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心灵之约 >> 短篇 >> 情感小说 >> 【心灵】燕子飞回来了(小说)

精品 【心灵】燕子飞回来了(小说)


作者:史祖诚 秀才,1408.12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255发表时间:2018-03-17 12:41:06
摘要:燕子飞回来了,老伴却走了。看着燕子,我在想:老伴走了,我还有生命的余光,我不能这样消沉下去,我还有未尽的希望,追求和探索。


   “姥爷,燕子飞回来了!”
   “是么?”我问。
   “真的,它在院子里转呢!”乔伟和朝霞俩个外甥说,他们用手直指着,生怕我人老眼花,视觉上捕捉作不到。我看到了,一对燕子飞来飞去,然后停留在房檐下呢喃细语,好象如述家常。
   春天来在了孩子们的心灵处,无不是充满着这样的惊喜和幻变,他们的举止冲击着我的木然,这些日子我非常低迷,老走不出内心沉痛的阴影。忽然间,我不经意地看到了那只燕子腿上的布条,虽然淡了许多,但依然能认得出来,那是老伴给系上去的。
   去年的夏天,我在外面回来,一进门看见老伴正给一只受伤的燕子包扎,小心的深怕包不好出现感染,包好了她才长出了一口气。她说:“这是一只小小的母燕,它从窩上面掉下来,正好来了一只大花猫,我从大花猫嘴边抢过来,不然它就没命了。”
   其后许多天,老伴好事要做到底,她把燕子送回到窩巢里,整整看护十天,燕子伤好了之后,她才放心的眉开眼笑。秋叶纷飞时,它们飞回了南方,一冬之后又飞回来了,然而它们并不知並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情况?
   燕子飞回来了,老伴走了。她永远离开了我,你们也见不到她了,她己经到了另一个世界。她在离世前向我说了这样一件事,她说:“我走后你要在家,明年燕子飞回来的时候,你要如我一样好好地保护它们,我一生除了花就是非常喜欢燕子,这,你是知道的。”
   现在,看到燕子就想到了老伴,许许多多的往事溢满在我的心头……
  
   她叫韩燕英,娘家是韩北乡北上合村,她从小非常喜欢燕子,娘就根据她的兴趣叫作韩燕英。父母只有她,她是一个独生女儿,所以把她当作掌上明珠,凡事都宠着她,所以就有点小任性,这也在情理之中的事。长大后,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村里和她年龄相差不大的闺女们几乎是本村嫁本村,嫁外村吧,她真不想离开父母,嫁本村吧,也实在没有一家合适的,眼看她们都成双成对了,她一咬牙,不管好坏,我也要嫁在本村。经人说媒,她嫁给了本村的乔守忠,腊月二十八过了门,春节就坐在了婆家的床头上,进入了蜜月时间。
   一个蜜月她过的并不甜蜜,一个普通的农村女孩,她没有过多的追求,实指望婚姻就是她的归宿,就象林中的鸟儿找到了可以依靠的伴侣,可以欢乐,可以比翼双飞,可以筑巢,可以有一个幸福的家。一个蜜月,乔守忠没有老老实实和她在一个屋里睡几夜,以各种借口和理由说,工作忙,天天要开会,回不来就躺在大队办公室了,对她的冷落搭上了界,她伤透了心,本想和他大吵一顿,因和父母在一个村里,怕他们知道了心里难受,就这样黙黙地忍受着……
   原来乔守忠另有一拐,和他本家姓乔的乔三香早就勾结上了,乔三香的父亲叫乔瞎子,一只眼睛不好,是当地一个有名的阴阳师,乔家闺女嫁乔家,这伤风败俗的事他是深恶痛绝的,只要他活着是万般做不成的。在一个村里韩燕英虽然也知道一二未婚前的一些行为,她认为不必追究,婚后一定会回心转意,没想到狗离不了吃屎,依然我行我素,而在婚姻的掩盖下大踏步迈进,乔瞎子放心的失去警戒,以为乔守忠有了媳妇,他的闺女会死了这条心的。乔瞎子不是在武乡,就是到襄垣,黎城,利用阴阳迷信大把捞钱。
   就这样韩燕英和乔守忠进入了冷战,一年之后终于离婚。
   回到娘家之后的韩燕英解脱了这个不幸的婚姻,再嫁成了她不愿谈的一个命题,因为她心里的伤痛还在滴血……
   她离婚回来的消息被传了开来,附近村子里有人央媒人来求婚,今天一个,明天一个,大约不下有七八个,她那一个也没答应,这一回她可要认真找婆家了,不管穷富,唯一的就是不要第二次伤害。然而这些都是不好把握的东西,你也不能剖肝割肺,只能看你的命运造化吧!
   每天父母到生产队干活去了,家里只留下了她,除了做一些家务活儿就是画鞋垫儿纳鞋垫儿,纳了一对又一对,村上的人看到了说:“你是不是又找到婆家了?”
   她说:“没有啊。”
   “那你这左一对,右一对的?”
   她黙然了,不知道该怎样作出解答。她不爱说话,有些思想也无法和别人交流,画个画儿,纳个鞋垫儿呀,这才是她内心的精神寄托,这花花草草,鸟呀,树呀,山山水水,蓝天白云才是她对未来的生活描绘,在当下复杂的背景下找到一份宁静和清爽,她就是这么一个人,在热闹的场合见不到她的身影,老把自已关在屋子里。
   燕英的少言淡语父母看得出来,以为她是生病了,小时候由于多病和营养不足,现在又是这种情况,看她日益消瘦下去,父母心里在疼啊!
   终于又有人来给她介绍对象了,说是在北上合下坡的前沟村,那个人是谁啊?那个人就是我。
  
