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项梅清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清韵】浅谈现代诗(随笔)

精品 【清韵】浅谈现代诗(随笔)


作者:春染新绿 白丁,36.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846发表时间:2019-08-14 13:07:53
摘要:针对目前现代诗创作的曲高和寡,浅谈个人看法

【清韵】浅谈现代诗(随笔) 现代诗发展到今天,曲高和寡,已是共识。最近,文友群里说有些诗歌太晦涩,比《诗经》《楚辞》也难理解,纯粹变成了圈内人的文艺。这种言辞尽管有点过激,但也不由人不去深思。
   部分诗作,的确高深,对一般知识分子而言,那肯定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即使有几个文学爱好者,不服气,一定要费力咀嚼,筋头巴脑的,咂巴半天,也只有望诗兴叹,估计从此以后便是谈诗色变、退避三舍了。现在人们一致的看法是:写诗的人比读诗的人多。原因何在?据此或可管窥一斑。
   还有一类诗作,乍看是诗,云山雾海,极尽抒写之能事。可是费尽心思一琢磨,连资深诗人也一头雾水,不知所云,可见纯粹是堆砌辞藻,华丽空洞。
   “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这一观点已过时了吗?不是说文以载道,文以修身,文以怡情吗?那些自说自话、梦呓一般的诗歌,那些云遮雾罩、取向不明的诗歌,又怎能承载为文之要义呢?
   我不禁有点感伤,不懂《诗经》,不懂《楚辞》,有资料可查阅,总会弄懂的;读不懂现代诗,找谁去?谁的责任更大?试问苍茫华夏大地,试问上下五千年的华夏文明,“中华语言精妙到如此地步,福兮?祸兮?”
   我们崇敬鲁迅,怀念鲁迅,他短暂一生,从没忘记拯救国家于水火,从没忘记给予民众启蒙与教化。他对那些不顾民生、不关乎国事的闲散文人深恶痛疾,说他们自以为是,在象牙塔尖端的意识形态里,隔靴搔痒。
   诚然,诗歌可以体现宗教,可以渗透哲学,甚至可以放飞自我,但不应该是主流。至于那些无病呻吟、故弄玄虚,以及假、大、空更是万不可取的。文学之大道、诗歌之主流,还应该是以反映时代、揭示人性、陶冶情操为首选。
   自古青史留名的历代文人,都是有良知,有抱负的。远的不说,仅唐宋,李白个性独特、善恶分明,素有“济苍生、安社稷”的政治理想,“心摧泪如雨”、“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可以说,是他人格的写照,尽管仕途不得志,却豪放、浪漫,勤于笔耕,他的诗文成了中华文化瑰宝中的精品;白居易“达则兼济天下”的人生观,使他成就了《琵琶行》《卖炭翁》《观刈麦》等为草根人物抒情感怀的不朽篇章;杜甫作为后人最爱戴的现实主义大诗人,一生颠沛流离,饱尝下层人民疾苦,更是悲天悯人,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家国情怀。宋朝的范成大、陆游、辛弃疾,忧国家之忧,疾百姓之疾,他们的为人为文,众所周知。事例不胜枚举,大浪淘沙,谁主沉浮,时间自会公证裁决。
   当代也有许多诗人值得推崇备至,他们的诗作亲民、接地气,或载道义,或怡情悦性。读者自会揣摩、研究、品味,甚至连平时不大爱好诗歌的人,也赞不绝口,连声称妙。可见,打动人心、触及灵魂的作品才是经久不衰的,而不是某些人认为的:越读不懂的,才越是好诗。湖北诗人胡晓光说过,“诗歌不只是写给写诗者读的”,这句话也强调了诗歌的大众性、贫民性。
   古今中外,于浩淼诗海中脱颖而出的经典名篇,往往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而不是冷僻生涩,晦滞难懂。比如,“如梦令”这个词牌,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常记溪亭日暮”、“昨夜雨疏风骤”两首,用语清浅,不饰雕琢,却意蕴丰富。古人尚且如此,作为当代诗人,更没理由故弄高深了。“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显而易见,积淀文化底蕴,提高诗歌造诣,对诗者来说才是尤为重要的。
   当今社会,青年人学习担子重,就业压力大,内心实际很浮躁、脆弱,甚至空虛。可能和我们年轻时一样,抑或和我们现在一样,想寄希望于现代诗,想于喧嚣、纷杂尘世中,寻觅一方栖息灵魂的净土。我们的现代诗会让他们满意吗?不难想象,那些颓废的、卑琐的、荒诞的、面目可憎的诗文,只会让艰难跋涉的青年人更迷惘、更困惑,也更失落。
   想想我们年轻时吧,曾有那么多震颤心灵的优美诗篇陪伴,而我们现在又能给予后生晚辈什么呢?什么也没有,甚至连流沙河的《理想》、余光中的《乡愁》那样的诗也不好找。最终还得折腾出老祖宗——诗祖、诗仙、诗圣……给后代以广博的文化浸染,真是问心有愧啊!
   总之,无论何时何代,为文者都应道义担当、责任担当,心存善念,心怀国家,心系百姓,将文学引领到真正能载道的方向,真正能修身,给人智慧、给人愉悦的方向。而不是高高在上、睥睨一切,在所谓诗的国度里,堂而皇之给自己加封“无冕之王”,然后招摇过市,蒙蔽视听,让诗坛变为森严的贵族圈地。
  

