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场景话剧】作家的艰难
地点:某文化广场。
人物:
甲:六十已过的男人,提着一条编织袋,从东边走进广场,低头四处寻找地上的矿泉水瓶,对跳舞丝毫不在意,也不顾及旁人的鄙视
乙:约五十左右的男人,提着一条编织袋,从西边走进广场。低头四处寻找地上的矿泉水瓶,一点都不在意跳舞怎么样,也不顾及旁人的冷眼斜视
【南屏文化广场很大,有两百多老年男女在跳广场舞。旁观男女老少不少于五百人,还有很多人远远地坐广场周边,有的看跳舞,有的玩手机,还有的在聊天。甲乙边走边捡空瓶,传单、杂志。慢慢来到人群较少的地方,有几个大塑料瓶,两人不约而同的快速捡起来,最后,两人同时抓住一个大塑料瓶,谁都不松手,两人伸直腰,相视而笑,似乎有点尴尬。最后乙松开手,让给甲。
甲:“老弟,你这么年轻,还在广庭之下捡垃圾,你就不觉得自己太没有出息啊?”
乙:“谁说不是啊大哥,要不是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我也不至于捡塑料瓶啊。请问大哥,你都这年纪了,应该是享清福的时候,怎么也到处拾荒啊?是不是子女不孝啊?”
甲:“别提了,子女负担大,我不想给他们增加麻烦。有空出来拾荒,一来活动一下筋骨,二来补充不时之需,年轻时不拖累养我的人。年老时不拖累我养的人。”
乙:(很关切地)问:“大哥,您是做什么工作的,已经退休了吧?”
甲:(好像有点说不出口)“那就更别提了,我以前是工厂普通职工,九十年代下岗,就到沿海打工。工作之余,坚持写作,一写就是十五年(有点自豪感),出了两部长篇、两本散文、两本诗歌集、一本游记,现在正在写回忆录。”
乙:(惊喜状,翘起大拇指)说:“了不起啊大哥,出了这么多书,一定赚到不少钱?”
甲:(高兴不起来样)“嗨,老弟,就千万别提钱的事。说书我精神百倍,说钱那多伤感情啊。我都是自费出书的,出两次书,子女赞助两万元。这次快要出游记,子女都说了——再也没有能力提供赞助了。您出了这么多书,连纸笔费用都还亏在里面。您再写两本书,我们只好卖房子帮您了。”
乙:(带着气,情绪有点激动)“您的子女太不称职了,像我们这些爱好文学创作的,要的是家人的全力支持,编辑的独具慧眼,粉丝的热心厚爱,游客的浏览点赞。靠的是实力,拼的是人气,需要的是金钱做后盾。钱这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钱是王八蛋,花了又去赚。子女们出一笔钱,帮我们出书,可以流传千古,比住洋房,开豪车更有长远意义,子孙后代读着我们写的书,该多自豪啊,儿女们不应该这样小气。”
甲:(有点意外)“我一看就觉得很不对劲,老弟还真是是一位穷写书的?怪不得这么年轻就到处捡空塑料瓶。请问老弟出了几本书啊?”
乙:(也觉得不好意思)“我也是打工的,业余爱好就是文学创作。十年窗下无人问,捡了几次塑料瓶,整个城市男女老少都知道我的名。去年春天,自费出版一本爱情诗集《酒杯里的影子》,向朋友借了五千块现金。打算今年底,再出一部长篇传奇故事,儿女都刚成家,没有能力提供赞助,我趁早预备出书费,早晚有空,到公园、广场捡塑料瓶,丢弃的书报。为的就是让我的新书,早日和读者见面,很高兴看到喜欢我作品的朋友,排着长龙等我签名售书。”
甲:“我们这些爱好创作的朋友(有点兴奋),在学习中创作,又在创作中学习。‘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学习是一种信仰,更是一种责任。我们要用自己手中的瘦笔,写出世间真善美。讴歌身边的楷模,抨击时代的弊病,把美好的事物弘扬流传下去。”
乙:“我们公司一直很忙,遇到不加班、星期天休息、法定假期,我就坐在电脑边,创作新作品,每次都是凌晨才上床休息。老婆见我这样辛苦,苦劝无果,饭也不给我吃,‘你就写书当饭吧,要吃自己做’。我不想耽误时间,饿就饿吧,实在饿得难忍,就在街上买碗米粉吃,回来又继续。公司不放假,加班到晚上十点,我写好一首诗再睡觉”。
甲:“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到了我这个年纪,没有别的想法,就是想多出一本书。不吃不喝没关系,一天不写书真的活不下去。三天不吃饭,还是挑米汉。一天不写书,活得就像猪。”
乙:(很神秘)“大哥,您大概还不知道,我写了一部长篇民间故事,有些资料还不够完善。就在前天,我去某山村采风,回来已经天黑了,经过一遍树林,突然间,草丛里跳出两个五十多岁的男人,个子修长,文文静静,戴着近视眼镜,手里拿着菜刀,大声说:‘此树是我栽,此路是我开。要想走过去,留下出书财。’当时,真的把我吓得半死,连话都说不明白。我连忙跪在地上,从衣兜里掏出了半天,翻出十几张零钱还不足五块钱,我把钱和作家证一并给他们。说道:‘好汉啊,饶我性命吧。我是穷写书的,写了十年书,穷得饭都吃不饱,没有钱啊,就这五块钱,还是我早上出门向邻居借的。’”
甲:(很气愤)“这几个蟊贼真够倒霉的,居然抢劫穷作家。那不是老鼠进糠桶,白忙了一场吗?天下还有这么笨的人。我看他们下辈子都不会有钱出书的,怎么不去抢银行啊?”
