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项梅清韵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清韵】海的漪涟(传记小说)

精品 【清韵】海的漪涟(传记小说)


作者:山海浪 秀才,2045.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923发表时间:2017-12-09 23:17:13
摘要:今年八月七日,母亲逝世,享年九十五岁。遵照遗嘱,在望儿山下月牙湾畔予以海葬,母亲与大海化为一体,灵魂成为永恒。与渤海咫尺之遥的我,时时感受到海浪的拍击,海风的抚摸,一次次走向月牙湾,内心不断呐喊:“妈,儿来了!儿来看您了!”

【清韵】海的漪涟(传记小说) 一、 订婚求学嫁进荣家
   我的母亲叫王淑贤,于一九二三年腊月十一日在辽宁省桓仁县干沟子村出生。母亲幼年时家贫,我姥爷三十岁时得瘟病去世,家里穷得揭不开锅,买不起棺材,只好用板柜盛殓尸体下葬。姥爷去世后,姥娘带着我母亲艰难度日,后来被我母亲唯一的姐姐接到一起生活。我大姨王淑清与沙尖子街的刘维和结为夫妻,刘维和常年经营刘记客栈(饭旅店),生意很好,家境宽裕。母亲在大姨夫资助下在沙尖子学校继续读高小。
   母亲学习勤奋,成绩优良,品貌双全,赢得全校老师交口称赞。母亲读书成痴,很想通过自己努力,将来上中学、大学。可是念书要花很多钱,虽然姐夫姐姐对自己很好,也不能总让姐夫供养啊?怎样才能完成学业成了母亲的一块心病。
   一九四零年前后的东北,是伪满洲国中期,我祖父荣福祥在桓仁县莲沼书院毕业后,在横道川小学当了二年校长,因参加抗日救国会被抓进监狱,关了一个月后释放,成了一名监视居住的政治犯。祖父家境小康,在县里城墙根盖了三间瓦房,人称荣家瓦房。祖父先后娶了三房妻室,第一任妻子于氏生了伯父荣尚纯,尚纯五岁时于氏病故;第二任妻子刘景秀生了三子一女,分别叫尚古、尚品、尚朴、雅琴。我父亲荣尚古在弟兄里排行老二,在叔兄弟间排行老九。父亲十岁时祖母刘景秀也因病死去,祖父又娶了最后一个妻子王静仪,王静仪终身未育。四零年时祖父在日本人把持下的县公署教育科工作,这时伯父初中毕业已经工作,在乡下小学当教师,十七岁的父亲在国高读书,三叔、四叔读小学,姑姑还未上学。
   祖父身背“思想犯”包袱,整天惕惕怵怵,唯恐获罪。见时局动荡,儿子虽然在读也已成年,便想为他完婚。祖父利用职务之便,给全县各级学校发去信函,广泛为儿子征婚。沙尖子学校尤展鸿校长是祖父同学,又同因救国会事件被抓,是同监舍的狱友,接到祖父信件十分重视,便把我母亲具体情况通过信件向祖父详细介绍了一下。祖父接到回信十分高兴,选了一个日子,带上伯父,租了两匹马(当时不通客车),赶了一百多里山路,从城里来到沙尖子替我父亲相看。
   尤校长以谈话名义把母亲叫到办公室,与母亲拉了一阵家常。母亲感到很奇怪:校长今天是怎么了,竟问一些与学习不着边际的话?旁边还有两个穿制服的人眼神怪怪地盯着自己看?
