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看点文学 >> 短篇 >> 情感小说 >> 【看点】英雄(小说)

精品 【看点】英雄(小说)


作者:双双喜 举人,3590.24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764发表时间:2019-06-18 14:39:21

【看点】英雄(小说) 三十多年前的事,仿若夕阳中翩翩起舞的红蜻蜓一般遥远了。
   在我印象中,清楚记得小时候,老家有这么一个老头子。他没名没姓,因为连他自己都忘记了自己的尊姓大名;他不知道自己的年龄,因为连他自己都淡忘了自己的生辰八字;他没有出处,他甚至于记不起自己仙乡何处。我想他肯定是把日子过糊涂了,转念一想,反倒觉得这是一种境界。一个人,能把日子过得如此清白,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确可以说是得道成仙了。他五短身材,干瘪瘦弱,蓬头垢面,却蓄着一缕颇为别致的山羊胡须,胡子黑白相间,看上去显得颇有一番造诣。他整天身着一件打着补丁的青色大马褂,头顶一只浸着油渍的青色毡帽。实际上他也就刚过六十,看上去倒像是老态龙钟的耄耋老人。因了他如此另类的造型,我们便戏称他:老夫子。那时的我们虽然也不晓得老夫子是什么样子,只觉得就应该是这种留胡须,穿长袍,戴毡帽,满口之乎者也的老头子。他也乐得别人如此称呼他,一来二去,他就有了自己的名字。
   听父亲说他本不是我们村的人,四十年前从很远的地方迁移过来的。说是迁移,实际上他当时只是个乞丐而已,讨饭讨到我们村,见村民对他挺好,他就赖村子里不走了,这一住就是几十年。父亲是村长,平常对他很照顾,所以他跟父亲的关系处得挺好,他也经常去我们家蹭饭吃。我是很不喜欢这个人的,他是个极其邋遢的老头,成年累月的不洗澡,身上难免有股子酸臭味儿,挨着他吃饭我就极其厌烦,有时还有意无意地捏起鼻子,用蔑视的眼神瞅着他,做出一副很不欢迎他的神态。他看在眼里却不在意,憨憨地笑笑,继续喝他的小酒,吃他的饭。竟然无视我的存在。
   记得那时候,老夫子每每到我家蹭饭,总会怀揣着一把灌满了酒的铝酒壶,那把酒壶,外形颇像一个漏斗,通体雕龙画凤,做工细密很是精致,他视为至宝。临开饭前他取一个陶瓷的小酒盅,也斟满了酒,然后划一根火柴扔在酒盅里,那酒盅就窜出了蓝色的火苗,火苗若影若离似燃非燃的,甚是漂亮。接着他就捏起了酒壶,放在火苗上慢吞吞地烤着,很是认真仔细。大约一刻钟的工夫,酒壶里就冒出了热气,也透出了浓郁的酒香,他将酒倒进两个陶瓷酒盅里,与父亲一人一盏慢悠悠地呷着,父亲也早就准备好了下酒菜。数九寒天,并没有什么新鲜的蔬菜,老夫子也不知道有什么神通,总会捎些野兔,家雀之类的野味来,父亲就拿它们炖白菜帮子,一炖一大锅,有时候我们也跟着沾光,那年月能吃到荤腥的东西,毕竟是一件无比幸福的事。两个人推杯换盏,喝着小酒聊着天,经常是几个时辰都不会结束。老夫子是个严谨的人,别看平日里寡言少语的,但那时候的我却始终不明白,他为什么对父亲就有说不完的话。几杯酒下肚,老夫子会从腰间掏出一杆铜头铁杆的烟枪,有尺许多长,只见他熟练地取出一撮烟丝使劲摁在烟锅里,直到按实了。抽出一根火柴放在煤油灯头上,哧地一声引燃了,迅速地将火柴头放在烟锅上,一头含在嘴巴里使劲地嘬,开始的时候连续嘬几口,烟锅里的烟丝便红彤彤的一片了,最后狠狠地猛嘬一口长气,直把腮帮子嘬得瘪了进去,充分地吸足了烟之后,那烟锅里的烟叶也燃烧了大半。他慢慢地闭上了那双小眼睛,很享受地停顿一两秒,然后猛地吐出一团大烟雾来,好像放了一颗原子弹,随着我们不断的咳嗽声,大家也都埋怨着起身而去,屋里就只剩下他们两位了。
