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传奇小说 >> 【专栏作家】狐狸没有尾巴

精品 【专栏作家】狐狸没有尾巴


作者:老话 秀才,1231.72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966发表时间:2017-10-07 21:35:50


   下了班就往那个福润达超市赶。今日可是个特殊的日子。特殊的日子就应该有特殊的举动。超市不知又搞什么促销活动,远远就瞅见一伙子老太婆在那里伸长脖子排队。今日我顾不上捡那个便宜,挎着塑料货篮,在货架货柜间转过来再转过去,将妻子喜欢吃的带鱼呀酸味辣酱呀蘑菇呀果味南瓜呀,还有我的最爱——猪大肠等满满裝了一篮子。为了这一口儿,装潢房子的时候,我主张一进门裝个玄关,妻子却说,别价,到时候多麻烦。我说,到什么时候?妻子说,成天价就想吃个猪大肠,总有一天要往出抬!这是我开始还房贷以来,最兴奋最率性的一回。把这一框子稀有的食材往整体厨柜上一墩,再将一下子增加了一万来块奖金的工资本啪地往茶几上一甩,妻子会怎么样?这些日子,妻子老是唠叨“身上呜一股呜一股就上脑门了”,怕是更年期到了。我查了一下百度,说,一个不到四十岁的女人咋会更年期呢?她一听,“啪”地将手里的抹布一扔,泪流满面地咆哮:“四十岁的女人咋啦,四十岁的女人就该死?”女人的逻辑你一辈子也搞不懂。今日情况完全不同,那么多好事碰在一起,她一定会欣喜若狂,说不定,说不定在厨房里还会那个的。子曰,学尔时习之,不亦乐乎?
   咱没有用钥匙开门,也没有摁那个叮咚叮咚响的门铃,咱今日就想拿脚把门踹开。咚咚咚,三脚过后,保险门“哗”地拉开了,一张恼怒的脸、一柄拖把杆迎面向我逼来。这有啥呢?咱有咱的老主意,咱开始发力,咱把食品袋重重地墩了那么一下子,接着把工资本也重重地率了那么一下,但,效果出不来,准确地说,是一点效果也没有。妻子只管弯腰拖她的地,你可以听到很粗很粗的出气声,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当拖把拖到餐桌那四条腿和四把椅子的十六条腿时,我越来越感觉出了愤怒的火星。看来这个纪念日被什么东西搞砸了。
   “咋啦?”我问。
   “是咋啦?”我加了一个字又问。
   无效。拖把还在移动。一只小杌子呜地蹿了那么远。
   我蓦地感觉到结婚十年来最严重的时刻来临了。儿子降生,我参加省里那个改稿会,没有亲聆妻子的“哎哟挨刀子的没良心的再不理你”,她脸上的云层都没这么厚。
   “究竟咋啦?”
   我听出我的声音有那么点发颤。
   就在颤音快要结尾的那一瞬,“啪”的一声被我的“?”号钩出来了。一张红彤彤的纸片飞向了我。恍惚间,斗牛士的猩红斗篷罩住了我。我抖抖地一看,是一张烫金的长方形请柬。
   妈呀,这玩意咱太熟悉了。它就像那一条草丛里的花花蛇,它就像那夏天里的一团火,火火火火……
   错不了,那准是我“大辈”送来的“催款单”。“大辈”是我妻子对我们村董三娃的蔑称。董三娃是我们那个独姓村庄的老支书,按辈分我该叫他一声爷爷。但麻烦出在,他这几年兴师动众地写家谱,先是送来了请柬,邀请我们这些在外面工作的人回村去参加“筹备领导小组会议”,会议的桌子上早早就摊开了一本捐款簿子,碳素笔打开笔帽也在那儿“整裝待发”。不久,请柬又来了,邀请我们回村参加“第二次领导小组会议”,那簿子和笔还在那儿。不久,请柬又来了,这次开会的理由是“咱们村都是同一个老爷爷一条扁担挑来的,一个董掰不开两半,家谱就是村史,村史就是家谱,咱干脆统一口径就叫村史吧”——董三娃称这个会是“并轨会”。