   母亲走了以后,祖父向尤展鸿打听了一些情况,尤展鸿把母亲写的大楷拿给祖父看,祖父很满意。尤展鸿特别提到母亲家境贫寒,现在由姐夫供养读书,恐怕与荣家门户不对。祖父手捻髭须笑道:“敝人为犬子择婚,主要看女方品貌才学,其他皆为次要。我看王淑贤性格稳重和平,相貌端庄,学业优良,身体健康,十分中意。以后情况如何,还要仰仗老同学多多帮忙。”尤展鸿欣然拍板:“乃然(祖父字乃然)兄,能与贵公子联姻,是王淑贤天大的喜事,我想这事十有八九能成。您就听我的好消息吧。”
   祖父起身要走,尤展鸿哪里肯放,留祖父在学校吃过午饭,谈了些时局话题,酒逢患难至交,情到极致,彼此下泪,都有些熏熏然。
   送走荣家父子,尤展鸿马不停蹄,当晚来到刘维和家提亲。我母亲这才明白今天在办公室见到的原来是荣家来相亲的人。尤展鸿把荣家详细情况介绍了一下,姥姥与大姨、大姨夫都很满意,但就是觉得荣家门槛太高,有些攀比不上。尤展鸿把荣家征婚经过及对此事的态度说了,这才打消了大家疑虑。母亲见大家都同意,没有表示不同意见,只是提出一个条件:要求荣家供自己念书,书没念完不能结婚。否则就拉倒。
   在尤展鸿的撺掇下,两家交换了照片,彼此都很中意。荣家答应了条件:秋天开学后,把母亲接到城里一起生活,让她到补习班(女子初中,二年制,是当时县内最高教育机构)继续上学。
   暑假快结束时,大姨夫租了一辆马车,送姥姥和母亲到城里荣家。荣家瓦房灯火辉煌,隆重地接待了姥姥和母亲,母亲与父亲在提亲三个月后第一次见面。祖父特地把住在城内的两位姐姐请到家里一起聚餐。祖父给姥姥一个红包,内有五十元钱(满洲国发行纸币,一元纸币相当一元大洋),算作彩礼钱。简单的订婚仪式后,母亲以父亲未婚妻身份在荣家住了下来,父亲比母亲小一岁,彼此婚前以姐弟相称。
   秋天开学后,父亲继续读国高,母亲也到新开办的女子补习班上学。父亲相貌英俊,身材高大帅气,能书善画,在国高芸芸学子中是公认的才子加美男。母亲学习优渥,性格温良恭俭,很快赢得赞誉,很多在补习班学习的县内名门闺秀都主动与她结识。
   八月二十七是祀孔日,补习班举行了隆重的纪念活动。校长宣读长篇祭文,母亲和另一名同学担任陪祭。祖父得知这一消息十分高兴。
   期末考试时,父亲、母亲、姑姑(刚上小学)在各自学校同时获得第一名,祖父乐得胡子一翘一翘的。
   转过年,祖父向母亲提出要求:在年内与父亲完婚。
   母亲吃了一惊:“爹,补习班还有一年才毕业,你不打算供我了?”
   祖父有些尴尬,支吾着说:“淑贤,你愿意读书是好事,说明你有大志向。可是目前县内,女子补习班已经是最高教育,你结婚后可继续上学,一直念到毕业。至于以后么,我想现在兵荒马乱,外面总打仗,很不消停,你要到大城市念书,家里怎能放心?再说以你目前文化水平,将来不管做什么工作都已够用。你与尚古结了婚我也就了了一件心事。”
   母亲听了祖父的话,虽然很不开心,但也无奈,只好说:“这么大的事我做不了主,得回去问问我妈。”
   母亲当即回到沙尖子,把荣家要求结婚的事和姥姥说了。哪知姥姥、大姨听了十分赞成,一百个同意。母亲在大家劝说下,最终放弃了继续上大学深造的念头,回到荣家一边读书一边筹备婚事。