   我那时21岁,家在前沟村一个叫金沟儿的地方,村中流淌着一条小河,我家在小河东面,在金沟圪嘴就是我家。住宅依山而建,一个普通的农家院落,打扫的干干净净,花墙上有一盆盆花卉,夏有牡丹凤仙,秋有牵牛菊花,不张扬也不怒火,显的淡泊和明志。
   有人给我提亲,我当时并不乐意,因为我不想急着找媳妇,这是为什么呢?说来真还话长了,就这个港湾让我的小船停泊一下,釋放我无限溢满的回忆……
   我从小就爱读书,这并不是祖父的延续,他爱读书,只不过是阴阳八卦之类,在当地有一定的名气,我想他可能是《小二黑结婚》中二诸葛式的人物,其实他没有达到那个程度,没有骗人也没有装神弄鬼,他注重的是农耕文化,北方十年九旱,适时种植尤关重要,他在这方面很深的研究造脂,为人们受益匪浅。传说中有一年春旱无雨,地干的种不下去,人们干瞪眼在村里转游,祖父扛着鐝上地了。
   人们问:“金沟儿老汉你去那?”
   祖父:“种玉茭。”
   人们说:“你那个鬼八卦灵了,俺们给你叩头!”
   祖父笑笑,没有跟人家争辩,由他而去,很快就到了大唐湾的地里,只刨坑不撒秄,又有人看到说,这个瞎扎腾,把埫凉干了怎么办?他刨了一上午,下午接着干,天黑了才回去。就在这天晚上半夜,来了一场春雨,下了有四指左右,正好把坑里积了水,第二天祖父就去撒籽,然后一埋就便当了。十多天后苗就出齐了,大家看到后说,这老汉这一招儿很灵的。在以后的年月里,大家跟着祖父这样做,每每得到的是好处。
   如果说祖父是一个土知识分子,但生活以此养不了家,我们这里有煤窑,他是靠下窑为生的,那一年在韩北煤矿发生了顶扳塌方,他在那次事故中丧生,年仅五十多岁。我的伯父和我父亲都没文化,斗大字不识一布袋,家里的藏书被人借去了,结果一去不还,以后也没有理会,反正不识字,要回来也没作用。
   解放后新中国成立,我才有了上学读书的机会,那时候我的长兄史全河正在上学,是我哥带到学校去的。山里的野惯了,初到学校很不适应,趁同学不注意戓借上厕所为名,从厕所翻墙逃走,直到和同学们熟了,一天也离不开他们了才认真学习开来。
   我读完了小学上了初小,那时正处在三年自然灾害时期,老百姓饿死的人真不少,村村到处能听到哭声,我的父亲因饥饿生病,死于1961年2月的一天。我本来考上了初中,父亲的死使我中断了学业,不得辍学回到村里给生产大队当了一名放羊的小牧工。
   我是多么喜欢读书,然而不能了,只有每天和羊作伴,这就是我劳动的开端。
   夏日火红的太阳照在头顶,有时热得连风都不吹一絲,在老羊倌的指挥下我坡上坡下地挡着羊群,生怕跑到庄稼地里吃了禾苗。晴天还好说,一到雨天那就遭下殃了,浑身上下淋个透。这个时候我身临其境,想起一首千年流传下来的山歌,于是我就唱起来了:
   放羊孩儿真牺惶,天阴下雨湿衣裳
   这时想起爹和娘,两眼哭的泪汪汪
   然而根据我的处境,我又续编了两句,好表述我内心的那种感受:
   天地都是同一样,伢上学来我放羊
   金沟水流哗啦啦,山坡成了我的家
   我要念书,我要念书,在旷野里对着大山呐喊着!我不能这样消沉下去……
   从此,我放羊也带着书本,我走到那里读到那里,我不但读还要写,没有笔纸,我把大地当纸,树枝当笔,兰天下是课堂,羊群们是伴读的同学。人们听来是夸张,然而这是真正的现实。带着《新华字典》,《成语词典》,还有初中语文历史等。老羊倌爱唱山歌,什么“一不滩滩杨树一不滩滩草,想来唱去是咱八路军好。”还有《逃难路上》,还有《小二黑结婚》,《王贵与李香香》中的精彩片段等。这些民间文艺也深深地感染了我,这些没有伴奏,现在说叫清唱,按武乡人本土话叫干唱,全靠的是一副好嗓子。站在高高的山梁上,放一曲歌喉,风吹来飘向山野,甚至还钻云透雾,那景际美扱了!
   老羊倌不识字,他七岁就放羊,他的身世就是一部苦难史,说起来令人落泪。
   他姓郑,叫郑应北,他和武乡秧歌表演艺术家郑桃英是叔伯一家,郑桃英的父亲是他二伯父。郑姓在村里是一个大家族,但是有富农地主也有贫下中农,应北和桃英家是实丁实打的贫农。桃英的父亲多年染病在床,不久就一命夭亡,其母只好带着桃英改嫁对门韩黑志,韩黑志在保全永剧团是一个二胡高手,在黎潞城一路叫响,继父带着她就进了村里的小剧团,开始学唱秧歌,由于她的天赋聪慧,一看就是一个好苗子。至于后来的发展一跃成为家喻戶晓的名星,她的根基原来在这里,她是从这里走出去的。郑应北和她有一定的血缘关系,在互为影响中耳濡目染,无论唱秧歌和唱山歌那可是一顶顶的亮哉。如那时在今天,他一定是石占明式的娇娇者。
   郑应北对我的学习虽然提不出指导意见,但对我的自学还是给予支持的,就这样一老一少在山坡上这个天地大舞台演繹的有声有色。后来郑应北还自编了一首歌,至今我依然记的清晰:
   山丹丹开花红呀红
   草坡上有了读书人
   王家峪出去是西营
   老区人民不忘八路军
   松树开花呀平顶顶
   型唐大蒜北漳葱
   一路行走大唐湾
   爬上东堡米粮川
   ……
   五年的牧羊生活结束了,我回到生产队里成了一名社员,白天劳动,晚上学习,农闲雨天更是最珍惜的时间。在地头歇息时虽然短暂,但我不会轻易放过。老年人脱下衣服捉虱子,年轻人打扑克,中年人拉闲话,我呢不是看书就是在本子上写划。队里有个人叫韩福印,他是一个爱情专家,以品头论足为奢好,我不和他同流合污,他不待见我,常讽刺我说:“瞎子点灯白费油,柳树开花不结果,我看你是钻了牛角,一是吃不了供应,二是找不上工作……”
   那时候的农村青年,眼盯着是离开农村,到外边找上工作,转为城市非农业人口,找个漂亮的好媳妇,那才是最好的归宿。韩福印想的就是这个,有人给他说媒,他拒绝的就是看不上,结果愿望落空,打了一辈子光棍,临死冥婚了一个八个月的死娃子。
  
