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影视戏曲 >> 【场景话剧】作家的艰难

编辑推荐 【场景话剧】作家的艰难


作者:湘西古痴 秀才,2463.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347发表时间:2017-08-27 18:21:36

地点:某文化广场。
  
   人物:
   甲:六十已过的男人,提着一条编织袋,从东边走进广场,低头四处寻找地上的矿泉水瓶,对跳舞丝毫不在意,也不顾及旁人的鄙视
   乙:约五十左右的男人,提着一条编织袋,从西边走进广场。低头四处寻找地上的矿泉水瓶,一点都不在意跳舞怎么样,也不顾及旁人的冷眼斜视
  
   【南屏文化广场很大,有两百多老年男女在跳广场舞。旁观男女老少不少于五百人,还有很多人远远地坐广场周边,有的看跳舞,有的玩手机,还有的在聊天。甲乙边走边捡空瓶,传单、杂志。慢慢来到人群较少的地方,有几个大塑料瓶,两人不约而同的快速捡起来,最后,两人同时抓住一个大塑料瓶,谁都不松手,两人伸直腰,相视而笑,似乎有点尴尬。最后乙松开手,让给甲。
   甲:“老弟,你这么年轻,还在广庭之下捡垃圾,你就不觉得自己太没有出息啊?”
   乙:“谁说不是啊大哥,要不是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我也不至于捡塑料瓶啊。请问大哥,你都这年纪了,应该是享清福的时候,怎么也到处拾荒啊?是不是子女不孝啊?”
   甲:“别提了,子女负担大,我不想给他们增加麻烦。有空出来拾荒,一来活动一下筋骨,二来补充不时之需,年轻时不拖累养我的人。年老时不拖累我养的人。”
   乙:(很关切地)问:“大哥,您是做什么工作的,已经退休了吧?”
   甲:(好像有点说不出口)“那就更别提了,我以前是工厂普通职工,九十年代下岗,就到沿海打工。工作之余,坚持写作,一写就是十五年(有点自豪感),出了两部长篇、两本散文、两本诗歌集、一本游记,现在正在写回忆录。”
   乙:(惊喜状,翘起大拇指)说:“了不起啊大哥,出了这么多书,一定赚到不少钱?”
   甲:(高兴不起来样)“嗨,老弟,就千万别提钱的事。说书我精神百倍,说钱那多伤感情啊。我都是自费出书的,出两次书,子女赞助两万元。这次快要出游记,子女都说了——再也没有能力提供赞助了。您出了这么多书,连纸笔费用都还亏在里面。您再写两本书,我们只好卖房子帮您了。”
   乙:(带着气,情绪有点激动)“您的子女太不称职了,像我们这些爱好文学创作的,要的是家人的全力支持,编辑的独具慧眼,粉丝的热心厚爱,游客的浏览点赞。靠的是实力,拼的是人气,需要的是金钱做后盾。钱这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钱是王八蛋,花了又去赚。子女们出一笔钱,帮我们出书,可以流传千古,比住洋房,开豪车更有长远意义,子孙后代读着我们写的书,该多自豪啊,儿女们不应该这样小气。”
   甲:(有点意外)“我一看就觉得很不对劲,老弟还真是是一位穷写书的?怪不得这么年轻就到处捡空塑料瓶。请问老弟出了几本书啊?”
   乙:(也觉得不好意思)“我也是打工的,业余爱好就是文学创作。十年窗下无人问,捡了几次塑料瓶,整个城市男女老少都知道我的名。去年春天,自费出版一本爱情诗集《酒杯里的影子》,向朋友借了五千块现金。打算今年底,再出一部长篇传奇故事,儿女都刚成家,没有能力提供赞助,我趁早预备出书费,早晚有空,到公园、广场捡塑料瓶,丢弃的书报。为的就是让我的新书,早日和读者见面,很高兴看到喜欢我作品的朋友,排着长龙等我签名售书。”
   甲:“我们这些爱好创作的朋友(有点兴奋),在学习中创作,又在创作中学习。‘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学习是一种信仰,更是一种责任。我们要用自己手中的瘦笔,写出世间真善美。讴歌身边的楷模,抨击时代的弊病,把美好的事物弘扬流传下去。”
   乙:“我们公司一直很忙,遇到不加班、星期天休息、法定假期,我就坐在电脑边,创作新作品,每次都是凌晨才上床休息。老婆见我这样辛苦,苦劝无果,饭也不给我吃,‘你就写书当饭吧,要吃自己做’。我不想耽误时间,饿就饿吧,实在饿得难忍,就在街上买碗米粉吃,回来又继续。公司不放假,加班到晚上十点,我写好一首诗再睡觉”。
   甲:“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到了我这个年纪,没有别的想法,就是想多出一本书。不吃不喝没关系,一天不写书真的活不下去。三天不吃饭,还是挑米汉。一天不写书,活得就像猪。”