   一九四一年是闰月年,荣家把婚礼定在后六月十六日。由于伯父结婚时日本人刚占领桓仁,奸淫烧杀无恶不作,老百姓整天提心吊胆战战兢兢过日子,谁家办喜事也不敢声张,都怕惹火烧身。这二年日本人为了长期巩固统治,搞起了绥靖政策,不再大肆杀人,开办了国高、补习班等学校,教授日语,大力推行奴化教育。曾经风声鹤唳的桓仁暂时出现了缓和气象。祖父决定隆重举办一场婚礼。
   六月十五日,荣家城里、乡下各路亲友陆续到齐,下午沙尖子送亲马车来到,在荣家用过晚饭,娘家客要打下处,被安排到顺风客栈休息。
   十六日是正日,一大早,父亲在一帮姑舅兄弟簇拥下,骑着高头红马带着花轿来客栈迎亲。母亲在大姨和伴娘(母亲补习班同学)帮助下,早就装扮整齐,出门上轿。父亲骑马在前,伴郎梁明惠(父亲结义弟兄、国高同学)执辔,花轿两边几十名补习班学生和老师加入送亲队伍,尤展鸿也在其中。
   接亲队伍来到瓦房,大门外乐棚里鼓乐齐奏,响起了一阵鞭炮声。父亲下马,来到轿前接母亲下轿。父亲穿着黑卡奇西服、扎红领结、戴着金丝眼镜和黑礼帽、脚上穿着黑皮鞋、胸前别着一朵红绸花;母亲身披一袭白婚纱、里面掩映着紫红色的旗袍、头戴一顶花冠、戴着金丝眼镜、脚上穿着半高跟皮鞋。一对新人珠玉生辉,在伴郎、伴娘陪伴下,父亲执母亲手,徐徐向院内走来。
   婚礼在院内举行,祖父特地聘请国高校长孙一凡主持婚礼。祖父戴着灰色礼帽、穿着青缎子长袍;祖母王氏穿着紫红色烫绒褂子在正面端坐。尤展鸿、孙一凡靠着祖父坐着。东西两侧分别坐着婆家与娘家客。东面娘家客队伍中有大姨、大姨夫等亲属,还有几十名补习班学生;婆家队伍更加庞大,除二十几名一家子众人和亲戚朋友外,还有父亲国高同班学生前来助阵。
   孙一凡宣布婚礼开始,随着仪式进行,男女学生呼喊热闹之声一浪高过一浪。接着尤展鸿以媒人身份讲话,刘维和代表娘家人发言,祖父最后一个讲话,讲话后宴席开始。
   荣家婚礼形式上既传统又有更新;女方校长为媒,男方校长主婚,实属罕见;祖父破财要面子,婚宴办得丰盛讲究,更被传为美谈。荣家婚礼在县城迅速成为轰动性新闻。
  
   二 、时局混乱丈夫出走
   婚后,母亲每天照常到补习班上二年级,父亲也到国高上学,两人互亲互敬十分相得,很快母亲有了身孕,第二年四月二十八日,生下我哥哥殿乙。我哥哥长得天庭饱满地阁方圆极其俊美,深得全家人疼爱。祖父找人算命,说哥哥是庙会时从庙上偷跑的童子,祖父担心他命不长,在庙上为他捐了替身。
   这时祖父因不愿在日本人统治下的县公署工作,辞职还家。后来带领全家人在六道河子对岸的荒沟老家盖了两间草房,作为战乱时避祸之所。至此,荣家人每年都在城里和乡下两头居住。在乡下住时,在祖父侄子帮助下,常年耕种着十四亩祖上分得的土地,每年也可以满足自家需要。
   父亲国高毕业,先后在拐磨子和六道河子乡当小学教师,后来又考上了安东(丹东)警察学校。母亲补习班毕业后,因时局太乱,没有出去工作,在家做家务、照顾孩子。原来一心向学的她现在已不再奢望上大学了。
   在那个日本人疯狂侵掠、伪满洲国危如累卵、整天对日本天皇歌颂万岁顶礼膜拜的黑暗岁月里,母亲和荣家的生活会保持住平静么,以后会有怎样的命运在等待着她呢?