但那簿子和笔还在那儿呢……想想看,一个工薪家庭哪里经得起这样三番五次地“邀请”?为了不失辈分又能表达厌恶和愤懑,我妻子就叫董三娃“大辈”。这里需要解释一下“大辈”咋就表达了厌恶和愤懑呢?我们村历来把那些做事出格,不尽人情的人,叫第一次投胎做人的“头辈”。“大”和“头”几乎算是同义词,我不得不佩服妻子的语言天才!董三娃每次背个军用挎包进了我家的门,我妻子就“大辈大辈”地叫。董三娃一边支支吾吾地胡乱应着,一边坐在沙发上把开水从这碗倒到那个碗里,又从那个碗里倒到这个碗里,倒凉了,一伸脖子喝完,用干瘦的手背揩一下发紫的嘴唇,才跟我们搭话。
   话题主要围绕三点打转:一是征求对家谱格式的意见。这个不通文墨的老头儿竟然积累了那么多那么专业的知识。他每次都会说,大凡家谱,有欧阳修式、苏洵式、牒记式宝塔式四种,这四种形式各有特色。有一次,我想故意考一考他,就问了其中的苏洵式。这真是中他下怀,他坐直了身子,眼睛盯着对面墙壁,朗声背道:“苏洵式,是北宋文学家苏洵在仁宗至和年间编修本族《苏氏族谱》创立的。苏洵吸收了欧阳修的编撰方法。一方面强调从纵的方面,注意诸多父子相继关系,主张五世则迁的小宗之法;另一方面,又强调从横的方面,对兄弟分支加以区别,推崇合各支谱为一编的大宗谱,推崇大宗之法。总的是以五世为图,五世之外,亲尽服穷,图表不载,以宗法为则,详近而略远,更进而尊近而旺远,较欧阳氏更为严格,为后世修谱提供了范例……”他还要往下背,我妻子已笑得歪在沙发上直喊“哎哟”……二是套近乎。从我父亲往上排辈分,到我爷爷,到我老爷爷,到我老老老爷爷……直到与董三娃的老老老爷爷交织在一起,成了同一个人,董三娃才喝一口水,噓一口气,如释重负地说,知道了吧,咱们近着呢。三是说,恢复高考那年,我们村一下就考中三个大学生,那三个人都是他安排到学校担当民办教师的,当民办教师就有复习条件,要在生产劳动能考上?他说这话的意思是,我父亲是那三个人中的一个,我父亲应该感谢他,我也不该忘了他。说完,又喝水,喝多了水就上卫生间,那哗哗哗的声音很响很响。从卫生间出来,可以看出裤子前面湿洼洼的一片。接下来,他又接着一碗一碗地喝水,给水果、食物什么的,他一概摇头不吃,就那么一碗一碗地喝水……这种循环往复直到我妻子拉开皮夹子掏了钱才搞一段落。
   这次,我的判断有误:一是请柬说的事儿不是村史(或家谱)的事,而是“光伏发电项目”奠基;二是发请柬的人不是我的“大辈”,而是县上派到我们村里的第一支书王俊凯。这小伙子我在县上办的《同根》报看过他引进光伏发电项目的事迹。我很想见见这位不到三十岁的小伙子。我马上点开了我们村在外工作人员建立的那个微信群。想不到群里早已炸开了锅:
   嗨,光伏发电都一年了,奠什么基,奠?这又是那个老狐狸使出的新招数。
   喂,听说那个第一书记新上任不久就办了不少实事?
   切。老狐狸的儿子刚担上支书那会儿,不是也给村里安了自来水管吗?后来呢,后来不是用集体的名义贷款几十万买回几卡车不下蛋的公鸭子,让村民家家头上摊上了饥荒?再后来呢,又把好样儿的刮金板地揭开地皮挖沙卖,生生把他老子领着全村人大干三年整治出的几百亩河滩地挖成了一个挨一个的泊池。
   可不是。还有村里那敬老院,咱小时候那里多红火,全村的第一台电视机不就在那里么,咱们放了学就往那里跑,电视机不飘雪花不回家;全村七八个鳏寡孤独五保户,住在那里,哪个没零花钱,哪个没换季的新衣裳穿?卫生所的红先生还定期给他们检查身体,一个个红光满面,天天哼乱弹。老狐狸的儿子上任才几天,啥也没毬了,听说还……
   是的,咋没听说?不过,依我说,老狐狸更绝。自己敲诈咱们不说,还折不得自己的儿子弄几块钱,硬是把儿子告进了监狱!哼,就一个词儿,一邱之貉!
