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荷塘月色 >> 短篇 >> 影视剧本 >> 【荷塘】义渡(电影剧本)

编辑推荐 【荷塘】义渡(电影剧本)


作者:通德江南虎 童生,877.6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2390发表时间:2019-02-15 17:51:20
摘要:钦差宣读:奉天承运 皇帝诏曰:求忠臣孝子,乡贤义士,人主之心。念郑氏佑堂首创筑墩义渡,开天朝之先河,虽途蒙屈不悔,然敬业不懈,树乡贤之楷模,特赐:“七品儒林郎”之职。钦此!

【荷塘】义渡(电影剧本) 义渡(电影剧本)
   编剧:郑英豪
  
   故事梗概
   郑臣苹天性正直、重义,关心家事、族事、天下事。“年尚未冠”尊父郑元遐命与洲上姻亲两小无猜的表妹汪姑一起“傅乡塾”
   清康熙年间,宿松筑墩津渡一直被莫姓氏控管。
   一天早晨,郑臣苹从父亲、表妹口中获悉筑墩渡又淹死人了,心痛、心急决定实地考察一下形成原因。原因找到了,是“射利重载”,更有甚者玩忽职守竟然玩到自己心爱情人汪姑身上了,从此发誓要改变这种现状,还过客一个安宁。
   此事乡贤长辈早有心动,此事更联动了“松涛采茶戏班”成员,班主朱松涛钦佩其正义;主角朱秀莲羡慕其才华,皆联合“请於当事,欲举其弊,创立义渡”,然贪婪、糊涂旳胡县令就是不依不饶。在此紧要关头,朱松涛、朱秀莲,特别是郑臣苹的站出,不得不行成“你就等着瞧”的僵局而退堂。
   郑臣苹与朱秀莲、乡贤长辈邂逅,谈戏生情,同计义渡。然立新必破旧,破旧必触犯旧者利益,卖渡赂官,“义渡卖渡颠倒告”为由,使得郑臣苹、赵介其收监待审。汪姑报信、九家同助,郑元遐一段“三喜临门”戏演得天衣无缝。
   事出有因,朱秀莲因乘义渡、赏风景疏忽,一段似现代人“坐顺风车”的事故,也凸现出古人“好人必有好报”的风尚,最后、皇上的恩赐是那个时代最高的荣耀。
  
   主要人物
  
   郑臣苹:名章平、字又唐(佑堂),19—88岁,义渡主。
   汪姑:名愿,臣苹表妹—恋人—夫人,16—85岁。
   郑元遐:臣苹之父。
   郑汪氏:臣苹之母。
   赵介其:乡解元赵世暹之高祖。
   石云程、孙佑仁:乡贤,义渡置地者。
   孙启山、项楚臣、何仁占、汪雍山、张睛山,义渡备资粮者。
   郑仁:义渡船工。
   郑义:义渡船工。
   郑忠:郑臣苹家人。
   朱秀莲:戏子,16岁,松涛采茶戏班主角。〔注〕
   朱松涛:艺人,秀莲之父,松涛采茶戏班班主。
   朱小毛:松涛义子,松涛采茶戏班配角。
   胡县令:当事者。
   衙役、差役:若干名。
   莫主:卖渡主。
   莫心:卖渡船工。
   莫肝:卖渡船工。
  