   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侵占东北十四年的日军撤退,满洲国皇帝溥仪同时下台。桓仁进入了八路军与国民党部队争夺地盘的拉锯战时期。一九四六年春天,八路军占领县城,建立了临时政权维持治安。可是好景不长,不久,国民党飞机天天来撒传单,说要攻城,要老百姓做好逃离准备。把人们搞得慌慌张张,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
   满洲国倒闭后,安东警校黄了,父亲回家无事可做,去弯龙背舅舅家捉鱼。三叔在普乐普岳父家种棉花。家里剩下老的老小的小,母亲和三婶都怀孕在身,这要是飞机来了扔下炸弹可怎么办?
   荒沟的草房被亲戚占用,急切之下倒不出来,祖父到荒沟门石场大院找本家堂哥求助。大院本来有很多房间,但都已租给外地来干活的石匠,实在没有多余房屋,只剩下一间长时间不住人的打更房。
   祖父雇车把两个大肚子儿媳妇送到石场大院,在又小又黑的打更房里住下,留下米和油盐,菜和柴到大院拿。祖父祖母带着殿乙和上学的四叔、姑姑留在城里。
   五月初八下午,母亲腹痛加剧,太阳卡山时临盆。三婶把住在同一大院里的寡妇亲戚胡小脚找来,帮助母亲把孩子生下——这个孩子就是我。
   母亲说,我刚出生时没有气,胡小脚把我倒提起来,在背上拍了一巴掌,这才叫出声来,刚出生的我全身红囊囊的,像条虫子。母亲月子里很苦,成天吃三婶从地里采回来的苋子菜。在那兵荒马乱的年月,能吃饱饭已经不容易,根本谈不上营养。好在荒沟的几户本家送来十几个鸡蛋,几天后家里得到消息,带来二十斤小米、十个鸡蛋,才算做了回月子。
   三婶也快生了,两个女人同时坐月子无法照顾,祖父又雇车把三婶接回城里家中,同时把从沙尖子闻讯赶来的姥姥留在大院照顾母亲。
   一天,姥姥在大院后边的大泡子边洗衸子,发现上面有蛆在爬,回到小房查看,见我大腿根生了很多蛆,叫一声:“不好,淑贤,孩子生蛆了。”说完和母亲一起把我腿上的蛆擦干净,去灶坑抓了一把灰涂在上面。姥姥开玩笑说:“这孩子刚生下来就招蛆,小名就叫蛆渣子。”母亲说:“好,就叫蛆渣子。”从此,来到人间的我就荣幸地获得了一个好听的乳名。
   母亲满月后被接回城里居住(吵嚷了多日的始终仗没打起来),父亲从弯龙背回来,竟然不知道妻子已生下了孩子。
   后来八路军战略退却,国民党十九军占领县城并开始扩军。祖父怕儿子被招去当兵,托人在警察局给他谋了一个文书职务。
   四七年三月,走了半年多的八路军重新攻城,战斗异常激烈。凌晨八路军攻进城内,十九军狼狈退却,溃退时大声呼喊:“八路军要屠城了,快跑啊!”很多在伪政府机关工作过的人员及警察,还有不明真相的老百姓都跟着跑。
   当晚半夜时,不知从哪儿飞来的一只榴弹炮击中了荣家瓦房西侧的书房,大火立即焚烧起来,很快蔓延到正房。荣家人从屋内跑出,捡了一条性命,却眼睁睁看着常年居住的家园被烈火吞噬。祖父捶胸跌足号啕痛哭:“房子,我住了多年的房子!”