   我那时为什么也不愿意找媳妇,因在之前我走火入魔了,已经开始了文艺創作,给《山西日報》,《火花》杂志投稿。每天写呀写,白天劳动,晚上干个通晓,一份份邮出去,一篇篇退回来,结果连一个字都登载不了,不过那时跟现在不一样,退稿不是印好的铅字,而是编辑的亲笔手写稿,虽然字数不多,但很有中肯的指导意见,让你在灰心中有喜悦和长进。眼看废稿等身,我坐不住了,神经兮兮的要去找当时著名的大作家赵树理。赵树理在哪里,我也不知道,反正条条道路通北京,不信我就找不到。一天半夜时分,我离家出走,走了一天多,没吃上一口饭,最后昏倒在路上。到了第二天我被一个好心的人救了,问此所以,才把我送回家来,这就是我第一次犯得神经病。
   这次神经病后人们给我起了一个绰号叫疯子,有了这个绰号可不是一个好事情,生产队派个活儿,就说让疯子去吧。有的说,他疯三倒四的,他能干得了?我的人格受到了扱大的污辱,名誉也一落千丈,这样的境况更加剧了我内心的不平,病也是时好时坏经常复发,年老的母亲为我担忧,白天黑夜睡不着欲哭无泪,能从那里能找到良医,好医治儿子的这个内心的創伤,还她一个平静的心态,再这样下去恐怕将来找媳妇都是一个问题了。
   接下来时间又过了几年,病总算稳定下来了,真正到了找媳妇的时候了,但并不想放弃写作的心在疾病的搁浅下又一次死灰复燃起来,那种初心不变已植入我的神经细胞,在脑海里每时每刻都泛着浪花和波涛,母亲的苦心和泪水在不孝儿子的面前动了真格,她说:“你怎么就不理解娘的心啊,你父亲死的早,我拉扯你哥妹仨容易吗?你一天老想那事儿能行吗,就念了个完小,识个名字所以就行了,当个作家,那是什么玩意儿,我不懂,能顶吃,能顶穿?咱就是个受苦人,安分守己就行了,米粒小,能吃饱人。你哥己有了媳妇,有了孩子,成了个人家,这不很好么,我也盼你找个对象,成一家算一家,我就放心了,好给你死去的爹有个交待。”
   母亲的泪水冲刷着我的心,本该是我给她的安慰反而让她操心不下,为了母亲我答应了,我听娘的,这一绿灯的放行,在母亲的面前豁然是一片绿洲,她张罗去了,有村里的母亲相好郑五梅搭桥,这才到北上合给说媒,时隔不久就成了一个八九不离十。但在这个背后也还有点风雨,村上的人听说燕英要嫁前沟了,多事的人来说,可不要嫁他,听说他是一个疯子,不是跑这儿就跑那儿,这可得想好。燕英父母犯愁了,这不是出了火海又跳入火坑,闺女的命为什么这样不好?