   剧本
   1.(空镜)筑墩渡口日外
   (字幕)清.康熙壬辰(1721年)
   天空晴好,河水悠悠,水鸟芦苇出没,鱼虾水面翻滚。
   细浪拍打着岸头。
   莫心、莫肝划着小船来到渡口。
   岸上人围着一块石碑指指点点。
   2.渡口日外
   众人惊喜:“义渡!卖渡怎么改义渡了?好事!好事!积善积德呀!”
   众甲:“分文不取!”
   众乙:“随到即渡!”
   众人同喊:“船家!卖渡改成义渡了?不收钱?”
   3.船上日外
   莫心:“什么卖渡改成义渡了?”
   莫肝:“岂有此理!我们才不白为人家摆渡呢?孬子!”
   小船停靠,莫肝摇桨,莫心抛锚系住船。
   4.渡口日外
   众甲:“石碑不是写得清清楚楚?”
   众乙:“你看——义渡——分文不取——随到即渡!”
   众人:“大清.康熙王辰年?”
   莫心、莫肝望着新立(特镜头)石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
   5.水面日外
   一艘船打扮一新剑飞至岸。郑仁撑篙、郑义摇桨、郑臣苹站船中腰。
   郑仁:“分文不取!”
   郑义:“随到即渡!”
   郑臣苹:“义渡!今天开始啰!”
   过渡人蜂拥上船。
   在上船特镜头中,荧幕繁体片名推出——義渡
   6.(空镜)筑墩渡口日外
   (字幕)一年前
   河面风平浪静,悦目荷花争相斗艳、养眼芦苇随风荡漾,水鸟蟋鸣、鱼儿欢唱。
   岸上牧童传唱:“宿松南来一长河,昔日长江经此过,生成五湖称雷池,筑起墩来两岸歌,歌颂官府政通和,歌颂百姓民安乐。”〔注〕
   撒网人、行程客、庄稼汉听着童谣各自奔忙。
   长河岸,停船一艘,船上两人穿梭。
   〔注〕:雷池,因雷水而聚而名。湖北黄梅、安徽宿松的龙感湖,宿松的龙湖、大赛湖、大官湖、黄湖,安徽宿松、望江的泊湖是雷池总的水域。因“不越雷池一步”出名。
   7.船上日外
   船上两人,一对一答调讪。
   莫心:“宿松景致好又多,交通要塞算长河。”
   莫肝:“嗯!沟通洲上和后山,人人都要经此过。”〔注〕
   莫心:“家住长河正当口,摆渡营生终日守。”
   莫肝:“行客没有座地狠,该敲索时也敲索。”
   莫心:“货到地里无人抬,你说不死也得埋,哈哈!”
   莫肝:“人到此地要过渡,见山取财无可否,嘻嘻!”
   〔注〕:洲上、后山、山里,为宿松地域总称。
   8.岸上日外
   朱松涛手握莲花落,肩背行囊包,带朱秀莲、朱小毛由远而近。
   朱松涛边走边落:“手握莲花落,行乞到处跑,眼望长河渡,正要把船找。”
   遥望,走近。
   朱松涛:“船家——过渡啊!”
   9.船上/岸上日外
   船两边摇晃。
   三人准备上船。
   朱松涛:“请问船家,三人过河多少钱?”
   莫心上下打量:“一人三文,三人九文啊!”
   朱松涛:“你看,我们三人卖唱行乞为生,能不能少点?”
   朱小毛:“我还是一个小孩呢?”
   莫肝:“想过河!少啰嗦。嫌多自己带船过!”
   朱秀莲手碰朱松涛:“爹!人家收你十文你又奈之何?别在这里几啰嗦!”
   莫心嘻嘻:“还是姑娘会说话!”
   莫肝哈哈:“更是姑娘能体谅!”
   朱松涛:“是的,也是是!”
   朱小毛噘着嘴:“小孩也收大人一样多!”
   朱秀莲:“小毛莫做声!”
   三人上了船。
   朱松涛付过钱。
   10.岸上日外
   汪姑村姑打扮,左手提花篮,右手打凉棚,经直渡口由远而近。
   汪姑边走边唱:“人说我是洲饱佬,姻亲还是后山苗。姑姑公子设私墊,过渡帮忙把船找。”
   汪姑嘣嘣跳跳又唱:“头戴栀子花呀,脸上粉儿搽。清早来赶路呀,来到河口下。望见船儿影,过完渡儿快到家呀。”
   11.船上/岸上日外
   莫心、莫肝同招呼:“姑娘!过渡呀?正好差一个,上船!上船!”
   汪姑上船。
   12.船上日外
   莫心:“姑娘坐好!撑篙啰——”
   莫肝:“姑娘坐稳!开船啰——”
   汪姑船上坐稳,两边张望,心情欢畅,“呀!真好美景!难怪曾经长江经此过,真幸留下雷池美名美江河!”
   汪姑不觉又自吟唱:
   映日青荷漫欣赏,绿叶红花散芬芳。
   细风泛起千层浪,莲蕊暗放十里香。
   蜓飞点水枝头立,蛙蹦跳荷舞绿装。
   蓬露并肩添秀色,藕藏污泥洁心肠。
   莫心:“怪怪隆滴咚!吟出来的词儿真呀真文章,兼闻女花香!”
   莫肝:“哎哟我的娘!听出来的味儿想呀想断肠,特别女香花!”
   汪姑满脸通红:“失态了!失态了!二位大叔见笑。这是我家教书先生写的采茶词,小女子见此美景,不觉粘来就想唱!”
   莫心:“我们有这么老吗?”
   莫肝:“我们真挺年轻的!”
   汪姑陪笑:“啊啊!得罪!得罪!二位大哥见笑了,这是我家教书先生写的采茶词,小女子见此美景,不觉粘来就想唱!”
   莫心:“这还差不多!”
   莫肝:“这样就随和!”
   莫心:“是啊!人是画中景。”
   莫肝:“不错!景配人更新!”
   莫心:“敢问姑娘,家住哪里?”
   汪姑:“洲上野鸭墩!”
   莫肝:“请问大姐!你家教书先生年庚几何?宝宅何处?”