   失去了房子,荣家搬到了乡下草房居住,父亲跟从十九军跑了,一直没有音信,母亲和祖父整天放心不下。
   二月二那天半夜时分,父亲匆匆回到家里,说自己目前还在部队里,但没有参军。祖父讲了八路军的宽大政策,让他回来。可是父亲对国民党反宣传中毒太深,怕自己当过警察被问罪,不肯回来。见十一个月大的我在睡梦中,轻轻拍了拍我的屁股,对母亲说:“淑贤,以后孩子就靠你了。”说完便往外走。我这时突然醒来,哇哇大哭起来。我的哭声引出了全家的泪水,一家人在啜泣中忍痛离别。

共 27335 字 6 页 首页1234...6
转到
【编者按】含泪读完这篇小说,心情很是沉重。小说记述了母亲坎坷、坚强、豁达的一生,她从24岁守寡,带着“我”走南闯北,只为躲避当年的运动,为了孩子们含辛茹苦,可以说吃遍人间疾苦,伺候老的、照顾小的,从没有任何怨言。因为和儿媳不和,也为了减轻他们的负担,依然选择老了再嫁。母亲不平凡的一生,是让人敬重的一生,从她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什么是中国五千年的传统美德,什么是真孝顺,那是真情真爱真性情,充分体现了母爱的伟大。洋洋洒洒几万字,感情真挚饱满,人物刻画细腻,令人动容。通过作者对于历史事件的阐述,说明了文化底蕴的深厚,令人佩服至极。好文欣赏,力荐佳作,倾情推荐共赏。【编辑:项梅】【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712140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项梅        2017-12-09 23:34:43
  动荡的年代,母亲的一生,堪称大作,别不多说,敬请广大文友细细品读,感谢支持清韵,祝创作快乐,遥祝问安。
项梅
回复1 楼        文友:山海浪        2017-12-10 11:03:14
  项梅社长好!稿件太长让您费心了。一次发这么多,来不及细审,难免有疏漏之处。所以写这篇文章,一是为了纪念母亲不平凡的一生,二是把自己愧怍忏悔的心态坦白出来,让阳光晒一晒渺小潮湿的心脏。不多说了,谢谢您!
2 楼        文友:张璞        2017-12-10 09:44:47
  因眼睛为些累,暂读一页,留语。读完摘要时已经被打动心旌,再读正文更感诱魂!拜读荣老师作品,感动生命!
因不知未来如何,就记录现实和过往。
回复2 楼        文友:山海浪        2017-12-10 11:07:56
  谢张璞君赏读拙文。网络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3 楼        文友:老榆树        2017-12-10 18:15:38
  每当我看完一部纪实的文学作品,就想起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的两句话,一句是“作家是(记录)历史的书记官”;另一句是“小说被认为是一个民族的秘史”。山海浪先生的这部传记作品,很形象、贴切地佐证了这两句话。土改后的大陆历史,就是一部“阶级斗争史”,只是官方有官方的写法,民间有民间的写法,而民间的写法则是“一个民族的秘史”。改革开放后,“阶级斗争”问题在理论上不再提了,在实践上也不再搞了,可是,还有人在呼唤、怀念那个时代,甚至公开肯定、赞扬十年文革,这些人当中还大都是文革期间或文革后出生的中青年。这是因为中国人在总结、反思文革问题上受着“宜粗不宜细”的约束,导致不了解文革的中青年反而为文革大唱赞歌。中国人不继续批判、否定文革,不揭开“阶级斗争”问题的伪科学面纱,任由极左思想泛滥,那是很危险的。我是流着眼泪读完这篇小说的,因为我了解这段历史,又一直反思这段历史,所以才说了以上这么多话。 
回复3 楼        文友:山海浪        2017-12-10 18:35:20
  老榆树先生好!敬谢您阅读拙文。您从历史高度社会学角度深刻刨析了上世纪一段不平常的时期,足见您心系国是关心青年思想深邃彻悟世情的阔朗襟怀。山海浪再拜,真诚地希望先生以后对拙作多加批评指点。
