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蛛邪(外三篇)
摘要:整理自故乡的民间传说
蛛邪
吾友谓其幼时尝遭邪祟,余讶而问之。曰其昼过乱坟岗,归家则见蜘蛛盈室,如波潮涌动,唧唧有声。惧而号哭,其母诘之,以所见对,闻之亦悚然,告白其外祖。祖乃燃帚数把焚之,有物如灰雪落,触地则不见。是夜默送①再三,乃如常。
呼名
吾乡有俗,夜有呼己名者,切不可应,应之或有祸。长者曰,其乃孤魂野鬼转世无望者,欲寻替代,故呼人名,应则魂为之摄。待魂魄尽,人将死,彼则投胎也。此厄唯叫魂②可解,无它。
猪头
邻村有丧母者,阴阳③择吉地于西山。出殡日,会天大雨,坡湿难行。一舁夫足不稳立,致棺滚盖脱,尸出,视之,则人身猪首。笃信轮回者,谓其下世为猪也。
瘫劫子
余幼时,有邻家子,无端遍体鳞伤,痛憷非常,夜哭不止,连以半月。求诸医药,颇不见效。父母计无复之,乃请村老。问曰:“尝有抚汝子首乎者?”父白无,母对有之。云尝有一老妪,临门讨饮,见其子,以手抚其首曰:“好儿郎,好儿郎!”至夜,子则啼哭号叫不休。老者闻之曰:“是矣,汝子为瘫劫子所陷,今当默送。”遂行之,果乃止。
问何为是物,答曰,妖人,善使蛊,有邪术。以手抚人首,魂为之摄。入夜成魇,能于梦中鞭挞人者,蹂躏百般,触感若真。其术唯用之孩童,及舞勺则不妨。且云,夜梦飞天或穿牖出者,醒必诉诸人,不然,将成瘫劫子也。
余村尝有二人,传为是,今俱亡,未闻再有之。
笔者注:
①默送:吾乡驱鬼辟邪之术,详见拙作《<南川子>第十八篇:默送》。
②叫魂:吾乡一种驱邪解厄的巫术。
③阴阳:吾乡懂堪舆之人。
【编者按】我国最初的文言笔记小说当数《聊斋志异》和《子不语》等,这篇笔记体文言文小说讲述了四个故事:一是讲的某人在小时候因到过乱葬岗,撞到蜘蛛邪祟,每每见到别人看不见的成群蜘蛛在室内如波潮涌动,唧唧有声,故而吓得号哭不止。二是某村有叫魂习俗,声称被游魂鬼叫了名字者便命不长久,只能用叫魂来化解灾厄。三是某人死后,在出殡途中棺滚盖脱,现出人身猪首,故称此人下一世必然托生为猪。四是某邻家孩子无故遍体鳞伤,痛憷非常,夜哭不止,连以半月。求诸医药,颇不见效。一老者看后言称中了蛊,必须化钱烧香水饭默送才能痊愈。故事虽短却很见功底,推荐赏阅。【编辑:湖北武戈】
回复1 楼 文友:陆格淡 2018-09-10 12:55:43
是的 都是我老家的故事 很多都是身边亲友的经历 也有不少家乡的民间传说
2 楼 文友:长山 2018-09-08 07:01:00
四则聊斋风格鬼故事,传承古文学风格,演绎鬼神传说。功底深厚,情趣斐然。
我是一名退休教师业余作家,又是一名关工工作者,热爱青少年,酷爱文学。
回复2 楼 文友:陆格淡 2018-09-10 12:53:12
确实是深受聊斋启发
回复3 楼 文友:陆格淡 2018-09-15 20:10:08
个人觉得这种题材用文言好些 谢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