   乙:(很神秘)“大哥,您大概还不知道,我写了一部长篇民间故事,有些资料还不够完善。就在前天,我去某山村采风,回来已经天黑了,经过一遍树林,突然间,草丛里跳出两个五十多岁的男人,个子修长,文文静静,戴着近视眼镜,手里拿着菜刀,大声说:‘此树是我栽,此路是我开。要想走过去,留下出书财。’当时,真的把我吓得半死,连话都说不明白。我连忙跪在地上,从衣兜里掏出了半天,翻出十几张零钱还不足五块钱,我把钱和作家证一并给他们。说道:‘好汉啊,饶我性命吧。我是穷写书的,写了十年书,穷得饭都吃不饱,没有钱啊,就这五块钱,还是我早上出门向邻居借的。’”
   甲:(很气愤)“这几个蟊贼真够倒霉的,居然抢劫穷作家。那不是老鼠进糠桶,白忙了一场吗?天下还有这么笨的人。我看他们下辈子都不会有钱出书的,怎么不去抢银行啊?”
   乙:(接着说)“那两个打劫的,用手机电筒看了一下我的作家证,一下都泄气了:‘靠,真的倒霉透啊,好不容易来个穿得人模人样的,却是个写书的。’他们两个都掉下眼泪,说:‘我们也是写书的,实在穷得没办法了,想抢劫一笔出书费。万万没想到你也和我们一样,都是爱好文学创作的。’他们把钱和证件还给我,我冲他们磕了头,分不清东南西北,夺路就跑。他们两个大声喊道:‘难兄难弟啊,你千万别走那边,那边还有四个打劫的。他们都是写诗歌的,坚持创作都快二十年了,穷得发疯了。’”
   甲:“我们这些爱好文学创作的朋友,再苦再难也要坚持,既然走上这条不归路,再穷也要创作出更好的作品。”
   乙:“大哥,您知道吗?中国人的吉利斯记录还没有一篇文学作品。中国的吉利斯记录都是‘吃’出来的。央视《快乐中国人》做的栏目,一只鸡啊,一只狗啊本事大着呢,鸡能找到最大的红包,狗能做出数学题,出尽风头,赢得喝彩声,一下成了”明星“,身价够我们写一辈子书的。我们连鸡狗都不如,写了十年书,谁都不知道我们存在。邻居幼儿大班的小朋友对我说:叔叔,您写书这么辛苦,还没有我们班的小朋友厉害,我们在春节联欢晚会上,扮一群可爱的小鸡仔,在电视台一蹦一跳,每人还得了五千块奖励。那些大哥大姐在台上屁股一扭,您一辈子都赚不到那些出场费。”
   甲:“现在的年轻人,读的书多,就是没有兴趣创作诗歌、散文、小说。沉迷玩手游、电游,玩微信为了抢红包,上电脑为了玩传奇。杂志社全部停刊,新华书店把门关,我们写诗给谁看。我们出的书,很少有人购买。我们在网站上发表作品,都是免费提供给读者,自然就没有回报,出书只能自费。”
   乙:“去年春节放了半个月假,我高兴的跳起来,天天做在电脑前搞写作,连饭都顾不上吃。腊月二十九,家里没有煤气,老婆叫我去充煤气,她去市场买点年货。我磨蹭半天才去充煤气。就在外面,几个同事看见我,非要我一起去景山游玩,我想写一篇游记,忘记了充煤气,就一起去景山了,下午五点才回来。到家就写《游景山公园》,老婆发现煤气没有充,气得暴跳如雷,抢过我手里的鼠标,将我没有发出去的作品全都删了。这都是我用心血写出的作品,就这么一下没了。当时我很气,想一口吃了这疯老婆。经过我冷静思考,知道确实自己不对,打老婆这是不行的。我心里气啊,痛得流血啊,就一口气喝完一斤自酿米酒,当场倒在客厅。这时候,老婆着急了,赶紧叫来邻居,把我送进医院醒酒。年三十,老婆孩子来接我回去,说什么我都不走。我对她们(他们)说:我不想明天又麻烦你们送我到这里来。要我回去不是不可以,你们都要全力支持我搞写作。”
   甲:(带着气愤)“我写的小说点击率不高,就学着写诗歌,谁想看都没人看。不知是我没有写好,还是老去文章不值钱。”
   乙:(带着不满)“现在看书没有几个人,抢红包成了时尚。我们厂的老板身价过亿,管理没有兴趣,每天睡在办公室,发红包抢红包,忙到凌晨三点好没有休息。我们写诗歌、散文都讲究打赏,我见朋友的一首诗打赏超过五千块,一部长篇打赏超过四万元。我写一百多首诗歌,点赞、投票、打赏都是圈圈。我想啊,还是不写了,免得丢人现眼。”
   甲:“我看到一位优秀作家发表一篇散文《冷眼看“打赏”》,作者尖锐指出”打赏“用于纯文字网站,作为文章优劣的标准的评估,给创作者和读者带来很多误导,滥用‘打赏’,东施效颦,百害无一利”。
   乙:(振振有词)“现在社会上很多人,就是利益熏心,没有锐意进取的思想,“打赏”根本不适合用于文学网站,特别是纯文字网站,充斥很多虚假和低俗。文学需要一个纯洁的环境,担当的是宣传教育社会的责任。文学一旦演变成吹捧、攀比,文学世界就会乌烟瘴气,不正之风就会泛滥社会,文学创作将会受到更严重的打击。什么都可以乱,文化市场不能容忍丝毫混乱。”
   甲:“李白、杜甫写诗,为的是追求最高雅的艺术,不是为了钱才写诗。我写诗就是想证明不比古人差,我要超越古人。”
   乙:“老婆经常说我不是写书料,我要证明给她看,只有努力什么事我也能办到。”
   【夜已经到十点了,广场上的人逐渐散去。
   甲:(看到广场上的人已经快散尽,有几个人在快速捡矿泉水瓶,心里急了,提起袋子一边跑一边回头)“我们有空再聊吧,我要去抢矿泉水瓶去,那边又来了几个写书的”。
   乙:嗯嗯。(看见好几个人在广场上“哄抢”地上的矿泉水瓶,心里也着急,一阵风跑过去)
   【剧终】