4 楼        文友:海域听风        2017-12-11 14:57:15
  这篇小说我一口气读到底。在读到第十部分姑姑来信,大骂“我不是人时”泪水夺眶而出,在三叔狠狠“打我”时,终于抑制不住伤悲,哭出声来,仿佛自己就是这位苦难而伟大母亲的那软弱而无奈的儿子,一面承担着屈辱,一面又期颐着母亲的幸福。这是我在江山文学网读文章时少有的感动流泪。上次流泪还是我在写《第三块银元》时主人公母子相遇时,不由自主地留下了泪水。这篇《海的涟漪》讲述的是一个平凡世界里一个勤劳、善良、坚强而睿智的女性苦难、多舛人生中的亮点和片段,个人在历史的洪流中如一片叶子难以左右方向和命运。即使幸存下来,历史的痕迹依然左右你的命运,这是许多小人物的无奈,也使我们能够进一步反思历史,以史为鉴,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做一个坦荡而有责任的人。母亲的每一次命运抉择,都显示着她的睿智与无奈,读书是母亲的理想,母亲能够一生直面苦难这与母亲年轻时求学有很大关系,而“我的媳妇”就不一样了,可见读书依然是人们把握命运通向幸福生活的一把最直接的钥匙。母亲在她事业辉煌的时候为什么会做好准备回乡下,这是她清楚知道自己背负的是什么,所以她没有怨恨命运带来的不公,而是用勤劳的双手打拼着自己与孩子们的幸福。对于“夫家”她是功臣,这一点姑姑、叔叔都很钦佩、尊敬,她对得起“荣家”上下一家人。而后来,她依然睿智地选择了自己美好的二十年时光,虽然不在再轻,但毕竟还有很幸福的时光。母亲对父亲的爱,更像是对个人对命运的认同,表现了中华妇女传统道德中坚忍、顽强、忠诚的一面,她一生的命运大多和父亲有关,所以,她一定她有话要对父亲说,父亲是从海上走的,那么,母亲最后也要从海上走,在这个世界没有说的话,那么在那边的世界里,我也一点要和你说,老荣,我来了,你在哪?有一首歌,歌名叫《漂洋过海来看你》写到这里,我再一次泪流满面。下面,我抛开小说情节谈点创作个人意见吧,整篇小说更像是大散文,前面记叙的人物众多,而且名字具体,这一部分详列再得当一些,也许更接近小说的本质。或者,把题材改成散文更好一些。
回复4 楼        文友:山海浪        2017-12-11 15:35:11
  海域听风君您好!谢谢您赏读拙文,尤其被您对文章深情入理的分析点评感动。诚如您所言,在写此文时我原想写成散文,可又一想,如果写成散文,就要省略掉很多平凡细碎的事件,而突出写母亲人生中的几件大事。为了完整反映母亲一生,还是写成传记为好,就成了现在的样子。您说的很对,有的地方铺陈多情节少,让人有不足之感。这也是因为我同时在『文字』发了回忆父亲的文章“山的泪痕”,两下有交叉重叠之处,为避免雷同,写时各有侧重。至于取名“海的漪涟”,漪涟者依恋也。您开诚布公发表见解及对文友认真负责的态度,令我十分钦敬。再次向您表示感谢,顺致真诚的祝福。
5 楼        文友:张璞        2017-12-14 12:20:45
  恭贺山海浪老师这篇传记题的小说作品被列为江山精品。这样的作品内蕴深厚,真情实感中刻录了过往的岁月痕迹,歌颂了善良、睿智、勤劳、隐忍、不屈与顽强等优秀的生命美德,崇尚了母亲的伟大形象,感动生命,从中可以辨析历史某些真实的断层与生活中所应该坚守的信念以及命运中的无奈及其奋力进取,不懈抗争的生存真理……此篇长短篇作品,经得起时光的洗礼与验证,不失是一篇认识人生、启迪生命、感动灵魂、震撼力大、感悟深刻之力作,意义深远,不失为上品佳作!
因不知未来如何,就记录现实和过往。
回复5 楼        文友:山海浪        2017-12-14 15:30:29
  谢张璞老师对拙作深刻入理的分析与高评。远握。
6 楼        文友:项梅        2017-12-14 17:53:15
  祝贺山海浪老师斩获精品,再次感谢您对清韵的支持,问安。
项梅
回复6 楼        文友:山海浪        2017-12-14 19:45:18
  多谢项梅社长赏赉举荐,向您敬茶!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