   那时候,老夫子还有一个拿手绝活,就是弹弓打得极准。他有一把特别精致的皮弹弓,那是他纯手工制作的,红枣木的弹弓把上雕刻了两条活灵活现的腾云龙,别看那腾云龙虽小,但是眼睛,鼻子,爪子一应俱全,甚至细细的龙须都显现了出来。那时候的我对这个物件感到很是惊愕,真怀疑老夫子的那双糙手,是怎么把这两条龙刻上去的,那得需要极其灵巧的手法,还要有足够的耐心才能完成这种制作的。别看老夫子平常见了大人们扭扭捏捏的,像个大家闺秀,但是他还是乐得跟我们这群孩子玩耍的,也经常在我们面前秀一下他的弹弓准。放在远处一个大拇指般大的小药瓶,隔着十几米远的距离,一打一个准。惊得我们这帮小伙伴瞠目结舌,把他当做神人。现在我终于明白,他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野兔子和家雀当下酒菜了。那阵子,我们一帮子小伙伴受了他的感染,都热衷于玩皮弹弓,但玩了差不多一年的时间,没有什么长进,除了打碎人家的玻璃外,一无所获。倒是惹得乡亲们都到我父亲那里告状。后来,所有的皮弹弓都被父亲没收了,玩弹弓的时代也就过去了。
   有一次我趁着老夫子跟父亲喝酒的当隙,当面请教他,问他弹弓打得那么准,是不是有什么诀窍。当时的他酒兴正酣,有些微醉,眨巴着一双小眼睛,诡异地朝我笑了笑,跟我讲起了他的经验。他说打弹弓要想打得准,除了苦练外,还要学会计算,计算好打击目标的角度和距离,还要计算好抻皮子筋的长度,因为皮子筋抻起的长度,关系到子弹射出去的力度和角度。锁定了一个目标,搭眼一看,就能目测出大概的距离,八九不离十,这个靠的就是经验和眼力了。再者就是角度,平行射击,垂直射击,三十度,四十度,五十度,任何一个角度的射击,子弹发射出去以后,在空中划出的弧度是不一样的,要调节好弹兜的上下幅度,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命中目标。至于调节弹兜的这个幅度,凭的就是感觉和经验了。所以,打弹弓也需要天份的。老夫子讲得绘声绘色,我听得迷迷糊糊,真想不到,玩个弹弓,还有这么多的学问和诀窍呢,我自诩没有这样的天赋,只好作罢了。
   老夫子是个生意人,他赖以生存的买卖就是货郎担,他每天会挑着他的货郎箱走街串巷。老夫子还有一个拿手绝活就是打拨浪鼓,那时候我最喜欢听他的拨浪鼓声,他会花哨地扭着手腕儿,一把拨浪鼓在他手里上下翻飞,两个线坠头左右旋转,能打出一连串的花儿来。鼓声清脆悦耳,穿透力极强,能从村南一直传到村北。那时候,对于我们这么大的孩子,能遇到这样的货郎,真是比见了亲爹还要亲。重要的是货郎箱里那些琳琅满目的小物件,是绝对吸引我们的眼球的。有女人们用的针头线脑,挂钥匙用的钥匙扣,还有塑料的小手表,他的货郎箱就像是一个万花筒,千奇百怪,五花八门,要什么有什么。那时候我们一般大的孩子,口袋里大多都没钱,大家伙都趴在货郎箱上,围得水桶一般,瞅着里面五颜六色的物件儿发呆,老夫子说可以拿了家里的破烂来换的,什么废旧塑料,破鞋烂箱子,甚至是空酒瓶子,都可以拿出来给他过目,老夫子没有秤,无法约重,也许他压根儿就没打算约重。一般都是瞅着一堆的东西,捋着山羊胡,眯着小眼睛煞有介事地大体估摸一下,就会从货郎架上取出一件物品给我们。拿得少的会给你一包大米花。那大米花,跟火柴盒一般大小,深蓝色的纸包着,呈三角形。虽是不值钱的物件,但是外形倒也漂亮。特别是里面的米花,一颗颗的像珍珠玛瑙一般,洁白透亮,嚼在嘴里,甜得掉牙。我记得货郎箱里有一个值钱的大物件,是我们这些小屁孩都梦寐以求想得到的,那是一把挂皮筋的塑料小手枪,也不过是烟盒那般大,特别的小巧精致,枪筒上掉着一个小塑料盖儿,每次拉上枪栓,要把塑料盖儿扣在枪口上,然后一扣扳机,塑料盖就会被空气瞬间鼓开,发出啪啪的响声。
   小伙伴中有个叫狗子的,胆子贼大。有一次,他终于按耐不住对小手枪的诱惑,从家里偷了两双新鞋子出来,老夫子总算把小手枪换给了他,狗子高兴啊,拿着枪啪啪地打,小伙伴们也轮流着把玩。谁知道那东西不耐玩,打了几下,扳机就脱落了,狗子好不懊恼,气得把枪摔在地上,跺得粉碎。到了中午,狗子娘回家找鞋子,翻遍了墙旮旯也找不见,便把狗子叫过来质问,见狗子吞吞吐吐含糊其辞,狗子娘就猜出了几分,她揪住狗子的耳朵就是一顿胖揍,狗子挨不了疼,最后是竹筒倒豆子一五一十地说出了事情的原委。狗子话音还未落呢,狗子娘早已经抬脚出了门,想必是急着找老夫子评理去了。