   汪姑:“年庚、青春正年少,宝宅、九姑郑家湾。”
   莫心:“郑家湾,好地方!发脉凿山名山脉,起埂高岭金银坡。”
   莫肝:“郑家湾,好地方!洪武清河门前过,大赛湖里清水藏。”
   汪姑拍手更高兴:“说得好!说得好!”
   汪姑来兴趣了,又唱起来了:“名山秀水出名人,教书先生算一个。教书先生才华多,灵感成诗十八箩。不信小女唱你听,不堆山来也流河。”
   莫心:“好!再来一首!”
   莫肝:“对!大家见识见识!”
   13.船上日外
   朱小毛拍手:“想听!想听!”
   朱秀莲欢笑:“喜欢!喜欢!”
   朱松涛点头:“粘光!粘光!求之不得呀!”
   汪姑:“行!我就来一首《茶歌》”
   汪姑唱:
   油菜么开花落莲,蓬蓬黄哪么落莲落。
   家家户户落莲,采茶忙落莲落。
   采茶忙哪么落莲落哟嗬嗨落莲落。
   品里么唱起落莲,采茶调哪么落莲落。
   十指尖尖落莲,采香茶落莲落。
   采香茶哪么落莲落哟嗬嗨落莲落。
   众拍手:“唱得好!唱得好!”
   14.船上日外
   莫心惊呀:“原来如此!风景里来天天过,从来未琢磨。”
   莫肝庆幸:“真是幸运!风景里来喜悦目,今日享受啰!”
   莫心:“但愿姑娘天天来过河。”
   莫肝:“保证纹银日日不收多。”
   汪姑正色:“买卖公平不作砣,辛苦所得应收着。玩笑不过我不怪,安全第一记心窝。”
   莫肝桨往后拖,停船:“晓得!晓得!到岸啰——”
   莫心篙插水底,稳舟:“知道!知道!下船哟——”
   众人纷纷下船。
   15.岸上日外
   朱松涛追上汪姑:“姑娘!请留步!”
   汪姑停顿:“大伯!有么事!”
   朱松涛:“是这样,你刚才的对话、歌唱,老汉我全都记下了。能否告之你家先生之大名?我们日后有机会定去拜访。”
   朱秀莲:“是呀!不知姐大还是妹大?你刚才唱的词我全都记下了。”
   汪姑:“是吗?我今十六过,人人把我叫汪姑,桃花开放来人间。”
   朱秀莲:“哎呀!真巧!我也十六整,个个叫我朱秀莲,秀莲出世莲花开。”
   汪姑:“啊!秀莲妹妹!”
   朱秀莲笑应:“哎!汪姑姐姐!”
   朱松涛密看眼笑:“哈哈!两个投缘的孩子。”
   汪姑:“我家先先叫郑臣苹,可有学问啦!”
   朱松涛:“啊!知道了!记下了!有机会定去拜访!姑娘,我们就此告别,我们是走到哪里,唱到哪里。”
   汪姑:“行!后会有期。”
   朱秀莲、朱小毛:“汪姑姐姐,后会有期!”
   16.路上日外
   汪姑心情欢畅,一路小跑而歌唱:“一路春光一路歌,无心欣赏莫奈何。先生教书一天始,当误一刻也是多。我要加快脚步走,免得先生又啰嗦。(自问)脚步!脚步!快点走!(慢镜头)怎么?怎么?走不着。(自问)眼球!眼球!别打野!(慢镜头)怎么?怎么?往下瞅!”
   汪姑手指:“哎呀呀!堤下荷花(特镜头)钩心窝。这朵鲜(特镜头),那朵艳(特镜头),心儿跳,脚下河。摘下这朵(特镜头)留自己,摘下那朵(特镜头)送哥哥。”
   汪姑调皮:“看你下次还再啰里啰嗦!”
   汪姑暗自发笑。
   (镜头转向渡口):“了不得啊!翻船了!淹死人了!”
   (镜头转向河里、岸上、田地坂)撒网人、行程客、庄稼人全部朝渡口奔去。
   汪姑丢脱莲花,急忙上堤,鞋掉拾起,回头惊望,脚步向前跑:“该死船家佬,做事真毛糙!话刚耳边过,飞祸就来了。”
   汪姑穿鞋、拨鞋,拍胸、慌跑、惊叫:“哇——我的妈——”
   (镜头照着汪姑远去的背影)
   17.(空镜)郑家湾学堂日外
   学堂设在祖堂内,祖堂外有走廊,两边有厢房,中间院落。歪脖子樟树下有石凳、石桌,斜前方一大院门。
   (镜头同时传出):“天子重英豪,文章叫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18.学堂日外
   郑臣苹从学堂走出自言自语:“乡村童子无师教,小生年少把担桃,一者为尊父母命,二者为试已身高。哎!乡下孩子,不识某数,不知多少生计!不懂某文,何来圣贤礼义?此理,小见家族人伦,大及国家命系。传道、授业、解惑,老师的职责呀!专听、勤练、融会,学生的道理啊!望吾乡族小辈能明此理,发奋学习代代不弃。”
   郑臣苹准备进学堂,望见父亲进了院门,停顿。
   郑元遐眉藏愁色,脸露新喜也自语:“(小声)刚自街上回,街上议论象开会,筑墩又淹死人了——你说这样亏不亏?这话还不能与儿子知道。(大声)眼观学堂景,家里个个脸上新,我家重新办学了——我说这样定能行。你听:(学堂传来《三字经》声音)娃娃念书书声朗,郑家书香代有望。以教为业兼温习,,来年大考有星光。”
   父子相迎。
   郑臣苹:“爹爹!回来了?”
   郑元遐:“嗯!回来了!”
   19.樟树下,石桌、石凳日外
   父子落座。
   郑臣苹提壶带杯,倒水:“哎!这个汪姑还没回来,爹爹只好饮用昨日的茶水了!”
   郑元遐拿杯喝水:“不要紧,能觧渴就行!隔夜茶还能清心肺呢!”
   郑臣苹凝视着父亲:“爹爹!您好象有么心事?”
   郑元遐尽量掩饰:“没!没有!儿啊!爹爹哪有什么心事呀!要说有?还真有!心事就在你学堂。小小年纪轻,敢把重担担,爹爹心又喜,爹爹心又担!”