   那老家伙心法可重哩,惹不得。那年,村里唱戏,要在外工作的头头脑脑出点钱,会计找我爸去了,我爸正好迎接上级检查,秘书就对会计说我爸没时间。这可趸下了,过了一二年,我奶奶殁了,要往村里埋,那老家伙派人挡住不让进村打墓。我爸回村去找那老家伙,找了四五次,那老家伙都说他没时间。最后硬是逼迫我爸给村里出钱唱了五天戏,还让我爸穿着孝服跪在戏台上给全村人磕头道歉,这才把我奶奶糊哩打涂地埋了。
   你说的,世上好人还是有的,听说,咱村上头派的那个第一书记就不赖。
   ……
   最后,大家一致同意回村看个究竟。
   我邀了我的三位发小,开着我那辆二手车向老家方向悠悠地行驶。出了县城,路两旁的店铺一家连着一家,我们三位发小一递一句地感慨城市建设的神速,追忆小时候到县城时第一次看见百货大楼、第一看到火车隆隆地打身旁驶过的情景。说着说着,就说到了村里的人和事,说到了我的“大辈”,说到了这次回村捐款的事。朱虎问,我们这次捐多少钱。说实话,这次我有两套准备,上衣左口袋里那个信封里裝有五千块钱,右口袋信封里裝着一万元,临出门,妻子一再叮嘱,不要心软,只要有一个人捐五千以下,(包括五千元),咱就捐五千,不到万不得已,一万元的信封绝不能动。“这光景还想过下去,你就给我记住!咹?”我已预热车了,妻子又用指关节敲开车窗玻璃又重申了一遍。当医生的崔海反问,你呢?朱虎一脸怒气,拍了拍胸前的口袋说,“我女儿上学走学费拿的还是毛毛票呢,任凭他老狐狸咋耍花招,老子就这三千块钱了,多了一分也不掏!”崔海叹了口气,摇了摇头,说,“我拿了八千,——不过,这恐怕是最后一会了。”我们的头都转向他。他接着说,“老支书是食管癌晚期,前些日子他让我看了片子,扩散到淋巴了……”“咋不住院呢?”“他说不白花那个冤枉钱了。”“哼,死到临头了还那么抠!”接下来,我们就沉默了。好像出气的声音都听不见了。车窗外的那些树木和秋庄稼飘向身后,只有路上的小石子溅射到底盘上,发出啪啪啪的声响。
   离村子还有二三里地,路两边隔几米就插上了红红绿绿的旗帜,越靠近村子,越密实,同时,两树之间还挂起了红底黄字的横幅。朱虎嘟囔着说,“这是老狐狸几十年练出的拿手戏,我们等着挨宰吧!”仿佛是跟朱虎的话做注脚,没等我们应声,惊天动地的锣鼓就响起来了。接着,就有人拉开了我们的车门,还没等我们双脚扎地,锣鼓又瞬间切换成了秧歌鼓点,三四十位涂着红脸蛋的中年婆姨,腰挎花鼓,手撩红绸,将我们围在中心,夸张而又投入地扭动了起来。
   我们三人踏着秧歌的节奏,一名村干部模样的中年人伸出一只手引导着我们向会场走去。我有点小激动,但我却听见朱虎对在我耳朵上说,“鲁迅说,他最讨厌蚊子,吸人血先要嗡嗡嗡发一通议论。”我捅了他一肘子。崔海也白了他一眼。街巷打扫得干干净净,树木、墙壁刷了白,打了兰道,大大的标语随处可见。高音喇叭播放着广场大妈才唱的那首铿锵有力的老歌。
   拐了一个弯,又拐了一个弯,又爬了一条缓坡,我们就看见了我们小时候爬到上面掏鸟窝的那棵老槐树,看见了大槐树旁那道朝南的大门,那里边就是敬老院;只见大门前树立着五六对气柱,撑着一个大象彩虹门,喜庆极了。黑压压的男女老少,进进出出,看来会场就设在那里。
   这里也有一班子锣鼓队和秧歌队候着呢,见这班锣鼓队和秧歌队领我们来了,呼啦一下就呐喊着冲了过来,不等人反应过来,两边已合在一起,分不清你我了,分不清你我了就排山倒海地敲敲打打蹦蹦跳跳起来。好像全村的人都聚在这儿了,不对,全村不少人都外出打工去了,哪来这么多人,分明是附近村里的人也来凑热闹。
   我是头一次见第一支书。看来这小伙子比电视上还黑,还壮实。他两只有力的手使劲地抓住我们跟我们握手,不说“欢迎欢迎”而是说“王俊凯王俊凯”,仿佛王俊凯就是欢迎,欢迎就是王俊凯。
   一一握过手,王俊凯没有领我们进那个会场,而是把我们引到了敬老院右手我们呆过的小学。学校的面貌可是大大改观了,门窗都换成了铝合金,篮球杆子、乒乓球案子、单干双干还有往上攀爬的那个器械也都是新的。接下来,王俊凯又领我们参观教室背后的村支部的办公室。会议室的大桌子上摆放着一摞一摞的文件,墙上是党员包户扶贫的示意图。会议室旁边是村史馆,但锁着门。我们很想进去看看,想看看我们年年出钱编撰的村史究竟是些啥内容。但王俊凯歉意地笑着说,“老支书说现在还不是时候。”