   狗子娘可不是善茬,她生就了一副男人的身板子,五大三粗,膀大腰圆,像一颗圆溜溜的大炮弹。骂起街来那可是妙语连珠,像炒豆子一般,是村里出了名的泼妇,没人敢招惹,村民们都背过里叫他大辣椒。
   狗子娘如炮弹出膛,瞬间就弹射到了老夫子的家门口,她掐着腰跺着脚地骂,跳着骂累了就坐着骂,坐着骂累了还唱着骂,真可谓是花样翻新啊!加上她声如洪钟,天生的一副大嗓门,骂声就像是从大喇叭里传出来的一样,逆风也能传十里,惹得全村的人都去看热闹。一时间,老夫子的家门口被乡亲们围得水泄不通。那时候的乡邻们也没有什么别的爱好,就爱凑到一起看个热闹,如今有这么一出好戏,是谁也不想错过的。且说狗子娘越骂越起劲儿,把老夫子的院门摇得山响。那个栅栏门。说是门,实际上就是用草绳绑在一起的几根木棍子。哪里经得住力大无穷的狗子娘摇晃,摇了几下,就稀里哗啦得碎了一地,变成了一堆干柴火。老夫子一直躲在屋里,吓得不敢出来,脑袋探在满是窟窿的破窗户里面隔空喊话,别看老夫子平常说话尖声尖气的毫无杀伤力,但发起威来语音也是提高了几个分贝,在街上的村民们都能听得清清楚楚。他说一个愿卖一个愿买,生意公平天经地义,还说鞋子可以退回,但必须要还他一把全新的小手枪。狗子娘哪里去找回小手枪?大骂老夫子一大把年纪了,还骗小孩子玩。骂得激动了,抬起脚就要往院子里闯。老夫子见她将要闯进院子,也是急了,竟然拿出了弹弓,握在手里,抻紧了皮子筋,大声吆喝,说一尺墙三尺法,狗子娘只要胆敢闯进来,他就敢用弹弓打她。别说这一招还真管用,不管狗子娘如何骂,却也不敢踏进院子半步,她晓得老夫子的邪脾气,那是说一不二的,更何况她对老夫子的弹弓准也是有所耳闻的,那可是说打你眼睛,不带打到你鼻子的。狗子娘看着从窗户里面伸出来的弹弓把,没有了进去的勇气。
   两个人就这样一个在大街上,一个躲在屋里,从晌午一直对峙到太阳偏西,狗子娘也骂得累了,骂声从开始的连珠炮变成了后来的断断续续,就像是磁带卡了壳。屋里的老夫子也有些受不了了,抻弹弓抻得手脚发麻,一个动作僵持了老半天,搁谁也受不了的。就连外面看热闹的村民们也看得累了,都三三两两地散去了。正当两人争执不下的时候,我父亲下地干活回来了,狗子娘一见到我爹,就像是看见了救世主,一把拉住父亲的胳膊,那是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哭诉啊。说村长啊!你可来了,你给我评评理吧。父亲听狗子娘说明了事情的经过,便安慰了狗子娘一番,径直走进了老夫子的院子。老夫子见我父亲进了院,伸在窗户外面的脑袋连同那把抻着的弹弓一起缩了回去。父亲进了屋,指着老夫子一顿奚落,平日里温顺的父亲可是从来没有发过那么大的火,我生平也是第一次见到父亲指着别人的鼻子骂。老夫子垂着头,一言不发,别看他刚才气势汹汹的样子,在我父亲面前,就像是一只温顺的羔羊。过了一会儿,我父亲拎着两双鞋子前脚走了出来,后面紧跟着低着头的老夫子。我父亲将鞋子还给了狗子娘,还让老夫子给狗子娘道了歉,狗子娘的气也就消了大半,最后悻悻地走了。此事也就算是过去了。
   老夫子的自私,在村子里是有目共睹的,所以他也没什么人缘。其实我也一直不太喜欢他,只是后来见识了他的才气,才对他的态度有所转变,说起他的才气,源自于他一直珍藏的那本精致的小画册,最可贵的是那本小册子竟然是他亲手描画出来的。小画册不厚,也就十几页,是用一张旧年画剪成一张张的小纸做成的,小纸的一侧又用针线串连了起来,纸张的反面画了一幅幅的图画,图画下面还配了一行行歪歪扭扭的小字。