共 24946 字 5 页 首页1234
转到
【编者按】一部具有传奇色彩的义渡剧本。主人公郑臣苹一生为人正直,重义气,关心家事、族事和老百姓的生活。他遵从父亲的意愿,年纪轻轻的就办私塾,成为私塾先生。而他从小的就定亲的表妹汪姑就在他那里学习。表妹汪姑每次来上学得坐船,清.康熙年间,宿松筑墩津渡一直被莫姓氏控管。有一天,郑臣苹从表妹口中得知墩渡又淹死人了,特别是表妹坐船受到黑心船主的骚扰,他决心要改变现状,联合乡里的圣贤长辈,还有“松涛采茶戏班”一起把莫氏告到了衙门,要为民请命,要创立义渡。在这个过程中,与戏女朱秀莲因戏生情。朱秀莲爱慕郑臣苹的才华,当汪姑和郑臣苹结婚时,她充满了对汪姑的羡慕。莫氏卖渡赂官颠倒黑白,说义渡收钱,将郑臣苹等告到胡县令那儿。汪姑知道后,到郑家报信,大家相助,把郑臣苹保了出来。后来朱秀莲乘义渡意外身亡,她的弟朱小手受莫氏蛊惑又去衙门告状,被其师傅朱松涛制止。郑臣苹首创义渡,成为大家的楷模。皇帝特赐他“七品儒林郎”之职。剧本情节曲折,语言风趣,具有生活气息,通俗易懂,扬正义之气,鞭挞丑恶行径,人物形象塑造得栩栩如生,耐人寻味。值得细品,倾情推荐!【编辑:阿巧】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阿巧        2019-02-15 17:53:55
  感谢老师赐稿荷塘!祝愿老师创作开心!
时光安然,岁月静好!
2 楼        文友:阿巧        2019-02-15 17:56:30
  读完老师的精彩剧本,深深地被吸引,剧情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弘扬正气,鞭挞丑恶,人物个性鲜明,主题突出!
时光安然,岁月静好!
3 楼        文友:阿巧        2019-02-15 17:58:47
  剧本采用说唱结合的形式,立意新颖,语言风趣,内涵深刻,表现主人公为民着想的美好品质,满满的正能量!
时光安然,岁月静好!
4 楼        文友:通德江南虎        2019-02-15 20:30:13
  副社长阿巧老师:过年好!
   感谢荷塘!感谢您的辛勤付出,第一次尝试把舞台剧本改成电影剧本有如此效果——欣慰、自喜而有忐忑。
   自喜——录用了!忐忑——象吗?更请各位老师意见和赐教——再次谢谢了!
爱写作,特别是剧本。虽没天赋,但有执着,相信花开总有结果时。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