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暗香】笔赋(古韵)
惟昔苍颉造字¹,翰墨遂登。观象取法,览物传名。于是书契²乘风而起,柔翰³应运而兴。盖普天壤兮其无俪,旷千载兮而特生。观若翰也,不失狼毫之爽,未消狡兔之荣。遂加漆丝为束,削斑竹作茎。下柔上刚,暗藏千钧之力;外虚内实,苞孕万象之精。夫身耿耿以端直,毫森森而嵘峥。
是则佩阿⁴称雄,彩笔立意。辟浩浩之典文,传悠悠之乐礼。色摄三千之大观,音表八百之清气。风骨流响而出笔中,乾坤逆转以见字里。一撇一捺,伟哉流芳之人;半声半思,壮兮不朽之志。灵均⁵运斤而赋《离骚》,子长⁶搦翰而传《史记》。于是气曜龙蛇,神引魑魅。惨惨天光,哀哀鹤戾。日色掩苍冥之形,玄墨泼寰宇之丽。凌云健笔,萧萧右军⁷之书;映雪蜀笺,霭霭道玄⁸之艺。怀素⁹狂而留笔冢¹⁰,张芝¹¹去以遗墨池¹²。颜筋¹³不老,柳骨¹⁴未逝。
至于般若¹⁵修化,金经明堂。毛颖¹⁶飞白,宝鉴¹⁷怵章。铺笔用兵,须观其妙;列书布阵,不守其常。苟辍翰以成色,知功积而艺张。运笔每至乎上善,勤习方资于大方。国手焚膏油而继晷,鬼斧斫磐石以韬光。人工须达神工,犹若班墨¹⁸;笔道应循天道,凌越老庄¹⁹。或飘飘乎崩云之际,乍隐隐于垂露之乡。由是变冷色,涵青霜。浴九天之翩翩,字飞白鸟;濯八极之漠漠,画溢金汤。
尔后沮洳²⁰经年,杳冥未测。藏锋者必爱其神,知黑者善布其白。穷情穷理,竟出乎微毫;绘色绘声,只在斯寸尺。所以名震儒林,辉映圣域。外朗鉴而凝真,内虚心而抱一。实若君子用晦,至人守德。何须董狐²¹褒贬乎!
是故笔墨和而流长,文质融而源远。捻管方玄墨重重,扼腕乃金石片片。傥四流以浸稻,灿其黑黍之形;如八方而沤麻,妙乎游丝之变。修心者守白守清,善笔者有顾有盼。专其业乃全其名,久其道而传其翰。临池养气,悟书道之玄玄;辍翰惊心,参鸟迹之焕焕。惟斯笔将同日月而可继可传,若夫天地乃加璀加璨。
注释:
本赋为骈赋,所用韵为词林正韵。
[1]苍颉造字:仓颉造字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之一。仓颉,称苍颉,复姓侯刚,号史皇氏,轩辕黄帝史官,曾把流传于先民中的文字加以搜集、整理和使用,在汉字创造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他根据野兽的脚印研究出了汉字,为中华民族的繁衍和昌盛做出了不朽的功绩。但普遍认为汉字由仓颉一人创造只是传说,不过他可能是汉字的整理者,被后人尊为“造字圣人”。
[2]书契:《管子·揆度篇》记述:“上古结绳,后易之以书契。”指文字。古代文字多刻在兽骨、龟甲、竹、木上,故名。契:刻。
[3]柔翰:指毛笔。
[4]佩阿:《嫏嬛记》卷上引宋无名氏《致虚杂俎》:“笔神曰佩阿,研神曰淬妃,墨神曰回氐,纸神曰尚卿,笔神又曰昌化。”
[5]灵均:指代屈原。《楚辞·离骚》篇有“皇揽揆余於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之句。
[6]子长: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
[7]右军:指晋代王羲之,曾任右军将军,后称王羲之为“右军”。
[8]道玄:吴道子(约680年—759年),又名道玄,唐代著名画家,画史尊称画圣。汉族,阳翟(今河南禹州)人。
[9]怀素:怀素(737-799年),俗姓钱,字藏真,永州零陵(今湖南零陵)人。唐代书法家,以“狂草”名世,史称“草圣”。
[10]笔冢:出自唐·李肇《国史补》、宋·曾巩《墨池记》相传唐时僧人怀素练习草书,写坏了的笔埋在山下,号曰笔冢。
[11]张芝:张芝(?—约192年),生年不详,约卒于汉献帝初平三年(约公元192年),字伯英,汉族,敦煌郡源泉县(今属甘肃酒泉市瓜州县)人,东汉著名书法家,被誉为“草圣”、“草书之祖”,其书法被誉为“一笔书”。
[12]墨池:晋卫恒《四体书势》云:“弘农张伯英者,因而转精其巧,凡家之衣帛,必先书而后练之。临池学书,池水尽墨。”
[13]颜筋:颜真卿的书法用笔肥厚粗拙,显得筋健洒脱。颜真卿(709年-784年8月23日),字清臣,小名羡门子,别号应方,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1],祖籍琅玡临沂(今山东临沂)。唐朝名臣、书法家。
[14]柳骨:柳公权的书法棱角分明,以骨力遒劲著称。柳公权(778年-865年),字诚悬。京兆华原(今陕西铜川市耀州区)人。唐朝中期著名书法家、诗人。
[15]般若:般若是一个宗教术语,拼音是bōrě。佛法两大分支“般若”、“禅法”中的一支。般若(banruo),梵语Prajna的音译。又译作“波若”、“钹若”、“钹罗若”、“班若”、“般罗若”、“般赖若”等[1],意为“终极智慧”、“辨识智慧”。专指:如实认知一切事物和万物本源的智慧。
[16]毛颖:毛笔的别称。因唐韩愈作寓言《毛颖传》以笔拟人,而得此称。
[17]宝鉴:明月的美称。明谢谠《四喜记·佳期重会》:“湘帘高卷,遥看宝鉴空悬。暗想当年奇遇,美景依然。”
[18]班墨:战国时鲁人公输班和墨翟的并称,皆为能工巧匠。
[19]老庄:老庄,是老子和庄子的并称(类似孔孟),也指老学与庄学的合称。
[20]沮洳:〈jùrù〉低湿的地方。《诗经.魏风.汾沮洳》:「彼汾沮洳,言采其莫。」元王恽〈挽漕篇〉:「发源本清浅,才夏即沮洳。」
[21]董狐:《左传·宣公二年》载:赵穿杀晋灵公,身为正卿的赵盾没有管,董狐认为赵盾应负责任,便在史策上记载说“赵盾弑其君”。后孔子称赞说:“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
一曲《笔赋》,可以窥其笔之风骨,文之风骨。引经据典,足见作者文学底蕴。佩服,问好作者,恭喜获得精品。期待更多精彩