   这本画册老夫子是决不会给任何人看的,有一次他跟父亲喝醉了酒,酒后失态,才把那本揣在怀里的画书掏出来偷偷地给我看,他一张一张地翻着,一页一页地讲着上面的故事情节。直到今天,我仍然对那本小画书记忆犹新。那本小册子的封面上写了三个歪斜的大字:刘振福。画书的内容讲的就是这个刘振福的故事:1940年的中国东北农村,有一个叫永胜村的村落,刘振福与他的父母,妹妹就生活在这个村子里。刘振福是当地有名的猎户,也以打猎维持生计。除夕的那天早晨,他正在山上打猎,远远地看见自家的房屋燃起了熊熊大火,他迅速跑回了家,正见一帮鬼子从门口出来,而自己的家人已经葬身火海。刘振福马上明白了怎么回事,他怒发冲冠,手提猎枪与这帮鬼子在丛林中周旋,最后将三个鬼子尽数打死。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小册子最后一页的画面:一个愤怒的少年英雄,身上背着一把双筒猎枪,骑在一个鬼子的身上,手里高举着一把牛耳尖刀,正朝着鬼子狠狠地刺下去,而被他骑在身下的那个鬼子,瞪大了眼睛,双手高高地举着,一副惊恐万状的表情。画面上刘振福手握的那把尖刀很特别,老夫子也故意画得比较抽象,用墨汁涂黑的粗刀柄,刀身自然地弯曲着,像一弯月牙儿。

共 7396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无名无姓的他,是流浪到这个陌生村子的外人,他落地成钉,成了这个村子里的单身人。一晃四十年过去了,当年的流浪汉子成了村民们口中的老夫子,但人们却自始至终不知道他的真实姓名,老家在何处,而他自己似乎也忘了。在“我”的眼中,他邋遢而不修边幅;他还常常怀揣着一把灌满了酒的铝酒壶来我家蹭饭吃,除了带酒,他还常常捎些野兔,家雀之类的野味来。老夫子的弹弓打得极准,而且,还讲究力度、角度、幅度等等。老夫子维生的手段是挑着货郎担走街串巷,当然,在“我”的感觉里,他并非是个毫不利己的人,这不,一次,就为了狗子喜欢的一把塑料手枪,他居然同意了狗子用两双布鞋调换手枪的条件,以至于当狗子娘知道真相后上门吵吵……其实,老夫子也是一个有秘密的人,只是他不说而已,直到他在那个除夕夜死去,“我”的父亲才从他那把牛耳尖刀和铝酒壶上发现了端倪——原来,这个一直以来不以真面目示人的老夫子曾经是个打鬼子的真英雄啊!小说设伏隐蔽,情节平中见奇,叙事和缓,语言朴实。欣赏佳作。推荐阅读。【编辑:兰花悠悠香】【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190623000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兰花悠悠香        2019-06-18 14:40:47
  感谢双喜老师给我们带来的精彩。编辑不到位处还请见谅。
2 楼        文友:只留阳光        2019-06-18 16:04:19
  细致生动的描写,丰满动人的人物形象,感人的故事,守着秘密的英雄,令人敬佩。
温暖向上,以心相交
3 楼        文友:潜龙        2019-06-18 17:23:09
  英雄无泪。今天的生活,可否就是刘振福他们以死相拼换来的?然而,老夫子刘振福却有点“令人生厌”啊!他和那些白天笑容可掬,夜晚生着法儿找血吸的“大度君子”相比较,谁会令人钦佩?现实是:刘振福无人问津,“大度君子”却被捧上了天。理应是悲哉,却不知悲哉!
4 楼        文友:邵建忠        2019-06-19 20:53:23
  欣赏佳作,祝老师佳作连连。
我与江山文学共同成长!!
5 楼        文友:衢四海        2019-06-21 16:39:30
  这个设伏设得够深的,直到文末才露出流浪到本村的老人的真面目。拜读学习了。
6 楼        文友:山西唐风        2019-06-23 07:34:28
  点赞学习!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