共 13288 字 3 页 首页123
转到
【编者按】俗话说:老伴老伴,少年夫妻老来伴。人在年轻的时候,也许不觉得怎么样,一对小夫妻谁离谁都过;可是人到了老年,儿女们都成家立业,老年人闲了下来,这个时候才显出有老伴的好,老夫妻互相关心,互相牵挂,牵手共入黄昏;没事聊聊家常,说说知心话,恐怕是每对老年夫妻必做的事。作者和他的老伴历经艰难困苦,苦心经营着他们共同的家,虽然日子很艰难,但两人还是牵手度过了那段艰苦岁月。作者怀着对老伴的无限怀念,以记叙的形式描述了她纯朴善良的一生,从而抒发了对故去老伴的无限怀念之情。小说语言朴实,段落清晰,情感真挚,流露自然;睹物思人,尤其是对老伴的那份真情,值得让现在的年轻夫妻学习,这样的真情感动天地,令人羡慕。好文,力荐共赏!【编辑:小白兔白又白】【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1803190010】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小白兔白又白        2018-03-17 12:44:56
  俗话说过:满堂儿女不如半路夫妻,可见人到老年有夫有妻相伴的重要。的确,年轻的儿女们要工作,哪有时间陪伴父母身旁,只有老夫老妻才是最贴心的人。
我欲乘风归去,唯恐琼楼玉宇!
2 楼        文友:小白兔白又白        2018-03-17 12:46:42
  文中的作者和他的妻子一定受了不少的艰难困苦,岁月的折磨,感情才会这么深厚。
我欲乘风归去,唯恐琼楼玉宇!
3 楼        文友:小白兔白又白        2018-03-17 13:00:48
  老师的小说借景抒情,抒发了夫妻情,故乡情,还有对那个时代的感慨。感谢老师赐稿,遥祝笔健文祺!
我欲乘风归去,唯恐琼楼玉宇!
4 楼        文友:雨春        2018-03-19 21:58:16
  从某些角度来说,人生就是一次旅行,遇见就是前世的回报,擦肩而过的也是曾经的修为。充满情感的文字,让我们再一次回味人生,感恩拥有!
走别人踩过的路肯定是一条非原创的路,所以地铁成了现代城市的毕由之路!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