共 177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笔者以自己的见解,叙述了有关对现代诗歌的看法。确实,当下现代诗歌创作鱼目混珠,良莠不齐。优秀的诗歌,让人过目不忘,脍炙人口;质量不怎么样的诗歌,却让人倒胃口。虽然对现代诗歌的创作,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现代诗歌创作,要体现时代性、艺术性和平民性。如果一首诗歌,让读者阅读如同嚼蜡,难懂其意,就会失去广大读者,成为一个“孤岛”。一篇不错的杂文随笔,观点鲜明,笔法流畅,推荐阅读!【编辑:江南小溪】【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1908220009】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江南小溪        2019-08-14 13:09:42
  欢迎老师光临清韵社团,顺祝夏安!
2 楼        文友:江南小溪        2019-08-14 13:10:45
  第一次编辑老师文章,如有不当,请多多包涵!
3 楼        文友:田间布衣        2019-08-14 14:35:18
  语音质朴,笔意流畅,观点中肯,一篇不错的杂文随笔,拜读学习了。感谢春染新绿老师赐稿清韵,遥问秋安顺着笔祺!
4 楼        文友:项梅        2019-08-14 14:41:00
  《浅谈现代诗》,浅显易懂,侃侃而谈,短小精炼,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现代诗歌的一种状态,两字:大赞!非常感谢您对清韵的支持,祝秋安!
项梅
5 楼        文友:如坐春风        2019-08-14 21:41:15
  不懂诗,有时却能凭感觉断高下。当下,诗坛乱象丛生,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好诗,却是众望所归,没有分歧。作者所言,极为有理,举双手赞成。
6 楼        文友:春染新绿        2019-08-15 00:15:01
  谢谢江南小溪老师,编得很好。谢谢各位老师,不好意思,这几天很忙,回复迟了。祝大家秋安文祺
7 楼        文友:铁禾        2019-08-15 00:37:05
  笔写我心,诗写,本就是内心在开花。
铁禾
8 楼        文友:春染新绿        2019-08-16 22:42:36
  铁禾,????????????
9 楼        文友:春染新绿        2019-08-16 22:45:45
  不好意思,点赞,不知怎出来好多问号
10 楼        文友:拱券        2019-10-11 20:21:41
  所谓的“现代诗”根本不是什么作者所说的“曲高和寡”,而是纯粹的自以为是不着调!据资料,高尔基和列宁在一次交谈关于写作的话题时,甚至说“比较别的文体,写诗总是比较容易……”。所以写不来别的,许多人就写点“诗”什么的来自神。如今所谓“现代诗”已谬种流传带太多的人进了阴沟,以为列几行句子就是“诗”了,这简直是对“诗歌”这种最高级别的语言文字游戏形式的玷污 ,这种高级游戏的烂俗化,是文化的倒退,更是历史的倒退。所以,那些自以了不起的“现代诗人”及“现代诗”的盲目粉丝们,都洗洗睡吧。
回复10 楼        文友:春染新绿        2021-02-28 09:25:33
  仅是浅谈,针对那些离谱的诗,自认为现代诗中优秀作品还是不少的。希望大家客观公正地评论,千万别剑走偏锋。
共 14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