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荷塘月色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荷塘“PK大奖赛”】王老师(散文)

编辑推荐 【荷塘“PK大奖赛”】王老师(散文)


作者:临沟听雨 秀才,1562.8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548发表时间:2018-05-13 21:43:18
摘要:正月初六,碧空无云,阳光和煦,这是天色晴朗的日子,和同学相约一起去看望带了我们初中三年的王老师。

正月初六,碧空无云,阳光和煦,这是天色晴朗的日子,和同学相约一起去看望带了我们初中三年的王老师。
   我并没有给老师拜年的习惯,今年是同学从外地回来相约要一起去看看老师。
   我偶尔在大街上会碰到老师,只是寒暄两句就会匆匆告别。一种自卑的心理,深深扎根在灵魂深处,想当初自己不认真读书学业未成,在社会上拼搏多少年也一事无成,我这样的学生老师不能引以为荣的。但是我这半碗水的文字功底,毕竟是初中积累起来,所以应该感恩王老师的辛勤付出。
   同学开着小车把我从家里接走,车子出了县城,很快就行驶在高速公路上。半个小时以后,我们三个来到王老师家里。王老师脸上堆满笑容,赶忙招呼我们,他儿子端来糖块和水果,儿媳赶忙给我们做饭,师娘给我们泡茶,王老师紧紧握着我们的双手在微微颤抖。他和过去一样,身材魁伟,风采依旧,背不驼眼不花,只是无情的岁月在他额头上刻下了两道痕迹,头上的几许白发让我感到了几分沧桑。望着王老师,看着我身边的两名女同学,我百感交集,仿佛又回到了那遥远的过去,我们坐在教师里听老师讲唐诗宋词……
   那一年我以优异成绩考入乡中学,可以说我们这一届学生还是比较幸运的,新的教学大楼刚刚建成。我们不需要去更远的地方读书,学校距离我们村只有四五里路,不算太远,但是学校为了学生能够安心读书,规定所有学生没有特别情况必须住校。教学大楼虽然刚刚建起来,但是学生住宿条件很差,就是过去的老房子老教室。那时候从家里背着馒头带着酸菜,学校能供我们的仅仅是每顿一缸子开水。宿舍是砖墙将老房子隔开的,一班一间。自己从家里带来被褥、麦秆帘子和塑料纸。我有幸被分到一班,一班是个重点班级,我第一次见到了王老师,他容光焕发,衣服朴素而整洁,有一种书香的气质。王老师在教室点完名后让我们先回宿舍,同学们把宿舍打扫干净后就你争我夺吵嚷着争着抢有利的“地盘”,眼看就要发生“战争”了。这时候王老师进来了,及时阻止了我们,说用不了多久学校就给我们宿舍配置床板,暂时只能这样将就。王老师用脚在地上测量,每人两小步。就这样我们把从家里带来的草帘塑料铺在地上,一条条不一样的土布被单摆在地上,如一张五彩的条画。被子叠得整整齐齐如一条花色台阶。墙上钉一排钉子,各种样子的馍包挂在上面,窗台上整齐地摆放着牙缸,虽然条件艰苦,但是王老师把我们宿舍整改得井然有序,给我们一种很舒服的感觉。
   在我们上小学的时候老师都很严厉,一不小心就会挨打受骂。但是,王老师非常和蔼可亲,很少打骂过学生,即使最坏的学生犯了错误,老师也是以理服人。王老师讲课抑扬顿挫娓娓动听,一篇课文段落大意、中心思想、主要内容,分析得头头是道。王老师并不赞成书本有多么整洁干净。他有几次拿出班级里学校最好一位同学的书本,让我们轮流观看,那位同学书本角角落落注释着密密麻麻的字迹,他号召我们大家都向他学习。小学时候我语文成绩并不是很突出,对语文课不是很喜欢,而王老师讲课绘声绘色,我渐渐地喜欢上了语文课。
   王老师家里距离学校不到五百米,但是他除过星期天很少回家。王老师每天讲课备课、阅览作业,平时测验试卷都是他亲自出题,然后去油印。那时老师的工资并不高,有时候还经常拖欠,更谈不上什么奖金福利,但是王老师毫无怨言。
   喜欢王老师,不仅因为他的教学认真,而且多才多艺。每当夜幕降临,老师批改完作业备完课,就拿出自己心爱的二胡,专心致志地拉起来,美妙的乐曲,如涓涓细流一般,从老师房子传出来。那时候我们守在老师房子外边,虽然不懂音乐的内涵,但也听得如痴如醉,久久不愿意回宿舍。王老师不仅能拉二胡,而且写的一手好书法,毛笔字刚劲有力,横平竖直,就如同他做人一样,堂堂正正的。
   王老师对待每一个学生都一视同仁,记得初中二年级从兰州转回来一个叫利军的同学,他天资聪明,却很调皮捣蛋。他父亲是兰州炼油厂的干部,母亲也是一家单位干部,在兰州他经常打架斗殴惹事生非,换了几所学校都无改变。他父母实在没有办法了,就把他转回农村老家。希望孩子能在艰苦的农村环境中有所改变。利军的到来,其它班级老师不敢要,因为他毕竟是高干子弟,最终还是王老师接纳了他。利军在学校经常欺负同学,也会搞些恶作剧。记得有一次,他在教学楼后边林子里捉来一条小蛇放在讲台上,吓得女同学都不敢进教室。王老师并没有生气,让利军把小蛇扔出去。王老师把他叫到自己房间苦口婆心地劝说一番。也不知道王老师给利军灌了什么“米汤”,从那以后利军在慢慢改变,期中考试成绩突进第四名。最后一个学期,快中考的时候,利军回兰州了,走时候对王老师感激涕零,说他以后一定回来看望老师,利军走后几乎每一个月给老师写一封书信,告知他在兰州那边的近况。据听说他以后考进了铁路中专。