共 381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文学爱好者落魄到去争抢捡矿泉水瓶的局面,令人心里着实一阵辛酸。在时代发展的今天,纸媒的日子不好过,这是现实。如今人们的阅读方式有许多渠道,比如通过手机、电视、互联网等,转移了一部分人,还有一个相当大的原因很多人已经没有了阅读的习惯,沉溺于娱乐、游戏,不读书或者少读书等。很多时候,作家出书靠自费,出了书遭遇卖书难,甚至出现大街上出现书籍论斤卖,像卖白菜一样。书籍可以廉价,但是知识不可以掉价。作者的这个剧本短篇,从内心讲可以说是呼吁社会对文学创作或者说是写作爱好者给予关注,他们为社会创造的精神食粮虽然比不上物质更充实富足,但是缺少精神文明做动力作支撑,社会就会缺少一份独特的文化氛围,就会缺少两个文明和谐共建的必要因素。剧本关注的话题很好,取材宽泛,其中有点不足的部分,就是因为写作落魄造成的局面而使人沦落到去偷去抢,值得商榷,有些负能量,不足为取。好文,推荐赏阅!【编辑:箫音依依】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箫音依依        2017-08-27 18:24:25
  问好老师,拜读精彩剧本,推荐赏阅。顺祝周末愉快!
2 楼        文友:文阁书痴        2017-08-28 10:03:14
  献分推送江山首页文游上榜。诚谢湘西古痴老师赐稿江山。祝福湘西古痴老师七夕节快乐。
指下生花,心上无痕!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