乙:(接着说)“那两个打劫的,用手机电筒看了一下我的作家证,一下都泄气了:‘靠,真的倒霉透啊,好不容易来个穿得人模人样的,却是个写书的。’他们两个都掉下眼泪,说:‘我们也是写书的,实在穷得没办法了,想抢劫一笔出书费。万万没想到你也和我们一样,都是爱好文学创作的。’他们把钱和证件还给我,我冲他们磕了头,分不清东南西北,夺路就跑。他们两个大声喊道:‘难兄难弟啊,你千万别走那边,那边还有四个打劫的。他们都是写诗歌的,坚持创作都快二十年了,穷得发疯了。’”
甲:“我们这些爱好文学创作的朋友,再苦再难也要坚持,既然走上这条不归路,再穷也要创作出更好的作品。”
乙:“大哥,您知道吗?中国人的吉利斯记录还没有一篇文学作品。中国的吉利斯记录都是‘吃’出来的。央视《快乐中国人》做的栏目,一只鸡啊,一只狗啊本事大着呢,鸡能找到最大的红包,狗能做出数学题,出尽风头,赢得喝彩声,一下成了”明星“,身价够我们写一辈子书的。我们连鸡狗都不如,写了十年书,谁都不知道我们存在。邻居幼儿大班的小朋友对我说:叔叔,您写书这么辛苦,还没有我们班的小朋友厉害,我们在春节联欢晚会上,扮一群可爱的小鸡仔,在电视台一蹦一跳,每人还得了五千块奖励。那些大哥大姐在台上屁股一扭,您一辈子都赚不到那些出场费。”
甲:“现在的年轻人,读的书多,就是没有兴趣创作诗歌、散文、小说。沉迷玩手游、电游,玩微信为了抢红包,上电脑为了玩传奇。杂志社全部停刊,新华书店把门关,我们写诗给谁看。我们出的书,很少有人购买。我们在网站上发表作品,都是免费提供给读者,自然就没有回报,出书只能自费。”
乙:“去年春节放了半个月假,我高兴的跳起来,天天做在电脑前搞写作,连饭都顾不上吃。腊月二十九,家里没有煤气,老婆叫我去充煤气,她去市场买点年货。我磨蹭半天才去充煤气。就在外面,几个同事看见我,非要我一起去景山游玩,我想写一篇游记,忘记了充煤气,就一起去景山了,下午五点才回来。到家就写《游景山公园》,老婆发现煤气没有充,气得暴跳如雷,抢过我手里的鼠标,将我没有发出去的作品全都删了。这都是我用心血写出的作品,就这么一下没了。当时我很气,想一口吃了这疯老婆。经过我冷静思考,知道确实自己不对,打老婆这是不行的。我心里气啊,痛得流血啊,就一口气喝完一斤自酿米酒,当场倒在客厅。这时候,老婆着急了,赶紧叫来邻居,把我送进医院醒酒。年三十,老婆孩子来接我回去,说什么我都不走。我对她们(他们)说:我不想明天又麻烦你们送我到这里来。要我回去不是不可以,你们都要全力支持我搞写作。”
甲:(带着气愤)“我写的小说点击率不高,就学着写诗歌,谁想看都没人看。不知是我没有写好,还是老去文章不值钱。”
乙:(带着不满)“现在看书没有几个人,抢红包成了时尚。我们厂的老板身价过亿,管理没有兴趣,每天睡在办公室,发红包抢红包,忙到凌晨三点好没有休息。我们写诗歌、散文都讲究打赏,我见朋友的一首诗打赏超过五千块,一部长篇打赏超过四万元。我写一百多首诗歌,点赞、投票、打赏都是圈圈。我想啊,还是不写了,免得丢人现眼。”
甲:“我看到一位优秀作家发表一篇散文《冷眼看“打赏”》,作者尖锐指出”打赏“用于纯文字网站,作为文章优劣的标准的评估,给创作者和读者带来很多误导,滥用‘打赏’,东施效颦,百害无一利”。
乙:(振振有词)“现在社会上很多人,就是利益熏心,没有锐意进取的思想,“打赏”根本不适合用于文学网站,特别是纯文字网站,充斥很多虚假和低俗。文学需要一个纯洁的环境,担当的是宣传教育社会的责任。文学一旦演变成吹捧、攀比,文学世界就会乌烟瘴气,不正之风就会泛滥社会,文学创作将会受到更严重的打击。什么都可以乱,文化市场不能容忍丝毫混乱。”
甲:“李白、杜甫写诗,为的是追求最高雅的艺术,不是为了钱才写诗。我写诗就是想证明不比古人差,我要超越古人。”
乙:“老婆经常说我不是写书料,我要证明给她看,只有努力什么事我也能办到。”
【夜已经到十点了,广场上的人逐渐散去。
甲:(看到广场上的人已经快散尽,有几个人在快速捡矿泉水瓶,心里急了,提起袋子一边跑一边回头)“我们有空再聊吧,我要去抢矿泉水瓶去,那边又来了几个写书的”。
乙:嗯嗯。(看见好几个人在广场上“哄抢”地上的矿泉水瓶,心里也着急,一阵风跑过去)
【剧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