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荷塘“PK大奖赛”】红颜未必真祸水(随笔)
男人的事业成功了,站在他身后的女人顶多落个贤内助的称呼。男人的事业失败了,便推卸责任,给女人冠以“红颜祸水”“妖姬”“狐狸精”等名称号,留下千古骂名。
女人是否真的是祸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站的角度不同,自然看法也就不同。
特别是从远古的奴隶社会,女人不仅没有地位甚至是男人的附属品,可也被贴上让后人辱骂的标签,就有点匪夷所思了。
夏朝的末代皇帝叫桀、真名葵。桀是后人另取的名字,残暴的意思。夏癸即位时,各国诸侯不来朝贺。夏王室,内政不修,外患不断,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复杂,民不聊生,危机四伏。即位后的夏癸面对风雨飘摇内忧外患的局面,不仅不思进取,反而更加骄奢淫逸。据《竹书纪年》记载,他:“筑倾宫、饰瑶台、作琼室、立玉门。”从各地大肆搜罗美女藏于后宫,日夜与妹喜及宫女饮酒作乐。他建酒池、造肉林,横征暴敛,引起四方诸侯纷纷背叛。商汤借机乘势出兵,夏癸众叛亲离,兵败鸣条,最终亡命南巢,妹喜自然也难逃厄运。
夏灭商立,不知是巧合还是天意,经过天地轮回,日月流转五百多年后。商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帝辛,名受德。在他执政的后期竟然鬼使神差般地,把夏癸的“光荣传统”给复制粘贴了过来。
初期的帝辛也是位明智的君王,他不忘祖训重视农桑,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开疆扩土把国家领域发展至东南沿海地区,大力促进了民族经济和文化的融合。毛泽东曾评价纣王:“他经营东南,把东夷和中原的统一巩固起来,在历史上是有功的。帝辛伐徐州之夷,打了胜仗,俘虏太多,消化不了。他的俘虏政策做的不太好,周武王乘虚进攻,大批俘虏倒戈,结果商朝亡了国。”
帝辛东征之后,商王朝出现的“中兴气象”滋长了帝辛对自身价值的高估,使他在人臣面前开始骄横起来,变得刚愎自用、他巧言饰非,听不进谏言,矜人以才能,以为天下没有人能高过自己;甚至对大臣说话,也渐声高气粗,装腔作势,渐渐地连比干的话也听不进去。同时,生活也逐渐奢靡浮华起来。据司马迁在《殷本纪第三》中写道:“纣王知足以拒谏,言足以饰非(是非不分);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声,以为皆出己之下(狂妄自大);好酒淫乐,嬖于妇人,爱妲己,妲己之言是从,北里之舞,霏霏之乐(荒淫无道);百姓怨望而诸侯有畔者,于是纣乃重刑辟,有炮烙之法(残害无辜);而用费中为政,费中善谀,好利,殷人弗亲,纣又用恶来。恶来善毁谏,诸侯以此益疏(喜欢奸佞之臣)。”帝辛生活奢靡,造鹿台,炮饹大臣,逼杀忠臣比干,建酒池挂肉林。帝辛把复制粘贴后的坏东西不仅扩大化,而且比夏桀做得更完善,更上一层楼。
西周,为扩张自己的势力达到政治目的,依据商汤请神问卜的理念,联络周边小族部落攻陷朝歌,纣王见大势已去无力回天,随在鹿台纵火自焚。周人后来将帝辛更名纣,以商纣王或纣王名,以示侮辱。商灭周立和夏灭商立异曲同工,苏妲己不仅受到牵连,并且还被妖魔化为迷人的狐狸精。明朝许仲琳又把民间传说撰写《封神演义》,至此妲己这狐狸精之名经过几千年的演变,更是家喻户晓,人尽皆知。发展为美貌女人的代名词也就不足为奇了。
改朝换代是历史的必然趋势,注定有人要为此担责。西周和其他朝代一样也没有躲过亡国的命运,周幽王为博美人一笑,不顾忠臣反对,点燃烽火戏弄诸侯不是也把江山丢掉了吗?褒姒和其他亡国的皇后一样,也没有逃脱掉被扣上一顶红颜祸水帽子的命运。
自古哪个英雄不爱美人?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打铁还须自身硬。越王勾践卧薪赏胆,利用美女西施做间谍光复大业;梁红玉从良韩世忠上阵杀敌;一代女皇武则天建立大周替代李唐江山;当年西楚霸王项羽乌江自杀虞姬殉情。
男人荒唐,女人跟着受累担罪名。尤其是毫无法制可言的君主制社会,女人面对一国之君,毫无选择余地,说白了就是他们的玩物。玩物丧志,可怨可恨可指责的是玩物者,而不是玩物。让玩物当替罪羊,是皇权社会统治者的障眼法。就以妹喜、褒姒等的命运看,荣华富贵犹如过眼云烟,伴君如伴虎,稍有不顺,轻者命丧黄泉,重者诛灭九族。
不管是奴隶社会还是封建社会,天下是他们家族的天下,不管子孙后代有没有治理天下的才能,他们都以世袭为目的。至于能否治理好社禝天下,保得住祖宗江山,且另当别论。丢了江山,为推脱罪责开脱无能,就把女人比作妖姬、狐狸精、红颜祸水。其实,明眼人能看得出来,真正的罪人究竟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