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江南烟雨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江南】峨桥人,真牛!(随笔)

编辑推荐 【江南】峨桥人,真牛!(随笔)


作者:江南茶人 白丁,92.6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975发表时间:2018-01-09 20:03:44

在电子版的中国交通地图上,你只有将地图放大到最小比例,才能找到一个名叫峨桥的地方。峨桥不是桥,而是依长江支流——漳河而建的水埠古镇。峨桥不大,名气却不小,那得归功于这里孕育了一支数以万计的茶叶销售大军。这支队伍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浩浩荡荡,斗志昂扬。好不夸张地说,凡是产茶的地方,都会留下峨桥人的足迹;凡是有人喝茶的地方,都能搜寻到峨桥人的身影。
   峨桥有山,但棘草丛生,砾石遍布,几乎不产茶叶;峨桥有水,河汊交汇,沟渠纵横,在以舟辑为主要交通工具的年代,除了提供水路上的交通便利,也没什么特别丰富的水产。如果遇到老天不安分的年月,经常是河水泛滥,庄稼颗粒无收。所以,如果说峨桥是个穷山恶水之地,一点也不为过。
   俗话说,穷则思变。生活在峨桥的先民们为了养家糊口,从峨桥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中看到了商机。因为漳河从峨桥穿境而过,溯水而上,峨桥便是出入皖南深山的门户;顺流而下则与商业繁华的江城芜湖相连。很多年前,聪明而勤劳的峨桥先民在农闲时,正是利用这一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把皖南山区的山货(土特产)贩运到峨桥中转,再由来自芜湖的商贩通过长江黄金水道运往全国各地。经过多年的发展,在众多山货中,茶叶的利润空间最大。后来越来越多的峨桥人最终选择茶叶贩卖,于是,贩卖茶叶也就成了峨桥人谋生的一种手段。一部分人从产地把茶叶贩运到峨桥,在峨桥批发;另一部分人又从峨桥把茶叶推销到全国各地。随着采购、销售两支队伍慢慢壮大,一个中转式的茶叶批发市场在峨桥自发形成了。
   随着茶叶需求量的增多,批发商将茶叶采购地由皖南山区扩张到省外茶叶产区。所以,在峨桥茶叶市场上,你可以搜寻到全国各地的茶叶。正由于峨桥茶叶市场库存量大,品种多,峨桥人把茶叶推销到全国各个角落。可以说,除了边远地区,几乎每个县城都能见到峨桥人经营的茶叶店。特别在苏皖地区,甚至每个集镇上都能见到峨桥人推销茶叶的身影。
   峨桥人怀揣着对茶叶的一份挚爱,在不产茶的峨桥这块土地上自发形成了大型茶叶批发市场,并且凭着勇往直前的开创精神,他们的脚步遍及全国各地,充分开拓了茶叶消费市场。现在,经营茶叶不仅仅是峨桥人的谋生手段,而且已经是规模化、产业化。与之配套的茶叶包装厂、茶杯厂、茶杯店等,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
   为了适应形势发展,早期建成的“江南第一茶市”,目前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改造建设,不久,她将以崭新的姿态呈现在你的面前;二期建成的“中国峨桥国际茶城”早已投放使用;三期“瑞丰茶博城”即将竣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峨桥“茶二代”们正在网络中开辟另一番的新的天地……
   一个不产茶的地方,竟然把茶叶玩转得红红火火,风生水起,这是峨桥人的执着与智慧。在茶叶经营领域,当人们提及峨桥人,他们都会竖起大拇指,惊叹:“峨桥人,真牛!”

共 114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峨桥地处水患之处,峨桥人勤经茶叶之道、身受茶叶之誉、智创茶叶之都,是人的奋斗创造的奇迹!常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之人,风调雨顺固然于民幸甚;一方水土养不了一方人,穷乡僻壤于民未必苦极。峨桥是生动的写真,峨桥人是传奇的历史,从这个角度讲,更显峨桥人的“牛”。小写的地域,大写的历史,实写的财富,撰写的精神,创造一个伟大的时代,发迹于一代代人的奋斗与不懈。歌颂新时代的峨桥人,需要新时代的歌颂者。峨桥人,真牛!江南茶人,真牛!好文倾情推荐阅读!【编辑:秦小木】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秦小木        2018-01-09 20:05:38
  问好作者!真情实感,歌颂一方,向你学习!
   编按不妥之处,还请海涵!遥祝创作愉快!
2 楼        文友:江南茶人        2018-01-09 21:28:44
  小木编辑精心编辑的按语,的确道出了我以及诸多像我一样从峨桥走出来的峨桥人的心声!感谢小木编辑的理解与祝福!祝安!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