   班级里还有个从华阴转回来的同学,叫华,和利军不同的是,他的学习成绩很突出,但就是个性太强,有点自以为是,看不起农村的同学和老师。不知道什么原因,华曾经受到英语老师的批评,从此怀恨在心。星期天回家后他从家里偷偷地拿出一把小刀,扬言要杀掉英语老师。王老师发现了这个苗头,在华准备要找英语老师行凶的时候,提前阻止了他。那时候我第一次看到一向和蔼可亲的王老师的威严,他暴跳如雷,狠狠打了华几拳,华的身体微微颤抖着,眼泪扑簌簌落在地上。王老师并没有将此事告诉学校和英语老师,而是带到他的房间说服教育,让他做了检讨。此后华经常晚上去老师那里,原来王老师教他二胡,我才知道老师的苦心,是想让音乐来陶冶他的情操,转变他的不良思想。多少年以后,华以优异成绩考入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国企。多年前我曾经碰见过他,他告诉我要是当初老师不及时阻止,就没有他的今天,他现在已经是一家国企的副经理,至今他依然保持着拉二胡的爱好。
   班级里的几个同学听说村子里有电影,下晚自习以后蹑手蹑脚钻进厕所,他们几个就在黑暗中准备翻墙而过,心想老师不会知道。他们刚爬上墙头往下跳的时候,没有想到有人在下边扶了他们一把,黑暗中他们没有看清人,还说了声“谢谢”转身准备走,王老师说:“你们去哪里?”他们几个一看是王老师,像老鼠见了猫一样,乖乖跟着王老师回到了学校,王老师没有狠批他们,和风细雨地说:“为了看一部电影,你们真是煞费苦心,影响了学习是小事情,翻墙把你们胳膊腿摔坏了成残疾了,咋向你们的父母交代?”经过耐心的教育,他们几个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从此我们班级再没有那个同学翻越墙头了。
   在王老师身上发生过许多许多事情,很多我已经想不起来了。和我同来的两名女同学,她们虽然已经在遥远的地方成家立业,每年回娘家都会来看望老师,这方面我自叹不如。我只记得中考时候,初三四个班级总共考入高中中专三十六名同学,我们班级就占二十几名,老师的辛勤付出有了收获。时光一晃二十几年过去了,王老师已经桃李满天下。这么多年喜欢上文学,才后悔当初自己为什么不好好读书,才发现自己基础很差,王老师经常引用的那句古诗“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我现在才知道这句话有多么深刻的内涵呀!
   和王老师交谈中,他笑了笑说:“社会也是大学学堂,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既然你喜欢文学,就继续努力学习,我希望有一天能看到我你的专辑也摆在新华书店的书架上!”
   真是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啊!王老师再一次开启了我心智的大门,我只有不断地努力,对得起恩师的教诲!
   时候不早了,我们和王老师合影后依依不舍地告别,王老师和师娘将我们送上了车,挥着手一直把我们送到村口,同学车开得很慢,汽车渐渐远去了,王老师的身影越来越小了,但是在我心中他越发高大魁伟……

共 305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篇写人抒情散文,作者与两位回乡的女同学相约看望教了她们初中三年的王老师。王老师一家热情招待了她们。作者深情地回忆起多才多艺的王老师如何授课、批改作业,如何教育帮助问题生。作者抓住王老师的神态、动作、语言进行细节刻画,从多角度,多方面展示了老师丰富的内心世界和高尚的精神世界。表达了我对老师的理解和感激之情。文章构思巧妙,结构严谨,现实与回忆穿插,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刻画传神,人物形象突出。感谢老师赐稿荷塘!力荐赏读!【编辑:牙牙吉祥】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牙牙吉祥        2018-05-13 21:52:05
  人们通常把童真的孩子比喻成幼苗、花朵、小树等,而培育这些幼苗、花朵、小树的老师就像辛勤的园丁一样,用智慧、爱心和汗水浇灌、培育、呵护着园子里的每一株幼苗,使他们枝繁叶茂,姹紫嫣红,茁壮成长。作者构思巧妙,语言朴实,情感真挚,抓住王老师的神态、动作、语言进行细节刻画,从多角度,多方面展示了老师丰富的内心世界和高尚的精神世界。表达出对老师的理解和感激之情。
经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
回复1 楼        文友:临沟听雨        2018-05-14 10:01:17
  谢谢老师的精彩编按和点评,谢谢老师鼓励和肯定,您辛苦了!
