为劳苦大众的幸福,而是为四大家族卖命、你们的父母兄妹照样受压迫受剥削、我军优待俘虏等。
   第四就是教士兵学文化,他说,那时的士兵,十有八九都来自农村,斗大的字不识一个。他作为军队少有的文化人,就当起了教员。那时没有笔,没有纸,就用树枝当笔,用大地作纸,一个字一个字教他们写自己的名字、父母兄妹的名字、家乡的名字。有时,好不容易搞到一些纸片,就把要学会的字,写在纸片上,挂在马尾巴上,让战士边行军边认字。他欣慰地说,后来,好多大字不识的战士,都成了出色的高级指挥员。
   用刷子写标语,是宣传工作的重点。用粗大的毛刷子蘸黑墨水写出来的标语,言简意赅,高度凝练,是当时最大众、最便捷、最有效的传播媒介。我请老人回忆当时的标语内容,他依稀记得的标语是: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不要为四大家族卖命等等。
   1948年10月,杜凤翔又参加了辽沈战役。他回忆说,那一次战斗连续打了两个多月,目的是解放整个东北。
   有一次战斗他刻骨铭心,那一次,是在辽西,接到命令后,他们走了四天四夜。我问他当时怎么吃饭和睡觉,他说,出发前,每人发了五斤生小米,揣在怀里,饿了就吃生小米,渴了就喝水沟里的水。见我神情惊讶,老人平静地说,有五斤小米吃就不错了,晚上行军,实在是困乏疲惫,从怀里摸出一小撮小米,放在嘴巴里干嚼,睡意顿时就没有了,那时人年轻,身体素质好,再苦再累,睡一觉就好了。

共 7659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半世生涯戎马情》一文中,作者记录了出生于辽宁省北票市现居住在江西省新干县城,曾参加过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的平凡英雄,九十岁高龄的杜凤翔老人的故事。 戎马一生、出生入死的杜凤翔老人谈起经历过的一场场惨烈的战争,痛惜那些牺牲的战友的同时,也在褒奖他们的能吃苦,不怕死的精神。同时,战争的残酷,并未随着时间的走远而忘记,他始终记忆犹新。杜凤翔老人的祖父从河北逃荒到辽宁,参加战斗的他,又从辽宁到河北,这是一种命中注定,更是一种职责所驱。发黄的立功证明书,沉甸甸的军功章背后,是一场场真实的战争。那些数字的背后,是一个个亲爱的战友曾鲜活的生活点滴。他跟随退伍不停行走,根据组织需要,不断扎根。解放后,供职武装部直至退休。将家安在这个距离他的故乡数千里的地方。那个叫杨家庄的地方,在他心中有着沉甸甸的分量。这分量,更彰显一个普通老兵的高贵品质。他注重养生,安享晚年。如此,就是对那些为了现在的和平年代,而牺牲生命的战友们最好的怀念。他不居功,不张扬,安守平淡。也是在细细品味那些不曾走远的惨烈,而领悟幸福时光的来之不易。作者此番书写,呈现这位平凡英雄的半世生涯戎马情,低声倾诉间,感天动地。同向这群最可爱的人致敬。佳作,流年欣赏并倾情推荐!【编辑:平淡是真】【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1708040008】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平淡是真        2017-07-31 11:13:13
  时值建军90周年之际,感谢您的书写,让我们走进这位平凡英雄。向这群最可爱的人致敬。祝福幸福安康。
2 楼        文友:张昱煜        2017-08-01 11:54:14
  谢谢平淡是真老师的编辑,问好!向军人敬礼!
己心温暖,则世间温暖!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