   “真是老狐狸一个!”我们心里嘀咕。
   接下来我们又返回到敬老院大门前。尽管锣鼓、秧歌鼓子震天价响,那些我们父辈的故友旧交,还是围了过来,指点着说,这个的鼻子像他爸,那个的眼睛跟他妈一个样。待话稀了,王俊凯就抓紧时机领着我们参观敬老院背后的光伏发电设备。他指着一排一排的大柜小盒子介绍说,这是太阳能电池方阵,这是蓄电池组,这是充放电控制器,这是逆变器,这是交流配电柜,这是太阳跟踪控制系统……这些我们听得半懂不懂,但有几句话我们还是记住了:发电每年的利润有个六七十万元,其中一半归村里集体所有。
   正午时分,奠基仪式准备就绪。仪程让我们都有些纳闷。按常规,项目启动是奠基,竣工是剪彩,眼下颠了个个儿,投入使用一年了,才奠基呢。那土坑里上面镌刻着一个奠字的石碑,也比平常的大好多。我凑到碑跟前端详了起来。碑的背面刻着一行小字:光伏发电利润的一半归集体所有,集体部分的一半用于村敬老院。任何人不得改变。勒石为证。接下来,奇事又来了:主持人,也就是第一书记王俊凯宣布,回村来的在外工作人员,按年龄大小,一个人一个人地铲土奠基,铲罢土再去旁边那张桌子上签字留念。我们都那样做了。好像是公证处的两个工作人员,把那个簿子收走了。这时,王俊凯朗声宣布:

共 6448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这个村里的大辈是村里的书记,为了村子的发展自己到在城里工作的后辈家里借钱,借来的钱全部用在了村里的学校,用在了村里发展,当再一次接到村里的大红请柬,这些城里的乡村人心有忐忑,没想到事情超出自己的想象。病入膏肓的书记把钱还给了曾经借钱给村里的后辈。这篇小说通过主人翁的述说,描写出一个一心为公的好书记,结尾的设计漂亮,只是书记的病情让人惋惜。一篇正能量的小说,推荐共赏!【编辑:阳媚】【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171017000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阳媚        2017-10-07 21:38:37
  欣赏友友的小说,人物刻画细腻,鲜活!期待更多佳作!
2 楼        文友:老土        2017-10-18 09:13:16
  一篇具有正能量的小说,恭喜老话兄再获精品!
老土祝您写作愉快!
3 楼        文友:老话        2017-10-18 10:07:43
  老土谢谢你!你真有雅量。
董爱民
4 楼        文友:雅润        2017-10-18 13:53:38
  恭喜老话兄,又出佳作。祝福秋安吉祥!
雅润
5 楼        文友:醉童        2017-10-18 15:32:51
  恭喜老话获评精品,祝你佳作不断!
6 楼        文友:小鹿纯子        2017-10-29 07:04:47
  欲扬先抑和悬念手法运用为小说增色不少,故事情节引人入胜,人物塑造有血有肉,语言幽默风趣,读来大快人心,真是一种享受,一顿文化大餐。佩服作者!
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7 楼        文友:晚秋枫叶        2017-11-19 22:12:02
  小说曲折有致,叙述“老辈儿”为村里办事儿,尽心尽力的农村支书的形象!手法老练娴熟,幽默中透中哲理!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8 楼        文友:晚秋枫叶        2017-11-22 20:30:40
  看了两遍才领略到一点儿"狐狸没有尾巴”的味儿!作者谋篇布局确实不一般!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共 8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