2 楼        文友:牙牙吉祥        2018-05-13 21:53:10
  老师好!感谢老师赐稿荷塘!祝老师创作愉快,佳作频频!
经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
回复2 楼        文友:临沟听雨        2018-05-14 10:02:19
  谢谢,老师的鼓励,我文化低,底子薄,以后还需要向你们多学习。
3 楼        文友:牙牙吉祥        2018-05-13 21:54:53
  文章构思巧妙,结构严谨,现实与回忆穿插,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刻画传神,人物形象突出,结尾意味深长。赞
经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
回复3 楼        文友:临沟听雨        2018-05-14 10:03:19
  谢谢老师的肯定,祝福老师荷塘创作愉快!
4 楼        文友:言农        2018-05-14 06:44:16
  看望老师不足以为奇,但是一事无成的我,无脸见老师,但却不忘记师恩,这种真,足以打动读者。文章中写学校、写学校发生的事,写老师的严厉管教,把我们带进了作者当时的学习环境和好学的气氛。一个班三十多人考上中专、高中就达20多人,在那个时代是多么骄人的成绩!由此老师的严谨治学,教书育人,受人尊重的形象跃然纸上。老师是宽厚的,对学生的诤诤教诲,让人倍感鼓舞与温暖,激励着人上进和奋斗,如当年的“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让作者今生体会深刻,如作者怀着自卑和感激、敬仰和感恩的心情去看望老师时老师说的“社会是个大学堂,职业没有高低之分”,身临其境,倍感亲切。作者语言朴实,过程叙述简洁,情感真实感人。
回复4 楼        文友:临沟听雨        2018-05-14 10:05:21
  谢谢老师细致入微的点评,谢谢老师您的书籍,您辛苦了,向老师学习!
5 楼        文友:红叶摇秋风        2018-05-14 06:46:21
  文章叙述流畅,语言亲切自然,描写细腻,紧扣主题,多视角呈现人物,人物个性鲜明,文末意味深长,问好老师,祝老师创作愉快!
回复5 楼        文友:临沟听雨        2018-05-14 10:09:37
  谢谢红叶老师的点评,您辛苦了,为老师这种为社团无私付出精神感动,为老师写作精神感动,向老师学习,成长路上,感谢你一路指引,好温暖!
6 楼        文友:疏影橫斜        2018-05-14 11:50:41
  難忘師恩,難難青蔥歲月裡的諄諄教悔。真情文字,總讓人感動。只是。覺得文章標題有點隨意。標題,也可做文眼。個人拙見,請別介意。遙握,祝好,期待更多佳作,多向你學習!
灵魂的美丽,在于情有所依。
回复6 楼        文友:临沟听雨        2018-05-14 22:05:31
  谢谢妹子的点评,谢谢妹能给我指出不足,成长路上感谢有你!
7 楼        文友:大地琴韵        2018-05-14 13:37:57
  读了此文是我想到了苏轼的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一篇文章的厚度就应该像苏轼的这首诗。此文的主题就是主人公王老师,作者采用多角度多层面的展现方法,将王老师这个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对王老师有了全方位的了解,并且是一个神态、一个动作、一句话,细微地渐渐凸显出一个就站在我们面前真实的人物,让读者感到温暖和敬爱。从而是老师的精神之光沐浴整个读者之心。这种表现手法比较难,驾驭不好显得文章杂乱无章,不知所云。因此,清晰的叙述,缜密的构架,自然的舒展,非常重要。似乎作者在这里全做到了,了不起!当赞!当学习!应上前敬茶,期盼精彩再现。
回复7 楼        文友:临沟听雨        2018-05-14 22:08:43
  一篇小文,竟然得到老师这么长的点评肯定和鼓励,可见老师的认真和负责,这种精神值得学习,荷塘因有您而更加精彩,向老师敬茶!谢谢老师,您辛苦了!
8 楼        文友:大地琴韵        2018-05-14 13:42:11
  我倒觉得朴实的标题,直接了当的标题,更能彰显此文的主题,更有耐品耐嚼之处。个见。仅供参考。远握!
9 楼        文友:草原格桑花        2018-05-15 08:53:17
  这是一篇感人的回忆性散文,通过几件事情的陈述,细腻的刻画、描写,很好地展示了王老师的思想性格,表达出对老师的感激与崇敬。王老师其实也是现实生活中许许多多爱岗敬业、品德高尚,多才多艺的老师的一个缩影。拜读文友佳作,不仅被你的文章所感动,也被你对文学的执着所感动,祝你吉祥如意,创作丰收。问好!
回复9 楼        文友:临沟听雨        2018-05-15 20:59:54
  谢谢老师的鼓励,谢谢老师的精彩点评,向老师敬茶!
10 楼        文友:乔卫林        2018-05-15 20:23:05
  利民写的平实,细微中看到不平凡!
回复10 楼        文友:临沟听雨        2018-05-15 21:00:29
  谢谢老同学鼓励!
共 11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